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超七成网友保守看待2011年经济状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29日16:47  《环球》杂志

  《环球》杂志记者/王宁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虽然2010年世界经济依然寒风阵阵,但“衰退”总算渐渐减弱了威力。然而,2010年物价上涨、房价高企、收入增长缓慢等带来的压力,让人不堪重负。挥别这一年之后,2011年会如何呢?

  《环球》杂志进行“2011年,你的经济状况会怎样”网上调查,来看一下网友们心中对新一年的预测。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网友对2011年的预测,并不乐观。

  大多数人冷静看待经济状况

  在调查结果中,有接近65%的网友对自己的收入做出了保守的估计,选择“停滞不前”和“稳健增长”,而认为“房价会增长”的网友则加起来超过了八成,预测“物价会上涨”的网友占到了全部人数的95%以上,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猜想中,选择“一般”和“较差”的网友合起来超过了七成。从整体上来看,表示乐观和“不清楚”的网友们只占据总人数的很少部分,而持完全悲观的网友也并非主流。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众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很有道理,大多数人能够很清楚地认识目前的经济趋势,盲目乐观主义者和极端悲观主义者都只是极少数。我们将多数人的理性称之为社会理性,一个理性社会的形成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剧锦文这样对《环球》杂志评价道。

  在收入方面,一共有38392人参加投票,但只有4212票投给了“收入会有飞跃性增长”,只占到10.97%。剧锦文认为,这说明在普通大众中,绝大多数人对自己今年的收入预测看法比较消极,虽然他们在失业方面并没有过分担心(选择“可能会失业”的人只有24.06%),但是这种想法会直接导致他们对整体经济表示不看好。“人们对经济整体不看好,对股市自然也没什么过高期望。”剧锦文表示,“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现象。如果楼市和股市上涨过快,人们往往会担心政府会出台紧缩货币政策,比如说加息等手段来抑制过热,这样对股市有一个不利的影响——这都是非常理性的判断,人们认识非常准确,大众的心态往往取决于政府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政策。”

  物价很难恢复到过去水平

  人们对经济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切身利益相关的现象,比如说房价和物价。“目前看来,物价在2011年很难恢复到过去的水平。”剧锦文对《环球》杂志说,而且在上半年还可能出现“翘尾”现象,“之前投放的流动性(注:指货币投入)将会在2011年释放出来,对物价有一定的推动。我们都知道,国际上有一个标准,如果通货膨胀控制在3%以内,那么对经济是有好处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实现良性发展,但是如果一旦超过5%,那么就非常危险,国家应该重视起来,严格控制通胀现象,避免失控。而从国际大形势上来看,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经济都在慢慢复苏,在全球化的今天,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单一国家的政策问题造成通缩。”

  同时,中国的房价高得离谱,导致绝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与人们的收入水平严重脱节。“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地将房价降下来,并不像有些人担心地那样会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打击,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国人对于住房的需求是刚性的,房价下跌会促进销量的增长,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而非消极。”剧锦文认为。

  专家对2011年经济形势总体看好

  在网友们普遍偏向保守的预测面前,专家表示了对2011年较为乐观的期望。剧锦文认为,2011年中,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会慢下来,依然保持10%的增长。因为现在整体上来看,我们的各方面条件都具备,无论是投资、消费还是出口等各个方面态势都十分良好,保持十年八年的快速增长问题不大,这是一个大的趋势。而股市的总体走势则是“总体震荡上行”,保持在3000点与4000点之间,虽然没有太多利好,突破4000点很难,但大体保持上行。

  至于物价方面,剧锦文则认为,在物价上涨的背后,还有着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近些年来,人们的收入确实在增长,并且速度不慢,如果人工上涨,物价依然停留在原来水平的话是不可能的事情,必然会水涨船高。而且之前国家释放的流动性过多,也会渐渐转化为人们的货币收入,推高物价。同时,现在的实际物价比目前公布出来的统计数字要高,2011年正式的统计数字出来以后,物价指数还要上升。虽然政府已经花大力气来抑制物价,但是上涨是一个趋势,只是速度快慢而已。房价方面,现在一线城市的房价下跌已经基本上无望,但是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却在不断上涨,从整体上拉高了房价水平。

  “我们的收入跟从前比起来,在绝对值上已经有了很大增长,但实际情况则是,一些特殊行业和特殊人才他们的收入增长很快,而普通人们的收入增长则较为缓慢,与不断上涨的物价相比,更显得步履蹒跚。而我们可以看到,在网上投票的人们,很可能是中低收入阶层的人们占大多数,所以他们对收入的期望并不高。”剧锦文告诉《环球》杂志,虽然现在政府也在推行收入均等化,但是短期内这种结构性增长的情况很难改变,在2011年,普通人的收入增长恐怕难有大的起色,基本上维持现状。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