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孙家与台湾的恩恩怨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16:30  环球人物杂志
1996年11月,孙治平夫妇(前排左)和孙治强夫妇(前排右)在香港。 1996年11月,孙治平夫妇(前排左)和孙治强夫妇(前排右)在香港。

2011年1月8日,孙眉的曾孙孙必胜(右)接受记者采访。 2011年1月8日,孙眉的曾孙孙必胜(右)接受记者采访。

孙中山家族谱系图 孙中山家族谱系图

  前人备受尊崇,后人落魄半生

  孙家与台湾的恩恩怨怨

  《环球人物》杂志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1949年12月10日,随着蒋介石从成都乘飞机逃亡台湾,“国民政府”也从大陆彻底消亡。

  孙科虽然辞去了“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职务,但他一直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1949年7月改为“中央非常委 员会”)常务委员。蒋介石不但没有通知在香港的孙科去台湾,还一再阻挠他赴台。1950年3月1日,蒋介石在台北复任 “总统”。此后,社会上又风传孙科将赴台湾出任“副总统”。但很快,台湾的报纸就出现了大量攻击孙科的报道,有关方面 对他来台更是竭力防范。孙科意欲申请赴美国,但台湾当局又以种种理由不给他发放护照,无奈只得留在香港。直到这年秋天 ,孙科才得以携夫人陈淑英经印度、希腊赴法国居住。两年后,孙科夫妇迁居美国,和在那里的子女团聚。孙科一家的“漂泊 ”生活一直持续到1965年回台湾。

  孙中山与台湾的渊源

  孙科虽然被拒在台岛之外十几年,但孙家却与台湾有着颇深的渊源。这还要从孙中山说起。

  从推动革命开始,孙中山就有从日本手中收复台湾的决心和意志。1894年兴中会成立时,孙中山就在成立《宣言 》等重要文献中表露出“战败赔款、割地求和是耻辱”的思想,并决心“恢复中华、收复失地”。

  孙中山还是最早将“收复台湾”付诸实际行动的人。1899年冬,他在日本东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手绘一些中国 《形势地图》,将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的台湾领土涂上颜色,以便“让阅读者触目惊心,永志不忘”。

  此后,孙中山3次到台湾,从事革命活动。

  1900年9月25日,孙中山独自一人从日本奔赴台湾,在台北设立指挥所,指挥了惠州起义。第二次到台湾是1 913年8月,孙中山住在台北一家叫“梅屋敷”的旅馆里(这里现已改建为台北市国父史迹纪念馆,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孙中 山赴台历史遗址)。他在此接见了一些在台的老同盟会会员,向他们了解情况,征询意见。当时,孙中山还给“梅屋敷”旅馆 的主人题写了“博爱”二字。孙中山第三次赴台是在“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的1918年6月,但由于台湾日本殖民当局的 极力阻挠,他只在台北住了一宿,次日即离开了台湾。

  孙中山3次赴台,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足迹。台湾方面还有文献指出,孙中山直到去世前,都念念不忘要撤除日本与中 国所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给台湾实行自治的权力……

  正是由于这些,“国父”孙中山得以在台湾深入人心,并受到尊崇。

  如今,“孙中山”在台湾是无所不在。台湾流通最广的新台币100元钞票上,印的就是孙中山的肖像。在台湾许多 地方,“孙中山”甚至就是钱的代名词,像选举时就常有人说“选举没师傅,有‘孙中山’就会赢”;大家还常说“口袋中‘ 孙中山’多不多?”此外,台湾所有的政府机构、学校、公共场所,也都有孙中山的塑像或画像;所有政府人员、民意代表在 宣誓就职时,也必须要“面对国父遗像宣誓”;政府机构举行重大会议时,还要“宣读国父遗嘱”……孙中山在台湾已经成了 一种精神信仰与图腾。

  孙科穷困潦倒回台湾

  孙中山虽然在台湾受到尊崇,但其光环却无法照到他的后人。

  孙科在“流亡”美国期间,台湾的蒋介石一直对其不闻不问。国民党驻美外交机构与孙科也无任何往来。偶尔前去探 访的,也是孙科在大陆时代的故友。1961年,陈诚以台湾“副总统”身份访美,也没有专程前往探访孙科,只给他打个电 话而已。

  在美初期,孙科和家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他们夫妇一直和次子孙治强一起生活,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只能依靠儿女 的小额接济过日子,所以生活越来越清苦。后来,为了节省开支,孙家省吃俭用,一切自己动手,还自己种菜。当时有人曾这 样描述他们的生活:全家人分工负担清洁及其他工作,孙科负责各室内的卫生,包括卫生间,每天用吸尘器打扫;夫人陈淑英 负责烹饪和厨房的清洁工作;儿子孙治强负责搬运重物品、清理户外;儿媳则负责照顾孩子及琐碎的家务事。

  有人解释说,孙科宁愿自己拼斗过生活,也不寻求蒋介石的帮助。当时的一家华文媒体曾报道称,“一幢简陋的平房 ,没有地毯,没有仆人,凡事自己动手,曾经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今却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却非常富足,他的家 中,到处都是书籍。”

  其实真正了解孙科的人知道,他内心是很凄苦的。不仅生活上拮据,随着年龄的增长,那种“漂泊感”也在与日俱增 。

  大陆方面则一直惦记着孙科。孙科在香港时,中共方面就曾通过相关人士与他联络,欢迎他回大陆。但孙科对中共及 其领导的革命怀有很深的成见和对抗情绪,拒绝了邀请。1956年3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英国客人马坤时,请这位与 孙科有数十年私交的人代向他致意。周恩来说,我们不能让孙中山先生的儿子长期流亡国外,中国政府仍然欢迎孙科先生返国 。这次,孙科仍表现出一种“倦于政治”的姿态,对周恩来的口信没有作出回应。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孙科的一些“知心”故旧开始为他回台多方活动。1962年10月,台湾当局“立委”刘崇 龄向“行政院”提出质询,要求当局主动邀请孙科返台。“行政院”在请示蒋介石后回复说:“政府非常欢迎哲生(孙科)先 生回国。”

  1964年,由台湾出资,在美成立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并推举孙科任董事长。此后,孙科与台湾官方机构 才重新建起了联系。1965年10月29日,孙科搭机从美返台,在台北松山机场受到蒋经国及2000余人的欢迎,场面 之盛令孙科潸然泪下。

  按说,曾经担任行政院长等高级职务的孙科,应该得到蒋介石的重用或“补偿”。但事实并非如此。回国后,他先是 担任“总统府”高级咨议这一虚职,后才有机会担任一段不长时间的考试院院长。1967年,孙科出任东吴大学董事长,直 到1973年9月13日在台北病逝。

  孙家第三代的“告别”

  与孙科夫妇一同回台湾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孙治平和孙治强。但他们在台湾的境遇与其父相比,更是“每况愈下” 。

  兄弟两个都是孙科在美国加州大学留学期间出生的。孙治平出生于1913年11月16日。当时因民国刚创建,百 废待举,孙中山殷切期望国治民安、天下太平,就给长孙起名“治平”。1915年1月27日,孙治强出生。孙中山又有感 于治国之道要先求平安、再求强盛,所以给次孙起名“治强”。

  孙治平和孙治强自幼备受世人关注,他俩虽然没有经历过其父那样艰辛的童年,但却与其父一样,受到中西文化熏陶 ,学识都很丰富。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认为北京读书环境好,就在北京创办“海外补习学校”,遴选革命元勋的 子女,到那里补习后送到海外读书。孙治平兄弟及蒋经国等都曾在那里读书。开始,兄弟俩听不懂普通话,给学习带来很多困 难。好在二人聪慧,学习又用功,很快就克服了语言障碍,适应了学习环境。抗战前,孙治平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孙治强 则在南京金陵大学进修。后兄弟俩一起赴美深造,均获美国加州大学政治经济学硕士学位。国民党从大陆逃往台湾后,孙治平 兄弟寓居美国。

  孙治平返台后,曾任国民党中央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台湾电视公司副董事长、联合发展企业公司董事长等职 。孙治强在台湾一直怀才不遇,得不到重用,仅担任过“中央信托局”及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等职。

  到了晚年,孙治平和孙治强兄弟处境迥异,受到媒体关注。上世纪90年代末,台湾《自立晚报》的一篇报道,以《 孙中山之孙要在纪念馆前设摊》为题,披露了孙治强“因经济困难上书李登辉请求改善待遇”的窘况。澳门《新华澳门》报道 说,孙治平看到政治前途无望,转向精心理财,已拥有价值不菲的股票,生活过得比较宽裕。1980年,他转往香港定居。

  孙治平和孙治强的子女也都先后定居海外。最后孙家人只有孙治强独居台湾。由于经济十分拮据,为了方便治病,孙治强曾长期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附近租屋居住。

  孙治强在古稀之年曾于1992年和1993年两次回大陆,不仅回故乡翠亨村瞻仰祖父的故居,还游览了北京、上 海、武汉、广州等地。2001年夏,孙治强不顾年迈体弱,抱病赴美参加儿子孙国升的大学毕业典礼,不幸于7月4日因心脏病突发撒手异域,享年86岁。至此,台湾再也没有孙中山的后人。

  2004年4月,孙治平在香港接受采访时,曾对当政的陈水扁和民进党“去中国化”表示极大的不满与愤慨。他介 绍说,1998年,陈水扁在竞选台北市长时,其竞选阵营曾搞过“国父也称赞阿扁做得不错”的宣传活动。那伙人在一家工 厂的外墙上画了一幅漫画,意思是孙中山“称赞”陈水扁竞选一事,还说什么这是“新新人类的幽默”。孙治平说,这严重地 玷污了孙中山先生的形象。2000年陈水扁登上台湾“总统”宝座后,更是大搞“去中国化”。孙治平说:“陈水扁主张‘ 台独’,不承认‘中华民国’,也不承认孙中山,还企图以孙中山骗选票。这是骗人的行为,我不排除对他采取法律行动。” 不幸的是,没等孙治平将陈水扁告上法庭,自己就于2005年4月6日在香港病逝,享年92岁。

  但历史最终还了孙家一个公道,在孙中山一手创立的国民党再次“执政”台湾之后,“玷污”过孙中山的陈水扁终被 关进牢房。

  自食其力,低调做人,谋求发展

  后人不忘“振兴中华”

  《环球人物》杂志记者 胡婷婷 张雷

  孙中山一生颠沛流离,其后人也遍布海内外。但不管他们在何处,都能承继家族的血脉和祖辈的精神,踏踏实实做人 ,勤勤恳恳做事,演绎出多姿多彩的人生传奇。

  在此,本刊仅将仍健在的孙中山哥哥孙眉的第四代、孙中山的第三代、孙中山姐姐孙妙茜的第四代、孙中山妹妹孙秋 绮的第三代及他们的后人进行简单的梳理和介绍,以飨读者。

  孙眉后代牢记“中山先生”

  孙中山哥哥孙眉只有一子,叫孙昌。孙昌有两子一女,长子孙满,次子孙乾,女儿孙霞。就像孙眉当年大力支持弟弟 闹革命一样,孙满和孙乾也与孙中山一家走得很近,他们晚年还亲自重修孙氏族谱。孙眉的第四代非常旺盛,多达12人。

  2011年1月8日,孙乾之子孙必胜在中山市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记者的专访。孙必胜兄弟5人,他是老大。5兄 弟在不同地方出世,但名字都是孙科所取。

  孙必胜今年73岁,曾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工程学士、斯坦福大学营造管理硕士学位,退休前是建筑工程师,6年前从 美国回到中山市定居。他从小由孙中山的夫人陈粹芬带大,儿时在孙科及宋庆龄身边生活过。他虽然没有见过孙中山,却是听 着孙中山故事长大的。

  孙必胜告诉记者,他正在给曾祖父孙眉写一本传记。他认为,在家族中,对孙中山影响最大的当属孙眉。他说“孙眉 比孙中山大12岁,非常疼爱这个弟弟,两人的关系好得不得了。孙眉去世时,便把我爷爷孙昌和我父亲孙乾托付给了孙中山 。孙中山把他们接到大元帅府。孙中山比孙昌大15岁,对他特别好。孙昌对孙科又特别好,因为两人年纪也相差十几岁。孙 科比孙乾大十几岁,两人关系也很好。我在美国大学毕业的时候,孙科亲自来参加毕业典礼,我当时很感动。”孙眉和孙中山 的性格完全不同,但在做事上,两人很配合。“不是每个哥哥在弟弟要钱的时候,都愿意把所有家产都拿出来的。但是孙眉做 到了。我听陈粹芬说过,在孙眉去世的时候,还说要继续弄钱来帮孙中山,因为那时孙中山很需要钱。”孙必胜说,他想“让 更多的人知道,在伟人背后,还有这位了不起的人物”。

  在孙必胜兄弟中,最出名的是他的三弟孙必达,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孙中山基金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和孙中山 文教福利基金会顾问。在很多场合,孙必达都称孙中山为“中山先生”,并满怀敬仰地说:“若称之为曾叔祖父,他就只是我 的一位长辈。若称为‘中山先生’,更觉得他是一位伟人!”

  曾孙中出了位特技演员

  孙中山的第三代中,男子都已成了故人。

  孙科长子孙治平只留下一个儿子,叫孙国雄。由于从小在美国受教育,不懂中文,他曾因答不出曾祖父孙中山的经历 而遭老师责问。但他一直不忘父亲的教诲——“记得自己的根”。孙国雄从小就把孙中山确立为心中偶像:“曾祖父是一位伟 人,他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了一生。”

  孙国雄也有自己的梦想——成为电影演员。大学时他虽然念的是生物化学系,但凭着一种热情和信念,他勇闯好莱坞 ,后来任职特技演员长达37年。而很多时候,他还坚持跑龙套、当替身。孙国雄第一次出镜,是在美国著名影星马龙·白兰 度主演的《丑陋的美国人》一片中扮演一位村民,辛苦一天,赚到16美元。职业生涯中,他前后参加过大约600部电影和 电视剧的制作,拍过很多从高楼坠下的惊险画面,也拍过撞车和爆炸场面。在一部《非凡的勇气》的电影里,他甚至“死”过 19回。虽然辛苦,但他对能做自己喜欢的职业十分满意,认为“孙中山的后代做特技演员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前几年,孙国雄退休,并在洛杉矶成立了一家特技培训公司,自己当起了“教练”。

  孙国雄与妻子白娣生育了孙美玲、孙美兰和孙美莲三朵金花和一个小儿子孙伟仁。孙美玲曾效仿父亲当特技演员,后 来在一家能源公司从事市场营销,孙美兰是市场分析员,孙美莲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儿子孙伟仁尚在求学。孙国雄一家目前都 在洛杉矶,他们为人平和低调,从不拿自己祖辈的丰功伟绩说事,在当地侨界颇有威望。

  孙科次子孙治强的第一次婚姻失败后,所留一对女儿孙嘉霖和孙嘉瑜均在美国。与第二任妻子又生得两子孙国元和孙 国升,后都送往美国读书。孙治强为小儿子取名“国升”,寓意“国运渐升”,国升也明白父亲的期待,10岁就开始刻苦练 习书法。他和哥哥国元是孙中山第四代后人中仅会说中文、写汉字的两个。目前,孙国升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从事软件工作。

  “四朵金花”,传奇人生

  孙中山的第三代中,四个孙女都还健在,即孙科的女儿孙穗英、孙穗华、孙穗芳、孙穗芬,取意“英华芳芬”。

  孙穗英和孙穗华都是孙科和陈淑英的孩子。孙穗英于1922年出生于广州。她毕业于美国卫理斯莱大学和加拿大满 地可大学。在加拿大,她和广东人林达文相恋并结婚,生有一子林德杰和一女林淑真。目前,一家人都在美国生活。孙穗英与 国内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基本每隔几年就要回国探亲一次。

  孙穗华生于1925年3月18日,是孙中山去世之后的第六天。她毕业于美国史密斯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获机械 工程硕士学位。后与旅美学者张嘉恭结婚,生有一子张孔颖,二女张乐文和张乐真。孙穗华和丈夫选择远离政坛,在美国发展 实业。他们在斯坦福创办了自己的建筑公司。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如今公司的年营业额超5000万美元,跻身全美中小企业 “五百强”。夫妻二人虽然身居海外,却挂念乡梓,秉承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精神,拿出大笔资金投资国内教育事业。

  与两位姐姐相比,孙科的三女儿孙穗芳的命运多了几分曲折。她出生于1936年,因是孙科与严蔼娟的私生女,一 度不能迈进孙家大门。孙穗芳的童年生活令其不堪回首。在她的记忆中,孙科一直不愿意见这对母女,而继父总是不问缘由地 暴打她,甚至给她留下终身耳疾。孙穗芳从小在上海读书,在班上是最瘦小贫苦的一个,经常吃不上早饭,衬衫小了也没钱买 新的。因为她长得酷似祖父和父亲,经常被老师和同学提起,这成了她儿时生活唯一的慰藉。高中毕业时,因为“家庭背景不 好”,成绩优秀的孙穗芳没能上大学,后来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才顺利走进同济大学。1958年,她被送到上海近郊农村劳动 ,倒粪桶、睡地板,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重重苦难打磨着孙穗芳的意志,让她更加坚强。1963年,孙穗芳嫁给香港富 豪之子王守基,终于结束了孤独无依的生活。虽然没有见过祖父,但孙穗芳对孙中山充满了崇敬之情。她把自己收集到的祖父 用广东话和普通话进行演讲的录音全部转录了下来,日日聆听。也许因为听得太多,孙穗芳两次梦见祖父,要她将自己的资料 整理出来。信仰佛教的孙穗芳决心放弃自己经营正红火的地产生意,开始潜心研究祖父孙中山和他的思想。她花了近10年的 时间,往返于檀香山和广东之间,终于在1996年写出了《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一书,之后还编辑了一些关于祖父的图片 纪念集。

  近年来,因为年老体衰,她将宣传和传承孙中山思想的重任交给了儿子王祖荣和王祖耀。

  孙科的小女儿孙穗芬,也以其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经历,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孙穗芬1938年出生在上海,是孙科 和蓝妮的孩子。虽然后来父母离婚,但她自小得到家庭的关爱,被视为掌上明珠。她拥有父亲赠予的洋房,自幼受到良好教育 ,每天上下学都有汽车接送。17岁时,相貌美丽又会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孙穗芬进入台湾民航航空公司,成为一名空姐,并很 快成为美国飞行员孙康威热烈追求的对象。不久,她和孙康威结婚,生有三个儿子:孙忠仁、孙忠杰、孙忠伟。但孙穗芬并没 有因此搁浅自己的追求。39岁时,她考入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获得了秘书学和金融学两个专业的毕业证书,并以各门功课全 A的成绩荣获《华尔街日报》奖。一时间,孙穗芬成为美国媒体的新闻人物。1986年,见多识广、精明干练的孙穗芬成为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馆的商务领事,后来又调任上海,她自称为“媒婆”,热心为中美两国的商贸活动牵线搭桥。1992年底 ,孙穗芬任美国驻法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后来在香港创办了香港顺亚顾问有限公司,为协调欧洲和美国的公司来华投资做了很 多工作。

  2011年1月1日,孙穗芬在台北遭遇严重车祸,孙家后人和两岸同胞都非常关注此事。目前,孙穗芬的伤情已经 稳定。

  其他后人,命运各异

  孙中山的后人,除了儿子孙科一支,还有他的女儿孙婉一支。

  1914年,孙婉在美国与同盟会人士王伯秋结婚,生下女儿王纕蕙和儿子王弘之。孙婉后来与王伯秋分手。192 1年,她在澳门与广东人戴恩赛结婚,同年生下了女儿戴成功,第二年又生下儿子戴永丰。因为怜惜遭受婚姻不幸的女儿,孙 中山格外疼爱外孙和外孙女,“成功”和“永丰”的名字都是他起的。“成功”一则寓意他领导的革命成功,二则希望外孙女 能成就一番事业。“永丰”是为了纪念当年他在广州蒙难,于永丰舰上指挥抗击叛军一事。戴永丰长大后进入岭南大学攻读畜 牧,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从事畜牧免疫学的研究。不幸的是,他后来患上肺结核病,英年早逝。而戴成功则终生未嫁,一直在 澳门侍奉母亲孙婉直到其1979年去世,极为孝顺。

  在孙家后人中,还有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和妹妹孙秋绮及其各自的后代。

  孙妙茜1863年出生,后与邻乡的农民杨紫辉结婚。2011年1月8日,中山市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孙中山姐姐 孙妙茜的曾孙杨海接受了环球人物杂志的采访。他说:“现在,孙中山家族的后人虽然大多在海外,但联系却越来越频繁。位 于各地的家族成员会不定期地回到中山市,也去翠亨村举办一些纪念活动。”

  孙中山的妹妹孙秋绮家人丁兴旺,现有两位孙女和三位孙子。孙秋绮的孙女林莲芳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当时孙家人 跟着孙中山闹革命是极其危险的,因此常常东躲西藏。有一些亲友甚至不得已逃往海外,有时回国也有被抓住砍头的危险。但 每个人都默默地支持、援助孙中山,没有人退缩,也没有人抱怨。

  孙氏家族历经百年,如今枝繁叶茂,虽有人风云一生,有人郁郁而终,但不变的是他们对孙中山的敬仰和怀念,并格 外珍惜这一份血脉亲情。同时,几乎每个人都在悄然远离“名门之后”的光环,他们不张扬,不炫耀,只坚持一条:“做个普 通人,岁月静好,平淡是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