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大自主招生联盟成立 专家称有利于选择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3日13:07  央视《今日观察》

  11月21日,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将联合自主招生,而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另一个阵营的7所高校则在南京大学正式签约,国内一流高校的两大招生联盟正式诞生。两大联盟也被网友戏称为是“北约”PK“华约”。CCTV2《今日观察》播出《自主招生联盟:结盟+PK?》,以下为节目实录:

  11月21日,北京大学等7所高校将联合自主招生,而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另一个阵营的7所高校则在南京大学正式签约,国内一流高校的两大招生联盟正式诞生。两大联盟也被网友戏称为是“北约”PK“华约”,两大高校联盟的形成是为考生减负?还是“圈地”招揽更多的尖子学生?2010年高校自主招生的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财经评论员向松祚、刘戈共同评论。

  史上最好看的自主招生战即将登台亮相。非常6+1,名校为何要结盟?两大名校联盟是为考生减负?还是在“圈地掐尖”?

  高三学生:联考可以节省时间精力以及提高效率

  (高三学生)

  如果联考,就不用做多场准备,可以一次充分准备,参加一次考试,可以节省时间精力,会提高效率。

  尹佳:出发点是在更多方面方便考生

  (清华大学招生办副主任)

  我们的出发点仍然是在更多方面方便考生,因为都是高水平大学,我们在人才选拔理念,包括做法上都有很多的共识,所以这样也使我们几个兄弟院校能够在一起合作做这个事情,这也是我们共同合作的基础。

  刘戈:自主招生联盟有利于学校选择更多的优秀人才  同样也有利于学生的选择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两大联盟在2009年已经初步形成了雏形,就是清华联合了中科大、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大学组成了一个集团,北京大学联合了香港大学和航空航天大学组成了另外一个集团,其实已经就开始PK了。2010年只不过是以北大为首的联盟现在又吸收了一些新的成员,包括复旦大学等等一些著名的大学,清华的联盟也把人民大学和浙江大学吸收进他们的阵营里。形成了这样一个阵营,也就形成了一种集群效应,就有利于他们选择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也有利于学生的选择,如果他同时想考清华大学,西安交大,或者上海交大的时候,那么他考一场就可以了。

  向松祚:两大联盟的组成强调综合性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两大联盟其实不应该叫“华约”和“北约”,最好的名字就是叫“武当派”和“少林派”,中国的大学江湖现在是风声水起,有点华山论剑的味道。两大集团,一个盟主是北京大学,一个盟主是清华大学,这是无可争议的中国最好的两所大学,然后加盟的也都是大学江湖的顶级高手。现在就看万千的学子,现在是要加入少林派。还是加入武当派了。

  这两个集团的组成,起初好像是很不经意的,很随意的组合,其实不是。比如所谓清华领头的这个联盟主要是全国最顶级的理工科的大学为主,但他加入了拥有顶级的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民大学。以北大牵头的这个联盟主要是人文特色很突出,但是他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拉进去,这是一个在计算机领域,在很多理工领域里面非常顶级的大学,这反映了现在中国办大学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要求综合性。现在大家都有口号,这些985或者211的学校统一口号就是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综合性。

  向松祚:两大联盟的形成是自主招生高考改革探索的结果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两大阵营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其实是这么多年自主招生高考改革探索的一个结果。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高考在大学来讲是一个规模效应,大学都希望有好的学生,因为好学生、好教授是大学的根本,那么怎么能找到好的生源?这对于每个大学来讲,在过去“一刀切”的情况下,很难找到有特色,有个性的好的学生。那么在组成一个联盟以后,我就可以在大池子里我挑选出更好的学生,因为联盟的特点就是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共享生源。对于考生来讲,更重要的就是,可以分散风险和降低成本,考一次,这8所学校都承认你的成绩,学生的选择也多了,所以它的风险下降,成本下降,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刘戈:自主招生已经变成了重要的路径

  (《今日观察》评论员)

  从2010年的考试来看,是清华阵营和北大阵营的撞车,他们同时在元月16号进行笔试,这就让一些同时想参加清华和北大的自主招生的学生陷入到一个尴尬的境地中。

  其实从2003年开始,在22个名牌大学里就开始有5%名额的自主招生,这几年推广的越来越厉害,现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大概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通过这种途径入校了,这对于一些重点大学来说,已经变成了重要的路径,很多的学生也被卷入到了自主招生的过程当中。开始,它只是针对某一些尖子进行考试,但现在由于除了学校推荐以外,还可以自荐,这样就有很多学生都卷入到这样的过程当中,这对他们课业负担的压力就加大了。

  熊丙奇:应基于广大学生的选择权来设置自主招生的联考制度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自主招生的联考是好事,当然如果是学校“抱团作战”就是坏事,但自主招生联考实际上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考试机会。假设学校“抱团作战”,限制学生选择权,那么可能就会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会出现把联考的时间放在一起,互相对抗,导致学生做二选一或者三选一的选择,限制了学生的选择权;第二,参加联考之后,这些学生可以用联考成绩去做怎样的申请,如果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只能申请两所学校或者三所学校,那么学生的选择权也会受到限制;第三,按照现在自主招生的程序,先参加了自主招生的测试,获得这个学校的自主招生的资格之后,还必须再参加高考,也就是说即便这个学生获得了多所学校的自主招生的资格,但最终他只能获得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样的自主招生的程序本身就表明自主招生是一个抢生源的手段,而不是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基于广大学生的选择权来设置自主招生的联考制度,如果背离了这样的出发点,就会使得自主招生联考变成集团来抢生源,这会使得学生进一步的增加考试的焦虑和负担。

  怎样让自主招生发现更多人才?考生的选择权如何才能扩大?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招考制度?

  向松祚:自主招生是高考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进步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开展自主招生,这也是过去高考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进步。过去,我们在70年代末期恢复高考制度的时候,完全就是“一考定终身”,分数分胜负。现在,学校里面还可以转系,转专业,这其实就是要让大学的教育更加个性化。所以,这几个大学联合在一起自主招生实际上有助于发现一些非常优秀的,或者是某一个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只有有了好的学生,学校才有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好的人才,所以这是一个进步,而且这个进步朝着这个方向一定会在不断地迈进。

  刘戈:应将考试和招生相分离 

  成立专业的组织考试的机构

  (《今日观察》评论员)

  高考一定负担着一个选拔人才的任务,同时还必须要注意维护社会公平,在这方面大家有很多担忧。举一个例子,2008年,少女作家蒋方舟以低于清华大学60分的成绩,就是通过自主招生的途径成为清华大学的学生,这在当时引起了热议,大家在评论,到底录取这样一个少年作家是公平的,还是录取一个比她高考高高60多分的考生是公平的?因为录取了蒋方舟,可能就挤占了另外一个农村孩子的录取资格。所以解决之路就在于要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考试的途径,也就是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里所指出的那样,就是要考试和招生相分离,而且要成立专业的组织考试的机构,并且最后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式。

  熊丙奇:从自主招生的发展来看  最终的模式是学业水平测试加上自主招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从自主招生的发展来看,最终的模式是学业水平测试加上自主招生的模式。现在的自主招生的联考实际上是一个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渡阶段要把自主招生联考做好,应该把他作为一种参与市场竞争的一种考试,也就是说这种考试是由社会机构组织,由他的考试的公信力,出题评价的质量来赢得相关高校的认可,以及学生的认可,在联考推进过程中,应该真正形成学生选择考试,学校选择考试,考试在市场中竞争,这样会提高我们的考试的评价质量。

  杨东平:高校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自主合作是大趋势

  (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高校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自主合作是大趋势,会越来越强,我相信以后会有很多地方院校或者同类院校,比如政法类的高校能不能单独组织考试,医学类的高校能不能单独组织考试,来选拔更符合自己需要的学生。对优秀生源的选拔在更大程度上,应该是靠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科特色,学科优势和为学生的服务等等这些方面来增加学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刘戈:自主招生联盟的模式是在向着培养杰出人才的方向努力

  (《今日观察》评论员)

  每当讨论教育问题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来钱学森的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来杰出的人才?所以我们在现在自主招生联盟的情况下,我们再来看,这个方向能不能回答钱学森的这个提问,我个人觉得,这至少是在朝着那个方向努力。

  向松祚:未来的中国大学要个性化、全球化以及专业化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国的大学根本性存在的问题是,第一,同质化;第二,全部是大而全。即使是清华、北大,你能说出它的特色在哪里?比如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它的几个专业在全世界当中都是最领先的,所有人都是天才。所以未来的中国大学具体要个性化、全球化以及专业化。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