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访工程院士王振义:曾破格招录陈竺当其研究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4日17:12  百年济世
王振义院士。 王振义院士。

王振义院士最新制作的展示医学前沿发展的PPT课件,这是他现在与年轻医生沟通的最好的方式。 王振义院士最新制作的展示医学前沿发展的PPT课件,这是他现在与年轻医生沟通的最好的方式。

被王振义院士随意堆在书橱墙角的奖状,更多的被封存在柜子里。 被王振义院士随意堆在书橱墙角的奖状,更多的被封存在柜子里。

  大医正义——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

  《百年济世》执行主编  葛磊

  王振义,中国当代杰出的医学家,是我国血栓与止血专业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在国内首先确立了血友病的检测和诊断方法;他开创性地提出了白血病的“诱导分化疗法”,并首次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内科疗法可以治愈的白血病。他因而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人类癌肿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坐在王振义院士面前,你很难想象这个白发苍苍的身体里,隐藏着多么惊人的生命力。这里是他位于瑞金医院内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办公室,在他86岁高龄的时候,每天准时来“上班”的地方。这间办公室里几乎看不到任何的奖状和奖杯,事实上,所有的奖状和奖杯都被封存在柜子里,甚至是随意堆放在书橱一侧的墙角里。“那些有什么用,做好一个医生的本分比什么都强。”王振义院士嘿嘿一笑,明明垂垂老矣,却有那么一股说不出的器宇轩昂。

  从民生疾苦中看到自己的未来

  跨入医学的道路,往往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就像今天很多学生愿意选择金融或者计算机一样,“在我年轻的那个时代,医生是受到很大尊重的,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收入都很高,不少是有汽车的,有自己的住宅、洋房。坦率的讲,当时医生社会地位的高,收入比较富裕,是我选择念医的原因之一。”王振义的父亲是一位银行家,家境殷实,但却没有读过大学,他希望王振义能够成为这个家庭里的一个知识分子。

  但又有哪个行业,比医生更能直面民生的疾苦呢?王振义考入了震旦大学医学院,1948年博士毕业后,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做了实习医生。“当时广慈医院还是教会医院,很多穷人到这里来,他们没有钱,即使来到医院,他们也只能住最次等的病房,好的病房都留给了外国人。穷人们的痛苦让我开始有了一种做医生的自觉。”当这种自觉一旦开始萌芽之后,就肆意生长,不可遏止,渐渐从同情心转化成一种博爱之心,一种爱国之心,一种为病人服务的赤子之心。在医学的道路上,王振义从民生疾苦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毕业的第二年,上海解放,王振义见证了瑞金医院百年历史上最剧烈的一次改变——从一个法租界的教会医院变成一个真正的服务大众的公立医院,由中国人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一个医院,他在这个新生的医院里找到了自己实现人生理想的立足点。

  在白血病的死亡线上抢夺生命

  1959年,王振义以满腔热情投入到了白血病病房的工作中。他期望着,在较短的时间内攻克这种被称为“血癌”的不治之症。然而,活生生的现实是:虽然临床医生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在半年时间里,还是有将近50位急性白血病患者不幸离开了人世。生命何其脆弱,王振义知道自己要走的路该有多么艰难!

  “以善养人,然能服天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但王振义正是从这样的思想中看到战胜白血病的一线生机。他大胆地设想:如不通过传统的化疗方法来“杀死”和“消灭”白血病细胞,而以诱导分化的方法使之转化为正常的细胞呢?

  1978年,当王振义从文献中获悉,以色列科学家在小鼠的实验中证明,白血病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逆转,分化成熟为正常细胞时,他头脑中那新思路的火花更亮了。从第二年开始,王振义就指导他的硕士研究生陆德炎等摸索筛选分化诱导剂的研究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苦苦求索的王振义得知国外学者曾用一种叫13顺式维甲酸的分化诱导剂来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虽说疗效不理想,但他却从中获得启迪。1986年春,他率领并指导研究生黄盟珥,应用国产的原先用于治疗皮肤病的全反式维甲酸,在体外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的基础上,又征得了病人及其家属的同意,首先用于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晚期或化疗无效的患者。

  第一个接受这种方法治疗的,是一名5岁女孩。当她来到王振义面前时,稚嫩的生命已经奄奄一息。王振义当机立断,用新疗法给她治疗。7天后,让人欣喜的是,女孩的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如今24年过去了,当年的女童已经是29岁的青春丽人。当越来越多的生命被他从白血病的死亡线上抢夺回来时,王振义内心充满着身为一名医生的最大喜悦。

  我的学生一定会超越我

  王振义有两个声名显赫的门生:卫生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和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他们既是一对夫妻,又同是王老的弟子。

  “我首先声明——他们的成才是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也是靠机会。当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我招录研究生,陈竺和陈赛娟一个当时只有中专学历,一个是公社的赤脚医生,但他们都非常勤奋,非常有潜质,结果陈赛娟考了第一名,陈竺考了第二名。”当时为了说服院领导接受没有大学学历的陈竺直接进入研究生班,王振义费劲口舌,他看中了陈竺身上一种独有的特质——乐于助人,勤勉好学。事实证明,王振义的坚持成就了一颗中国医学新星的诞生。

  后来,陈竺和陈赛娟前往法国深造,一去五年,学成归国后,他们再次回到了王振义的身边,成为他最得力的合作伙伴,他们努力揭示了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为靶向治疗概念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1995年10月24日,71岁的王振义急流勇退,将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的掌门人之位传给了年仅42岁的中科院院士陈竺教授。他深情地说:“现代医学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但我却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们不看到发展,还是用原来的方式管理这个所,这个所是要萎缩、要走下坡路的。因此,我在一年多以前就已下决心让贤……我非常同意校领导的决定,由陈竺做所长。他的年龄虽然只有42岁,但他有活力、有前途。前几天,获得世界癌症研究大奖的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著名教授劳伦·德高斯给了我一个电传,上面这么写着:‘王医生,你是非常幸运的,有这么一个好的合作者——陈竺教授。他的确是世界一级的、有希望的年轻人、科学家。’”

  王振义从来不眷恋所谓的“权位”,在他看来,成就别人就等于成就自己,“我觉得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年轻人肯定会超过年纪大的,我的学生们总归会超过我,而这正是我最乐意看到的。”

  满足是一种和自我斗争的结果

  1991年,王振义荣获“1990年法国突出贡献医生”奖。1992年和1993年,王振义荣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王振义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盘托出地展现在世人面前,美国、日本、意大利等一些国家的医学科学家相继开展了类似研究。据统计,国内外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例累计超过了2000例,完全缓解率达到85%~90%。

  “当初为什么不申请专利?”有人追问。王振义说:“我申请了专利,那么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白血病的患者就要多负担一些费用,我们固然可以发财发得多一点,但拿人家的痛苦作为自己的发财的机会——我没有这种动机,我更愿意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为全人类所共享,挽救更多的生命。”

  对位金钱,王振义从不轻蔑它,“你不要忘了人的本性,人要生活,人要有保障,你首先要有这个物质基础”,但王振义又从来不重视它,“你的生活,你要有尺度去衡量,不可过度。钱够用即可,多了有什么益处?”王振义坚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他对这样的生活充满满足感——“我的满足是逐步的,不断的和自己斗争得到的。比如说讲我现在非常满足,为什么呢?你说我还有这么大的年纪,院里还给我这么一个办公室,给我配备了电脑,研究所我虽然是名誉所长,但是他们都非常尊重我,家里面虽然是有一些不开心的事情,比如说我夫人她89岁了,得了老年痴呆症,小孩子一样,我每天都去哄她。其实我一生该做的事情做了,现在就是利用有限的一点时光,多做一些有益于人的事情,这是作为一个医生最好的体现——为他人服务。”

  与王振义先生的谈话语速和缓,但于我心中的激荡却至大至深。他对自己的过去,对这一生的得失荣辱,是那么的波澜不惊,但他的生命又如同泉水,始终喷涌不歇。临走的时候,他打开电脑,颇得意地请我欣赏他新制作的PPT课件,这是他新“发明”的一种考试方式——让年轻的医生们来考自己,他们有什么最新的问题——无论是探究一种病的病理,还是寻求世界上最前沿的治疗方法,只要他们提出来了,王振义就去搜集资料,整理成课件向他们“汇报”——这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惯例。我看不懂那些艰深的专业英文和复杂的图注,但我却由衷地赞叹的了一声“做的太漂亮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