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民说:壹基金迈出新的一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9日15:13  新民周刊

  壹基金迈出新的一步

  撰稿/夏佑至

  壹基金近日在深圳注册成为公募基金会,达成了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长久以来的心愿。这是中国第一家没有主管单位的民间公募基金,于公于私,都意义重大,影响必定深远。作为公募基金,壹基金可以在募捐方面与中国慈善基金会、红十字基金会、扶贫基金会、希望工程等“国字头”和“官字头”的公募基金进行竞争。竞争将进一步提高慈善业的效率,促进这个行业的透明和开放。壹基金的成功先例,也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进入慈善领域。同时,壹基金能够落户深圳并非偶然。在建设一个自主、自治和负责的市民社会方面,深圳显然走在了全国前列。

  听到这个消息,我不禁想起去年10月,李连杰在央视接受采访的时候突然说,由于没有身份,壹基金随时可能中断。听到消息,一直关心壹基金的人都很惊异。素来知道李连杰行事低调谨慎,他亦深知央视的传播效应,放出这么重大的消息绝不会因为一时冲动。如果不是身份危机已经成了壹基金发展的瓶颈,不突破这个瓶颈,壹基金就会因为造血机制不够而衰微,他绝不会以这种形式公开表达自己的看法。随后致电给壹基金的朋友,得到的消息是,壹基金和红十字总会的合作并没有结束,但不能公开募捐一直是阻碍壹基金实现李连杰最初构想的最大障碍。

  2006年成立的壹基金,其慈善理念不能说不是一个创举:每人每月一块钱。李连杰提出这个想法,是基于这样一种认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慈善是一种大众的、持续的生活方式;“每人”强调的是参与,“每月”强调的是持久,而一块钱虽少,汇集起来,也可以成就善举。可惜的是,壹基金进入内地后,限于不能独立地公开募捐,这个理念无疑打了折扣。

  在中国内地,壹基金一直挂靠在红十字总会名下,作为该会的一个项目运作。“做什么”和“怎么做”都要受限于人。在四川地震之初, 壹基金为灾区筹集的部分救灾善款中,仅有200万由壹基金自己操作,更多善款交由红十字会支配。尽管壹基金一直为保证独立运作而努力,但是还是受限于公办基金会的运作体系和操作流程。长此以往,难免给外界留下这种印象:壹基金不过是公办基金框架下一个新的募捐平台。

  四川地震之后,壹基金频繁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大灾之后往往是各类慈善机构公开竞争的时候,反应速度、募捐能力、项目优劣以及渠道是否畅通、执行力的强弱,都会呈现在公众眼前。在救灾活动中,壹基金和其他民间慈善机构表现出了强烈的进取精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是在那一年,我注意到了壹基金。壹基金快速的反应以及李连杰亲力亲为的风格,成了他们的标志。在此后大大小小的灾难中,包括2009年的青海地震、2010年的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的救灾中,李连杰的身影都很快出现在救灾的第一线。有一个明星创始人,是其他民间慈善机构不具备的优势。但李连杰超出常人的社会资源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壹基金作为民间慈善机构的生存环境。据媒体报道,2008年以来,壹基金共筹集了2.7亿元善款。但数字并不是一切。如果“每人每月一块钱”这个理念得不到推广,壹基金距离自己的目标还很遥远。高曝光率和他们的自我期待并不成正比,某种程度上也让关注壹基金发展的人感到遗憾。

  壹基金既如此,其他民间慈善机构的处境就可想而知。在这个意义上,壹基金是观察中国慈善业乃至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窗口。在充分证明了慈善能力、筹款能力和执行力之后,壹基金缺少的只是更大、更自由的空间。这同样是整个中国社会所缺乏的东西。当社会已经越来越开放、多元,人们需要更多选择的时候,中国慈善业的高度垄断以及陈旧的规章制度,已经成了慈善发展的最大障碍。

  所以,李连杰遭遇的瓶颈不仅是他个人的瓶颈,也不仅是壹基金的瓶颈,而是所有民办慈善机构的瓶颈和中国慈善业的瓶颈。壹基金在深圳注册为公募基金,则是打破这种瓶颈的第一步。

  一个引人注意的细节是,深圳壹基金的法人代表不是李连杰,而是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李连杰只是深圳壹基金的11名理事之一。和其他理事稍有不同,他是这家机构“永久理事”——这个头衔是一种荣誉,更是责任。

  李连杰为壹基金做的一切令人感佩。然而,要在中国走出一条慈善事业的新路,仅靠一个人的思想、行动和资源是不够的。一家机构要超越创始人而与时俱进,关键是内部制度和一个稳定、开放、文明的外部环境。李连杰用行动再次为中国慈善做出了表率。▲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