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州城市人格解读:细致温婉寻找理想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3日14:07  CCTV《中国财经报道》

  庚寅纪事 人在城市——天堂和家园

  首播时间:2010年12月18日                         

  耳边,是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眼前,是目不暇接的夜色美景,这样的惬意,这样的情境,不是在梦中,不是在戏里,而是在苏州护城河里的画舫游船上……

  游客:“第一次来苏州。今天晚上夜游护城河,感觉这里景色非常美,不愧是人间天堂!

  很喜欢这里的美景,但是更喜欢这里人们细致温婉,那么细腻的生活。” 

  在苏州,我们听到了这样一种说法:第一次到苏州来的人,是为了看风景;第二次到苏州来的人,是为了体验这里的生活;而第三次到苏州来的人,就再也不想走了,因为很多人是来寻梦的,寻找一个城市中理想生活的梦。

  三轮车夫:“目前来说就想学习一下关于导游的知识,努力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挣钱,不断地学习,让自己进步。不去努力地做一些事情,怎么会有好的生活?” 

  城市白领:“我目前还在打拼,希望我在未来能够有一个自己的公司。” 

  我们走过了这个城市的很多角落,也访问了很多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弄堂里还是在大街上,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聊起这个城市的时候,他们似乎都有一种很特别的感情。

  我们想知道,这个城市到底有一种什么样的魔力,才会吸引这么多人,到这里来寻找自己生活的梦想;我们也想知道,在“城市病”已经成为“流行语”的今天,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日子过得都还好吗?

  有人说,如果只是想要看风景的话,在苏州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去,但是如果想要感受老苏州原来生活的味道,就一定要到平江路去。

  平江路,是苏州古城区一条沿河的青石板路,全长不过1600多米,却算得上是全苏州最古老的一条街巷了。800多年过去了,这里还在原来的位置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水乡风貌。

  和全国很多地方的古街区一样,平江路也被作为历史文化名街进行了改造,沿街不少老的民宅已经变成了店铺、酒吧或者是会所了,但不一样的是,这里少了一些商业的气息,却多了一份生活的味道。

  行为艺术家:“平江路比较古朴,符合艺术的那种宗旨,就是朴实大美。”

  平江路店家:“很真实的苏州现在还在生活的一条街,很真实 一边就是一些商铺。另一边就是当地的居民在这里生活,像后面还有一些阿婆们,就是觉得好像又回到以前那种生活氛围中,就感觉特别好。 ”

  与平江路垂直相接的,是宽窄不一的巷子,里面住的都是一些苏州老的居民,所以平江路上最容易看到的,往往并不是游客,而是老人和孩子。

  但是,像这么大岁数了,还到街上来散步的老人却并不多见。

  “苏州小吃。”“围巾,还有茶,咖啡,还有这边跳街舞,蛮好看的。” 

  她们是母女俩,看得出来,对于这条平江路,两位老人都是打心眼里喜欢,她们也很乐意给陌生的游客当一回导游。

  虞健中:“我妈妈的嫂嫂一百岁。在北京,苏州退休的,现在跟女儿在北京,还健在,一百岁身体好的不得了。”

  谈起年龄,老人开玩笑说,与大嫂比起来,自己算是年轻的了,今年只有91岁。

  我们没有想到,一位90多岁的老人,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我们更没有想到,这位看似普通的老人背后,居然还有一段显赫的身世。

  虞健中:“我妈妈的妈妈姓潘,卫道观前潘宅,这个潘宅现在开发了,里边装修很好,一到四进是潘宅,我们住的是第六进。”

  提起这“潘宅”,在苏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200多年之前,“潘家”是苏州城里富甲一方的大户人家。这座私家宅院,当年更被称作是“江南第一豪宅”。

  有意思的是,当年的江南巨富,却给自己的这栋老宅,起了一个和金钱、财富都毫不相干的名字,叫做“礼耕堂”。

  如今,这座宅院很大一部分,都已经被作为历史建筑保护起来了,只有院子的最深处,还住着几户人家。

  王庆符:“‘礼耕堂’和我们这就是一家。当时潘家在苏州来说,有‘富潘’和‘贵潘’,就是过去从安徽那边过来的。几百年前,所谓‘贵潘’就是当官,最高当到状元 ,‘富潘’主要是做生意的。”

  这位,是老人的女婿。

  经历了百年的沉浮之后,当年风光一时的显赫门庭,如今已经变成了寻常的人家。潘氏家族的直系后裔,大部分都已经到国外去了,还散落在苏州的民间的,是一些旁系和支脉,这位九十多岁的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

  这一天是重阳节后的第二天,谈起自己平时的爱好,老人一下子就来了兴致,当时就挥毫泼墨,写下了这三个大字。

  虞健中:“我和我妈妈,我也很福气,我六十多岁了,还有妈妈在身边,陪着她,为了静心嘛。我也练练字、画画,陪陪她。我妈妈每天看报纸,这个都是她把报纸上好的内容抄下来,经常看看。 你读一下: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这么多年了,老人每天都要坚持读书看报,几乎从来都没有间断过。

  老人说,“诗礼继世,耕读传家”是潘家的祖训,也是祖先把这栋宅子起名叫做“礼耕堂”的原因。

  虽然到了自己这一辈已经不姓潘了,家里人也都只是苏州最普通的老百姓,但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还是要尽力去做到的,因为既然是家训,自然就有家训的道理。

  家族里人丁兴旺,让老人很是欣慰,更让老人高兴的,是晚辈们对于职业的选择。

  虞健中:“我妈妈是老师,小学老师。我后来在农场也教了十年书,现在我女儿也是小学老师,我们现在三代都是老师。” 

  平日里,除了读书看报之外,老人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翻看这些老照片了,这里面有她很多年轻时候的回忆。

  吴克荷:“这个是我爱人,这是我跟他结婚的时候。这个是我,这个是订婚的时候,这些都是我,风姿绰约。这个是她的,你女儿,你看她以前多瘦,现在老了,她当时十八九岁。” 

  老人说,能在这祖辈留下的宅子里安度晚年,是她最大的心愿。

  前些年,听说平江路要开始改造了,这个消息着实让她担心了好一阵子,因为在她看来,改造就意味着要开始拆迁了。

  到了“平江路”真正开始改造的时候,政府不仅没有动员大家伙搬走,还帮助街坊们把老房子进行了修整,鼓励大家能长久居住在这里,说是要把原汁原味的苏州生活永远地留在平江路上。

  这样一来,正好符合了老人的心意。

  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让我们多了一份对于生活的理解。什么能够传之久远?什么能够保持家道的兴旺?潘家宅院“礼耕堂”三个字的背后,是一个苏州商人财富之外的智慧。

  到了傍晚,平江路上就会有很多种音乐。

  有老人们跳“街舞”的伴奏,有小店里的二胡声,也有从评弹馆里飘出来的吴侬软语。

  一切都显得很平常。

  但是,从这里传出来的歌声,却让人感觉有些不太一样。

  陈绍贺:“真的我很喜欢这条街,它确实很有文化气息,这是真的,人文底蕴很深厚,你不觉得你的这种风格和这条街格格不入吗?格格不入有时候也是一种美吧。”

  每天晚上,这个年轻人都要独自在这里唱歌。年轻人说,他希望这样的歌声,自己的爸爸能够听得见。

  游客:“他唱的歌,我们都会跟着一起唱,因为有些能触动我的心情。这个地方不能经常来,为什么,人毕竟是要回到现实生活中的。给我最大感受就是远离一种物质生活,追求精神的独立。像我们平时工作的时候都不会把自己的心情表露出来。到这里我可以放松一下,然后听见他唱的歌,就让我把以前那些回忆都翻出来了。我从来没有到过哪一家喝酒的地方 我坐在这个地方,我想哭。”

  这是一个生于80年代的年轻人,他在这里唱歌,同时也是这家店的老板。

  老板说,这家店是在父亲的资助下才开起来的。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宽裕,但是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唱自己喜欢的歌,这就是他最想要的生活。

  陈绍贺:“我喜欢钱是真的,但我不刻意追求。因为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穷,我小时候没回都考第一回家,我家里奖状可以证明这一切,没回都考第一名。但是那个时候一年对我奖励,就是一根火腿肠,从那时候我就知道生活其实很难。”

  这些乐器,都是年轻人省吃俭用买回来的。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唱歌,也希望长大了能够靠音乐来维持生活。

  他组过乐队,参加过选秀,甚至还在街头摆摊卖过唱,一路走过来才发现,想要靠唱歌来谋生,是一件多么不靠谱的事情。

  陈绍贺:“卖唱也去过。 我去过,渴了,不想去买水,因为一去买水就得跑很远,一个女的从这里过。我说姐,剩下半瓶矿泉水给我喝了吧。去过,真事。”

  年轻人反复念叨,他最需要感谢的就是自己的父亲,如果没有父亲的理解与支持,他是不可能以这样一种方式,把音乐的梦想坚持到现在的。因为在很多人看来,他这样算是不务正业了。

  遗憾的是,一直默默支持自己的父亲,前不久却因病离开了人世,没有了父亲的依靠,以后的路,他要自己走下去了。

  陈绍贺:“我偷偷哭的时候,谁也看不着,我不会当人面哭吧。”“你哭的时候是因为什么原因?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吗?”“有时候是压力,有时候是想念,思念。”“思念谁?”“我爸爸,毕竟不是很久,不可能忘那么快吧,这事一辈子忘不了。”

  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就是他一个人的演唱会。

  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梦想到底能够坚持到那一天,所以他给自己的小店起了这样一个名字,叫做“如果声音不记得”。 

  其实,喜欢唱歌的年轻人并不孤单。也许他并不知道,就在不远处的这条巷子里,他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是一位看门的老人,每天这个时候,他都要在这里练习小提琴。

  在所有乐器当中,小提琴应该算是最难演奏的一种了。一个年过六旬的看门老人,每天还要坚持练琴,他的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老人:“这把小提琴我自己花钱买的。”“那个时候这把小提琴多少钱呢?”“是我一个月的工资,35块5毛钱,正好一个月的工资。七七年还是七八年,这个琴三十多年了。哎,三十多年。” 

  和那位年轻人一样,老人也是从小就喜欢音乐,成为一个音乐家是他的梦想。

  谈起音乐,老人兴奋得像个孩子。

  可梦想毕竟只是梦想,现实的情况是,他只是做了一个普通的工人,前些年还因为企业改制下了岗。

  不过,这一切都没有影响老人对于音乐的热情。他专门找了这份看门的工作,为的就是有更多的时间来练习小提琴。

  老人说,他喜欢在平江路上拉琴的感觉,因为这条路上虽然人并不是太多,但是“懂琴”的人却有不少。

  我们没有想到,老人最喜欢的,竟然是这样一首再普通不过的曲子。

  他说:“这首曲子里,有自己对于爱情和音乐的理解。它体现什么呢?它体现男女婚姻关系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你们结婚过后,要怎么共同把家庭搞好,幸福地生活,婚礼进行曲,它都是这里面的内涵,要拉好这首曲子也是不容易的,我觉得就是理解作品最难。” 

  老人每天都要坚持练琴,如果有陌生人过来,他会拉得更加起劲。

  老人说,自己很享受拉琴时候的感觉,如果顺便也能带给别人一点快乐的话,那就最好不过了。

  有人说,这个老人其实并没有音乐的天赋,也有人说,这个老人只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可是老人却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因为别人未必懂,也未必需要懂。

  一位建筑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对人友善的城市,它的街道会保持一种令人从容的尺度,行人可以在街道的两边自由地穿梭,而不会因为街道过宽,而放弃光顾街道的另一面。这时候,行人获得的不仅仅是舒适和便利,而是一种自由的安全感。”

  平江路,就是这样的一条街。

  走在平江路上,有时候你很难分得清楚哪里是店家,哪里又住着人家。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巷子和弄堂里头,还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

  只是听到有人开玩笑说,平江路上的店家,都是有故事的人,比起生意来,他们更在意的,其实是自己的生活。

  从这家看上去并不太起眼的小店开始,我们慢慢了解了这种说法的由来。

  停云香馆的黄稼伟说:“从商店商业的行为角度上来说,它太过的进深。从我们的大门一直到最里面进深它有25米,但是它的门面的宽只有两米七,所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它本身就是失败的。因为人在走动过程当中,这两米七也就是两三步就走过了,他就不会看到你的店。所以说这家店当初,这个铺子一直是没有人敢去租它。但是我看到它过后我就喜欢上它了。我感觉这个房子挺好,这才是苏州的味道,要庭院深深还要深进去的感觉。” 

  在一起做生意的朋友们看来,这个留着山羊胡子,已经年过四十的中年男人,最近做起事情来多少有些不靠谱了。花了十几年的心血,辛苦打拼出来的贸易公司,生意正红火的时候,他说不要就不要了,自己却跑到这样一个并不热闹的角落做起了店老板。

  黄稼伟:“确实是花了半年的时间去想这件事情。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就跟孩子一样的,还是有些不舍得。那最终还是就是想明白一件事情,我每年如果挣50万元钱,是不是能买一个安安逸逸的生活?我发现是不可能的,它不等, 既然是这样子的话,我就可以把它放弃掉了,所以就把公司给放弃掉了。” 

  同样是开店,黄稼伟卖的东西和别人也不一样。别人是开茶馆、开酒吧甚至是开旅社,而他却偏偏喜欢上了一种叫做沉香的玩意,这种东西不仅普通游客很少有人问津,就是在整个苏州真正懂的人恐怕也没有几个。

  聊起喜欢沉香的原因,黄稼伟的解释也很简单:每天闻闻香的味道,心就能够静下来,整个人都会感觉轻松不少。

  黄稼伟:“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你个人的一个生活的方式,这才是最重要的。它其实和很多的事情是没有特别大的关联程度的。比如说工作,比如说你的朋友,比如说很多的物质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它恰恰有可能组成了你整个生活的一个大的部分。那么如果在这个生活当中,你感到了不愉悦,那么说明你的组成产生了问题,你所拥有的东西组成的东西产生了问题。”

  按照网络上流行的说法,黄稼伟现在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宅男”。平日里很少出门,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插上电源开始烧水泡茶,有生意就招呼客人,没生意的时候就一个人喝茶品香。黄稼伟说,生活方式改变了,却好像打开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扇门。 

  黄稼伟:“你也不喜欢的,那么我们就拒绝,拒绝晚饭后的一切活动,可不可以?从这一小步开始,甚至于到最后我们拒绝晚饭在外面吃饭。多一点时间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吃饭 可不可以呢?其实做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去惯坏了整个的规则,我们去纵容了很多的不好的规则,那么我们自身如果设定一个规则,好好的,但是恰恰是这些规则又是够人情味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去做好它。” 

  我们问黄稼伟为什么一定要到平江路上来开店,他说是因为人少,我们问他以后如果人多起来了怎么办,他说很简单——店留下,人离开。因为自己喜欢老苏州原来的味道,如果这里没有了,他就要到别的地方去寻找。

  有人说,如果不去平江路的话,你很难了解老苏州原来的味道,但是同样的,如果只是待在平江路上,你还是很难读懂这个城市。

  因为,如今的苏州,已经有了三张面孔,她们风格迥异,却又一脉相承。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按照“全面保护古城,积极开发新区”的构想,苏州在古城区的东西两侧,先后开发建设了“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不仅实现了这个城市经济国际化的历史性转变,同时也形成了苏州“一体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苏州”、“新苏州”和“洋苏州”。

  这样的城市格局,既保持了苏州古城区的原有风貌,同时也为城市新的发展拓展了空间。

  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关于苏州的这两条曲线——招商引资额和外来人口数,就开始保持一路上扬。到2006年,苏州的外来人口已经与本地人口数持平,移民城市的特征也开始越来越清晰。

  如今,走在苏州的街头,放眼望去,很多都是年轻的面孔,街头巷尾传来的,往往也不是吴侬软语,而是夹杂着各地口音的普通话。让这座古老的城市显得朝气蓬勃,又带着一些喧嚣和躁动。她开放、热情、活力四射,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各路资本和天南地北的劳动者。

  在这个地方,看电影是免费的。

  不仅如此,看书,喝茶,上网也是免费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连找工作都是免费的。

  看到电影中这样的情节,这些年轻人的感觉可能多少会有些不太一样。因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电影只是在讲述一个和自己毫不相干的故事,但是对于他们来说,镜头里的这些故事却往往就是自己真实的生活。

  这里,是位于苏州市高新区枫桥街道一家公益性质的职业介绍机构,叫做“蓝领之家”,每天都会有很多求职打工者来到这里,等待着到附近工厂去面试的机会。

  如果说苏州是一块磁铁的话,那么这些人,都是一颗颗被吸附过来的小铁钉。

  在苏州每年8800多亿的GDP当中,也有他们的一份辛苦和努力。

  在“蓝领之家”,不仅找工作是免费的,换工作也是免费的,所以平时有事没事的时候,不少人都要到这里来转一转,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作机会,这样一来二去,很多人都已经成了朋友。

  求职者:“今天这个朋友又来这个地方,又来蓝领之家了。朋友说今天又来了,好几天没见你了,挺想你的,反正平时上班的时候没有时间,不上班来这里转一转,毕竟这里能交到很多朋友。看以看看书,免费上上网查一查资料,没事反正里面有电影,可以看看电影。”

  蓝领之家:“从生活环境来说,他们从农村到了我们城市,这样一个转变,贫富差距,城乡差距从他们身上得到了一个很大的体现。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们蓝领远离了他们的亲人,远离了支撑他们生活的文化背景,原先的一个生活方式,生活环境都已经完全改变了。 他们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都需要一个重新的建立,要做到这一点我觉得也是很难的,最重要的使我们要给他们一个稳定的工作,想帮助这些进城务工人员,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流动性。通过这样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增加他们对这座城市的认同感。” 

  这些出门打工的年轻人,十有八九都是外地人,他们远离家乡来到了这里,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梦想。对于他们来说,要想在这个城市把梦想变成现实,就要从这一次又一次的面试开始努力。 

  求职者:“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讲,累一点无所谓。年轻不累什么时候再累。人家不是说嘛,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嘛。” 

  求职者:“这两天在找工作嘛,到英格玛这边来看看,今天听说公司要面试我就过来看看。” 

  求职者:“今天感觉有一份工作应该蛮适合自己的,过来看一看,应该差不多。” 

  求职者:“可能面试比较严格,可能男生招的数量比较少,我希望这次面试可以通过,其实我还是蛮有信心的。” 

  从联系面试单位到路上的交通问题,“蓝领之家”都已经为这些求职者考虑周全。

  蓝领之家:“这边过去也很近,如果打车过去的话。如果打车过去也可以,打出租车过去的话我们可以报销车费的。”

  这是一个城市的努力与诚意,从2006年开始,苏州市启动了“新苏州人”计划,努力淡化“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身份差别,从就业、社保、养老、教育等诸多方面给外地人以市民待遇,也就是在这一年,全国评选出了十大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苏州市榜上有名。

  通常来说,这是工厂面试的第一道程序,纹身或者烟疤都会对面试产生不好的影响。

  这次来参加面试的人年龄都不大,最大的也只有30几岁。这30多个人当中,只有十几个人能有被录用的机会。

  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

  首先进行的是笔试环节,这一轮下来,就要有十几个人被淘汰掉。

  看起来,试题并不算太困难,但还是有不少人遇到了麻烦。

  笔试的结果出来了。

  面试人员:“下面我报告名字,是不符合我们要求的,没通过考试的,报到名字的我们可以先带好东西回去了。何明伟、胡鹏飞、叶成亮、郭帅。” 

  看上去,这位小伙子还是不太相信,自己连笔试都没有通过的现实。

  郭帅:“没有想到我会没有面试上,因为我感觉我对铸塑这一行还算是可以的。下一步准备怎么打算啊?下一步继续寻找自己的另一份工作,还要为自己以后的梦想做准备,毕竟说打工打工一场空。人不可能打一辈子工,所以说自己还要去创业吧。” 

  周末的时候,郭帅经常和他这帮打工的朋友们一起打篮球。

  为了丰富在打工者的业余生活,“蓝领之家”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篮球比赛是其中的一项。虽然这次面试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是大家看上去似乎并没有什么负担。聊了一会才知道,他们也都和郭帅一样,不是在找工作,而是在换工作。在蓝领之家,找工作和换工作都是终身免费的,所以他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

  休息的时候,大家各自聊起了自己的烦恼和梦想。

  求职者:“像我们基本上一年回去个两三次。一开始刚回去小孩对你已经很陌生了,刚跟他熟悉了你又要走了,刚刚熟悉两三天。”

  求职者:“我计划在三到五年之内积累一部分资金,然后再找个女朋友,然后我打算回老家去。因为这样长年在外面工作的话,家里面父母在家里面,总归感觉不好的,回家在自己家里嘛,父母也能见到,尽一点孝心也好。” 

  对于这个美丽的城市来说,他们当中有的人也许注定只是匆匆过客,但是因为有了“蓝领之家”的存在,相信他们能在这个城市留下一个温暖的回忆。

  有人说,在古城区,能够了解老苏州原来的味道;到了高新区,能够感受到新苏州发展的活力;而到了工业园区,就能够领略到“洋苏州”的风情了。

  这里就是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里充满异国情调的夜生活就开始了。

  这是一支业余的爵士乐队在表演。

  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因为共同的音乐爱好走到了一起。白天他们都在工业园区上班,晚上经常在这里表演。

  吉米是这支乐队的主唱,爱尔兰人,来苏州已经六年了。

  吉米:“园区是一个现代化、都市化的地方,所以这里有很多外国人因为工作来居住或者到访。这一点也让外国人在这里感到舒服。”

  吉米在美国有一家自己的咨询公司。2004年他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苏州,看到这里外资企业众多,便决定到苏州来拓展自己的事业。

  六年时间过去了,吉米的公司生意越做越好,他也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吉米:“如果我学了中文那其他一切就太简单了,我只会"一点点"中文,我是打算让我的日常生活没有麻烦,这样我可以和的哥交谈,这样我就能去买东西,去吃饭,我能遵守礼节。我懂一些中文让我的生活过得去,但是我不能用中文开展正式的交流。另外一点有趣的就是可能我认识的所有中国人都会说英语,所以这很棒。”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共同开发建设的,规划和建设执行的都是国际上最前沿的标准和理念。

  这是一座从农田和鱼塘上崛起的现代都市,不少人来到这里后都惊叹,这就是他们理想当中的城市模式。

  到2009年,苏州工业园区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项目3842个,注册外资304.14亿美元。随着对外开放空间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士选择了到园区创业。

  这是一支苏州民间自发组织的乐队正在进行排演。

  这支乐队里,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苏州人也有外地人,有现代的西洋键盘,也有传统的中国管弦乐器。

  就是这样一支“中西结合”、“土洋混搭”的乐队,配合起来却是相当的默契,总能把一些传统的中国曲目演绎地淋漓尽致,而且还别有一番韵味。

  穿红衣服的外国老人叫艾哲罗,现在已经退休了,这支乐队就是他组织的。

  聊起自己的家乡,艾哲罗自己也说不清楚了,他出生在伊朗,国籍是芬兰,现在退休了,却把家安在了苏州,而且已经算是一个十多年的老苏州了。

  1998年,艾哲罗作为芬兰一家公司的管理人员,被派驻到苏州工业园区工作,刚来的时候还有些不太情愿,但是来了之后就再也不想回去了。

  艾哲罗:“我的活动在苏州两年。但是一年了以后,我爱苏州。所以我跟老板说,我喜欢还要很长时间在苏州可以不可以再待一年多,所以我的老板同意了。” 

  对于这位刚来苏州没几年的美国朋友来说,艾哲罗算得上是地道的老苏州了。

  这个人叫华法,三年前来到苏州工业园区创建了自己的公司,和很多来苏州创业的外国人一样,华法不但在这里安了家,还娶了一个中国老婆。

  今天,艾哲罗是特意把华法请到这家饭店来吃饭的,想让他尝尝这里的招牌菜——“肠肺汤”。

  按照艾哲罗的说法,想要了解苏州首先就得要从吃开始。就拿“肠肺汤”这道菜来说,

  外国人对肠肺一类的食物通常是不太感兴趣的,但是艾哲罗吃过一次之后,就再也忘不掉了。

  这家饭店的老板是艾哲罗的老朋友了,外号叫“小毛头”,当年他就是靠这道菜打出了名头才渐渐起家的。

  20多年时间里,“小毛头”的生意扩大了至少有100倍,但是这道菜的价格和口味却几乎都没有变过。

  艾哲罗说,这就是他所了解的苏州人,总能从细微之处把事情做好。

  窗外就是当地有名的金鸡湖了,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艾哲罗眼看着这里从一片农田,变成了一座花园般的城市,这里面也有他的一份辛劳。

  目前,像艾哲罗和华法这样在园区就业的境外人士已经有13000多人,分别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境外人士中80%以上都从事管理工作,其中有30多位长期担任跨国公司的亚洲区总裁职务。

  这些 不同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境外人员,不仅在园区追求着事业的理想,而且也乐意在“洋苏州”实现“家”的梦想。

  在境外人士中,携妻带子举家落户园区的已经有几千人,几乎每个社区都有比邻而居的“老外”朋友,并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风情的“老外”社区。

  这是华法在苏州的家。

  和艾哲罗一样,华法同样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没有送孩子去双语学校读书,而是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接受中国传统的教育。

  我的家是喜悦之家 我的家是笑声和欢欣之家 

  华法太太:“邻居的孩子,小朋友大家都从不熟悉到熟悉。然后主要是一系列关于美德的一些课程,让他们通过,内容有讲故事、有大家对这个主题的讨论,还有唱歌,通过歌曲、 通过动作来表达出来。最后还有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都是合作性的游戏,通过这些游戏让他们体验美德,比如说今天的主题是团结。”

  按照这位母亲的说法,爱的教育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课,这远比“钢琴”、“奥数”之类的培训要重要的多,她希望孩子们能从小学会相处,因为未来的日子里,他们要共同生活在这个城市里。

  华法夫妇的两个孩子都从小生活在中国,在他们的看来,自己就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

  对于每周三艾哲罗的快乐之家,兄妹俩每次都充满了期待。

  伊芒:“我喜欢去艾哲罗爷爷家的俱乐部,在那里很开心。”

  伊达:“这次我要表演吹笛子。”

  每周的礼拜三,是艾哲罗最忙碌的一天,同时也是他最快乐的一天。

  因为每到这一天的晚上,就会有很多人到家里来做客,这里面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老朋友也有陌生人。

  这些各式各样的鼓,都是艾哲罗一个一个收藏来的,到现在足足得有一百多个了。平日里,打鼓和唱歌是艾哲罗最大的爱好。

  2003年,艾哲罗和妻子若亚创办了这个俱乐部,还给她起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叫做“快乐之家”,他希望那些和他一样远道而来,在苏州工作打拼的朋友,能在这里找到一种家的感觉。

  艾哲罗:“这次的俱乐部活动我要教大家打鼓。”

  这就是“快乐之家”了,音乐和英语,是这里永恒的主题。

  艾哲罗教大家一起打鼓,是快乐之家固定的项目。

  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感觉,白天我们很紧张的学习,晚上突然全都放松了一下,很享受拍鼓这些活动。 

  这里环境很放松,很有趣的。 

  放松之后,每个人都可以用英语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心得。

  当然,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在相互交流中获得快乐。

  我觉得到这边来也不仅仅是学英语,其实我觉得这边是一个平台,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平台,相对来说是我一个自由的空间。

  在这样一个夜晚,这些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因为这座城市而结缘,他们像家人一样相聚在一起,分享着生活的快乐。

  他们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这座城市生活的参与者;他们在迁徙中改变着自己,也在流动中改变着这座城市。

  公元1759年,一位宫廷画师花费了整整24年的时间,创作了这张长达1225厘米的巨幅画卷,比著名的《清明上河图》足足长出了一倍还要多。

  画笔,纪录了这个城市一个时代的繁华,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千古未解的谜团——始建于同时期的“巴比伦”古城早就已经沦为残垣断壁了,而画卷里这个城市经久不衰的秘密在哪里呢?

  画卷里没有答案,只有画师笔下老百姓市井生活的百态。200多年之后,一位文化学者来到了这里,他只用了寥寥数百字,便一语道出了这幅画卷和这个城市蕴藏的玄机。

  “这里摆不开战场,徒造了几座城门。这里的曲巷通不过堂皇的官轿,这里的民风不崇拜肃杀的禁令。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利,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少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

  时至今日,这座城市的繁华依然不减当年,通常的说法是——她以不足“千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全国近百分之三的财富。解释这一切,学者余秋雨只用了四个字,叫做“城市人格”。苏州的“城市人格”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相信,这座城市的谜底,就在老百姓最真实的生活当中。

  策划:姜诗明

  本期主编:李洋

  编导:厉成功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