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两岸关系发展“求同化异”走向
“求同化异”是对“求同存异”的升华,是更积极的作为,目标在于消除隔阂,解开心结
文/王淑翩
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就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今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十六字的指导方针。
两年后的2010年7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指出:真诚希望两党都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出发,通过增进互信,求同化异,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从“求同存异”到“求同化异”,一字之差,含义却颇为深远,既反映了两年多来两岸关系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又指出了两岸双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应对之道。
“求同存异”是基础
“求同存异”是两岸接触商谈以来,处理两岸事务的有效方法。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两岸双方正是基于这一共同认识,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达成了“九二共识”,开启了1993年的“汪辜会谈”。
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谈,会谈中胡锦涛就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主张,第一点就是“建立政治上的互信,相互尊重,求同存异”。
2008年5月28日,胡锦涛在同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举行会谈时,详细阐释了“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这十六字。这正是针对当时两岸关系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所提出的指导方针。
此后,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以恢复,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强劲,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一是全面实现“三通”,一是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2008年6月和11月,海协会与海基会在北京和台北相继举行两次协商,先后签署6项重要协议。根据协议,2008年7月4日,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开始实施。同年12月15日,两岸空运直航、海运直航、直接通邮启动,两岸同胞期盼数十年的直接“三通”基本实现。2009年8月,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取得实质进展。
全面“三通”的实现极大地促进了两岸人员和经济的交流。据统计,2009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54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大陆居民赴台交流、参访人数大幅增加,全年超过93万人次,是2008年的3.4倍,大陆游客赴台尽管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但仍实现了60万人次的预定目标。经济方面,截至2009年底,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9600亿美元,2010年一季度,两岸贸易额达314.4亿美元,同比上升72.7%,保持着蓬勃发展势头。
在此背景之下,签订一份能够全面涵盖两岸经济往来活动,为两岸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协议自然而然成为这一阶段两岸关系发展中的重要议题。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题为《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进一步明确指出:“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以最大限度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此后,在两岸各界人士的积极努力下,2009年底,海协会与海基会开启两岸经济合作协议会谈,短短半年之后,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和海基会在重庆最终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2010年9月12日,协议生效。
2010年,两岸贸易额逾1453亿美元,同比上升36.9%,两岸年贸易额创历史新高。通过两岸双向、直接、全面的交流,两岸经贸关系机制化、制度化框架的建立,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政冷经热”存挑战
应当看到,现阶段两岸关系尚处于和平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取得的成果主要限于经济领域。而两岸关系如要一直保持和平发展势头,避免出现反复,则迟早要涉及政治协商议题,包括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签署两岸和平协议,构建完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总框架。
尽管在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通过两年多来频繁的经济协商会晤,两岸之间已形成一定的政治互信,但就何时进一步开启政治协商,两岸双方却显现出不同的态度。
2008年岁末,胡锦涛在《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讲话中明确提到,两岸可以协商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探讨,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并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2009年11月,胡锦涛在新加坡APEC会议上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再次提出,“双方也要为今后共同破解政治难题积极创造条件。”
与对经济交流的热情相比,台湾当局对于大陆方面开展政治协商的建议却始终不积极,这与岛内当前的民意走向有很大关系。一年多来,台湾多家民调机构针对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发布了若干民调数据。数据显示,岛内民意对于“统独”的立场,并没有随着这两年两岸关系的深入发展而发生同样的积极变化,个中原因大致有长期对抗形成的心理积淀、“台独”宣传造成的恶劣影响、台湾民众希望维持现状的平衡心理、国民党上台以来台湾民众对台湾经济发展的感受不强,以及大陆惠台措施完全发挥效力尚需时间,等等。除上述原因之外,民调数据显示,更有一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即是“台湾主体意识”在岛内的抬头。
“台湾主体意识”的发展可简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及其推行的“皇民化运动”,使得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均在一定程度上打上了日本烙印,这一影响至今仍有余孽。
第二阶段,国民党接收台湾后迅速因贪腐失政丧失民心,并触发了台湾本地人与外省人之间的族群冲突,最终发生国民党军队镇压台湾人民的“二二八”事件。这一事件连同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的独裁高压统治,对岛内民众意识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使得“台湾意识”转向反对国民党,进而使得原有的对祖国大陆的“亲近感”和“期待感”逐步演化为“失望感”和“疏离感”。
第三阶段,在李登辉上台及民进党主政之后,“台湾意识”被利用为“台独”的理论基础。其以“主权在民”和“住民自决”为口号,塑造出“台湾主体意识”,同时在国家认同的层面炮制出所谓的“台湾主权独立”论述,使“台湾主体意识”和“台湾主权独立意识”在岛内广泛流传。
“求同化异”需耐心
尽管“台湾主体意识”与“台独意识”之间并不划等号,但在特定情势下也存在向“台独意识”转化的可能性。为此,需要采取各种措施有效“化”去台湾民众对于大陆不信任或不亲近之“异”,想方设法增强台湾民众对于祖国大陆的认同感,为两岸开展政治协商乃至最终实现和平统一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基于此,在ECFA已经签署的大背景下,2010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提出了“求同化异”的概念。从“求同存异”到“求同化异”,其含义可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层次是肯定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尤其是在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上取得的丰硕成果。第二层次则是正视现实,随着两岸交流不断深入,逐步进入由“经”到“政”的深水区,双方的分歧正逐一凸显出来。
如果说在第一层次中两岸尚可凭借“存异”打破冰封,首先推动经济交流合作的开展,为两岸关系发展建立一个滩头阵地;那么在第二层次中,如不能逐步“化异”,消融台湾民意对大陆的不信任与提防心理,推动台湾民众更加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理念,支持两岸开展政治协商、签署和平协议并最终走向和平统一,则对台工作在取得历史性的转折后,欲再实现新的突破将面临极大的困难。
“求同化异”是对“求同存异”的升华,是更积极的作为,目标在于消除隔阂,解开心结。由此可见,“存异”到“化异”,这一字之差,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形势下,为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的新努力。就“化异”之目标而言,“化”,不是强迫勉强,而是水到渠成。其中并无捷径可循,唯有坚持“耐心”和“交流”。
首先是“耐心”。虽然近两年来两岸关系取得极大进展,然多集中于经济领域。并且就经济领域而言,ECFA签署至今不足半年,其对两岸经济的促进作用远未完全释放。因此,在经济领域内,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推动ECFA效应完全释放、两岸经济更加深入地融为一体,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在政治领域内,“耐心”则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无论是岛内民意还是执政的国民党,对于两岸开展政治协商顾虑重重。从长远看,岛内民意之扭转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大陆方面唯有以极大之耐心,务实之态度,循序渐进地逐步推动两岸在政治领域内的协商。
正如2009年5月26日,胡锦涛在同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会谈时所指出:两岸协商总体上还是要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但双方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准备、创造条件。双方可以先由初级形式开始接触,积累经验,以逐步破解难题。
国台办主任王毅对此阐释道: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发展经纬万端,既蕴含巨大潜力,又面临各种复杂因素制约。在推进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统筹协调各领域工作,分清轻重缓急,把握节奏时机。要从解决两岸民众最需要、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做起,从两岸双方有共同意愿、有合作条件的领域开始。
胡锦涛上述讲话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目前两岸关系发展所面临困难的清醒认识,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有充分的耐心,以先易后难之顺序,以循序渐进之态度,逐步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
扩大交流除疑虑
以“求同化异”推动两岸关系发展,还要着眼于推动两岸之间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交流。
首先,就是大力推动两岸民众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加深相互理解,增进彼此信任,让台湾民众充分认识到祖国大陆的善意和诚意,增强台湾民众对于祖国大陆的认同感。“要鼓励两岸交流的范围从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交流对象从政经各界向社会基层深入、交流地点从城市向乡村、从北部向南部延伸。参与交流的同胞越多越好,交流的领域越广越好”。
唯有如此,方能扭转当前台湾民众对于祖国大陆的疏离感与不信任感,消除台湾民众对于大陆的各种疑虑和误解,有效瓦解“台独”势力在岛内的群众基础,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正如2010年4月29日胡锦涛在上海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吴伯雄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等台湾各界人士时所指出的,要继续扩大两岸各界交流,不断激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生命力。两岸关系发展要靠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未来的道路要靠两岸同胞共同开拓。两岸各界应该扩大和深化交流合作,不断凝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识,不断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其次,要大力推动两岸党派之间的交流。2010年6月20日,贾庆林在第二届海峡论坛大会上提出:“两岸交流,没有党派之分。”国台办主任王毅在随后的讲话中也提出:“两岸交流应不断扩大参与,跨越地域和界别,跨越党派和意识形态。”
从“求同存异”到“求同化异”,表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定决心和求实态度。相信通过“求同化异”,我们将能够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最终构建一个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作者单位:中央文献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