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络维权者的炼成:以自己身陷囹圄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0日10:18  《新世纪》周刊

  网络维权者的炼成

  一批志同道合的网友,利用网络,彼此配合,遥相呼应,进行网络问政

  □本刊记者 王和岩 | 文

  48岁的彭宝泉和小他8岁的陈永刚,都曾有过不错的职业。彭宝泉原是建设银行十堰市支行一名职工,因反映领导问题,先后下岗、坐牢,最后不得已办理了病休;陈永刚原是竹溪县一名小业主,因举报建筑工程承包中的腐败问题,被迫离开家乡来到十堰谋生。

  他们相识于网上,相似的经历,相近的志趣,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很快他们的交往从虚拟世界走向了现实生活。与此同时,在网络这个无限广阔的世界里,他们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网友,利用网络,彼此配合,遥相呼应,监督公权力的滥用,进行网络问政。

  曾是天涯沦落人

  彭宝泉行伍出身,早年在济南军区服役。1988年转业到建设银行十堰市支行,曾搞宣教工作,后进入信贷部,曾任客户经理、信贷部主任等职。

  2001年,彭宝泉用手机匿名向十堰市纪委反映十堰支行行长等人涉嫌“贪污公款”。被举报的正副行长因此被“双规”,后分别获刑。

  彭宝泉称,当时该支行储蓄科长也牵扯其中,但纪委收缴了她所获的赃款后,“就没事了”。“被调查的当年,她还入了党,一点都没受影响。(这件事)当时我并不在意,我也没有单独举报她。”

  事情在两年后发生变化。这位储蓄科长的丈夫成了营业部主任——彭宝泉的上司。之后,一件又一件让他“不爽”的事情发生。起初,以他工作能力强为由,让他去开拓新客户,别再管原来的老客户。2003年年底,彭宝泉成为当时十堰市建设银行1000多名职工中的三位下岗者之一,另外两人分别是一名司机和一个水电工。

  彭宝泉认为,按照自己的工作业绩和一贯表现,不该轮到自己下岗。接二连三的事情让他认为是“打击报复”。彭宝泉不断“反映情况”。2006年中,他和营业部主任发生了肢体冲突。之后,在一次冲突中,彭宝泉眼睛受了伤,几经交涉,后来以对方赔偿彭宝泉23万元了结。

  此后,彭宝泉不想折腾了,他想办退休,但单位领导只同意他病休。两者待遇差别很大,彭宝泉又开始了到处“告状”。2007年底,十堰市“两会”期间,彭宝泉写了一个反映单位领导问题的传单交给人大代表。

  2008年2月1日,十堰市公安局的警察上门传唤他,称他涉嫌诽谤罪。“他们一进来,一没穿警服,二没出示证件,就要带我走。我痛骂他们,进了厨房,拿了两把菜刀。”

  于是,彭宝泉涉嫌的罪名由诽谤罪变成了妨害公务罪。在看守所关押期间,单位领导多次动员彭宝泉的爱人和哥哥,劝说彭接受司法精神病鉴定,并称这样可以免除刑责,“人马上就可以出来”。彭宝泉拒绝,他被带着手铐脚镣带到妻子工作的医院。“我爱人一见我的惨状,泪流满面,说你就认了吧。”彭宝泉答应了。后来,十堰市茅箭医院和武汉市精神病院分别对他做了两次司法精神病鉴定。

  但是,两份认定彭宝泉“有精神病”的司法鉴定并没有让他摆脱牢狱之灾,反而为他日后“被精神病”埋下隐患。2009年9月,法院一审判处彭宝泉妨害公务罪有期徒刑一年。此时,彭宝泉已经在看守所被关了十个月。

  2010年1月,刑满释放的彭宝泉抱着“一定要为自己伸冤”的想法,每天浏览网帖、知名博客,一直“潜水”,从不发言。“在潜水的过程中,才发现比我冤的人多得是。有些人把命都送到里面了,谁给他们伸冤?我的这个事情就慢慢放弃了。”彭宝泉说。

  通过互联网,彭宝泉结识了陈永刚,以及著名网友张洪峰等人。

  网络维权初战告捷

  诡谲的是,当彭宝泉和他的朋友试图第一次网络问政,却是以他们自己身陷囹圄开始的。

  2010年2月8日,在十堰当地的“车城论坛”上,陈永刚在“中国(郧西)天河织女形象大使选拔公告”后跟帖:“靠郧西美女来吸引招商——叶战平是个想吃软饭的县伪书记。”

  当月26日,陈永刚在十堰市家中被郧西县警方带走,理由是涉嫌侮辱诽谤。两天后郧西县委县政府的一条短信出现在郧西县居民的手机上:郧西县土门镇居民陈永刚用网名“零点三六”在《车城网友论坛》捏造事实并附照片公然侮辱诽谤他人,构成诽谤违法行为,郧西县公安局决定对其行政拘留八天。

  陈永刚在其博客文章中称,2006年他承包印刷厂失败,又接连遭遇六起官司等,都是郧西县一些领导在“作祟”。于是,他在网上频频发帖,举报郧西县一些领导的“腐败问题”。

  被抓时,陈永刚给彭宝泉打了求救电话。彭宝泉并不认为这些博文和帖子有诽谤之词,写了篇文章发给知名网友张洪峰。

  今年35岁的张洪峰,是湖南省湘潭市某区的环保局副局长,曾是假冒伪劣产品的受害者,通过维权获得成功。常有网友向张洪峰爆料,张则与记者圈保持着密切联系。张洪峰的博客关注者很多,成为新闻线索的汇集地。

  “他不触犯底线,不挑衅,不妥协,他的博客相当于一份媒体。但他不管本省(湖南)的事情。”彭宝泉这样评价张洪峰。

  2010年3月4日,文章在张洪峰博客刊登后,当晚彭宝泉的电话即被全国各地的记者“打爆”。当时正值全国“两会”期间,迫于舆论压力,竹溪县公安局撤销了对陈永刚的拘留决定。后郧西县政府和警方在网上公开道歉。

  “只能另辟蹊径”

  “初试身手”之后,找彭宝泉帮忙的人越来越多。2010年4月,十堰市五交化公司的职工们找到彭宝泉等人求助。但是,围观并拍摄上访过程的彭宝泉等人却被送往精神病医院。通过网络传播和舆论支持,他们获得了自由。正是这段经历,让彭宝泉看到了精神病院中真相,认识了郭元荣。而在救郭元荣之前,在2010年4月下旬,彭宝泉和陈永刚已经成功救出了两姊妹。

  37岁的金汉艳和35岁的金汉琴姐妹,是郧西县土门镇人。1994年,姐妹俩参加高考,并双双被湖北省云阳地区农业学校(现丹江农业技校)录取。当时她们与农业特产局签订了定向委托培养协议,毕业后将被定向分配。

  三年后毕业,同批委培的其他人都获得了分配,金家姐妹却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工作机会。两人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申诉,没有得到满意结果,从此走上上访之路。从2004年4月起,姐妹俩先后十多次到武汉、北京上访。2005年,两人被处劳教一年零九个月。劳教结束之后,姐妹俩依旧上访不断。

  2009年9月22日,金汉艳、金汉琴被郧西县政府部门以“精神病”为由分别送到十堰市红十字医院精神病科和茅箭医院强制“治疗”。

  彭宝泉从精神病院成功脱身之后,开始计划营救行动。陈永刚给土门镇政府领导打电话要求放人。当时,彭宝泉“被精神病”事件余波未消。2010年4月22日,金家姐妹被释放,结束了在精神病院被关押210天的生活。

  之后,彭宝泉和陈永刚通过法律途径帮助金家姐妹维权。他们帮助姐妹俩到北京安定医院做精神病诊断,得到的结果是姐妹俩“精神没有问题”。

  2010年6月,姐妹俩将郧西县政府和郧西县公安局告上法庭,三个月后,十堰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她们败诉。之后上诉也被驳回。

  “这让我们感到,法律救济途径基本上行不通。这逼得我们在救郭元荣时,只能另辟蹊径。”彭宝泉说。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网络维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