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景之变:拱墅灰貌换绿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0:43  观察与思考

  景之变:拱墅灰貌换绿颜

  ■观察记者  陈海兵

  “天蓝了、空气清新了,桃树也开花了,好啊……”2010年12月1日中午,半山公园一凉亭中,71岁的杭州玻璃厂退休职工钱水根,向观察记者讲述起4月众人一起看桃花的事兴奋不已,“半山地区原来污染严重,桃树已经好多年不开花了,有的即使开了花也不结果。”

  全程经历了拱墅环境综合治理的陈建松—拱墅区环保分局副局长告诉观察记者:“这一地区在短时间内出现桃树重新开花结果,除了自然界的因素外,更折射出拱墅2007年以来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对半山与北大桥地区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的成果。”

  化解“老厂新居”矛盾

  曾几何时,一提到北大桥地区,一些老杭州人就会说,“那是个化工区,去不得”;而半山则是杭州重工业区块的代名词。

  “大概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杭州钢铁集团为代表的重工业企业在半山地区陆续安家落户。”陈建松介绍道。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杭州万里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化工医药企业则在北大桥地区集聚。据不完全统计,北大桥地区内约有工业企业三百余家。

  在半山与北大桥地区的省属、市属企业为“杭州制造”立下了汗马功劳,同时也成了杭城的一个污染源。据拱墅环保分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半山与北大桥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为劣三级,其中降尘、氟化物浓度分别超过清洁区的2和14倍;而地表水总体为劣五类。

  重化工企业长期排放的废气、废水,对周围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拱墅区每年有一段时间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2001年,拱墅区从杭州工业区升格为主城区,“随着关注度的提高,拱墅污染较严重的居住环境一下子被放大无数倍。”拱墅区政府的一位工作人员对观察记者说。

  “虽然拥有了主城区的地域条件,却没有主城区的环境品位与产业结构”,拱墅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杭城主城区,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环境综合治理。

  随着城市中心向北推进,一些重化工企业陆续搬离半山与北大桥地区。房地产商在企业搬迁之后留下的空地上建起了居住小区,其中部分住宅小区与工业企业仅是一墙或一路之隔,并且周围的重化工企业还在继续开工生产。“‘老厂新居’的矛盾,从这个时候开始。”陈建松说。

  所谓“老厂新居”矛盾,就是工业区与住宅区的区域定位冲突严重,企业所执行的是工业区的排放标准,而新入住的居民则认为住宅区的环境质量就应达到居住区相应的标准,“我们花钱买房是拿来住的,而不是来‘享受’化工区废气的”。

  半山与北大桥地区新入住的市民,相比起原住在工业区的企业职工和农民,有更高的生活品质要求。“2008年,仅北大桥地区,每月记录在案的废气投诉就有40余件,几乎每天都有投诉,居民们强烈要求搬迁重化工企业。”杭州市环保局半山与北大桥整治办综合科科长周琦告诉观察记者。

  “老厂新居”矛盾日趋激烈,使得拱墅区的环境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2007年04月18日,杭州市召开半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动员大会,决定用四年时间,“打一场半山环境综合整治攻坚仗”。

  2009年4月,杭州市政府、市环保局与拱墅区政府专门抽调精兵强将,在北大桥地区设立了杭州市环保局半山与北大桥环境综合整治小组现场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使命就是彻底解决北大桥地区群众环境投诉的问题,决不能留下‘半拉子’工程。”

  半山与北大桥地区进行环境综合治理,首当其冲的就是污染企业。但搬迁这些规模巨大的企业谈何容易。先不说这些企业在这里二三十年,已经对周围的配套企业以及市场有了“依赖性”;就说企业搬迁要有新的“落地点”,现在“各个地方对高科技企业抢着要,而对这些产生污染的企业是推都来不及。”

  “企业搬迁再难,也得搬”,陈建松对观察记者说,“如果半山与北大桥地区的产业结构不改变,作为主城区的拱墅就名不副实;不进行半山与北大桥地区的环境综合治理,‘秀美拱墅’三年计划就无法落实。”

  为加快企业搬迁的速度,半山与北大桥环境整治办的工作人员主动到余杭、湖州长兴等地,为企业寻找新的“落脚地”。“在企业没搬迁之前,我们‘千方百计’找污染企业的‘茬’,督促企业改善工艺技术,还特地邀请浙江省环境检测中心对新增的‘恶臭’指标进行检测。”周琦说。

  2009年6月,位于拱墅区北大桥区块、过去被居民称为“南北烟枪”的杭州蓝孔雀化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杭州协联热电有限公司先后停产搬迁。2010年之前,拱墅区已累计关停转迁规模以上企业303家。而2010年,拱墅区完成了68家区属企业和6家市属以上企业(计划12家)的关停搬迁工作,“剩下的6家也将在年底完成停产任务”。

  据了解,经过整治,市民对废气的投诉的数量已由平均每月的十位数降至个位数。

  激活“城市之肺”

  拱墅区在进行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还进行着庞大的“满城绿”工程,即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景观绿化。“2010年的目标是新增50万平方米的绿地,相当于70多个足球场,实现‘满城绿’的目标。”拱墅区建设局绿化办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观察记者。

  2010年9月29日,长达10公里的游步道正式建成,从而将从西往东的半山、龙山、虎山三个公园连成一个整体—三山公园。“杭城第二个‘十里锒铛’就在你我眼前。”拱墅人说得很是自豪。

  “三山公园,作为杭州城北唯一的森林公园,总规划面积约172公顷。一旦我们在原有生态布局的基础上完成全面绿化改造,就相当于为杭州再增添一个172公顷的绿地”,拱墅区建设局副局长王益坚介绍道,“我们称之为激活‘城市之肺’。”

  在公园没建之前,半山是一座荒山,半山镇的居民也只有在平时上山砍柴、清明上坟的时候光顾下。而如今每天有两三千人来游玩。据了解,三山公园森林覆盖率高达90.1%,全年平均气温16.5℃、平均湿度80%,空气负氧离子平均4000个/立方厘米,这在全国都是不多见的。

  2010年11月29日,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健民等一行4人来考察半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创建工作。专家组一致认为:半山森林公园是城郊型森林公园,拥有“娘娘庙”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就在半山人对秀美的半山公园津津乐道时,整个拱墅区的市民也感受到了“满城绿”工程带来的绿色变化。

  “拱墅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已达15平方米。”王益坚告诉观察记者。“满城绿”工程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几十个具体项目,如在石塘公园南北两侧新增约2.4万平方米的绿地,在上塘路(欧尚超市段)东西两侧增加600米的绿化带。“我们沿着运河—上塘河—半山公园进行绿化,这样‘北秀’拱墅就活起来了。”

  助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

  2007年1月8日,杭州市正式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旨在通过经济、文化、环境等五个方面来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打造高生活品质的宜居城市。

  而在建设杭州“生活品质之城”过程中,曾有人质疑仍集聚大批重化工企业的拱墅区,是否会在环境建设方面拖后腿。

  因为长期以来,拱墅在产出巨量“杭州制造”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排放出了大量的工业废气、废水。据资料显示:半山与北大桥地区的企业每年煤的消耗量占杭州市总消耗的80%,污染物排放量占杭州市总量的70%以上,消耗的危险化学品总量高达46126吨。

  此外,由于半山与北大桥地区的地势较高,曾有媒体形容半山与北大桥地区企业排放出来停滞在空中的工业废气,就像一顶“黑帽子”戴在杭州的头上。

  为助力“生活品质之城”建设,拱墅区委区政府及时制定并实施了‘秀美拱墅三年计划’,其中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对半山与北大桥地区进行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满城绿’的全城绿化工程。

  随着半山与北大桥地区环境综合治理的深入,重化工企业的陆续搬迁,截污纳管工程的全面开展,“满城绿”绿化工程的全面实施,拱墅的天慢慢地变蓝了,水变清了。

  拱墅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变化就是一个有力证明。据空气质量监控数据显示:2009年拱墅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301天,相比于2006年的249天,增加了52天;而同期杭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也从299天增至327天。“3年间,杭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增加了28天,应该说拱墅对此的贡献是最为明显的。”

  如今的拱墅,“灰”貌换“绿”颜。拱墅人也能挺直腰板告诉世人:“今天的拱墅不再是杭城的‘黑帽子’,还拥有杭城第二个‘十里锒铛’—城北面积最大的城市绿地,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建设。”这一底气来自于拱墅在传统工业区向主城区转型升级过程中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你瞧,一个“一河穿城过,碧水青山满城绿”的秀美拱墅,一个“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生态拱墅,一个宜商、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正向我们走来。        ■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观察与思考

更多关于 拱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