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海南地产热引发拆迁冲突和环境问题(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8日12:49  南方周末
海南海口一建筑工地,工人在新建的楼盘前加紧施工。 (高林/CFP/图) 海南海口一建筑工地,工人在新建的楼盘前加紧施工。 (高林/CFP/图)

  海南地产高烧一年后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金萍 李梦堃

  一年地产热,虽然让海南地方政府从地产业收获了三到四成的GDP,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拆迁冲突和环境问题。

  余温犹在

  2011年初的海口美兰机场航站楼,通道两侧墙壁上照例仍是一幅幅地产广告,但主角已不再限于一年前主要分布于海口、三亚、陵水地区的楼盘,万宁、博鳌、五指山、琼海、澄迈等地产项目竞相登场。

  不仅如此,观澜湖、鲁能会VIP接待区、中国旅游地产服务集团接待中心,更是把门直接开到了机场到达厅出口。甚至,从机场到市区的公路上,鲁能的广告还在路灯旁一路飘扬。

  在这个南中国最大的岛屿上,一年前因国际旅游岛政策而燃起的地产热余温犹在。

  1月20日,在位于海口西海岸的天伦誉海湾售楼部,穿着清一色黑西装的销售人员们,围着楼盘模型轮流背诵项目资料,模拟向客户介绍情况。

  张芳是她们中的一员。一年前曾在这附近另一个楼盘做销售。她记得,当时那个盘售价2万多元,人们抢着买。现在这个项目的开盘价估计为1.2万元。交2万定金认购之后,实际购买时还可以享受八五折。尽管如此,空荡荡的大厅,零星地来了几位客人,看了看,又走了。一年前的抢购盛况难以再续。

  三亚和海口从2010年10月中旬开始实施了限购令,最近四个月来央行已经连续三次加息,“新国八条”出台,房地产商们频繁推出广告和折扣,购房者却不像一年前那样着急买入。

  海口市房管局市场处处长戴开权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政府其实并不想限购,海口房地产市场60%-70%是外来市场,如果控制外地人购买,市场就会萎缩。但是,“国家政策要不折不扣地执行”。

  在来自北京的投资客张羽冲看来,现今海南房价已经到了一定高位,成交量较去年初的疯狂显得冷静也是自然,跟限购没关系。张羽冲还是清水湾的“代言人”,清水湾项目的全国巡回推介会,他去了六七个场发表演讲。不过,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自己在三年前金融危机时买入的清水湾房子,已经在2010年初价格巅峰时转手,只留下舍不得卖的海景房自住。

  如果真要投机,海南其他市县的房地产依旧是敞开的。可是海南省住宅与房地产信息网上签约系统显示,海南房地产成交区域一直主要集中在海口和三亚,占到90%以上。

  该网签系统的数据还显示,限购令之后,两市的成交量与价格并未应声下挫。岁末年初依旧是海南省房地产的传统销售旺季。2010年12月,全岛商品房销售面积113.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98.1%;商品房销售额94.04亿元,环比上涨116.7%。2011年以来,全岛日均成交量还在100套以上。在最近的2月14日,海南总成交量达到237套。

  海口市房管局市场处处长戴开权认为,土地价格在涨、材料价格在涨、人工在涨,房价降下来不现实。他相信,2011年海南房价不会大涨,2010年末稳中微调的局面还会持续。

  "房子卖得贵,老百姓就有钱了吗?”

  海南GDP的30%-40%来自房地产,这在海南大学教授王毅武眼里是典型的土地财政、房地产财政。“海南岛3.4万平方公里土地,能卖多少年?海南能给全国、全世界盖多少房子?”

  王毅武一直反对让外地人来海南买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海南省政协委员。他甚至在政协会议上当面向省长、书记提意见——卖房给岛外人,改善了你们的生活,而非老百姓的生活。“房子卖得贵,老百姓就有钱了吗?”

  年近四十的出租车司机老陈,是海口本地人,虽然还带着老婆孩子和父母一起挤在老房子里,他说他已经不再关心房价,因为“反正买不起”。

  海南省政府也意识到了当地居民越来越困难的住房问题。去年8月底,《海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通知的意见》提出,要求确保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和中小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的70%,并优先保证供应。但这个政策能否落实,老百姓仍然不敢下结论。

  而地产热给海南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已经出现。不久前发生的“东方市土地腐败窝案”就是一例,开发商低价“私占”集体土地,然后收买政府官员,高价倒卖给政府变身“国有”,牵出包括原市长、原市委副书记和土地、建设、城投等部门负责人在内的25名官员。

  拆迁所引发的风波也频频发生,54岁的海口市居民、下岗职工林鸿祥就因此成了“海口最牛钉子户”。

  1990年,海口市政府修建龙昆南路,林鸿祥等70户居民,因拆迁被安置在现今的位置,当时是由生产队安排土地,市政府出资金,市规划建设局负责规划,并持有相应的土地证。十多年后,没想到他们会遭遇二次拆迁搬迁的命运。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拆迁的依据,竟源自1992年海口市人民政府海口市龙昆南路道客村部分地段改造项目;负责拆迁的海南润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则是2006年才成立,自称是重启其前身搁置14年的所谓“旧城改造项目”。

  林鸿祥认为房屋和土地的补偿价格太低,拒绝拆迁。在遭遇被围墙包围、断路、断水、断电的情况下,将门窗封紧,在房屋四周安装了8个摄像头,家人轮流值守监控房子周围情况。

  与此同时,林鸿祥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开始了漫长的诉讼。他没有请律师,所有事实和法律依据都是他自己来陈述。他掰着指头对南方周末记者说,自己一共要打海口市国土局、住建局、拆迁办、规划局、发改委、旧城改、琼山区政府、国兴街道办、国兴派出所、城管局、海口市政府、海南省润龙房地产公司等十三只“老虎”。

  2010年,因土地、房产价值成倍上涨以及开发商毁约失信导致的房地产纠纷大幅增加。海南省全省法院全年共审结房地产纠纷案件3185件,同比上升40.49%。

  环境被破坏了,还有人来买房吗?

  地产热使海南的土地变得金贵起来,没有土地也要变出土地的设想也随之出现。

  黄堡森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担心发生这样的事。他是海口一家海鲜店的老板,货源来自老家——位于文昌境内东郊椰林一带的乡村。东郊椰林是海南省有名的旅游景点,除了椰林和沙滩,近海底还分布着几十公里长的珊瑚礁,一个浪打过来,卷起几十公里浪花,是不可多得的风景。那里的人们以出海捕捞和水产养殖为主。

  1月12日,黄堡森接到兄弟的电话,说是有人要在老家填海造人工岛,和当地人起了冲突。他当即开车往回赶,以探究竟。

  早在去年10月间,就有传言说东郊椰林一带要填海建人工岛,但黄堡森当时并不相信这是真事。

  黄堡森说,从小在海边成长,农民对这片海很有感情,珊瑚礁被他们称为海石花,鱼虾蟹都在珊瑚礁附近生长。他们认为,填海势必破坏这一片珊瑚礁,建岛之后就没有地方出海,没法捕捞,同时还把文昌海出口挡住了,水流出不去,东郊椰林附近的几个村庄有可能会被吞没。

  尽管文昌海洋局出面澄清说这一人工岛是早有规划并经过科学论证了的,但是黄堡森认准了一个道理——“造人工岛破坏东郊椰林风景线,破坏当地农民的捕捞业,破坏生态,这不对嘛!”

  1月11日凌晨3点,当地村民发现有工程车来到这片海域抽沙填海,他们自发前往现场阻止,双方闹到早上8点。第二天镇政府干部来到现场,车被上千村民围住。最后镇政府领导承诺不填海,抽沙设备全部撤走。

  1月19日,政府派人做思想工作,表示要给村里授予文明村称号,发钱奖励,前提是村民们同意填海。农民仍然没答应。

  东郊椰林一带的农民是有过历史教训的。东郊椰林海岸线上原本是大片的红树林,来自陆地的污水,经海岸边的红树林净化,鱼虾才能更好地在海边繁殖。文化大革命时,砍掉了几万亩红树林围海造田,至今没有恢复。

  以前有农民挖珊瑚来烧石灰卖钱,后来是挖珊瑚卖钱,都被政府劝阻,现在为什么要把珊瑚礁填掉搞人工岛?建旅游岛为什么要把这么好的旅游资源破坏?黄堡森实在是想不明白。

  尽管到目前为止工程仍未能推进,但黄堡森说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如果说自然环境是海南旅游和房地产的一大优势,环境被破坏了,还有人来旅游、房子还有人买吗?

  2011年2月13日,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就海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表态:要克服那种把保护和开发对立,以牺牲土地资源来换取土地资源机械性保护的倾向;必须坚持土地资源特别是岸线资源高标准、高水平、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杜绝低水平、无序性、过度开发的倾向。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海南 地产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