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络春运,危机?商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1日12:27  法律与生活

  网络春运,危机?商机?

  本刊记者/吕娟 特约记者/卞君瑜

  对于民营快递业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张玫是从圣诞节过后,开始察觉变化的。她是淘宝的常客,以往在淘宝上网购,同城送货基本都是在订货第二天就到,异地最多三天。但临近年底,快递竟然变成了慢递,“北京本地也要等上两三天,外地至少需要一周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等也就等了,令张玫郁闷的是,宝宝的奶粉快没了,自己12月21日就在常去的那家淘宝店里订了一箱货,直到30日才送到张玫的手中,此时宝宝的奶粉已经断了3天了。

  正当张玫准备给这家常光顾的店铺一个中差评的时候,店铺首页的告示让她明白了原因:

  “鉴于年底快递‘爆仓’,同城快递大概在卖家发货后3天送达,异地快递需要6~10天,介意的买家请慎拍。”

  你的狂欢,我的浩劫

  随着春节的脚步一步步临近,几乎2/3的网购卖家贴出了类似的公告,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店铺内形形色色的促销手段和信息,大量低价折扣的货品受到囤积,很多卖家形容,自己正在遭受冰火两重天的煎熬。

  和张玫有同样感受的网购买家不知道的是,自从2010年国庆节后,网络购物驶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快车道,而这场突如其来的网购狂欢,也随之撕裂了快递这个稚嫩行业的物流链。

  打响第一枪的,是2010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光棍节大促销”创造的一场抢购狂欢——淘宝商城联手乐酷天兑现5折大让利,吸引了2100万网民抢购,创下单日交易量1200多万笔、交易额9.36亿元的记录。一日之内,成千上万个包裹“砸”向申通、圆通、中通、运达等快递公司——这场“狂欢的礼物”直到半个月后才被派发殆尽,而快递物流仿佛经历了一场浩劫,近乎瘫痪。

  然而,不待快递业缓过神来,12月16日,当当网斥资4000万元,举行降价酬宾。随后,卓越亚马逊亦打响价格战,以一个亿的成本大规模让利。21日,淘宝促销再次升级,7.5亿件商品以50%的折扣被“全民疯抢”。次日,京东商城不甘落后,万余件商品一至五折优惠。而当各大电子商务平台铆足劲头刷新业绩时,下游的快递物流却陷入困境。

  12月23日,淘宝论坛上一则题为《看极品快递大叔如何带你去兜风》的帖子引起热议。文中的卖家商品因大雪大风天气,在发货后的第41个小时抵达目的城市成都;而此后,其被当地快递员先后5次送错地方,“旅游”5天之后,才送至买主处。

  “我已经受不了了,现在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跟快递沟通。”淘宝卖家“鬼鬼是小猪”向记者抱怨。“好多买家都说我发货慢,真的是没办法,我只有一个人,每天的订单很多,我已经很卖力了。有些买家因为要一个星期左右收到货就直接给差评。”

  买家的指责直接涌向网店卖家,与此同时,卖家的投诉大量地砸向不堪重负的民营快递。

  中国电子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仅在2010年11月,商会接到的快递行业有效投诉就达4219宗,同比增长84.72%,而延误晚点成为投诉首要问题。

  另一场战役

  “与忙碌的大迁徙‘春运’相比,快递无疑是‘春运’的另一个战场。”浙江省宁波市时速快递公司负责人齐先生说。

  齐先生说这番话时,正在忙着处理手头的业务。每年春节前,他们公司的业务量比平时要增加几倍。为了应对暴涨的业务,春节前他都要招一批快递员过来。“我们平时有30多个快递员,过年前要再增加一倍,但是现在人不好招,所以只招了11个。”

  由于人手少,快递员们的负荷一下子增加了许多。平时他们每天送50多票(件)的业务,现在要送80多票甚至更多。有时候,货根本送不过来,齐先生只好亲自开着车上阵,他怕影响了投递速度,导致客户投诉。

  一家快递公司分送点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最近每天有2000多件快递要送,最多达3000来件,几个快递员加班加点地跑也来不及。

  1月13日上午8点,在顺风快递做快递员的小陈已经送了十多个包裹了。这几天,公司要求他们每天提前一个小时上班。虽然如此,他手中的活儿还是干不完。有时候,为了省时间,经常是早饭和中饭一起吃了。“去年春节前我们每天送1 0 0件左右,今年要送120~150件。为了赶活儿,有时候早上6点半就要出门,要到晚上8点多才收工。”小陈说完,就匆匆地骑上电动自行车走了。电动车的后边,挂着两个大包,里面装着这天将要送的货物。

  接受采访的很多消费者承认,现实生活中物价的上涨使得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分流到网络,很多成为网购的忠实拥趸。相关数据显示,淘宝网2011年有关年货的交易较往年更为火爆,仅2011年前十天年货交易额就逾8亿元,同比上涨约257%。

  “90%的业务量来自网购,”浙江省宁波市宁通速递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经理感叹道,“而今年的网购量尤其大。”目前,该公司来自网购的货件已经从日均5000份增加到7000多份。

  这场网络拥堵也波及邮政快递。这段时间,邮政速递宁波分公司日均接收邮件的数量达到了两三万件,这个数字是正常日均接收邮件的10倍。

  和业务量大幅增加成反比的是快递人员的紧缺。近几年,每次春节将至,大到各电子商务网站,小到淘宝店铺,首页都会发出“春节期间送货延迟(暂停)”的通知。“快递员大都是外地打工者,由于春节前回家车票难买,大多数快递员会选择提前回家”,当当网市场副总裁陈腾华同时表示,不光是快递公司,包括仓库里的检货人员、包装人员、上架人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外地打工者,这从客观上加重了订单处理能力的不足。

  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柴油荒使得货车无法及时加油等原因,货件的送达时限被延长,而成品油价连续两次上调也推高了物流成本;浙江、广东等多地的快递公司出现“爆仓”(指快递公司突然间收到太多快件,来不及分拣,甚至没办法再收件,大量快件滞留在始发站或者中转站)现象,甚至部分城市的递送服务被迫取消。

  短板之痛

  中国快递协会近日发布消息称,2010年,中国快递日均业务量突破1000万件,成功跻身全球三甲之列。

  但显然,“业务量为王”的市场法则在稚嫩的民营快递业身上并不适用,“还不会走,就让他上跑道”,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网购”快件量骤增,对于90%以上处于盈亏平衡或微利的民营快递公司来说不是利好,而是压力。从经营的角度分析,一旦快件量的增加峰值超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就会出现亏损,即业务量越大亏损越多。

  这一说法得到一些民营快递企业负责人的认可,“能够平稳度过‘春运’期是我们的目标。这期间,利润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事实上,对于诞生不足20年的民营快递业来说,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爆发的物流危机并不骤然,自从2009年以来,每年岁末年初都是快递物流的“阵痛期”。只是,在2010年物价上涨的背景下,各电子商务平台的网购促销较往年大大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致使物流业的短板效应尴尬尽显。虽然各地的快递公司在往年的经验基础上,对此次危机已有相关预案,并相应增加库存和人手,但显然收效甚微。

  “在现有的特许加盟模式下,无论如何强化管理都是‘治标不治本’”,徐勇指出,2009年和2010年春节前两次出现“爆仓”,即是特许加盟模式民营快递种种弊端的集中显现,并且一年比一年严重。而要突破这个发展瓶颈,主要的出路还在于转变发展方式。

  目前,我国从事快递业的民营企业已达上万家,从业人员多达100万之众,年营业规模在1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与此规模不相称的是,大多数民营企业采取加盟的方式运作,各网点准入门槛很低,人员流动频繁,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甚至一些网点今天在运行,明天就不存在了。这一现象在此次“网络春运”中尤其突出,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快递网点,在“爆仓”、交通、人员成本的压力下甚至关闭,致使原先通畅的物流线路受阻。

  低成本运营,是民营快递发展的另一个瓶颈。目前,大多数快递公司仍采用人工收送件、手工分拣、发包等低效率运营模式。此外,国内快递行业在信息化、科技化的运用上也远远不够。

  和国外民营快递业发展轨迹不同的是,与电子商务网站的“联姻”是中国民营快递业走上快车道发展的重要契机。但如今,正是在为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递送这一市场上,民营快递企业的尴尬生存环境体现得淋漓尽致。

  2006年,圆通快递作为淘宝选中的第一家民营快递企业,正式成为淘宝的配送服务商。随后,申通、中通等民营快递公司也加入了为淘宝递送的行列,然而,也正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加入到为淘宝递送的行列,无序的竞争使得递送价格被压得越来越低。目前,快递公司为淘宝递送的价格主要是与卖家单独约定,淘宝只在其物流推荐平台上有个最高限价,而买家在购买产品时所支付的快递费,也不是完全归快递公司,而是要与卖家分成。

  数据显示,2009年淘宝总交易额为1000亿元,其中15亿元是淘宝商铺从快递上赚到的利润。

  这似乎使民营快递与电子商务合作的模式从一开始便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低价竞争使得快递公司只能从压低运营成本上寻求额外利润,而后者成为阻碍其发展的桎梏。

  靠什么给力

  解决之道似乎已经开始酝酿。

  中通快递率先着手对公司内部网络进行价格调整。比如加盟商之间的有偿派送费上调0.2~0.5元,总部协调中转的收费上调0.4~0.5元。

  中通快递的网站上贴出了一份告客户书,称由于目前人力、燃油、物料等各项成本的不断上升,大大增加了公司的各项运作成本。因此公司决定从2011年1月10日起,对非货样快件在原有基础上每票上调0.50~1.50元;货样快件在原有基础上每公斤上调1.00~2.00元。

  事实上,正在酝酿涨价的并非只有中通快递。据媒体报道,圆通快递等其他大型快递公司,最近也在讨论网络内部的价格上调。

  然而,即使快递行业集体涨价,缺乏议价能力,仍然是其生存的制约因素。鉴于民营快递业目前的竞争态势并非一枝独秀,而是乱苗成林,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和相互掣肘,使得其陷入“涨价是找死,不涨价是等死”的两难境地。

  有专家指出,服务差异化是一个避开低价竞争的方式,比如现在市场上一般的行业认识是:要速度找顺丰,要安全还是EMS。但是,这种差异化还是不够,企业应该在市场细分上下工夫,形成特色服务。

  除此之外,针对人手不足的情况,快递公司也使出了浑身解数。据记者了解,一些快递公司正在招收临时工或者兼职人员,来填补人力上的空缺。

  但是,种种举措能否根治民营快递业的“痼疾”,这并不是一个短期能得到的答案。而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将发展的重担完全寄托在一个刚刚摆脱“非法经营”一年多的稚嫩行业的自我拯救上,似乎过于残酷。

  事实上,在2009年10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中国邮政法》之前,中国民营快递业已经顶着“非法经营”的名号生存了17年。此前我国的《邮政法》规定,信件和具有信件性质的物品由邮政企业专营。根据这一规定,多年来,各地邮政部门以维护信件专营为名对非邮政快递企业进行查抄,使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非邮政快递企业经营受到极大的损害。

  但市场需求决定一切。十多年来,民营快递业在邮政专营的阴影下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2009年10月1日,修改后的《邮政法》颁布实施,终于在争议声中给予了民营快递一个合法身份。但不容忽视的是,新《邮政法》并未完全消除邮政垄断的局面,而是一定程度上对其予以了保护:“同城快递50克以下、异地快递100克以下归邮政专营”的条款成为悬在民营快递业头上的利剑,如果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近半数的民营快递企业面临倒闭”。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夹缝中的民营快递转而将发展的重心移向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以迎接制度压力下的行业变局。但随之,中国邮政旗下的优势资源EMS与中邮物流整合组建的新公司“中国速递物流公司”挂牌成立,同民营快递争抢这块新鲜的蛋糕。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在新生但却挂伤上阵的中国民营快递业身上,也许再合适不过。

  “网络春运”将成为常态

  文/刘新

  出现“网络春运”,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前几年这个问题不突出,是由于网络购物的人数和货物流通量还没有这么大。在网络购物爆发式增长之前,每年年底到春节这段时间,快递服务也都有运力跟不上的压力。网络购物不过是把这个压力成倍地放大了。年终岁末是传统的购物季,圣诞节、元旦、春节接踵而至,市场购买力达到年内高峰,多家电子商务网站也因此推出了大幅折扣的年末主题促销活动,引得顾客纷纷点击鼠标选购心仪的商品。

  淘宝网2010年12月21日以每小时超过1亿元的成交额刷新了中国网络零售记录。对于快递企业也好,整个快递行业也好,它的总体运力是刚性的、固定的。这就像城市道路交通一样,路网的扩容是有极限的,车越来越多地开到路上,拥堵是必然的,所以才会有“限行”措施。交通参与者必须承受车速减慢的痛苦,快递服务的消费者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实际上,有经验的网络购物买家,都会留意回避在春节前后通过网络购物,错开这段高峰期。

  “网络春运”,涉及电子商务、快递、物流、互联网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民族文化习惯等多个领域,是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不仅仅是快递行业和快递企业要面临的问题。说到底是投送能力跟不上了。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是消费者年底集中购物的消费习惯,加上各大网站迎合这种心理频繁促销,使这段时间的购货量激增。二是快递所依附的国家交通运力的紧张,到春运期间,铁路、公路、航空所面临的物流和人流的压力必然影响快递企业的投送能力。2008年南方雪灾期间,快递根本无法寄达。今年则增加了“柴油荒”的影响。三是快递企业用工制度上,民营公司员工春节前后都要放假,比较而言,国有快递企业的休假制度造成的矛盾就没有这么突出。逢年过节,合家团聚,这是中国特有的民族传统习惯。员工都走了,只能停止接单。

  我认为,“网络春运”与交通春运一样,矛盾是无法解决的,只能尽力地去缓解。而且市场的问题最好通过市场自己解决。我不同意“网络春运”与《邮政法》的实施相联系的说法。新的《邮政法》对快递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规则和保证,但并不能规定企业的具体经营行为。

  “网络春运”,说到底还是一个商业问题,与法律制度、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等,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说有联系,也主要是正在修订的《快递行业服务标准》,规定同城快递多少小时送达、异地几天内送达。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如果受投送能力限制不能保证及时送达,快递企业只能少接单。

  目前,快递企业自身的问题是照单全收。老百姓讲,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看,大多数人是抱着“晚到总比不到强”的心理。在这方面,过于强调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外在作用,严格限制快递企业的收单总量,对于消费者来说反而不见得是一件好事。而且,实际上这种监管的可操作性也很小。

  但是,快递企业员工必须在收货时向寄递人明示,由于春运运力的原因,可能会迟到,不迟于多少日。否则,消费者可以追究企业的违约责任。实际上这些年,大的快递企业基本上对此都作了强调和规范。

  总之,由于网络购物正在中国形成一个发展高潮,而且这一高潮将持续相当长时间,随着与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消费群体不断成长壮大,网店正在逐渐替代实体店成为未来零售市场的主流。这既给快递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通过浮动价格增加年底这段时间的加急业务,使那些真正关心寄递物品时效性的消费者多花费合适的价格达到快递的目的;通过提高员工工资,进一步挖掘快递企业自身的人力潜力。将来的解决之道,与电子商务有关的快递服务业,很有可能会迎来一次大的纵向整合。一些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如淘宝、当当等,一方面深化与大型快递公司的战略合作,另一方面这种合作可能会深入到上下游产业间的并购,组建自己的快递公司。未来会出现集网购、银行服务、快递物流全方位、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公司。

  (本文作者刘新是北京市律师协会邮政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展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11年2月上半月期)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网络 购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