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1月18日晚,备受瞩目的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在北京揭晓答案。包括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在内的十位中国经济界的领军人物当选为2010年的年度经济人物。这项被称为中国经济晴雨表的评选,为2010年的中国经济留下了怎样的注脚?在新的一年里,哪些领域、哪些人物又将继续领跑中国经济的新走向?CCTV2《今日观察》播出《权威经济学家预测2011中国经济》以下为节目实录:
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特邀评论员中欧商学院教授黄明、张鸿共同评论。
权威经济学家预测2011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谁将会领跑转变中的中国经济?
孙家栋:中国人一定要登上月球
(中国探月工程总工程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月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人一定要到月球去,实现我们古人的千年梦想,很好地完成这样一个任务。
张鸿:“转变”贯穿2010年 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关键词转变几乎贯穿了2010年,比如欧盟前主席普罗迪就表示,过去的中国光发展就行了,但现在中国内部发展面临挑战,就需要内部有一个平衡的发展,这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转型的同时,中国又面临着国际的挑战,这两个挑战都需要精心的去面对。人保部副部长杨志明提到的是农民工的转变,就是70%的农民工已经是80后,90后了,他们是拉着拉杆箱进城的,他们现在的诉求是,我要到城里来,成为城里人。那么政府相应的也要有所转变。
此外,发改委的宏观院副院长王一明提到,投资和消费相当于飞机的两个发动机,但是现在这两个发动机动力不平衡,需要矫正,有三个办法:一个是城镇化,让这些打工者变成城里人,不再有打工者了;第二,就是收入分配,让他们有钱,他们才敢消费,然后动力才会起来;第三,就是公共服务要跟上。所以如果我们要在转变中求发展,其实我更愿意相信转变本身就是一种发展。
黄明: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问题是转变中的关键
(中欧商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金融在转变中的作用和贡献:一个是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一个是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问题。针对国际化问题,整体来说,大家蛮乐观的,因为中国的经济实力在国际上越来越重要,人民币随着自由兑换在贸易结算中逐渐从区域到国际,逐渐会被很多国家和机构采用。但是,人民币国际化还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作为国际化的货币,它必须满足一个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的要求,投资货币就意味着别人把钱换成人民币需要有回报。比如中国银行最近在美国,允许美国公民可以换一部分的人民币,他们换了人民币只能存在中国银行里面拿利息,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国际货币,他们是应该可以拿着人民币到中国来,投资股市,投资债券市场等等。伴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必须要把A股市场、债券市场完全打开,让国际资本可以进来,这当中有风险,我们需要谨慎。
举一个例子,美国金融危机反而导致俄国的股市跌的比美国更厉害,因为俄国股市债券市场不够健康,不够成熟,当国际热钱突进突出的时候,就容易把它给冲垮。我国监管层之所以把我们资本市场基本上封闭,是因为怕我们被热钱冲击太大。那么,当随着国际化的需求,需要把我们的资本市场打开的时候,就容易受到这种热钱的冲击,我们必须把内功先练好了,先把自己的资本市场做的成熟了,这样才能逐渐把人民币打开,因此还是需要谨慎,而且需要把它看成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郑跃声:中国对外贸易已经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2010年与我国外贸历史上最好的2008年相比,进出口总值增加了15.9%,其中11月份和12月份,出口、进口值双双连续刷新最高纪录,表明我们国家对外贸易已经完全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黄明:2010年的关键词是资本市场 金融对经济转型特别重要
(中欧商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2010年的关键词是资本市场,我对几个发展非常肯定,首先强调金融对经济转型特别重要,金融是给经济输血的。而在过去的若干年来,我们主要的输血功能是靠银行间接融资进行的,但银行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给经济输血,那么在资本市场方面,有几个方面值得圈点。
第一,股指期货终于推出了,这对国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可喜可贺的一个事,这一年下来,股指期货发展非常棒;第二,创业板启动一周年了,创业板对中小企业融资特别重要,我们好的高增长,高研发型的企业往往很难上主板,很难找银行融资,需要创业板,中小板帮他们上市。以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往往是求着别人来融资,现在创业板给这些风险投资、私募投资有了一个退出渠道之后,大家都求着中小企业投资了,所以这个我们得肯定;第三,证监会在2010年,不管是内幕交易,或者是老鼠仓等方面,打击非常严厉,这非常值得肯定;第四,2010年中国经济不错,但股市为什么反而跌了,国际上仅是少有的几个跌的厉害。但我认为这恰恰是我们股市走向成熟的征兆。以往,中国股市不是大涨,就是大跌,往往都跟经济不挂钩,但2010年股市终于向一个成熟的市场,在一个阶段中进入一种震荡市。本来一个健康的股市就不该猛涨猛跌,更多的是希望大家挑好的个股,来鼓励这些好的公司,这也是A股市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张鸿:2010年和股市下跌相对应的是物价的上涨
(《今日观察》评论员)
2010年关键的网络热词有一些是和经济有关的,比如和跌相反的涨,股市是跌的,但很多东西都是涨的;和涨配合的是炒,如“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苹什么”等,其实谈的就是物价上涨给人带来的压力。然后就是中国制造什么时候能变成中国创造,我们希望能出现更多的创新企业。再有3Q之争、国美之争,包括2010年底的卓越、当当和京东的企业价格战,这里就牵扯到企业之间竞争的有序和规则,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在变化。
权威经济学家预测2011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谁将会领跑转变中的中国经济?
张来武:科技支撑计划将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
(科学技术部副部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在这一年里,我们的科技支撑将会引领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但这需要一个过程,今年是很关键的一年。
于永达:适当地调整人民币的汇率是一个历史必然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战略与发展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国际影响的扩大,走向国际货币的可能性增强,我们要适当地调整人民币的汇率,这是一个历史必然。
张维迎:控制通货膨胀仍是政府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可能控制通货膨胀仍然是政府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应对通货膨胀的时候,经济增加的速度就有可能下滑。
李稻葵:预计2011年GDP的增长速度在9.5%左右 全年的贸易顺差会有一定下降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我们预计,2011年GDP的增长速度9.5%左右,CPI能够控制在3.9%左右,出口会增长,但是明显低于进口,以至于整个全年的贸易顺差,还会有一定下降。
黄明:未来政府宏观调控还会加紧 还将出现升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举措
(中欧商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集中精力谈一谈流动性回收对整个经济和股市的影响,我更多的是从政府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来做预测。从政府的角度来说,2010年开始的房地产调控,效果还不显著。与此同时,我们出现了物价上涨的压力。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假如不通过各种宏观手段让这两方面都取得一定成效,就交不了一个特别圆满的答卷。因此,我预测在下面三到六个月之内,政府宏观调控还会加紧,意味着升息和存款准备金提升等等措施还会再有,直到房地产调控有一定的显著的效应,或者同时通胀压力减缓的时候。
中国的经济面临最大的一个挑战,就是如何在流动性紧缩的形势下,让其对经济的活力不会影响太大。另外,对股市投资的人来说,这种流动性回缩还会有所影响。从长远来展望,对经济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的产业升级,就是能否有一批优秀的中国企业在国际上开始以高研发,高品牌,高利润去打主流市场。
张鸿:稳物价和调房价是贯穿2011年全年的重要挑战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是每个老百姓都面临的,所以1月18日温总理部署一季度工作的时候,说了两点,一个是稳物价,一个是调房价,稳物价就是对应涨。此外,年初信贷的非正常投放要小心,因为很多银行都是在年初一季度,二季度冲量,抢跑,把今年的信贷量全放了,所以这个时候要小心。一、二季度,准备金率又提了,然后调房价,房价已经连续4个月环比上涨,虽然上涨的幅度不大,但是连续4个月的情况在经济学上是有意义的,就是它已经开始往上了,而且整个地价水平也在上升的趋势当中,所以这两点是2011年贯穿全年的非常重要的挑战。
黄明:从长远来看 房地产和股市会有向好的趋势
(中欧商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认为股市、楼市,包括整个房地产产业,都等着这一轮的调控告一阶段,每当调控告一阶段,股市就热闹一下,结果又失望了。差不多得给政府三到六个月,才能看到楼市调控的成功迹象,包括楼市价格的有所下调,甚至都有可能导致某些房地产公司,尤其是金融状况不太健康的公司受到资金面的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楼市下调就有抛售的情况,这样调控也算有一个答卷。同时,通胀的压力也得减小,在这个过程中,假如一旦市场认为,楼市调控差不多告一段落了,会让中国房地产的整个产业,从实际产业角度来说,也是从股市,大盘投资角度来说,会有一个见底的过程,也许有一个提升的过程,所以下面几年,从长远来看,对这些产业还是蛮看好的。
张鸿:希望2011年的年度经济人物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加入
(《今日观察》评论员)
因为中国经济在转型,也在转变,所以我希望未来的10个年度经济人物里都有创新精神,都是来自于创新企业,或者创新研究,包括来自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我们说的服务业等等,这样的话,中国经济的晴雨表就非常完满了。
黄明:看好未来的新能源产业和金融产业
(中欧商学院教授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谈两个行业,一个是新能源产业,一个是金融产业。新能源产业在我国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美国对中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关注,比国内关注的似乎更多,美国的主流媒体就在不断呼吁,美国已经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落后于中国了。比方说太阳能产业,光是英利,尚德和天合这几家企业,就在欧洲、美国市场上打败了很多欧美的竞争对手,但它们在国内反而不是家喻户晓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