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未来 王海平
瑞雪兆丰年。不过,在遭遇200年一遇的大旱之后,2月9日降临山东的这场春雪来得太晚太晚。
当地气象统计显示,去年9月23日以来,山东省平均降水仅12毫米,比常年偏少86%,发生了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该省气象干旱为60年一遇,其中,鲁西南粮食主产区菏泽、济宁二市为200年一遇,已属特大干旱。
本报记者从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受气象干旱影响,山东有3200多万亩冬小麦受旱,占播种面积的59%,其中,重旱达589万亩,旱地缺墒137万亩。
初雪之下,旱情仍在持续。当地气象部门分析显示,若到3月底仍无大范围有效降水,气象干旱等级或将达到千年一遇。
由于西太平洋暖湿气流并未如期而至,整个中国北方区域都在这个冬季陷入干枯。水利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10日15时,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0128万亩,其中重旱面积1506万亩;全国有281万人、257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大旱之下,农业部门不得不调低2011年的产粮目标。在春节前山东省农业部门举行的行业年会上,已将2011年产粮目标调整为850亿斤。此前,山东粮食产量经历了连续八年的增长。
1.山东:抗旱无米下炊
农田水利、电路不到位、不配套,使得小麦灌溉的投入太高,农民不愿意干出力又亏本的事儿。
2月10日的降雪稍稍止歇,山东省郓城县张营镇张营村村民李玉臣抱着一丝希望跑到自家麦地里,但待他挖开麦地一看,苗根仍发干,他估计,自家9亩麦田减产已成定局。
张营村距离温家宝总理春节期间视察的旱情最为严重的嘉祥县不到10公里,水文地质相同,该村人均耕地1.5亩,冬季全部种小麦,小麦种植面积近6000亩。
李玉臣告诉了记者一个近年来小麦生产的变化。
按照正常生产规律,小麦发苗后至收割前,应当浇灌三遍:越冬水,春节后麦苗返青时的返青水,还有吐穗前的一次灌浆水。但当地村民一般只在春节后浇灌一次返青水。
李玉臣认为,这样的生产习惯,遭遇在大旱之年便使减产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
究其内在原因,李玉臣也颇有些不满。他告诉记者,农田水利、电路不到位、不配套,使得小麦灌溉的投入太高,农民不愿意干出力又亏本的事情。
据他介绍,张营村平均150亩地以上有一眼机井,距离机井远的麦地每次浇灌仅水管子要用1000米左右。
他所在的生产小组平均80亩地一眼机井,而在其他小组甚至平均300亩左右一眼机井。而据正常农田水利灌溉标准,每眼机井的灌溉规模应当是30-50亩。
而且,由于没有电路配套,大多使用柴油机为动力抽水,每小时浇灌费租赁费20元,每亩地至少需要2小时。这样算下来,每亩地浇一次返青水就需要40元。而用电力抽水的话,每亩地成本不到10元钱。
而由于电路不配套,该村用柴油机为动力抽水的种植面积在70%以上。
“一年浇两茬水的话,一亩地就是80元,都觉得不划算。”李玉臣说。
如果农田灌溉基础配套到位,就是在正常风调雨顺的年份能浇上3遍水的话,每亩地增产100-200斤非常正常,而这样的配套显然绝非当地村民所能解决。
他告诉记者,他所在的生产小组有4眼机井,单井投资5000多元,全部是15年前个人出资,其中,有两眼机井享受了2000元的政府补贴。
据本报了解,山东农民有近半没有春节前为小麦实施越冬水灌溉的生产习惯,除了灌溉不便致使农业生产效益降低之外,农民工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使得农民越来越轻看亩产量提高的好处。
记者在张营村调查时了解到,郓城县工业园区距离该村不到8公里,该村45岁以下青壮劳力除了外出打工、干个体,基本都在农闲时节在工业园区的化纤、纺纱、制板等企业打工,工资性收入在1200元-2600元之间。
李玉臣的弟弟、弟妹两个人分别在当地工业园区的一家化纤厂和纺纱厂做锅炉工和纺纱工,二人月打工收入超过4000元。在该村,青壮年和适龄劳动人口外出打工以及当地转化就业的,成为普遍现象。
张营村村民生产情况并不算个例。
2月11日,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尹长文告诉记者,受气象干旱影响,山东有6400多万亩小麦先后受害,去冬仅组织冬灌3200多万亩,另有近一半没有实施冬灌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农民没有冬灌的生产习惯,只等春节过后浇返青水。
此外,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水利工程不配套和水源紧张,另外就是适龄劳动力外出打工造成农田疏于管理。
山东省政府专家顾问团农经分团团长高焕喜认为,随着农民工打工的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越发下降,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着眼于农业生产的战略安全和国立利益,着力建设完善农田水利基础公共设施,并积极引导农民搞规模化种植,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益。
2.苏北:被挖断的“最后一米”
“城市化扩张中,大片土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切断了本来的农田水利管网。水进不了田了。”
2月10日,是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近130天来最轻松的一天。当天,江苏地区普遍降雨超过20毫米,“天降甘霖”,被北方地区视为近5个月来抗旱的转折点。
“这场雨很及时,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黄莉新当日在江苏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宿迁代表团发言时表示。
“就目前的形势看,江苏旱情的影响较其他省份稍轻,影响最大的是部分丘陵地区,因为送水较为困难。”省水利厅副厅长李亚平向本报记者表示。
江苏现有耕地面积600万亩,农业经济总量和粮食产量排名全国第三、第四,其中有效灌溉面积比重达6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
自2010年10月份以来,江苏淮北地区无有效降雨日已达128天,累计面平均雨量仅1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90%,为1950年以来同期最小值。长期的干旱少雨,造成徐州、连云港、宿迁3市部分地区发生严重旱情。
“我去茶田看抗旱的情况,用手轻轻一摸,叶片瞬间粉碎,这也是我这辈子遇到的最旱的一次。”连云港市的一位人大代表表示。
而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则向本报表示,目前“全市受灾。”
江苏防汛抗旱指挥部人士对本报表示,为缓解淮北地区旱情,位于苏中江都的水利枢纽中心已连续从长抽水数月。
苏北三市的人士向本报表示,“有水不能用”的根本原因在于,苏北地区近年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度不高。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本次干旱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水到田这“最后一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城市化扩张中,大片土地的建设往往切断了原先铺设的农田水利管网。”宿迁的一位省人大代表向本报记者表示,“水进不了田。”
而现今部分地区使用的水利管网很多都是改革开放前修建的设施,加之抽水站等设施私有化之后管理跟不上亦没有投入造成废弃。
“很多生产队的抽水机和电动机早就被卖掉了,早就不向农田送水了。”从事基层农业工作长达20年的王长军表示,农业“吃老本、靠天吃饭”在苏中苏北传统产量地区较为普遍。
记者获悉,苏北地区目前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的平均标准只有20年一遇,低于苏南地区的50年。
虽然江苏粮食连续7年增产,基本做到“自给自足”,但黄莉新表示,今年粮食供应偏紧局面已基本形成。
“理论上如果粮食涨价10%,那么通过链条放大,终端产品则要涨100%。”南京财经大学粮食研究所研究员李开根向本报表示。
李亚平告诉本报,中央财政已向江苏下拨1.39亿元抗旱经费,其中7600万元特大抗旱补助费用于县级抗旱服务队购置抗旱设备,6300万元为小麦抗旱浇水补助资金。
3.地方水利建设提速
抗旱情势的严峻,促使国家和地方水利投资空前加速。
今年1月底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关注提高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其提出,要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立应对特大干旱和突发水安全事件的水源储备制度。
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地方后,省级版的一号文件亦纷纷出台。本次地方“两会”期间,江苏省委、省政府下发了“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到2020年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按照该《意见》,省内重点流域防洪标准将全面达到50年一遇以上的规划目标,区域骨干河流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左右,大中城市达到国家防洪排涝标准。
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旱涝保收面积达到72%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以上。
2011年,江苏省水利厅部门预算支出51759万元,省水利厅厅长吕振霖表示,今后10年江苏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江苏省财政厅厅长潘永和表示,水利将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市、县财政要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工程建设。而土地出让收益中将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亦要按规定比例用于农村水利建设。此外,有防洪任务的城市,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意见》同时提出,鼓励社会投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且产权和收益归投资人。
“民营企业投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享受与集体经济组织同等补助政策。”潘永和说。以此计算,未来10年,江苏水利投资将在280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