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追溯原外交部长黄华经历:参与与中美建交谈判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16:37  中国新闻周刊
1971 年10 月25 日,第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左一为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一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1971 年10 月25 日,第26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 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左一为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一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红军时期的黄华 红军时期的黄华

  黄华:中共外交史的缩影

  黄华去世当日,美国《纽约时报》罕见地发表悼念文章,称黄华是“中国迈向开放时值得尊敬的外交家”

  文/徐庆全

  2010年11月24日,中国资历最老的外交家黄华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追溯黄华的外交经历,称之“资历最老的外交家”他应当之无愧:1949年前,他是延安和国共内战时期中共外交的“在场者”;1949年后,他是中共外交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并且在外交领域供职毕生。他的外交生涯伴随着中共三代领导人走过,他的名字就成为外交史上的缩影。

  助成《红星照耀中国》

  1913年初,黄华出生于河北省磁县一个大家庭,19岁那年秋天,他考入燕京大学,从此开始北平的求学生涯。黄华所学专业是经济学,当时作为教会大学的燕京大学是用英文教学。他熟练的英文使他与在这所大学新闻系做讲师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妻子海伦·斯诺成为朋友。

  在黄华求学的时代,日本的入侵,使“华北之大,放不下一张课桌”。黄华与同时代绝大多数人一样,为中华民族的命运担忧。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中,黄华成为领导者之一,并在193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北平学生的领导成员之一。

  埃德加·斯诺1928年来到中国,在上海的英文报刊《密勒氏评论报》以记者身份进行采访,后来到燕京大学任讲师。由于斯诺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在“一二·九学生运动”前后,黄华、张兆麟等进步学生经常利用斯诺家的客厅举行会议。1936年,通过宋庆龄的帮助,斯诺被获准到陕北苏区采访,他请求黄华陪他同去做翻译,对中共很向往的黄华自然同意。他不顾毕业在即,连毕业证书也不要了,立刻动身前往陕北。

  刚刚到达陕北的中共领导,对斯诺的到来很重视,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亲自为斯诺安排采访计划,因为这既是对外宣传中共主张的最好机会,也是中共外交的一次演练。因此,斯诺不但采访了毛泽东,还采访了上百位中共领导人和红军指战员。而作为翻译的黄华,就成为“在场者”。

  当时黄华已是中共党员,毛泽东没有把他仅仅看作一名翻译。在斯诺在西北的采访结束即将赴前线时,毛泽东特别交代黄华说:让斯诺先将他谈话中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与政策的内容整理出来,你尽快翻译,并交给通讯员带回修改。同时,你要以白区学生代表的身份宣传中共的抗日主张。黄华在陪同斯诺在前线采访的间隙,斯诺将毛的谈话整理出来一部分,黄华就翻译一部分,交给通讯员带回保安请毛泽东过目,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斯诺据采访创作了震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该书在上海以《西行漫记》为题翻译出版后,人们见不到对此有催生作用的黄华的名字。这不是斯诺的错,而是黄华的要求。黄华到了中共领导下的苏区后即下决心不再离去,于是他叮嘱斯诺写文章、写书都不要用他的名字和照片,所以斯诺的书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再版时才提到他的参与。

  进入耄耋之年后,黄华回忆陪同斯诺采访这段历史时,依然很少谈到自己的作用,倒是提供了一段关于毛泽东戴八角帽这张照片的往事:黄华在陪同斯诺到前线时,先去向毛泽东告别。斯诺提议给毛照一张相。在陪同毛走出窑洞后,斯诺看到毛穿的衣服还挺整齐,就是头发比较乱。斯诺就把自己头上缀有红星的崭新的八角帽摘下请毛戴上。这张照片成为斯诺最得意的作品,后来更成为全国人民都熟知的早年毛泽东形象。1971年冬,斯诺病重,他的好友玛丽·戴蒙德女士到他瑞士的家探望,拍下了他凝视这张照片的镜头。

  1936年11月中旬,黄华回到保安,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军委红军总部下属的后方司令部担任翻译,负责接待外国记者等对延安的采访。1941年,黄华担任朱德总司令的政治秘书,同时兼任军委领导下的外海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4年任中央外事组联络科长,正式步入中共的外交领域,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过。

  周恩来的得力助手

  1949年后,黄华成为周恩来领导下的外交部一员。50年代初期,对中国外交有着开创意义的两次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黄华都作为代表团的顾问和新闻发言人随行,深受周恩来总理赏识。作为周恩来的得力助手,黄华参与新中国的诸多外交决策。参与中美建交谈判,是他外交生涯中浓重的一笔。

  历史进入60年代后,伴随着与苏联关系的恶化,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排除了来自苏联的羁绊,冷战阴影下的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外交新方略。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问题,并作为确定“一条线”战略(核心是联美反苏和以苏划线)的依据,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即成为必要。1971年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对中国的访问,是中美建交谈判的开始。尽管中美最高层已有重大的信息交流,但冷战阴影下中美双方的敌对,尼克松和基辛格仍然对此信心不足。基辛格以“波罗行动”为代号,意即像七百年前意大利的马可·波罗那样冒险。

  为了规避政治风险,基辛格借前往南越、泰国、印度、巴基斯坦进行为期10天访问的机会,在7月9日从巴基斯坦“失踪”前往中国。周恩来带黄华向毛泽东汇报,在说到基辛格博士将在巴基斯坦山区失踪时,毛泽东说:“黄华同志,你也失踪嘛!”就这样,毛泽东把为基辛格访华做准备的重任交给了黄华。黄华成为周恩来为与基辛格的谈判所成立的专门班子的成员之一。黄华把自己关在钓鱼台国宾馆一个月,并直接参与了中美建交的谈判,成为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谈判的三人小组成员之一。

  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总理同基辛格进行了6次会谈。在此期间,黄华也与基辛格有过会谈。根据6次会谈结果,中美双方各自先提出了一个公告草案。中方的稿子比较简单,说基辛格来中国同中方进行了会谈,尼克松总统准备来中国访问。美方的稿子渲染基辛格同中国的会谈,涉及亚洲和世界和平的基本问题,是以诚挚、建设性的方式进行的;而尼克松的来华访问将有助于重建两国人民的联系,并对世界和平做出重大的贡献。黄华对此表示不同意见:台湾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其他问题怎么谈得上?

  最关键的争议出在关于尼克松访华的措辞上,美方的稿子强调是“中国邀请”,中方认为是“同意邀请”,基辛格认为中方的稿子,很像是尼克松自己邀请自己访华。在黄华的回忆录《亲历与见闻》中,记录了这段历史:“我根据周总理事前的指示,直接去见毛主席向他汇报。当主席听我说基辛格认为尼克松认为中方的草案的意思是自己邀请自己访华时,大笑着说,要改要改。”

  7月16日,双方发表的会谈《公告》这样表述:“获悉,尼克松总统曾表示希望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尼克松总统于1972年5月前适当时间访问中国。尼克松总统愉快地接受了这一邀请。”

  在后来基辛格和黄华的回忆中,都把公报中的“获悉”一词,称之为周总理的“杰作”。这个词避开了谁主动提出访华的问题,基辛格因而在尼克松总统“接受了这一邀请”之前加上了“愉快地”这一副词,投桃报李。

  基辛格的北京之行成为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一次破冰之旅,也成为他和黄华友谊的起点。1972年在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公报》后,作为中国常驻纽约联合国代表,黄华接受基辛格的建议,在中美之间建立一条与巴黎渠道平行的另一条秘密联系渠道———纽约渠道。1972年和1973年,黄华和基辛格在纽约有许多次避人耳目的秘密会晤,都是在约定的时间在纽约曼哈顿43街的一所公寓里进行。这种会晤是中美两国在没有正式建交的情况下进行的特殊形式的外交往来。

  2008年8月,85岁的基辛格应邀出席奥运会开幕式。11日,他特地拜会了已经96岁的黄华。当年的“谈判对手”轻松地叙谈友谊。黄华送给基辛格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张DVD,记录了他秘密访问中国,及第二次访问中国见到毛泽东时的情景。

  黄华在中美建交历史上的贡献,也为美国所记住。黄华去世当日,美国《纽约时报》罕见地发表悼念文章,称黄华“中国迈向开放时值得尊敬的外交家”。文章说,作为举世闻名的周恩来总理的左右手,黄华是一位中国迈向开放时值得尊敬的外交家。在毛泽东和邓小平等领导人的支持下,黄华所做的努力为中国在过去三十年的外交发展奠定了基础。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中国新闻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黄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