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作海成维权品牌 最有影响力的资源是他的脸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11:09  《新世纪》周刊

  维权品牌赵作海

  《新世纪》周刊 记者 贺信

  赵作海因沉冤昭雪而家喻户晓。媒体聚焦之下,他的名字成为金字招牌。尽管从他的经历只能读到“迟来的公平正义”,但并不妨碍涉法涉诉上访者将其视为希望所在。

  今年5月,一名叫段铁岭的河南人找到赵作海哭诉冤情:他母亲多年前被人打死,真凶一直逍遥法外。段认为:赵作海那么大的冤屈都洗脱了,肯定能够帮到他。

  事实上,赵作海完全是被动昭雪,其洗冤过程和五年前曝光的佘祥林案如出一辙——“死者”复活给了他们清白。今年5月8日,河南省高院再审判决,宣告赵作海无罪,此后支付国家赔偿、苦难补助等款项共计65万元。

  几乎与段铁岭同时,“民告官”网站负责人蔺文财也找到赵作海。他自称也是一宗冤假错案的受害者,旗下网站也宣称,要联合国内律师组织精英团队,面向全国承办行政大案要案。和赵作海合作,无疑是蔺文财的最好选择。

  在蔺文财的鼓励下,恢复自由的赵作海找到了人生方向,他要以“公民代理人”身份替人申冤。蔺文财则扮演幕后推手角色,为其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段铁岭请求的案件,成为他们的第一次尝试。

  此案后来在河南开封庭审时,赵作海的表现差强人意。他几乎不说话,更像是旁听群众。在蔺文财和法官争执时,赵作海因不满法官当庭退席。“不打了!走!”他说。

  第二次试水在上海,一宗土地租赁纠纷案。因为授权文书上的疏忽,赵作海连法庭大门都没进得去。

  后来赵、蔺二人谨慎多了,不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蔺文财在今年11月10日接受《成都晚报》采访时说:截至当日,还有约80位求助者通过“民告官”网站与其取得联系,等待着赵作海到来。但二人目前的维权之旅以考察案情为主,赵作海并不急于代理。

  这次维权考察之旅,始于今年10月,他们打算周游全国各地,并重点和各地律所取得联系。据《成都晚报》报道,与其达成合作意向的律师刘子豪表示,双方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律师借助赵作海这张名片,赵作海也借助了律师的案件资源”。

  不过,蔺文财一直强调赵作海的公益形象。他们的口号是:“不收当事人一分钱”。

  在经历前两次挫折后,赵作海仍然显得自信满满。他说,他认识很多记者,也认识很多法官,这些人都可以助他一臂之力。正如赵作海所说的那样,河南省高级法院院长张立勇曾向其鞠躬致歉,赵作海每到一处也有记者跟踪报道。不过,截至目前,这些人脉都还没有发挥明显作用。

  最有影响力的资源,恐怕就是赵作海那张饱经沧桑的脸了。他曾对媒体说:“法官看到我,就会想到我的案子,就不敢乱判了。”

  有学者说,以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制衡司法不公,究竟能否成功,尚待时间检验。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赵作海 司法公正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