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揭秘华工辛酸史:美国昔日排华法催生地下中国城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3日14:32  中国新闻网
酒吧陷阱。按动机关,醉酒的人直接从楼上的酒吧掉进隧道。(美国《侨报》/李娟 摄) 酒吧陷阱。按动机关,醉酒的人直接从楼上的酒吧掉进隧道。(美国《侨报》/李娟 摄)

上海隧道的拱门。(美国《侨报》/李娟 摄) 上海隧道的拱门。(美国《侨报》/李娟 摄)

  中新网12月13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退休历史学教授里特说:“几乎每一个西海岸城市都有地下中国城。”造成这样现象的直接原因是1882年美国通过的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华人屈辱的过去。1882年排华法通过后,在美华人都进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独自留在美国还是回到中国重组家庭?那时候全美国的人都开始抱怨中国劳工造成了白人的失业率,甚至连警察也会公然因为细小原因逮捕中国人。这一法案一直持续了10年,但还是有很多企业因为经济利益反对排华法,中国人在困苦的环境中不得已转入地下生活。

  相较于不久前俄州首府塞伦发现的地下中国城遗迹,波特兰中国城下则有上海隧道,然而这并不是中国人为了求生而建造的。这些隧道将波特兰的酒店和酒吧在地下连接起来,一直通到维拉米特河(Willamette River),那是波特兰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美国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在地面生活艰辛的中国人转入地下生活,于是几乎每个西海岸城市都有一座地下中国城。但波特兰的地下城“上海隧道”却是为赤裸裸的犯罪所准备的,这又与早期的波特兰华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波特兰“上海隧道(Shanghai Tunnels)”更多被熟知的名字是“波特兰地下城”,建造于1850年期间,主要用于诱拐绑架“海上奴隶”。波特兰在1850年到1941年间被称为“禁城”,那时深夜在波特兰旧城酒吧的人会被打昏或者灌醉,然后拖到地下隧道。隧道将波特兰地下都连接起来,一直通到维拉米特河(Willamette River)。当这些人第二天清醒的时候,人已经在开往中国的船上了。就这样他们成为了海上奴隶,一天工作到晚,没有报酬,生活环境艰苦,很多人至死都没有再登上过陆地。上海隧道之所以称为上海,是因为那时候中美贸易庞大频繁,所有的船只几乎都会在中国上海靠港,所以“到上海(To Shanghai)”随着时间演变成名词“Shanghaiing”用来指代这些可怜的海上奴隶。

  上海隧道是被迈克尔(Michael P Jones)所发现并研究的,在40多年前,只有7岁的迈克尔在波特兰旧城的酒吧碰见了一名船长,就此挖掘出这惊天的秘密。从此改变他的一生。迈克尔几十年中陆续采访过一些幸存的海上奴隶,也遇到不少牵涉到上海隧道的人。据迈克尔的研究,上海隧道的导游们介绍说,“上海隧道的建造者,正是早期波特兰的华裔。”

  1860年左右,大量华裔劳工涌入俄州修建铁路,俄州成为华人聚集地。上海隧道正在这个时期开始发展和扩建,于是他们找到中国人来修建隧道。上海隧道的导游辛迪(Cyndi Hubb)认为找中国人修建隧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人善于修建工程,是上好的建筑工人;第二,中国人劳动力当时最便宜。而且那时候的中国人身在异乡,语言不通及生性胆小,这样的非法工程找中国人自然也留不下任何证据。这正是为什么直到现在上海隧道依旧找不到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段黑暗的历史。

  辛迪告诉记者,迈克尔曾经采访过一名老中医,他曾经是神秘上海隧道的访客。这名在波特兰居住的中医一天迎来了很古怪的客人,告诉他深夜会来接他到特别的地方出诊。

  深夜这位客人来时,把他的头用黑布罩起来,他在黑暗中仍旧可以感觉出他们在波特兰一直兜转。不知过了多久,当他的面罩被揭开时,他发现自己在一间神秘的地下室,那里有很多生病的中国劳工。他用了整整两日诊治这些病人。之后,又被带上黑布兜转回自己的家,仿佛做了一场梦。

  因为波特兰早期华裔参与隧道修建,所以中国人躲避了被贩卖的噩运。但是也有例外,某位中国劳工醉酒后被以50美元的价格贩卖到了船上,虽然被认出是修建隧道的工人,还是没有躲避被奴役的命运,直到他的尸体飘回海边,亲人才辗转知道他被售卖到了海上。

  侨报记者就上海隧道采访波特兰老一代华裔时,大部分人已经不记得那段历史。但是中华会馆应书琪会长的回答验证了华裔和上海隧道曾经的紧密关系。他说:“1920年后美国再不允许中国人入境美国,这让居住在美国的华人出现了严重的性别失调,很多人终生都娶不到老婆。于是也有中国人将偷渡来的家人藏匿在隧道中。”(李娟)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华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