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西方国家提出停止把中国称作新兴经济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0日10:48  央视《环球视线》

  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中国成为各国代表讨论的焦点之一。这次论坛除了关注欧洲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可能的后果,还把中国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列入了重要的商讨议题。央视《环球视线》2011年1月28日播出《西方急于给中国“摘帽”》,以下为完成台本:

  主持人 水均益:

  大家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新闻频道正在直播的《环球视线》,我是水均益。

  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第4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中国成为各国代表讨论的焦点之一。这次论坛除了关注欧洲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可能的后果,还把中国不断增强的影响力列入了重要的商讨议题。一些代表还提出是否应该考虑停止把中国称作是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专家对此却持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中国不是落后国家,更不是发达国家,如果中国不算新兴国家,中国能够归到哪儿去?还有一个问题是西方一些国家为什么急着要给中国摘掉新兴国家这顶帽子,我们今天的节目首先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我们请到的两位是我们的特约评论员宋晓军和周庆安两位先生。

  我们先来看看外电是怎么来就这个问题提出他们的命题的。比如说美联社的这篇文章上来就提出一个问题,中国仍然是新兴经济体吗?它问什么时候我们可以停止叫中国为新兴经济体。它的观点说,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经济是否已经达到了世界的顶尖水平;另外我们再看,像瑞士的《伯尔尼日报》说,中国已经不再是新兴经济体这样一个国家。

  想问一下周先生,你觉得我们怎么看待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命题是不是一个伪命题?

  正在评论:西方急于给中国“摘帽”

  专家观点:有人要给中国“摘帽增负”

  周庆安 特约评论员:

  我觉得现在把中国从新兴经济体当中搬出去,这个说法有各个国家自己的考虑,因为新兴经济体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中间发展速度比较快,而且整体经济总量比较大的一些国家,它有很多先决条件,比如说丰富的资源,劳动力整体的人口相对来说比较年轻,消费群体又很大,外来投资的吸引额度又很大,所以现在才有金砖四国这样一个说法。但是我就想问一个问题,这个金砖到底是谁的金砖,其实我们在讲金砖四国的时候一直没有讲过这个问题,金砖四国应该是这四个国家自己未来发展的整个金砖,如果你把金砖四国的金砖看成是现在整个世界经济秩序中间那些发达国家的金砖,好,到了一定的阶段它就要“摘帽子”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发达国家看到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看到这样一个整体的规模,其实也看到了它未来可能会给一些发达国家带来的就业也好,或者是进出口也好各方面秩序的重新调整。所以实际上给中国“摘帽子”是希望给中国增加新的负担,是希望中国去承担一些超越自己国家综合实力之外的一些新的工作。所以我想在这样的一个时候,摘这个帽子,每年的达沃斯都会谈这个问题,只不过今年由于有了世界经济第二这样一个数字上的支撑,所以西方国家似乎谈起来好像更有力了。

  水均益:

  当然他们要急着给中国“摘帽子”也是按您刚才所说的,实际上另有所图,就是想要你承担更大的责任,实际上给你增加一种负担。但是刚才您提到了新兴国家总归是有一些标准的,刚才我们也给观众摘录了一些专家,还有一些权威机构认定的新兴国家的一些标准,比如说发展较快、经济规模比较大,还有像刚才庆安说到的五大条件,自然资源、年轻的劳动力、国内政治经济稳定、积极引进外资,还有消费人群的扩大。按这些标准,宋先生,中国现在是不是名副其实或者说标准的还是应该被称为新兴国家经济体?

  专家观点:中国“被发达”是要对中国进行二次盘剥

  宋晓军 特约评论员:

  当然了,其实中国这几个条件基本都符合,但是他们急于要给中国摘帽子,是要对中国进行第二次盘剥。我先举一个标准,比如说发达国家,我们提到过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20年是全面小康,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下限人均住房面积是50平米,我们看看中国现在的房子不可能,达不到,况且我们还有一半是农业人口,工业人口远没有达到,按住房这一项指标我们就做不到。但是在我们路没修完,房子没盖完的情况下,我们一边做一些高耗能的工业品出口给他们,比如说我们2009年的时候,我们实体经济做了2.8万亿的产品,我们自己只消费1.8万亿,另外1万亿是出口,污染在我们这,好东西他们拿着,相当于我们养牛,他们吃牛肉、他们喝牛奶,然后他说你那边排放,再加一个碳税,我们知道关于碳排放的问题,你要作为发达国家你就得多交碳税,实际上是他们享受了,然后让我们替他再背一刀。实际上现在我们就已经替他背了,包括物流,看着我们贸易量很大。

  周庆安:

  包括能源。

  宋晓军:

  对,我们进来的东西很多,然后我们拿这些原材料生产完了又给他出口出去,我们是过路财神,结果他现在把我们变成发达国家之后,给我们定了一系列发达国家指标,我们给他当过路财神还要再第二次进行盘剥,所以这个东西背后我觉得,刚才庆安是因为比较文静,说得比较温柔,我觉得它是想对我们进行第二次盘剥。

  水均益:

  就这个意义上的,让你当一个过路财神,你就是挣一点毛坯钱,大钱还是我拿走,但是还说的好听点你是发达国家。

  我们今天在关注达沃斯上的一些举动,其实说到要给中国“摘帽”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个点,另外一点就是大家还是很关注中国跟印度。关于中国和印度很多媒体的报道我们这也有,比如说都关注到中国和印度都派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代表团,两国的商界领袖都在寻求此前被欧美占据的一些平台,另外像各国的CEO们都忙着跟印度、中国的这些代表见面,扯上一点关系,分上一杯羹等等。但是我们注意到其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元素应该说是风靡了达沃斯,据世界经济论坛的工作人员介绍,从报名情况看,今年中国与会的代表就创造了世界历史最高,是10年前的5倍。而根据达沃斯年会公布的议程,四场中国专题论坛也是历史上最多的。但是我们说到中国跟印度两个国家放到一块的时候,人们却发现好像似乎印度做的公关的攻势要比中国还要猛,甚至很用心。比如说在达沃斯上到处都是印度的海报,各种各样印度类似于国家形象宣传,我们的记者就发现了这么一个细节。我们来看看我们记者的报道。

  (播放短片)

  记者:

  这幢建筑是距离主会场最近的一家超市,超市的外墙上张贴着一张巨幅的海报。海报上的印度青年脸上挂着非常自信而又灿烂的笑容。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海报上面所写的英文,India inclusive,意思是帮印度,下面的英文,ANCIENT CIVILISATION YOUNG NATION,意思是古老的文明,年轻的国度,和我们一起打造未来。事实上在整个达沃斯小镇上诸如此类的有关印度国家形象的宣传海报随处可见。不难看出,印度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也希望通过世界经济论坛这样一个舞台来宣传自己,来展示自己最成功、最出色的一面。

  解说:

  在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印度派出了人数超过150人的代表团,其中包括多名部长和跨国企业高管。印度工业联合会在《金融时报》刊登了整版广告,列出论坛上与印度相关的五场讨论会,并邀请与会者积极参加。在会场之外,印度元素同样无处不在,印度酒会、印度之夜、宝莱坞电影艺术展,甚至还有餐厅在会议期间不间断地提供印度小吃。在宣传造势方面,印度媒体也是当仁不让,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将演播室搭建在了荷兰屋的四层,每天不间断地向印度国内发回最新的达沃斯现场报道,他们特别希望印度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世界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印度。

  水均益:

  我们注意到国家主席胡锦涛前不久刚刚访问美国的时候,我们在时报广场搞了一个咱们国家的形象宣传片,当时也是海内外一片尖叫,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其实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个人的感觉我们中国在这方面还是要跟印度学一学,这是我的一种观点。庆安,不知道你怎么看?

  周庆安:

  我觉得其实印度在这一次的达沃斯上可以说成功地利用达沃斯这个场合去推销自己,这个推销体现在它很会讲这些发达国家喜欢听的故事,比如说India inclusive这样类型的故事,而这些词汇实际上是在西方文明中间很普遍,尤其为商业文明所接受,其实它的根本目的是希望引进投资,希望能够做大自己的出口,这个实际上可以说是一个追赶式的脚步。因为今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头,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十周年的日子,十年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如果从中国商人的角度看达沃斯,我们会觉得我们跟世界商界的联系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联系,可能这个时候我们会追求一些更细节化的内容。而在这个同时,我觉得国家形象的宣传也要走到那些细节化的内容上去。其实我也很想问问,当你看到你自己的形象出现在时报广场墙上的时候,你觉得中国国家形象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水均益:

  那当然是一种很自豪的感觉了。但是我觉得当我看到印度的海报贴在达沃斯上面的时候,而且它那种英文语言的构思,比如说古老的文明,年轻的国家、年轻的国度,这样的词,因为我是学英语的,它能打动西方人,它能够让西方人很容易接受。而我们有时候可能,比如说我们国家形象片很恢宏,也是面面俱到,但是有些东西可能细节上、文化上或者说语言的沟通上,可能还需要我们再做一做。包括刚才我们记者介绍的,人家的酒会、宝莱坞,尽管现在无可置疑的是在达沃斯中国是主角,印度如果相对跟中国比的话是个相对的配角,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我觉得应该利用一切的机会。

  周庆安:

  所以从这种细节的角度入手去讲的故事,这也是这一次印度在达沃斯整个论坛上他们在展示的一种方式。其实也是印度这些年来无论从宝莱坞的题材开始也好,到后来整体软件产品的对外输出,包括在很多高科技产业和国外合作的时候,他们打出来的那些广告标语,那些广告语汇,包括这些广告语和背后的那些印度工业,为什么能够吸引西方人的投资和关注,把印度的产业和中国的产业相提并论,其实从产业规模上来说双方之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水均益:

  没错,而且看国际上,当然由于政治体制的问题,似乎对来自于中国他们认为的威胁感受的要比来自于印度的要强烈一些,似乎一说到印度好像觉得还算是我们自己人。宋先生怎么看印度的这些公关之招?

  专家观点:印度只要“面子”不要“里子”

  宋晓军:

  我倒不觉得印度这个很厉害,其实印度刚刚到了一个要“面子”的时代,还没要“里子”。中国进入WTO十年或者说改革开放30年。

  水均益:

  我们只要“里子”不要“面子”。

  宋晓军:

  我们开始了要“里子”的时代,就是说比印度要进一步,我们更主要的是我们国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我们自己的收入分配问题,我们整个东西部的不平衡问题。其实我们这样做的话,做常了,真正西方人心里边是清楚中国这么做,当然他们可能会怕中国要抢它的饭碗,那么最终它可能会夸印度这种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状态,它其实很希望我们只要“面子”不要“里子”,我们也曾经这样做过,最后被他们骗了不少东西去,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经过不断的失措、摸索,我们不仅要“面子”,我们更要的是“里子”。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