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劳动力未来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9日13:28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文/和田通 (日本)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劳动力未来

  现在不少日本企业最担心的是,中国是不是已经在考虑不要外资企业了

  今年一年来,在中国做生意的日本企业,不论规模大小,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上涨。

  今年5月,在广东的本田工厂,因为工人不满薪酬,突然爆发了停工事件,天津的丰田工厂后来也受此影响停工了一段时间。日本的报纸于是天天报道中国工人“罢工”的新闻。

  这是怎么回事?日本人一下子都开始关心中国的劳动力变化情况。

  我在中国工作过一段时间,对中国劳动力问题也做过一些研究。其实,如果足够熟悉中国的劳动力状况和政策走向,这种情形三年前就应该可以预见到。

  2007年,中国开始压缩加工贸易中单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008年,《劳动合同法》生效,推动面对劳动者的长期雇佣合同。但随后金融危机就来了,恢复经济成为最主要的任务,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就需要增加工资来扩大内需。

  据报道,这几年,中国政府正在研究“工资法”,内容还没有最后公开,但有分析人士说,中国可能最终会建立“CPI调整性工资体系”。如果这样的法律生效的话,企业的负担可能会非常大。CPI上涨,工资就要涨,对于遵守法律意识非常强的日资企业,影响可能会更大。

  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很多日本人不够关注中国政府的长期发展方向和政策,停工事件的措手不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一般日本企业的总部会最先考虑自己内部的情况,然后再看外部环境,因此追不上中国的发展速度。如果日资企业希望在中国成功的话,一定要按照中国的政策走向进行经营。

  此外,停工事件与管理层跟一线员工交流不畅也有很大关系。

  有人说,今年深圳的台湾企业风波是由于劳务管理过于严格,工资过低。但一般的日资企业都会遵守最低工资标准,而日资企业仍然遭遇到了“罢工”,这是为什么呢?

  一般的日本人会觉得这种情况就是“反日”,企业管理层没有责任。但他们并不知道工厂一线员工的真实想法。日资企业的总经理和高级管理层多半是从日本派来,而欧美企业更多会选择中国人当总经理,这里面的差别是很大的。

  欧美和港台企业,由于管理层中国人居多,对话比较顺畅,能够深入问题的本质,易于判断。而日资企业的管理层则不太会讲中文,不太了解员工的真正要求;管理中层的中国人虽然会讲日文,但他们担心日本人不能理解底层员工的心理,有时候并不敢说实话。

  现在,不少日资企业和日本人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对话”的重要性。除了提高工资以外,他们请来了优秀的咨询公司和律师,为员工制定符合他们需要的福利计划。还有一些企业建立了提高工作和语言能力的培训制度。

  转眼间,中日就要度过波折丛生的一年。现在不少日本企业最担心的是,中国是不是已经在考虑不要外资企业了?

  笔者认为,中国市场仍然会长期需要外资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特别是日资企业的长期经营策略和环保技术,日资企业也仍然很重视中国国内的潜在市场。日中两国一定要努力寻找到“双赢”的共处之道。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更多关于 反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