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决策》杂志年度策划:微博成中国向上生长动力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6日11:48  《决策》杂志
《决策》杂志2011年第一期封面 《决策》杂志2011年第一期封面

  2010地方公共决策榜

  主办单位:

  决策杂志社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部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府创新研究中心

  独家网络支持:

  新浪网

  十大地方决策新锐人物

  郭宝成与神木医改

  章剑华织“围脖”

  傅政华掀警界雷霆

  罗一民与“南通现象”

  王永康推动南川改革

  刘国富与绿色长兴

  焦彦龙与公开的力量

  王铁良QQ问政

  郭大为与未央分权改革

  李雪荣的“摇滚观”

  十大地方公共决策镜鉴

  江西宜黄自焚事件

  富士康“14连跳”

  “我爸是李刚”

  上海“11·15”大火

  于建嵘PK县委书记

  “化工围城”忧思

  湖北省厅官妻被打

  辽宁庄河市千人下跪

  南京“小龙虾事件”

  嘉禾“血铅事件”

  十大地方公共决策试验

  县委书记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

  湖北县委书记岗位风险预警试验

  珠海社会改革破冰

  信宜市政府状告紫金矿业

  杜集区“开放式村部”

  成都户籍改革

  深圳公务员分类管理

  无锡物联网革命

  温州试水“镇级市”

  《唐山大地震》与城市营销

  向上的力量

  策划人语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杨敏  贺海峰  周江

  2010年,我们将“向上的力量”的年度策划主题聚焦于“微博现象”。

  这一年,从年初登上全国“两会”到富士康连环跳、宜黄拆迁风波、钱云会事件,借助微博,更为草根的“闲言碎语”从一个话筒搭上了另一个话筒,更为微小的声音在“围观”中不断集聚力量,渐成激荡之势,考验着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与执政智慧。

  “微众”凝聚的时代,话语权在更大范围内被“平摊”。“微博客”们能否掌握好话语权,政府是否适应被更短、更快的声音包围,“分享”能在多大程度上开启官智与民智,“围观”将扩大对立还是巩固共识……这些都需要也值得认真辨识,仔细观察。

  这可以简单理解为传播工具演进在公共领域产生的影响。不过,“微博”之于中国,更是改革创新动力的积累。这种动力在体制内外的积累,才是中国向上生长的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微动力也是伟动力。

  2010,“微”动力学

  ■本刊记者 杨  敏

  2010年12月27日晚9点45分,钟如九更新了一条微博。是日,她刚刚在人民网等几家媒体举办的“2010微博年度评选”中获得“维护权益奖”。钟如九第一时间向帮助过他的网友和记者致谢,她说“微博把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拯救更多的弱者”。

  钟如九,2010年度最让国人揪心和关注的“弱女子”,她用手机微博,把脱缰的公权力逼到众声喧哗的舆论场。在宜黄事件的网络围观过程中,微博释放出巨大能量,它不仅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也矫正了地方公共政策的走向。

  宜黄事件中的公共参与,对中国网民来说具有里程碑意义,而“@钟如九”则成为2010中国7500万微博客中一个不会褪色的符号。

  微参与,围观之力

  因“被关注”获取力量的钟如九,在宜黄事件之后成为公众人物,拥有29419位粉丝的她开始通过微博传递自己的力量。

  近日,钟如九转发多条关于“乐清钱云会案”新闻,在官方对这一命案定性为“交通肇事案”之后,多名现场“目击者”现身网络,让“村主任之死”陷入“罗生门”。钟如九与其他急于揭示真相的网友一起,在2010年底掀起新一轮的网络围观,3个公民独立调查团带着民意嘱托前往乐清。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围观”,这个在汉语语汇里的贬义词,究竟发生了一种怎样的过程,使其在当下被赋予如此向上的力量?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诚然,“围观”一词所蕴含的局外人姿态,在很长一段时期是看客文化、见死不救和麻木不仁的代名词。而旁观者效应带来的集体冷漠,让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即使在危急关头,也不愿意为别人施以援手。“当他人迫切需要帮助之时,社会上却存在着一种不作为或者低回应的集体倾向,好像事情根本不曾发生。人们积极地把自己同其他人的麻烦隔绝开来,变成旁观者,束手无策地坐在那里目睹权利受损。”胡泳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人社会生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公共空间,从网络论坛、博客,再到微博,公共讨论、公共参与的门槛一步步降低,于是“围观”开始被赋予全新的含义,新闻跟帖、微博转发、视频分享,只要点击鼠标、敲击键盘,每个人的微参与,每一次的微分享,都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最终让观点汇集、意见合流,形成公共舆论,凝聚公共意志。

  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140个字以内的碎片化语言,让草根与精英一样拥有向公众喊话的机会。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微博这一全新的“自媒体”,将身份和阶层的鸿沟在虚拟世界一点点铲平。

  于是有人说,微博崛起,将专属于精英阶层的网络论坛和博客送进了“古代”。微博区别于其他媒介的特点正在于,每天、每时、每刻,每人都能发声。

  一条微博,到底能有多大能量?

  网络上一个经典的回答是:当你的粉丝超过1百,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千,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本杂志;超过十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一百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一千万,你就是电视台;超过一亿,你就是CCTV了。由此可见,对于微博来说,有价值的已经不再是信息本身,而是注意力。

  纵观2010年,所有的公共事件背后都能看到微博的力量。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19岁男孩王凯第一时间在微博上呈现灾情,被媒体称为“一个人的通讯社”,“我爸是李刚”事件、于建嵘怒罢饭局事件、吴忠警方跨省追捕、上海大火事件、乐清钱云会案等等,微博都是信息传播和公民参与的主要载体。

  微博的出现,将那些容易被忽视和湮没的区域事件,一瞬间推演为全国性的公共事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指出,微博跟传统媒介最大的不同,是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无障碍地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情绪在全社会面前释放。它是现场直播,不可能事先审查。网络围观一旦形成,就会对政府机构的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

  微众时代,非组织之力

  网络时代是一个造词的时代,也是一个造句的时代。微博来了,于是有了微公益、微参与、微动力;大众时代、受众时代皆让位于微众时代、人人时代。

  大众——微众,一字之差,这其中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大众时代是强调集体意识的时代,集体趣味、集体利益,让每个人面目不清、缺乏个性,当个体诉求无法表达和实现的时候,个人往往“被代表”。微众时代,则是每个人都能言说的时代,观点、情绪、意愿、偏好,能随时随地发布、分销给那些关注自己的人。

  微博带来的这种改变,可以从一个事例中得到旁证。2010年初,大众网推出自己的微博产品,饶有深意的是,大众网的微博并没有命名为大众微博,而是众众微博。所谓大众,是很多人,但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而“众众”,则是人人,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人。

  有媒体欢呼,“大众时代死去,微众时代到来”。其实,与大众时代一起湮灭的还有受众时代。

  受众——微众,同样也是一字之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总经理胡延平认为,传统的受众更多强调的是接受,而在互联网高度社区化的环境下,每一个用户都可以参与互动,无论是一对一、一对多,还是多对多的互动都已经成为现实。

  在微众时代,用户不仅是接收信息,也能反过来创造信息、给予信息,并对所接收的信息提出各种问题;另一方面,用户也可以与其他朋友分享、探讨他所接收到的信息,而且在此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变成真实的、可互动的个体,尽管这些个体比较微小,但是微小并不等于是微不足道。

  微众之力,既是微力,又是威力,更是伟力。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克莱·舍基,在他的《未来是湿的:非组织的组织力量》一书中,讲述的一个关于“石头汤”的故事,可以用来诠释“微众之力”。

  三个士兵来到一个村庄,这里的村民由于在艰难岁月中饱受煎熬,心肠变得坚硬,不愿接纳任何人。虽然士兵们又饥又渴,但他们并没有主动向村民索取食物,而是捡了树枝生起火,把汤锅架在火上,在锅里放进几块石头,称他们要煮世界上最好喝的石头汤。第一个村民到来时,士兵们说如果加上了盐和胡椒粉,汤会更好喝,于是他送来了盐和胡椒粉;第二个村民送来了胡萝卜,接着其他村民送来了洋葱、蘑菇、面条、豌豆和包心菜……最后,所有人都喝到了味道鲜美的石头汤。

  “石头汤”模式,可以理解为微众时代的组织行为方式,它体现了一种“非组织的组织力量”,舍基认为,这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社会性软件的大量涌现。

  手机、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等新技术的出现,都促进了这种社会组织形态的变迁,使得人们能够摆脱工业时代干巴巴的原子式的契约关系而存在,人与人之间主要凭借共同的兴趣、爱好、价值观,凭借一种魅力相互吸引。

  《未来是湿的》一书的译者胡泳认为互联网是中国的“加湿器”,当人们把“组织”像衣服一样脱掉时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可以凭一种魅力相互结合,这种“湿乎乎”的关系充满人情、关注意义。胡泳坦承,中国社会虽然正在被网络浸湿,然而“湿度”还不够大,社会还是过于刚性。

  “凡事皆社区”,互联网将现代生活从陌生人社会重构为一个熟人社会,社区里的“邻里”守望出现了。于是,别人的不幸,哪怕发生在千里之外,犹如发生在身边、发生在眼前。玉树地震的时候,网络上点亮的每一支蜡烛的背后,都是一颗湿乎乎的心;上海大火之后,胶州路上一夜铺满的花瓣,是网络上发起的心灵之约;而乐清钱云会之死,让人们感觉就像失去了一个老邻居,网友在微博上奔走呼号,推动3个公民独立调查团前往乐清揭开谜底。

  湿,是政治文化从一元到多元;是交流空间打破鸦雀无声,走向众声喧哗,有了微博,人们更加相信“未来是湿的”。越“湿”越给力,预计到2011年底,中国的微博用户将翻番达到1.45亿,毋庸置疑,它将给中国社会带来更大的湿润度。

  微语言,平权之力

  如果说,“微参与”是一种行为方式,“微众”是一种组织方式,那么,“微语言”就是一种新的言说方式。

  “语言即是行为,话语关乎权力”,时评作家唐明灯指出,互联网的兴起极大地改变了全社会的语言生态、话语权格局以及话语模式。今天,中国迎来了一个话语权日益平均,观点和表达方式日益多元,自由言说已呈不可逆转之势的新时代。

  唐明灯曾从网络论坛、个人博客、微博客三个阶段,去概览话语权力格局的变迁。

  其实,话语权格局的变迁,说到底就是媒介掌控权的变迁。1994年到2000年的中国互联网,是属于IT从业者和学界精英的时代,彼时,群体交流主要是通过论坛、BBS、新闻组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实现。那个时期的语言和话语方式承接传统,并无鲜明的网络特色。

  2000年起,网络论坛迎来了鼎盛时期。随着上网人数的增加和身份日益多元化,涉及公共事务的话题逐渐成为论坛主流,无论是严肃的讨论还是轻松的调侃,都与官方话语方式有着显著的不同,具有民间特色、公民言说的特质。

  而个人博客催生的“自媒体”,不仅催生了公民报道者,也生成新的话语方式。谐音、变形、隐喻、借代、模拟、通假、省略、会意,网民掀起的“造词运动”,突破社会禁忌、网络管理、内容审查的重重围堵,形成独特的“网味”。

  不管是网络论坛还是博客,2009年之前的中国互联网仍然属于精英阶层。2009年,随着微博井喷式发展,全新的话语权力格局诞生了。限制在140个字之内的微博,大大降低了网络表达的门槛,只言片语皆可成文,这让草根与精英皆可在这场传播竞赛中领先。微博服务中“关注”和“粉丝”的功能,可以自由选择“听谁说”,自主决定“说给谁听”。

  草根对精英说,今天,我是你的粉丝,但是你也可能是我的“鱼翅”。微博这一全新的传播媒介,前所未有地创造了一个更为平等的话语权格局。

  “论坛精英高居话语金字塔顶端,靠长篇大论和远见卓识充当意见领袖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博客以个人为中心而往往顾影自怜的弱点也被轻巧地剔除。”唐明灯说。

  2010年9月,《新周刊》联手新浪网推出《微语录》一书,草根与精英肩并肩“登堂入室”,他们在微博上留下的吉光片羽,令人感念怀想。

  在“微语言”带来的话语权格局的变迁中,草根与精英这对关系只是一个维度,另一个不能忽视的维度则是官方与民间的关系。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官方既不能缺席,也不能失语,于是微博问政,成为2010年中国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平权时代的微博问政,对传统的行政话语体系构成新的挑战,微博语言个性化、生活化,是充满家常味和街坊气息的碎片化语言,更加适合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今天,干巴巴的官话、套话、空话、假话,在微博唱主角的“网络江湖”不会再有市场。

  微众时代,对现代官员来说惟有放下身段,转换话语方式,他的声音在喧哗的网络空间才能被人听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