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冉:对话赵启正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12:35  CRI透视中国

  对话赵启正

  赵启正先生最近正在全力备战,这位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如今又有了新的身份——那就是受命出任中国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发言人。

  在3月2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举行的首场发布会上,这位新任发言人成功亮相,透过他自信的言语和他大气、从容的表现,中外媒体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中国。

  发言人的新身份让赵启正再次成为“焦点人物”,自然倍受媒体的多方关注,档期满满,能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采访到他,实属荣幸。

  见到赵老时他刚刚结束了央视《赵普访会》节目的专访,已经69岁高龄的老人顾不上休息片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刚一见面,我就感受到了这位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国形象大师”的发言人的独特魅力,

  “CRI,那我说的时候要着重面向外国听众多做些介绍。”像记者的老朋友一样,亲切随和、尽可能的满足媒体需要,这就是我眼中赵启正所独有的“赵氏风格”。

  自1983年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开始启用大会新闻发言人以来,赵启正是第十位发言人。对他而言,这是个全新的角色,尽管自己有着7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言人的经历,可谓是沙场老将了,但赵老依然坦言道,“在政协回答问题比在国新办难”,赵启正说,国新办是代表政府发言,而政协不代表政府。“政协是一个政治协商机构,并没有制定和执行法律与政策的权力,但记者问的时候并不管这些。”

  在谈到如何更好的向国外听众介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其职能时,赵启正说,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解释中国政协,其实就是中国问题的国际表达”。

  他笑言说,其实最难表达的,就是外国所没有的事情,“比如政协,大多数国家没有政治协商会议,也就没有一个和政协对应的机构,因此他们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我们要向外国记者解释中国的政协是什么。政治协商会议体现的是一种民主,我们现在管它叫协商民主,它虽然没有立法权也没有行政权,但它却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政治协商的任务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须的。”

  此前,这位新任发言人与境外媒体和港澳台记者的三场茶叙颇受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此“两会”前夕先行接触媒体,在中国全国政协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也标志着全国政协的日趋开放和灵活。

  采访中,赵启正一再表示,茶叙既不是自己担任发言人的首次“热身”,也不是发布会,“茶叙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政协开会期间的新闻工作,了解一下他们对中国哪些问题有兴趣,哪些问题有疑惑,他们想让我们在哪些方面多提供一些新的信息。我们说好了,茶叙不是发布会。”

  茶叙后,有参加的媒体报道称,全国政协将邀请台籍人士列席政协会议,采访中,对于这一插曲,赵启正特别向媒体澄清说,本次全国政协大会并无邀请台籍人士列席会议的计划。

  采访中,我尤其领教到了这位“老新闻”的认真与执着,为了自己的第一次亮相,为了做到准确无误,赵启正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告诉我们,自己事先会和发布会的翻译沟通,打好腹稿。“如果一句话根本翻译不过去,我就不说了,比如馒头这个词,外国没有,翻译不了,我就不说我爱吃馒头了,我可以改说我很爱吃中国饭”。幽默、风趣又不失睿智,这就是赵启正的发言艺术。

  “当好发言人要做到‘内知国情、外知世界’,这也是记者和发言人的共通之处。”这位“老新闻”在采访中中肯的告诫记者朋友,传播是功夫,事实求是的功夫,一定要做好认真、充分的准备,去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中国本身做的好,给外界的形象就好,就会给人以信任感,就会有‘国缘’,传播的是形象,塑造的是国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