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重庆党校教授解读弘扬红色文化做法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0日15:03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重庆“唱红”

  “文革”那些东西肯定不会拿进来

  市委、市政府要求到2015年把重庆的基尼系数降到0.35。这是什么概念?等于重庆把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不但提前了5年,而且比“国标”提高了标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康正 | 重庆报道

  2010年11月末,一场非官方的“重庆模式”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吸引了国内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一批密切关注、研究“重庆现象”的知名学者。

  在这场学术自由氛围极其浓厚的研讨会上,与会各方从对“重庆模式”提法的争辩到打黑、“唱红”、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具体问题的探讨,形成了对于“重庆现象”的多维解读。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近日就会上部分学者提出的对重庆的质疑,专访了重庆市委党校教授苏伟。

  苏伟是重庆市委党校《探索》杂志主编,在国内多次做《薄熙来新政与重庆模式》主题演讲,他与人合写的《重庆模式》一书已在出版印刷中。

  不能只“唱能”不“唱红”

  《瞭望东方周刊》:重庆高调推动的唱红歌,其执政意义究竟在什么地方?

  苏伟:中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比较严重,中央也一直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重庆的“唱读讲传”实际上就是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手”也抓起来,它是重庆实现“两手抓”的一个有效的破题之举。

  《瞭望东方周刊》:有学者批评这是一项务虚的工作,你怎么看?

  苏伟:重庆为什么会出文强这类干部,多少年来还一直受重用?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的业务能力、工作能力还是很强的。由于长期不唱“红”只唱“能”,很多地方的官场都庸俗甚至糜烂了,一些干部比的都是排场、是“坐骑”,甚至是比赌资、比情妇。如果说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笑贫不笑娼的话,官场上有一部分干部就是笑贫不笑腐。所以,不能只“唱能”不“唱红”。

  《瞭望东方周刊》:“唱读讲传”能够拒腐防贪?

  苏伟:“唱红”不可能治本,但可以起到“保健药”的作用。我们的民主建设尚不能一蹴而就,当前肃贪主要靠官员中的“青天”,反腐斗争就只能表现为“青天”与“保护伞”的斗争。薄熙来把打黑和肃贪联系起来,这一招是重庆的真招,不仅有效打击了黑社会,也整肃了重庆官场,现在重庆官场风气为之一变。

  这些战果如何巩固呢?如果以前那个官场环境在,打一茬长一茬。只有又打黑又“唱红”,法治加德治,才能治本,改变官场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干部唱,老百姓也唱,唱的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唱的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传统。这种浓厚的红歌氛围,对官员和干部就是一种提醒。

  为什么有人讲重庆“官不聊生”

  《瞭望东方周刊》:重庆如何处理红色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国内有学者担心重庆在这样一种文化主导之下,政府太强势会造成公民社会发展滞后。

  苏伟:应该说,重庆“唱读讲传”所做的工作,是基于文化多元、价值观多元这样一种现实。有些人一听说重庆唱红,就想当然以为是在唱“文革”那种“红”,是在天天读毛主席语录。实际上,来重庆看看就知道了,唱红歌读经典,不仅是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歌曲和作品,还包括反映中华文明以及整个世界文明的歌曲和作品,“文革”那些东西肯定不会拿进来。

  而且,重庆在党内民主、基层民主方面的探索可谓别开生面,比如“三项制度”: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访群众,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走访辖区每户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为什么有人讲重庆“官不聊生”?因为各级干部在重庆这种氛围下没法混日子。

  《瞭望东方周刊》:持有各种思想的观察者对重庆都发生了兴趣,甚至争议不休,把重庆当做一个验证各种理论的试验田,它似乎既是某种理论的“解放区”,又是另一种理论的“沦陷区”。你如何看待这些评论?

  苏伟:总的是好评如潮,也有误解。有的误解有着更深刻的背景。

  改革开放30年,一方面社会承认成绩非常伟大,另一方面也在关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科学发展观的“五统筹”就是针对这些矛盾的。学界和民间对于这些矛盾怎么看,根源何在,解决之道何在,目前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过了头”,一些做法脱离了社会主义原则;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还“没破题”,要和原来的历史基础一刀两断;再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丢掉了中国传统文化,要靠复兴孔孟之道实现现代化。

  持有这几种观点的人士更对重庆做法争议不休,而这种争议和批评又不仅针对重庆,深圳模式更早就在争议之中,任何旗帜鲜明的发展模式都不免引发争议。

  真心实意地缩小三大差别

  《瞭望东方周刊》:重庆在精神文化建设层面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具体的政府施政层面如何得到体现?

  苏伟: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为人民服务,就要解决民生问题。广义的民生包括了温饱,所以改革开放也就是广义的民生工程,现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狭义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公共服务问题,这个问题应该由政府来解决。我们长期对这个问题认识不清,认为应该交给市场。重庆对这个问题认识很清晰,在此前的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上,就确定要“走民生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之路”,而且明确地讲:“民生是我们党委、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最近的市委三届八次会议,确定重庆“十二五”规划思路,进一步将“民生导向之路”明确为“指导思想”之一。

  重庆的公租房政策已经为外界熟知,财政对教育投入占GDP比例全国最高,此外,在市委三届八次全委会上,重庆加了一个发展目标——  缩小三大差别,即居民收入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

  缩小三大差距,重庆市委自定的目标非常之高。

  全面小康,国家有一套指标体系,其中社会和谐度的第一项为基尼系数,要求小于或等于0.4,第二项为城乡人均收入比,要小于等于2.8:1。这个指标体系定得比较早,后来国家统计局说基尼系数不好统计,也不符合中国国情,已经不公布基尼系数,现在主要是学界在统计。

  2000年我国基尼系数就突破了0.4,学界统计,进入新世纪后每年以0.01个百分点在增长,现在应该是0.5左右。重庆让城调队做了调查,得出重庆目前为0.42,市委、市政府要求到2015年把重庆的基尼系数降到0.35。这是什么概念?等于重庆把实现全面小康的时间不但提前了5年,而且比“国标”提高了标准。

  重庆现在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是3.6:1。国家定的2020年全面小康的这项目标是2.8:1,而重庆定的目标是2015年降到2.5:1。

  由此可见,重庆在消除贫富差距、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方向上,是真心实意在干。■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