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应将农贸市场作为公益性事业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2日23:05  CCTV《经济信息联播》

  专家:应将农贸市场作为公益性事业

  通过实地的调查,我们终于了解到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一个菜价,的确不是一个菜贩子一个人的事情,要想让城市里的消费者能买上价格优惠的蔬菜,看来必须设置一个运转良好的市场机制,有了一个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才能及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又能保障商户稳定的经营,如何破解城市里蔬菜高价格的格局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看法。

  记者在杭州的农贸市场了解到,这里的蔬菜经营户一般为外地人,来自于浙江各地,也有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过来的。本地人仅占蔬菜经营总数的30%,外地蔬菜经营户在杭州生活成本逐年上升也是导致菜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杭州市经贸委孙继群处长:“农贸市场的成本有生产成本,有流通成本  还有 经营户的利润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次蔬菜的涨价除了有运费啊油费啊这些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以来,可能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这个蔬菜种植土地的减少,我们经营户在城市中生活成本的增加是一个重要原因。”

  朝晖农贸市场蔬菜经营户洪师傅:“有江西的 还就是浙江省稍微远点的 像丽水金华那边的 还有河南山东那边的 很多呢。”

  东山农贸市场经营户聂泽亮:“(记者:像您这样的经营户农贸市场里面多不多?)

  多得是,都是这样的,基本上条件都不大很好都是。”

  浙江大学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认为,菜价高、经营户生活压力大和国际性通货膨胀的大背景有重要关系。当前最有效的方法一是政府为外地摊主提供公租房,另外,农贸市场应该转换为政府的公益性事业,而不是作为盈利机构存在。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我觉得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 总之而言应该把城市里的农贸市场 批发市场作为城市里面基本公共服务来对待而不是商场来对待 政府来补钱来贴钱就贴 这样子实际最后的结果羊毛出在羊身上。”

  顾益康教授同时还提到,农村和超市对接也是将来的一条出路,这是美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目前,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仅为15%左右。”

  广东汕头龙湖区  蔬菜太贱烂在地里

  看完了杭州蔬菜价格的消息,我们今天还要重点关注蔬菜市场上出现的另一个新情况,当很多城市都在积极抑制高企的蔬菜价格时,一些地方的蔬菜却无人购买,好好的蔬菜,即使再便宜,也没有人要,上好的蔬菜大量的烂在地里,很是让人心疼,我们的记者在广东汕头就看到了这样一幕,来具体了解一下。

  在汕头市龙湖区外砂镇秀才洲,记者在田间看到,整片的香菜已经被菜农用锄头耙掉。

  菜农:“便宜得没人要,偶尔有一二的以前来收购的菜贩来采割几筐,也卖不了多少钱,相当不要了,不要妨碍耕作。”

  这里的菜农说,往年每天在田间能卖出800至900筐香菜,现在一天只卖出三四十筐。最近因为没人来收购,所以香菜就非常便宜,一斤一两毛钱还没人要。

  菜农:“去年一筐(40公斤)还有二三十元,今年一筐还卖不到10元,连工钱都不够。”

  菜农说,在这里种香菜的菜农有几十户,一共种有四百多亩,按亩产3吨算,总产量就有1350吨,但现在最多只卖出一成。由于香菜的收获期只有10多天,如收获期一过,香菜就没用了。看着香菜都烂掉,连成本也收不回来,菜农很心痛。

  菜农:“化肥一包比往年贵10元,地租也涨,每亩地租目前800元,加上肥料及其它就一千元,按目前来说,不仅收不回成本,还亏本。”

  菜农:“(记者:辣椒现在一斤多少钱?)昨天卖了4毛,4毛还要雇请外来人员采摘,连工钱也不够,现在收成不足往年的三分之一。”

  今年这里的香菜为什么没有销路哪?菜农解释说,今年没有人来收购去出口东南亚、韩国,也没有销往上海、广州、深圳,而往年这都是主要销路。

  菜农:“这主要是没收购出口,往年有出口,有出口一亩多多少少可收获二千多元,这次什么都没,出口也没,内销也没。”

  尽管这里菜农卖出的菜价便宜,但当地菜市场的价格并不便宜,看来这个现象在各地都非常相似。

  菜农:“一斤菜在田头买3角,到批发市场就卖5角,再零售给人家一斤就1元多,吃的肯定就贵,种的特别难。”

  菜农:“大蒜目前到田头收购一斤一元余,你现在到市场上一斤卖四五元。”

  四川彭州  莴笋8分一斤没人买

  别的城市在抑制高菜价,而刚才看到的消息,的确让人难以接受,其实这种现象不止在广东发生,由于价格太低,蔬菜烂在地里的现象,还在眼下的四川彭州出现,彭州是全国5大蔬菜基地之一,这里主要的蔬菜品种是莴笋,眼下正是莴笋的收获季节,但面对大好的丰收形势,这里的菜农们却没有一点丰收的喜悦,来看记者的调查。

  陈本建是彭州市濛阳镇双林村2组村民,今年他种了3亩多的莴笋,老陈告诉记者,今年他家莴笋长势很好,每亩都能收6、7000斤,但老陈却没有一点丰收的喜悦。

  彭州市濛阳镇双林村村民陈本建:“现在只卖的了8分钱 一毛钱的样子。”

  老陈告诉记者,在一个多月前,当地的莴笋还能买到1块多钱,按照这个价格计算,这3亩多的莴笋就能给他家带来近2万块钱的收入,然而最近市场形势风云突变,现在八分钱一斤也没人要了。老陈还告诉记者,今年他种植的是无公害莴笋,成本比普通莴笋高5%以上,如果按照现在的价格计算,他家会出现很大损失。

  彭州市濛阳镇双林村村民陈本建:“我的成本至少是每斤3毛多钱 现在这个价格 我们的损失很大啊.。”

  在双林村,像老陈这样的村民还有不少,看到有记者来采访,不少村民都围拢过来,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今年莴笋之所以卖不出好价钱,主要原因就是收购的人太少了。

  彭州市濛阳镇双林村张先生:“往年子都是三四十部车到这里来收 今年子没有柴油 车子下不来 现在一个人都没有。”

  与普通的种植户相比,彭州当地一些蔬菜合作社的损失更大,濛阳镇双林村的蔬菜合作社种植了400多亩莴笋,但由于莴笋等蔬菜无法外运,平均每亩的损失在千元以上。

  彭州市濛阳镇双林村蔬菜合作社负责人曹良建:“总损失在40万元以上。”

  彭州多措并举化解莴笋滞销

  看着上好的莴笋烂在地里,今天我们的记者也查阅了相关的数字,这种莴笋,运到北京,最低批发价能买到一块五以上,如果运到甘肃或者广州,这些莴笋的最低价要卖到两块五以上。可以说,即使每斤莴笋的运输成本再高,商家们也是有利可图的。四川彭州市现在种植的莴笋共有15万亩,按每亩菜地出产莴笋3吨计算,今年可能会有40多万吨莴笋滞销,眼见着菜农们的损失,当地政府现在也是在想尽办法,化解莴笋滞销的难题。我们再来具体了解一下。

  针对运输难的问题,彭州市蔬菜协会决定,从即日起的十天内,凡是到彭州运输蔬菜的20吨以上大卡车,都将给予60元钱运输补贴。以加大蔬菜的外运和外销上的衔接力度,力保菜农的莴笋能尽量卖个好价钱。

  彭州市农发局局长张强:“我们给每辆运送蔬菜的车辆 发放补贴60元 同时加强了农超对接 邀请成都市的大型超市到这里来直接采购蔬菜。”

  另外,彭州市还通过政府贴息贷款、下达最低收购保护价等措施,鼓励当地蔬菜深加工企业收购莴笋。

  彭州市蔬菜产业办公室主任张川:“在政府贴息贷款这方面 我们有倾斜.。”

  在彭州市广乐食品公司是彭州市最大的蔬菜深加工企业,记者看到他们明确标出按照每吨650元的价格收购莴笋,按照这个价格计算,每斤莴笋可以在这里买到3毛2分钱。广乐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张耕就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他们有6个大型盐渍池,总共可处理蔬菜6万吨,按照650元保护价收购,共需资金3900万元左右,而目前,政府已经帮他们寻找到了2400万元的贷款,再加上企业的自有资金1500万元,收购资金完全有保障,同时,政府还进行60%以上的贴息

  彭州市广乐食品公司副总经理张耕:“利息是15万元,政府给我们贴10万元,这样我们就只需要付出5万元。”

  目前,整个彭州市共有大型的蔬菜深加工企业6家,依托这些企业,以及伴随着运输难逐步缓解,莴笋销售难问题近期将有望得以解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菜价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