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人购车偏好主导全球汽车消费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5日16:49  CRI透视中国
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将市场开发的重心放在了中国 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将市场开发的重心放在了中国

  (汽车消费启示录):“中国口味”主导全球汽车消费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消息 (记者汪涛、肖中仁、刘轶瑶)2010年初,著名而权威的汽车行业媒体《美国汽车新闻》,评选了21世纪头十年世界汽车行业的十大标志性事件,其中之一关于中国: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也许这十年来最大的汽车业神话就是中国从“自行车王国”迅速转变为机动车辆的狂热消费者,以及日益雄心勃勃的生产者。而中国人在购车原因、设计偏好、文化心态上的特殊“口味”也正主导甚至引领着全球汽车消费。

  《美国汽车新闻》的评价显得很抽象。但对于在北京中关村工作的李元晨来说,虽然中关村早晚高峰期间的“自行车潮”依然壮观,但他已经早早开始享受四个轮子上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大学毕业后,李元晨选择了自主创业。在中关村的电子市场开始做相关电子产品代理销售的他,因为经常要携带大量的货物出行,于2007年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辆车,他选择了丰田雅力士这款小排量车。“当初买雅力士,就是觉得车就是好,就是代步工具。”李元晨说。

  不过,在三年之后的2010年,李元晨换了一辆车,他选择了甲壳虫作为自己的第二辆车。对于这个选择,他这样解释:“最主要是车的外形很吸引我,第二个是自己收入提高了,想换个稍微好点的车。”

  与李元晨不一样的是,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已经拥有或者准备买的车,都还是家庭的第一辆车。在上海从事金融工作的孙先生,便将家庭需求作为买车的主要因素。

  “一个是出去游玩,随着我们工作,父母年纪大了,出行都不便,所以主要还是从这种角度来考虑,另外朋友一起出去玩也蛮方便的。”

  显然,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汽车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与孙先生一样,在上海某咨询公司工作的方小姐尽管并没有买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会买车,但她强调,她将为未来的孩子专门买一辆车。她说,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受苦”。“我可以一个人在那里,比如拦车拦不到,我等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我不可能我抱了一个小孩,让我的小孩在风中跟我一起等半个小时去等车,我肯定就会叫我老公开车来接我。”

  根据中国专业的汽车行业调查咨询公司——新华信公司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进行的“购车用途”调查,上世纪60、70、80年代出生的被访者意见基本一致,购车用途依次为“上下班代步”、“家庭商务两用”、“驾车出游”。对于新华信汽车行业专家郎学红女士来说,这个调查结果,与十年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那个时候(十年之前)的消费群,还是应该以公商务用车为主,尽管也会有个人的一些购买,产权所有是归个人,实际上它的用途还是以商务为主,而不是家庭出行或者家庭生活的需要。”

  与西方国家消费者仅仅把汽车作为一种代步交通工具不同,家庭、商务这些要素更多地主导了中国汽车消费热的现状。另一方面,这种独特的购车需求,也主导了中国老百姓汽车消费的偏好。

  事实上,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如果说有一种流派能够代表汽车工业的取向,那无疑是美国的消费诉求。从空调、自动变速器到大马力SUV,所有这一切都代表了美国消费者的需求。不过,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中国汽车市场不断壮大并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时,中国消费者的偏好也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全球汽车消费者的偏好。

  仔细观察在中国销售的所有中高级豪华车型,每个车型后面都有一个L标志,这便是著名的专为中国所设计的“加长”标志。事实上,自从十多年前奥迪率先为中国市场打造加长款车型以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加入了“中国化”队伍。即便强调“从不为一个单一市场特别推出车型”的百年奔驰,最终也选择了“顺从”——其在中国生产的车型都将加长。与此同时,奔驰汽车还表示,这些为中国市场设计的特殊元素,也很可能在全球市场流行开来。

  于这股中国特有的“加长”特色,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表示,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汽车消费的影响。“咱们原来把车都当做生产资料,都当做权力地位的象征,就算你私人再有钱,以前是不允许你买的。这在改革开放以前,所以就形成了一个都是官用、商用(的观念),给大家一个概念,车就应该是这么大的。”

  而除了加长,中国传统的一些审美观念也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各大跨国汽车公司的车型设计上。新华信汽车行业专家郎学红女士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汽车设计师的灵感来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在中国的汽车产品,你可以注意到它前大灯和后大灯,其实很多用了中国传统京剧脸谱丹凤眼的造型,这些其实就是设计师在中国京剧中吸取到的一些设计元素,另外还有一些就是我们看到,在MPV车型,在整个内部空间用了我们周易太极图的设计理念,从而使车内空间显得更加宽敞,而且更加和谐。”

  不过,郎学红同时认为,这种“中国影响力”或者为讨好中国消费者而进行的专门设计,实际上还是瞄准了中国庞大的市场——跨国汽车企业很想占领这一市场。如果中国的自主品牌没有实现世界一流,或者没能引领全球汽车消费,那么“中国偏好”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大。

  实际上,作为一个高速增长并仍然拥有巨大空间的新兴汽车市场,几乎所有的跨国汽车巨头都将市场开发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巨大的市场空间、众多的汽车产品,也使得中国的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不过,无论是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进入中国市场的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还是较晚进入中国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抑或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谁也不能在中国市场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郎学红强调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万国车的竞技场。“在中国,真的是一个万国车的竞技场,欧、美、日、韩,几乎是旗鼓相当,大概都是百分之十几到二十之间这样一个份额,谁也没有绝对的垄断,谁也没说在这个市场找不到一席之地,所以中国的老百姓面对车的选择是最多的。”

  与此同时,也有专家提醒说,虽然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中国普通百姓的生活,但中国还相对缺乏成熟的汽车消费文化。在中国的现实生活中,飙车案、醉驾撞人案、富二代炫车、宝马加长车等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足够的反思:拥有汽车并不代表现代化和现代文明,人的现代化和文明程度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