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话:未富先老催促生育自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16:24  国际先驱导报

  【年终访谈·生育自由】

  【主题】未富先老催促生育自由

  【作者】本报记者 宋媛 金微 发自北京

  【访谈对象】

  王丰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易富贤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著有《大国空巢》一书

  何亚福 独立人口学者,自主生育倡导者

  【访谈动机】

  2010年春节刚过,用工荒卷土重来。与前几年不同,这次是全线告急:珠三角告急,长三角告急,甚至内地一些以往劳动力输出大省也全面告急。据统计,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中国20岁至29岁年轻劳动力的规模已缩减了近15%。

  当人口年龄结构处在最富有生产性的阶段时,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源泉,被称作“人口红利”。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口红利已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历史性机会与条件。然而,中国人口红利近乎竭尽也逐渐成为人口学界的共识。甚至根据学者王丰的计算,最快到2013年,人口红利就将由正转负。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迅速步入老龄社会。全国老龄办在今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67亿。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37亿。

  面临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有关放开独生子女政策的呼声再起。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在这封被视为计划生育政策发端的信中曾公开提及,30年后,中国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如今,30年到了,在新的十字路口,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先驱语录】

  王丰:中国现在人口老化就如同一个下坡的车,看你到底踩油门还是踩刹车。如果还是继续独生子女政策,实际上就是踩油门

  易富贤: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现在虽然在千方百计鼓励生育,但仍然保不住富裕

  何亚福: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一个国家能在严重老龄化的情况下实现崛起

  【正文】

  【小题】我们的富远远赶不上老

  《国际先驱导报》:根据今年的最新统计,截至2009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有1.67亿。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峰值4.37亿。这是不是足以说明中国面临着未富先老问题?

  王丰:中国肯定是未富先老。这不是我们可以一厢情愿改变的现实。

  过去的20年中,我们的财富增长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我们虽然致富速度很快,但是人口老化速度更快,世界历史预期寿命从40岁到70岁,发达国家用了约100年,中国只用了不到50年。生育率下降也只用了其他国家的三分之一。比如从一对夫妇生5个孩子到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历史上发达国家和欧洲国家用了75年,中国只用了不到25年。生育率下降,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所以我们的富远远赶不上老。

  Q:未富先老对中国崛起有何影响?

  王丰:不利影响越来越明显。未富先老对公共财政转移、养老、医疗、家庭都带来压力。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一直保持10%的增长势头。人口老化会对支出、劳动力供给、储蓄资本、家庭一系列的事情起到“拉后腿”的作用。例如像日本,20年经济处于低迷状态,早先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末经济泡沫没有处理好造成的,现在大家的共识就是还由于人口老龄化。中国也很难逃脱这样的过程,不能拿现在的财政方式来预计养老的承付能力,我们太乐观。我认为应该保守一些,否则会产生一系列经济政治问题。到那个时候,我们政府可以拿到的钱占整个收入的比例与现在完全不一样,所以政府可以做的事情会少很多,社会对政府期望会很高,社会的希望得不到满足,对我们的执政也会有影响。比如法国现在进行大规模抗议,反对政府将退休年龄从60岁延伸到62岁;日本因为养老金的问题可以让执政党下台。

  何亚福: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没有一个国家能在严重老龄化的情况下实现崛起。现在有些经济学家预言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但我认为,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地提高生育率,那么,到2050年,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的国家只会是美国或印度,而不会是中国,因为那时中国已深陷严重的老龄化和性别比失衡的泥潭中。美国现在的生育率仍然保持在世代更替水平(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人口结构比较合理,并且一直吸纳外国移民,使美国的人口数量稳步增长。印度由于不实行强制计划生育,因此人口结构没有受到破坏,在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方面,印度将超过中国。   

  Q:如果说,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可避免,那么老龄化的中国如何走向富裕?

  王丰:我想这个没有灵丹妙药。能够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本身就是富裕带给我们的一个结果,包括生育率下降都是健康、医疗进步的象征。我们现在应该想的不是如何维持这样一个老龄社会,而是如何维持一个很幸福、很安全的社会。

  我想我们必须要接受一个现实,20年后的中国肯定不会保持10%的增长率,5%就很不错了。关键是我们能否有一个很公平的社会体系,基本的住房、医疗、老年人服务能否适应这样一个老龄社会。全民的教育、医疗保障、很好的养老保障体系,这样的情况下,人才不会过多储蓄去养老,而去增加消费,否则就会有负面影响。老龄社会的幸福指数也会随之增加。这才是真正富裕的社会。

  易富贤: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现在虽然在千方百计鼓励生育,但仍然保不住富裕。中国是未富先老,中国“走向富裕”比发达国家“保住富裕”的难度要大多了。假如不停止计划生育,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办法让中国走向富裕。

  【小题】应放开独生子女政策

  Q:过去30年为经济增长保驾护航的独生子女政策,为应对未富先老的挑战,应不应该改变?

  王丰:我们要明白,当时我们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依据是否还存在。那个时候,太多孩子会带来教育、吃住等消费,但资本太少。而现在相反,我们是资本太多,正是需要消费的时候。

  Q:目前存在一种担心,就是放开独生子女政策可能会带来人口井喷,这种担心有必要吗?

  王丰:其实现在大家都有一个误解,如今即使国家放开独生子女政策,我相信城市里所有的夫妇仍然不会选择放开生两个孩子,所以人口决不会反弹。有这种担心的人,是因为还不了解80后、90后这些人的想法。

  现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是在晚婚晚育,中国不例外,而且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更替水平(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之下。中国现在人口老化就如同一个下坡的车,看你到底踩油门还是踩刹车。现在如果还是继续独生子女政策,实际上就是踩油门,我们的孩子越生越少,对老龄化社会起到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

  我们现在应该尽快停止已经没有存在理由的独生子女政策,尽快制定鼓励人们生育的政策,要符合国情。

  更何况中国政府管制老百姓生几个孩子,这本应是一个家庭的决定。但过去是计划经济,所以国家管有一定道理。但是现如今已经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多数经济责任已经推给个人,那么国家如果还要用计划经济的思路来管制,就不够符合国情了。

  《国际先驱导报》:“一独生二胎”行不行?政策力度够不够?

  王丰:应该所有的人都可以生二胎,每对夫妇生两个孩子,从长远来讲,人口不会增长。本来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很正常,但现在大家似乎认为生两个孩子成为不正常的事情。

  何亚福:一独生二胎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提高生育率的效果微乎其微。我认为,现在中国应该实行自主生育,由夫妇自主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数量和生育间隔,也就是生育自由。

  易富贤:社会越发达,养育成本越高,生育意愿越低,婚龄、育龄越晚,不孕率越高,丁克、单身人群比例越高,生育率也因此就越低。因此不但需要有绝对的生育自由,而且需要出台措施保障这种自由,也就是改革整个经济制度和城市规划模式,提高分配率,降低民生成本,重建生育文化,让主流家庭愿意生、也养得起三个孩子。

  【小题】最大的阻力是人口观念

  Q:你认为,计划生育政策修改的阻力在哪?如何克服阻力?

  王丰:我们对人口认识还有很大缺陷。一方面,中国现在生育率这么低,大家是否有认识。另一方面,对于人口变化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大家认为我们现在人口还在增长,是因为人口年龄结构造成的惯性,日后如果人口不增长了,也会有很大的惯性。很多人还停留在30年前的思维,“人多是万物之源”,人少了生活就会好,这是完全不科学的误解。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不仅不是因为人少了,其实还是因为人口红利造成的。

  何亚福:我认为人口政策改革的主要阻力有两个:一是计生部门的阻力,如果取消计划生育,必然要撤消计生部门,因此计生部门不但反对取消计划生育,也反对放开二胎。二是长期计划生育宣传,使很多人认为“中国人口太多”,认为“只生一个好”是正常的,生二胎是不正常的。

  如何克服第一个阻力?也就是如何安置计生工作人员的问题,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国人口发〔2009〕5号》文件的数据:“(计生)队伍规模不断扩大。2005年底统计显示,国家、省、地、县、乡级人口计生工作人员50.9万人,总编制数42.3万个。”要重新安置这50多万人,这个问题应该不难解决,其中一部分人可安置到医疗卫生部门。

  如何克服第二个阻力?需要改变人们的人口观念,这就需要允许媒体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和争论。以前有一种奇怪现象是:在中国报刊上,可以比较自由地讨论经济政策、教育政策、科技政策、医疗政策等很多方面的政策,但却不能自由地讨论计划生育政策。近几年,报刊上出现了一些质疑计划生育的文章,这是一个进步。人口观念改变了,人口政策自然会改变。(221)#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