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审批繁琐致私人飞机业发展缓慢 办齐手续需半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29日14:45  新民晚报
中国私人飞机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图 CFP 中国私人飞机的发展之路才刚刚起步图 CFP

  本报记者 曹刚

  11月16日至21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就在珠海航展开幕前两天,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私人飞机市场踏上“穿云之旅”。

  我国通用航空发展多年,私人飞机数量为何停滞不前?“意见”的出台会否促进私人飞机市场的发展?本报记者展开调查。

  私人飞机不都在低空空域飞行

  说起私人飞机,很容易令人联想到富商和明星,比如兼具这两种身份的赵本山。他今年年初斥资约2亿元人民币,高调买下“本山号”庞巴迪喷气式公务机,内设17个座位,并配有酒吧、健身房、盥洗室等设施。

  “本山号”是私人飞机,却不在低空飞行,而是翱翔在7000-12000米高、20公里宽的民航航路。“这部分空域由民航部门管理,飞行员不依赖目视,主要靠地面雷达引导和管制人员指挥。”我国首位私人飞机经纪人杨笑侬介绍,在民航航路以外的低空空域,受民航和空军双重管理,审批程序复杂,私人飞机的飞行很难实施。

  “在私人飞机较普及的国家,如美国,喷气式公务机只占约10%,其他90%为螺旋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全都在低空飞行。”杨笑侬解释,三类飞机各有所长。

  喷气式公务机速度最快(时速七八百公里),航程最远(2000-10000公里),售价最贵(少则四五千万元,多则上亿元);螺旋桨固定翼飞机最便宜(200-500万元),时速两三百公里,航程1000-2000公里;直升机速度最慢(时速200公里左右),航程最短(1000公里以内),售价从200万元到数千万元不等,最大优势是起降灵活,无需专业机场,只要一片停机坪。

  “与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有关的,是后两类。”以私人飞机为生的杨笑侬,有足够发言权。

  飞机成交半年后,才办完手续

  杨笑侬很早就与私人飞机结缘。1997年,中国第一次有人买私人飞机;2004年,中国第一架私人飞机上天。两次“第一”都与他有关。

  1997年,我国放开对公民申请私人飞行驾照的限制。远大空调董事长张跃考取国内首张私人飞机驾照,从国外购得喷气式公务机和直升机各一架,却因缺乏批文无法入关。当时,刚从民航系统跳槽到远大的杨笑侬毛遂自荐。“我带着许多材料去北京,18天后拿到批文。”这是杨笑侬第一次代购私人飞机,也是全国第一次。

  此后他又帮海尔、春兰等公司买过飞机,却一直不能在低空展翅。直到2003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

  2004年5月16日,上海商人李林海自驾直升机从龙华机场起飞。“林海7063,我雷达看到,可以起飞,航向直飞,保持高度。”这段录音成为中国私人飞机翱翔低空的首条记录。

  “两次买飞机目的不同,张跃更多用于商务活动,以公司名义申请批文;而李林海主要想自己玩,一圆飞行梦。”杨笑侬回忆,相比之下,涉及低空的第二次代购,过程繁琐得多。“先到洛杉矶,找经销商买飞机;委托专门机构拆卸,用集装箱运回上海;缴纳2%关税和17%增值税;再把飞机组装好,到民航部门申请‘三证’——适航许可证、电台执照、国籍登记证,取得飞机合法身份。”杨笑侬回忆,“办完所有手续,离飞机成交已有半年多。”

  审批繁琐,行业发展非常缓慢

  6年多过去了,杨笑侬对私人飞机的热爱没有改变。

  他于2006年创业,公司主营私人飞机代购和咨询。从业经验不断增长,代购销量却没怎么涨。“行业发展非常缓慢,公司成立4年,平均每年只销售三四架飞机,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把国内二手飞机卖到国外。”

  繁琐的审批程序同样没变。

  不仅贯穿购机、申请“三证”、建小型机场、空中管制等各方面,而且每次飞行前,都必须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计划和空域的许可。“‘一飞一报’,审批时间较长。”杨笑侬说,“从购买到每次使用,各环节都要审批,且涉及政府和军队,像这样的行业,全国可能仅此一个。”

  他介绍,有些飞行发烧友为此不得不到国外体验飞行快乐。“一位上海外企高管几乎每个月要去菲律宾体验飞行快乐。”杨笑侬透露,春兰、王斌等集团当初买飞机,都为解决总部前往各地的交通问题,“但据我所知,他们至今没有一次真正实用的飞行。”

  2007年7月6日,《浙江日报》第三版刊登一则消息:义乌“相框大王”王斌低价转让一架直升机。2006年,他花1800万元买了这架飞机,本意是为做生意更方便。“但一年里只在义乌和东阳上空飞过几圈。审批手续繁杂,飞机飞不起来,每年还要缴400万元托管费。”

  放宽管制,才能有效打击“黑飞”

  同样在浙江,有些人走向另一个极端:“黑飞”——飞机缺少“三证”,或未经空管部门批准,擅自驾机飞行。仅今年三四月,浙江有关部门就查处了3起“黑飞”事件。几名当事人分别被罚款2万元、2.9万元,并接受通航法规宣传教育。

  “黑飞”为何屡禁不止?“违法成本低。合法飞行付出的时间及财务成本,远远高于非法飞行所付成本。”通用航空市场分析师李仙勇说,“在现有体制下,‘黑飞’有些无奈。”

  对“无奈”二字,杨笑侬感慨良多:“事实上,很多飞行没办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审批。”他说,一些私人飞机在购买前没得到民航总局审批,就像缺了准生证的孩子,根本无法登记;相当一部分私人飞机不在民航局备案的适航许可范围内,自然没法领证;就算办齐“三证”,还得办理非经营性登记;即使获得了这些资格,然后找一块荒凉空地飞行,起降点又需民航和军方审批,军方可能要求你先提供同一级政府批文。

  “如果你这时还没崩溃,那就迎接下一步审批吧”——每次飞行前,要军区空军航管处、民航空管局地区管理局批准飞行计划,再由当地空管批准和指挥飞行。

  杨笑侬反复强调,审批手续复杂繁琐,是限制私人飞机市场发展的最大瓶颈。“许多人都有飞翔的梦想,开飞机也并不难,最有效的‘打黑’方法,是放宽管制,简化审批程序,配合监视、报告等多种办法,留出一部分相对自由的低空空域。”

  低空开放,私人飞机未必增加

  透过“意见”,杨笑侬看到了曙光。“意见”一大亮点,就是划分千米以下的低空空域。以前皆为管制空域,如今将细分出管制、监视和报告3类空域。管制空域沿用现在审批程序;监视空域,设置在较敏感区域,审批要求比管制空域略低;报告空域相对最开放,每次飞行,无需审批,事先报备,即可自行组织飞行。

  宽松迹象显而易见,业内人士却依然谨慎。李仙勇认为,在3类空域的范围和具体划分标准还没出台前,未来走势很难评估。杨笑侬说:“开放低空空域只是私人飞机市场发展的第一步,‘意见’目前仅涉及空管层面,对购机、注册、使用机场等方面审批,都没提到,还要期待一系列配套政策继续‘给力’,否则私人飞机仍将举步维艰。”

  “即使低空空域开放了,私人飞机也不一定能增加。”李仙勇说,因为我国通用航空基础薄弱,缺乏配套服务体系和专业人才。截至去年底,我国通航飞行人员和维修人员不足4000人。“好比你买了一辆汽车,即使没有了交通管制,但由于没有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比如加油、修车、停车等,照样没法开上马路。私人飞机也一样,即使空域开放了,没有飞行员、机务员、起降点、油料、维修、托管、安全管理体系等等,私人飞机也飞不起来。”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私人飞机 低空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