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免票线“长高”是孩子们的福气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0:14  青年周末

  免票线“长高”是孩子们的福气

  学者吴睿鸫先生提出:“儿童线”作为儿童购票高度的标准线,它不仅是政府给予儿童的福利线,更是社会主义无比优越性的幸福线。这条免票线是上个世纪的产物,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在我们各方面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孩子们的身高、体重都比以前提高了很多,但这免票线始终未见“长高”。浙江儿童身高免票线新标准已率先在杭州公交系统实施,新标准将免票线“增高”,的确令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在儿童标准的认识上,无论是医学界还是法学界,都是根据年龄而不是身高来定义儿童,但因为现实活动中的操作性,我国采用了身高作为衡量儿童的标准。对儿童购票标准线50年不变这一事实,专家、学者们也纷纷提出质疑。假如说当初制定这一标准是以7岁儿童为基准的,那现在只能照顾到四五岁的孩子了。7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读书,都应该是特殊照顾和关怀的对象,世界各国也普遍如此。国外,像日本、欧洲各国都会定期对少年儿童的身高和体重进行普查,并且把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由于目前国家还未出台统一标准,在一些公共场所经常会看到家长们叫孩子“低点,低点,再低点!”这样一来,本来体现对下一代关爱的“一米线”却给人们带来了烦恼。这说明,50年一成未变的免费线已不适宜了。浙江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适时对儿童免费线提高,这既是公共服务部门优质服务的体现,更彰显出社会对下一代的关爱,意义非同寻常。

  免费线“长高”是孩子们的福气。儿童购票身高线虽然是个小事,但体现了政治文明。吴睿鸫同时希望,儿童免费线不仅在公交车“长高”,而且还要在公园、博物馆、飞机、轮船等领域同样“长高”,让孩子们的福气多多。

  是善举还是“权利”回归?

  在叫好声一片的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将儿童免票线增高,肯定是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但这并不是什么对特殊人群的“恩惠”,而是将人们“侵害”了弱势人群的“权利”归还他们。有人评价,怎样体现人性化建设,这应是许多城市设计时所优先考虑的。

  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王旺林指出,杭州市率先提高儿童免费乘车身高标准,表面上引人关注的地方是其做法敢为天下先,深层次上,反映的是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以及政府和公共部门对人权的尊重;应该从根本上认识到:在有法可依以后,并非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顺应社会的呼声,法律规定应当适时修改,以保证它的科学性,维持、增进人们的权利和福利。

  儿童免费乘车身高标准,1984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公安部制定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则》,1993年建设部、公安部制定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船乘坐规则》都做了规定:每一名乘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1米的儿童乘坐车、船。

  法律之所以规定1.1米的身高标准线,是因为检查身高比查问年龄更方便可行,但立法原意应当是针对特定年龄的儿童(一般认为是学龄前儿童)。既然是法律规定的,那么这就是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一项权利,是否有这项权利,标准就在于小孩是否超过1.1米。

  20多年过去了,儿童的身高有了显著变化,但这一全国性标准未变,无形中,学龄前儿童中稍大一点的,就享受不到这一权利。这样,不但是法律规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了,而是有可能损害到这部分儿童及其监护人的权利。

  为此,我们常可见到公交车上小孩母亲与售票员争得面红耳赤。在哈尔滨、济南等市的政协会议上,委员们甚至专门提案。这些都反映了人们权利意识的增强。在杭州以前,一些地方将免费乘车身高标准从1.1米提高到1.2米,如长沙、上海、北京等地,试图解决这一问题,这反映了政府和公共部门对人权的尊重(特别是杭州市的做法),但鲜见以立法形式加以规定,而且全国性的法律规定尚未修改。总之,稳固这一权利,要适时修改立法。至于到底规定多高才合适,这是立法科学性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将儿童免票线增高,肯定是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但这并不是什么对特殊人群的“恩惠”,是将以往漠视或“侵害”了弱势人群的“权利”归还给他们。

  调查:30年儿童长高6厘

  按照铁道部最新修改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12月1日起,儿童票的身高下限、免费乘车儿童身高上限调整为1.2米,儿童票的身高上限依然为1.5米。具体的规定为:“随同成人旅行身高在1.2米至1.5米的儿童,可享受半价客票、加快票和空调票(以下简称‘儿童票’)。超过1.5米时应买全价票。每一成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超过一名时,超过的人数应买儿童票。”

  铁道部为啥会有这一举措呢?根据卫生部2006年12月31日发布的全国第四次儿童体格调查结果显示:6岁组男童身高从1975年的112.3厘米增加到2005年的118.7厘米,女童身高从111.5厘米增高到117.7厘米。30年间,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提高了6厘米。

  据悉,卫生部从1975年开始,每10年对我国儿童生长发育状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 第二个10年比第一个10年增长得多,第三个10年又比第二个10年增长得多。

  一组公开数字显示,截至2009年,全国10周岁的男童平均身高达1.314米~1.436米,女童平均身高达1.315米~1.451米,比2005年增长4.1厘米,比2008年增长0.8厘米。

  正是由于这种变化,部分儿童比原来的部分儿童年龄小反而不能购半价票的尴尬频频出现,使原先1.1~1.4米的儿童票标准显得不合时宜。在此背景下,各地、各行业儿童票标准相继提高。

  “年龄”比“身高”更科学

  铁道部《关于调整儿童票身高的通知》下发伊始,看似平静的表面背后实则已隐藏了诸多不大不小的争议。“正是由于这种变化,部分儿童比原来的部分儿童年龄小反而不能购半价票的尴尬频频出现,使原先1.1~1.4米的儿童票标准显得不合时宜。”郑州市社科联副主席窦志力认为,儿童平均身高增长了,铁道部的调整与时俱进,顺应了民心。

  据相关报道的标题便可窥其一斑:“儿童票购买标准有点乱,专家——以‘年龄’为准更合理”、“专家百姓建议与国际接轨儿童票何妨以年龄为准”等。

  不少市民认为,这次调整符合目前儿童身高的实际情况,但大家又同时指出,坐公共汽车、乘飞机、进公园、进影院……儿童购票标准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无论是交通出行、园林旅游,还是进入文化场馆,由儿童票标准所引发的异议,其争论的焦点之一还是“标准”问题。

  就同龄儿童而言,身高又往往是高低不一的。如果单纯以身高作为标准,在享受半价票这一优惠条件上,体型偏高的儿童又可能受到和成年人等同的待遇;反之,年龄虽接近成年人,但身高又偏低的孩子,则又可能和儿童一起同样享受半价票的优惠。这势必产生内在的矛盾以及人们心理上的不平衡。因为人的身高是无法等量齐观的,尽管,每个人的年龄是可以最终统一的。再退一步讲,假如以年龄作为唯一的标准,无论对相应的整个行业而言,还是从产生的整个社会影响来讲,又多少是有失偏颇的!

  由此,我们也联想到:国际上列车的儿童票多是以年龄为标准的。在确定儿童运费时,以乘车开始之日的儿童年龄为准。而且我国儿童乘坐飞机的规定,也是以年龄为准的。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儿童票标准的划定,都应参考年龄的因素。

  社会学教授李致远认为,从社会发展趋势看,以年龄作为儿童购票标准比身高更为科学!“更为科学”,但又并不代表最为合理。

  北京市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刘红宇曾多次提出关于“儿童身高免票线要和年龄相结合”的议案,其认为最好的儿童免费规定应是身高与年龄结合。

  人大议案:应以年龄作标准

  “特殊身高的儿童也应享受免费待遇。”北京市人大代表刘红宇说,她在2004年北京市人大会上,就针对儿童免票线问题提出了相关议案,经过几年的督办,算是有了不错的结果,儿童免费乘车线高度标准从原来的1.1米上升到1.2米。

  刘红宇律师介绍,根据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00年对本市3至6岁幼儿身高的统计,6岁男童身高均值为119.3厘米,女童身高均值为118.7厘米;其中城市6岁男童身高均值为120.1厘米,6岁女童身高均值为120.2厘米。

  在刘红宇看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们营养越来越好,个子也越长越高,公交车原定的儿童1.1米免票线已不适应实际情况。她表示,不只是在公交车上,在公园、游泳馆等公共场所也部分存在这种问题。

  刘红宇认为,在国外一般是以年龄而非身高作为免票标准,因此2004年她在议案中建议,将儿童免票线提高或以年龄作为免票标准,切实照顾儿童权益。她说,公共场所儿童免票线的本意是为了保护儿童的权益,但如果免票线不注意跟上儿童身高发展的实际,不但谈不到儿童待遇,反而可能造成对儿童的伤害。特别是一些特殊身高的孩子,如果以身高为标准搞一刀切,很不合适。

  2005年5月,作为综合协调部门,北京市发改委在其答复人大代表的办结报告中,明确表示发改委将协调交通、园林、文化、铁路等相关部门,做好调研工作。

  刘红宇说,关于以年龄而非身高作为免票标准的问题,她还会密切关注,并积极推动它,希望能尽快落实。

  依据年龄不切实际

  西南交大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若能以年龄作为儿童购票标准,肯定更科学合理;因为目前国际上火车的儿童票大多是以年龄为标准;确定儿童运费时,以乘车开始之日的儿童年龄为准。并且,我国儿童乘飞机的规定,也是以年龄为准,2至12岁的儿童均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惠。

  但是,专家们的这些倡议,遭到了实务界人士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理论虽好操作难行。“以年龄作为标准,目前来看还不太现实。首先,现在火车票还不是实名制;其次,我国幼童普遍还没有身份证明,由谁来依据什么判断和鉴别孩子的年龄呢?第三,如果真像登飞机那样检查火车票和长途公交票等,如果赶上春运,大家都别干别的了,光是筛选甄别持票人的年龄就够喝上一壶的了!”成都火车站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的确,记者经过多方多地调查发现,我国目前采取依年龄而不依身高,在实践中如果不赶紧佐以社会各环节的配套,这几乎就是一个“空想社会主义”的建议。目前,我国儿童的基本身份证明一般采用户籍证明。而警方发放的户口簿上一般是没有照片的;这也就是为何我们目前机场入关的几项有效证明里(身份证、护照)等,独独没有包含户口本。因为户口本上没有照片,因此持票人即使有名有票,工作人员也无法判断是否为其本人。

  同时,我们的身份证明大约从4年前开始,已经陆续向18岁以下未成年人敞开办理。但此项办理据悉并非是完全强制性的;因为大多时候使用不上,所以很多家庭未给孩子及时去办。特别是边远山区及乡村僻壤的一些地方,连成年人的身份证办理与管理都还没有完全落实,给几岁的孩子办理身份证明就更不现实了。

  而如果没有配有照片的身份证明,有关公交铁路等营运部门靠什么来判定孩子的真实年龄呢?而此问题不解决,与其依据一个听起来很美好,但操作起来几乎没可能的标准,还不如靠给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生的人“量个头”更可行。

  公路、铁路的免票身高统一

  据记者了解,在此次铁路免票线“长高”之前,公路已调整了儿童购票的身高线标准。比如乘坐大巴车的儿童,半票标准同样也是1.2~1.5米,但成人携带身高在1.2米以下儿童,买票时要提前向售票员说明,并购买“特票”。这是为了避免免票儿童数超过车辆核载人数的10%。另外,乘坐飞机的儿童,2周岁以下支付机票全价的10%,2周岁~12周岁之间支付机票全价的50%,12周岁以上购买成人价格的机票。

  但是,一个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记者此次发现杭州公交的免票线为1.1米,1.1米~1.3米高的儿童半票。但在杭州动物园、杭州少儿公园、灵隐景区、万松书院、雷峰塔等西湖景区各大收费公园: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票,身高1.2~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优惠。 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身高1.1米以下儿童免票,1.1米~1.4米高的半票。

  深圳市也一样。其公交儿童免票线“长高”10厘米之后,景区、剧院、游泳池等的儿童购票标准却五花八门,免票线从1.1米到1.3米不等,很多人提议,能不能也跟公交儿童免票线一样,所有地方统一为1.2米。

  深圳市民钟女士对记者说,她带女儿到景点、电影院、溜冰场等场所时,经常遇到有的地方孩子可以免票、有的地方半票、有的地方却须买全票的情况。她说,参差不齐的“免票线”为日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深圳不同领域的儿童购票标准线大部分以身高为标准,但免票线从1.1米到1.3米不等,尤其是主题公园、电影院、游泳场、动物园、溜冰场等必须购票进入的场所,全票、免票和儿童半票的身高标准也政出多门、不够统一。如,铁路规定1.2米为儿童免票线,而长途汽车客运站则按照全省的统一标准,儿童身高1.1米以下才可以免票。

  还有多少儿童“限高”需要调整?

  目前,涉及儿童“限高”的地方都有哪些?情况怎么样呢?记者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调查。

  公交车: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已从2007年6月1日起,将儿童免票乘车的标准由 “身高不满1.1米”改为 “身高不满1.2米”。

  长途汽车:郑州交运集团订票热线介绍,儿童乘坐长途客车享受半价票的身高限制标准为1.1米~1.4米,1.4米以上买全票,1.1米以内免票。

  飞机:新郑国际机场客服电话透露,儿童票购买以年龄为标准:2岁以下购买婴儿票,即全价的10%;2岁~12岁购买儿童半价票;12岁以上购买全价票。

  电影院:郑州奥斯卡电影大世界规定,身高超过1.3米的儿童可购买学生票,1.3米以内不用购票,影院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动物园:郑州市动物园,身高1.3米以上的儿童买票,1.3米以内不用购票。

  一句话,儿童免票身高,从1.1米到1.3米参差不等,全都凭各部门“随心所欲”而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儿童 免票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