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外交部官员谈新闻发布会幕后 需沉稳心理素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7日16:52  国际先驱导报
2011年,中美关系良好开局。这或许预示着中国今年大国外交、周边外交的积极趋势。本报记者 张铎/摄。   2011年,中美关系良好开局。这或许预示着中国今年大国外交、周边外交的积极趋势。本报记者 张铎/摄。

  2011中国外交继续变革之路

  专访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鲁世巍

  【访谈对象】鲁世巍,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为外交部新闻司参赞。1989年进入外交部,曾在政策研究室、政策研究司(现政策规划司)、中国驻泰国使馆、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工作,主要从事经济和外交战略问题研究。

  【先驱语录】

  ★对于损害我国核心利益的任何问题,我们都是“硬”的,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西方控制不了中国的发展势头,就企图以一些规则和标准影响中国的发展方向。

  ★2011年中国外交将更积极进取,更开放,更注重全方位外交与领域外交相互促进。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颖、郭一娜发自北京 2010年中国的外交大事多、难事多、亮点多。大国关系中,中美关系因对台军售、航母开进黄海、美国重返亚洲而紧张;周边关系中,钓鱼岛的一撞一抓打乱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步伐;半岛局势也因为“天安”号的沉没、延坪岛的枪声而骤然升级,六方会谈复会的曙光一闪而过。

  与此同时,“中国威胁论”、“恃强论”、“责任论”的声音在国际社会盘旋,西方舆论试图用一顶顶“帽子”压住中国外交乃至国家发展的势头。

  注定地,2010的太多关键词将被带入2011,继续影响着中国的外交之路。而中国外交,也在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中,越发成熟、沉稳、开放、自信。

  “不回避问题”是外交部新闻司参赞鲁世巍经常挂在嘴边的。这不仅显示了中国外交官的风度,同时也是中国外交气度的体现。

  今天,我们试图把过去一年中,中国外交面对的种种问题、杂音乃至刺耳的噪音撮其要者铺呈在纸面。哪些困难我们克服了?2011年又将有怎样的新布局?新挑战?新机遇?部分的谜底,在这次长达4小时的对谈中。

  2010年中国外交:该硬则硬,该软则软

  中国外交是变硬了?还是过于软?不同人对中国外交的期待和评价也不尽相同。国际风云变幻,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外交原则和灵活的统一。

  《国际先驱导报》:对于2010年的中国外交,西方媒体的用词是变强硬了,中国网民又觉得中国还是有点 “软”。简单地用软硬当然不足以概括中国外交。您认为什么词合适来概括中国对外交往的态度?

  鲁世巍: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外交上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外交的基本原则没有变过,也不会变。讲原则,有时让人感觉“硬”。讲灵活性,有时给人“软”的感觉。

  Q:具体来说哪些是“原则性”的?

  A:在国家核心利益问题上,我们坚持原则,没有妥协让步的余地。

  国家利益有层次之分,大体上可分为核心利益、重要利益和一般利益。有关国家核心利益,如戴秉国国务委员不久前在《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文章中所说,一是中国的国体、政体和政治稳定,即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中国的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三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这些利益都是不容侵犯和破坏的。对于任何损害和侵犯我国主权、安全、发展核心利益的行径,我们都必须坚决反对,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过去在国家实力较弱的时候,我们在原则问题上都未让步过。现在随着国家实力增强,我们更有能力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但这不能叫“硬”。

  Q:在强调原则性的同时,也要坚持灵活,对吗?

  A:对于国家核心利益之外的问题,如人民币汇率问题,可以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从而体现灵活性。

  回应“中国威胁论”:用数字说话

  近些年来,“中国责任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充斥国际社会。这些言论的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意图。中国在识破对方意图的同时,坚定地走发展经济的道路,才是对这些论调的有力回击。

  Q:关于中国军事威胁论,不少海外媒体和专家都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增强对于地区乃至国际社会的稳定是威胁,并且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超过了所需要的范围。为什么对方会这么认为?

  A:“中国军事威胁论”不是现在才有,每当中国武器现代化有进展,或者“两会”提出增加国防开支预算时,都会出现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

  中国国土广阔,边界线很长,安全环境复杂,在经济实力增长的基础上,适度发展军事力量是必要的。据估算,我国2010年军费预算相当于700多亿美元,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而且,中国的国防投入是相对比较低的。近年来,中国国际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1.4%,而美国超过4%,法国、英国、俄罗斯等都超过2%,世界平均水平为3%。

  从世界来看,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是各国顺应新军事变革的共同选择。一些西方国家的地缘安全环境比我国好,但都在发展军事力量。这些国家的武器研发和生产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很少受到怀疑和批评。

  在今后相当长时期,我国都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不会改变,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始终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我们将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即便有人提出欢迎中国扩大军费,我们也会按照自身的国情作出选择,不会发展超出经济实力的军事力量。中国既然选择了和平发展道路,即便将来真正强大了,也不会与别国进行军备竞赛。中国坚持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发展军力是为了自卫,不会对别国构成威胁。

  西方以“软性”方式遏制中国

  Q:西方国家要求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我们也主动提出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但是双方的责任内涵似乎不太一样。您如何看?

  A:西方所谓“中国责任论”实际就是指责中国不负责任,或者说不够负责任。西方要求我们承担的更大国际责任,实际上是超出我国力和实际承受能力的责任。

  比如说,在全球经济再平衡问题上,一些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提出只要人民币大幅升值,全球经济就能实现平衡。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指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要求中国在减排方面承担更多责任。

  西方要求我们承担超出实力和承受能力的责任是别有用心的。中国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虽然还不能说已是世界第二大国,但今天的中国实力确已不同以往。对于中国的发展势头,一些西方国家想遏制也遏制不住,如果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的话,受害更大的可能是他们自己。因此,这些国家就企图变换花招,以所谓“责任”为借口,以“软性”而非硬性的方式,遏制中国发展。

  如果按照有关国家的要求,实行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势必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国内许多企业将面临倒闭,大批人员可能失业,外汇储备也将大幅缩水。如果按照他们在气候变化问题的要求,我国将不得不放慢经济发展及工业化步伐,而西方国家却早已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了。

  除上述之外,西方还企图在价值观、国际道义和国际体系等方面规范中国发展。目前的多数国际规则和标准都是西方过去制定的,我们遵照了就是“负责任”,不遵照就是“不负责任”。西方控制不了中国的发展势头,但企图以这些规则和标准影响中国的发展方向。

  我们所说的负责任,是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我们要为地区及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做出应有的更大贡献,包括逐步扩大对外发展援助,在国际场合更多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呼声。

  因此,我们不是不负责任的,而是与西方的要求和期待有差距。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2009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50%,怎能说中国是不负责或不够负责任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国际先驱导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外交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