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人消费总额三分之一用于投资买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07日11:05  南方周末

  2010,中国人花了多少钱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近期数据中真正在预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变化,是11月份CPI同比增速突破5%,贡献因素更多来自于非食品领域相当普遍的价格上升。11月CPI同比涨幅超过市场预测中的4.7%约0.4个百分点,其中非食品超涨贡献约0.26个百分点。

  一方面,尽管蔬菜价格回落,但通胀压力正在向更为广泛的领域扩散,比如粮食价格加速上行;鲜果价格同比涨幅由10月份的17.7%上升至接近30%的水平。另一方面,在非食品领域,价格全面上涨,达到10年内新高的包括:衣着类、家庭设备、医疗保健、居住类等。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的食品、非食品价格上涨开始形成一些“通货膨胀的惯性”,比如扰动通货膨胀预期,触发农户的存货调整,并推动其他领域的价格跟风。沿着11月份的趋势外推,未来CPI角度的通货膨胀将可能是一个“双峰结构”,11月份即为2010年高点;在2011年6月-8月可能再次上升到5%以上。其他大部分时间CPI的下降可能也比较浅,很难低于4%。

  ——高善文(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人在2010年花了十分之一的钱用于基本衣食,五分之一的钱买车买油;还有相当于消费总额三分之一的钱用于“投资买房”。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13.35亿中国人究竟花了多少钱,都花在哪些地方?

  2010年前11个月里,中国人一共花了13.9万亿元人民币购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平均每人花了一万元左右。而3.9亿美国人在2010年前三个季度就已经消费了10.8万亿美元(约合71万亿元人民币)。

  从消费结构上来看,中国人在2010年花了十分之一的钱用于基本衣食,五分之一的钱买车买油;还有相当于消费总额三分之一的钱用于“投资买房”。

  吃和住的费用越来越贵,应该是中国普通居民2010年最直观的感受。事实也是如此,在价格涨得最快的鲜菜等品种拉动下,整个食品价格上涨11.7%,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同比上涨5.1%。上涨幅度排名第二的则是居住价格,同比上涨5.8%。

  与消费的增长相比,城乡居民们的收入增长相对较慢:2010年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约1.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仅仅4869元,两者增长幅度均低于同期GDP10.6%的同比增幅。

  纵向来看,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一直在大幅提升,1978年到2008年期间,中国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从184元增长到8181元,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6%。不仅远远高于同期美国的3.3%、西欧国家的2.5%和日本的2.2%,也远远高于以消费为主导的新兴经济体印度的5.8%。这一增长趋势在2010年得到延续。

  但与此同时,居民消费占整体经济的比例却在近十年内出现了双重下滑:一方面是整体消费占GDP比例(最终消费率)十年内下降了10%,同期投资率则由36.2%上升至42.3%;另一方面则是居民消费占整体消费的比例从1998年的76%下降到2007年的72.7%,同期政府消费由24%上升到27.3%。与世界平均居民消费率水平(78%左右)相比,有着较大差距。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比例也在大幅扩大——从1998年的63.1%和36.9%扩大至 2007年的 74.4%和25.6%,这些趋势在2010年同样在延续。

  虽然都说中国人喜欢存钱,而中国的总储蓄率也确实从1996年的36%上升到2007年的51%,但其实居民储蓄在这11年中仅由19%提高到22%,而政府和企业部门储蓄则由17%提高到29%,对总储蓄率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0%。换句话说,在世界各国经济体系中本应由居民花掉的钱,在中国却变成了政府和企业的存款。

  在居民消费占GDP比例整体下降的同时,另一个特征却在2010年凸显出来:那就是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美林发布的《全球财富报告2010》中宣称,“随着中国内地的富人大手购买私人飞机、豪车豪宅以及其他奢侈品,中国内地为全球的奢侈品市场贡献了40%的增幅。”

  从总量的增长而言,中国居民消费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增长率“几乎达到极限水平”。因此未来更多的变化不是来自数量增长,而是消费结构的变化。

  目前,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严重失衡突出表现为物质消费过度而服务消费过少,即物质和资源性的消费过多。与此相比,美国居民消费三分之二以上属于服务类消费(如通讯、医疗、保健和文教娱乐等),这类消费是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有利于促进人的自身完善发展。

  另一个改变应该来自政府消费的减少和公共服务的增加,从美国和日本的数据来看,1978-2008年政府消费拉动GDP增长年均水平为0.4个百分点,而中国是1.2个百分点。与此相反,中国政府部门本应提供的卫生、医疗、社会保障、教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支出,不论以其占GDP的比重,还是占政府总支出的比重都远远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机构)还有高达近20万亿元的优质资产,平均每个国民近1.3万元,如果能够有计划地减持政府持股比例,并用于充实社保、教育等公共服务项目,将能释放出更大的居民消费能力。

  (实习生罗琼对本文亦有贡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