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香菱学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14:37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香菱学诗

  后四十回写她被扶为正妻,死于难产,还留下一子,那是高鹗惯用的将悲剧淡化的手段,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

  《红楼梦》里的女儿性情各别,读者也有不同的喜爱。十年前和日本京都大学的金文京教授闲聊,他说他最喜欢香菱,蛮认真的样子,至今还记得。

  香菱的故事,读起来真是不忍。

  她原是乡宦甄士隐的女儿,名唤甄英莲(谐音“真应怜”)。小富之家,书香门第,父母疼惜,到人间算是投得好去处的,却在三岁那年被骗子拐走。待稍稍长成,拐子盘算将她卖了,恰有个小乡绅之子冯渊真心喜爱她,郑重其事地要娶回去。好像绝处逢生,又不料拐子一女两卖,另一头的买主正是没心肝的呆霸王薛蟠(宝钗她哥)。争执起来,冯渊被打死,香菱成了薛蟠的妾。

  起初日子也还马虎,其后薛蟠娶了正妻夏金桂,又是一个凶悍冷酷的婆娘。终了香菱被折磨致死。后四十回写她被扶为正妻,死于难产,还留下一子,那是高鹗惯用的将悲剧淡化的手段,并不符合曹雪芹原来的设计。

  《红楼梦》常把人生的悲剧描述得尖锐而激烈,在香菱的故事中,这是将她的性格与命运相对照而造成的。

  她生得袅娜纤巧,性情温柔安静,对人忍让,留着几分天真,却又非常懂事。从头到尾,我们就没见香菱行事有一分的不是。

  脂砚斋评语说她“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就这么一个女孩,竟落在一个粗蠢的男人和一个凶恶的女人手中,被凌辱,被殴打,被摧残而早夭。世间岂有天理,岂有公道!这是《红楼梦》要说的一句惊心动魄的话。

  “香菱学诗”的故事在第48回,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作伴,于是她乘便拜林黛玉为师,刻苦用功,学起作诗来。这大概是香菱被拐以后一生中仅有的美好时光。

  书中写香菱照黛玉吩咐读了王维的诗集,谈她所领略的“滋味”,说得颇有些味道。“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其实是对诗的感性特征和隐喻功能不错的理解。

  再用《塞上》一首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为例子,解析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又从“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一联,联想到往年在行途中泊舟时所见景象:“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象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可见这美好的女孩心中本来就有美好的诗意,只是自己说不出,待见了王维的诗句,好像是为自己写在那里的。这不仅得到林老师的首肯,连宝玉在一旁也夸奖道:“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香菱的父亲是喜好诗歌的读书人,她虽然幼年罹祸,生命中似乎却有诗的慧根。小说中写她学诗的情节,一方面是暗暗映衬她的身世,提醒人们她原本属于“雅”的社会阶层,同时也写出了她的聪慧灵秀。这使她的性情和命运的对照显得格外强烈,令人伤感无已。

  再推开一层来说,诗是什么呢?人在阴冷卑污的浊世中生存,挣扎于不可解脱的困境,有了诗,便好歹有了精神上的避难所。在精巧的语言所构建的虚幻世界中,人得以追逐他的梦想,抚玩它那闪烁的光影和舞动的节律。

  《红楼梦》中尽多诗人,但谁也不曾像香菱那样为诗而痴迷,读诗读到“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吟诗吟到“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这岂止是刻苦呢?她其实是在追逐自己久已失去的人生的可能。

  宝钗于诗自然有着好得多的修养,但她却不认为香菱值得这样苦熬心血:“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事实上香菱也不能够在诗中痴呆多久,阴冷而坚硬的现实很快击碎一切:她的美丽、聪慧、柔顺,和她的诗。

  在香菱的眉心间,有一颗米粒大的胭脂痣,引着人去看她,和永远不能看明白的人生与命运。■

  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教授、博导,兼任《辞海》编委、古代文学分科主编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