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人”:扎根乡村的图书馆
三年多来,他们在贫困乡村成立了9所面对公众的全免费图书馆,但始终低调。在中国财政拨款对公立图书馆不足的情况下,民间组织的图书馆正在成为有益的补充
本刊记者/王家敏
晚上9点,还有三个孩子不愿意离开。
立人乡村图书馆正在播放动画《风之谷》,他们想“再看几分钟”。
“只能到现在了。”馆员赶着他们回宿舍睡觉。
馆员锁上了图书馆的门。门上贴着:“思想改变世界,读书改变生活。”
这是一所依靠社会捐赠建立的民间图书馆,创建者是李英强。他出生于1970年代末的湖北乡村,“小时候没读几本像样的书”。他一路北上求学,眼目即开,直到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
成长的经历使他一直感慨中国乡镇“文化贫瘠”的现实。中国公共图书馆多数集中在县级及以上地区,县以下设有部分乡镇图书室或农家书屋。2008年,图书馆人均藏书0.4册,县级以下只有0.1册。
2007年夏天,他形成了一个想法:“回到乡镇建立图书馆,青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找到喜欢的生活方式,本地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画展,看电影,听讲座。图书馆还将成为社会交流平台,成为乡镇公共生活的新开始。”李英强把这个设想中的图书馆命名为“立人”,源于《论语》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近一年的筹划,李英强终于走出了第一步。2008年1月,“立人”第一分馆正式开馆。至2010年底,立人乡村图书馆已发展了九个分馆,全部坐落在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县和乡镇地区,共有精选图书约6万册,使用中的借书证3000余个,举办读书会、夏令营、公共讲座上百次。
乡镇
第一分馆设在湖北省蕲春县青石镇。蕲春是个约有100万人口的县城,到处是白色瓷砖的二层楼房,保留着1990年代大发展的印记。
从县城到青石镇约50分钟车程。镇上只有一条街,不紧不慢能走一刻钟。新华书店就在街中央。上午10点多,有人在门缝张望,周围居民告诉他:“这里很少开门。”
新华书店东边约三百米处是青石镇中学,立人第一分馆也在其内。原来学校的图书室直接改成立人阅览室,一进门,就是两扇大窗户,附近村民们家的鸡,在窗外的小山坡上乱蹿。
20多平方米的房间,书架贴满了三面墙,中间摆着三排长条桌,小有阵势。一道小门将阅览室和藏书室连接起来,五大排书架分隔了阳光,找书者剪影一般聚在书架之间。
这里有藏书7071册,配合六类人群的阅读兴趣:幼儿、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居民。《阅览室规则》第一条便声明:“任何人均可在图书馆阅览。”
附近食品所工作的李先明就是常客。他经常阅读的是有些“神秘色彩”的《凤凰周刊》。但居民读者并不多。李英强了解本地人,他指着约有二层楼高的大铁门说,“一看校门这架势,他们就不愿来。”
或许障碍不仅在校门,也在本地人心里。学校边的小饭馆老板江寿华就说:“我是老年人,没必要看书了。”其实,她只有46岁。
其他分馆的状况也类似,只有河南省淮滨县固城乡街道的第二分馆设在校外。分馆有效借书证244个,读者以小学生和中学生为主,也有30余名固定的居民读者,但借书次数相对少。镇上有两位成年读者会定期借阅《读者》和《小说月报》。
读书
李英强最期盼的读者是教师和学生,因为他们“是乡镇最主动、热情、勇敢、好奇的人”。 “立人”的图书也多是为这个群体定制。
第一分馆开馆时只有2000册书,但本本经过李英强精心挑选,多是“入门的、经典的、常识性的书”。他在北京小有名气的野草书店和豆瓣书店挑选经典童话、译文名著、剑桥中国史等时,野草书店的老板听说是公益事业,很义气地全部打了四折。
自购图书还要经过专门的“选书委员会”批准,其中不乏优秀的知识分子:王怡、萧瀚、郭初阳、蔡朝阳⋯⋯2011年起,选书委员们每月还推出几则短书评。
“立人”也接受公众捐书,但很挑剔。“立人”网站上张贴着善意的图书捐赠信息:“没有太大阅读价值的(尤其是旧的教材和教辅之类),或者仅仅适合成人看、而对青少年可能产生误导的图书或杂志过刊我们不需要。”
立人的图书分类是自行编制,为的是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阅读兴趣。如00是人物类,包括名人传记、文集、书信集等。其余依次为经典类、文学类,史地类等。不过,考虑到孩子们将来也会到高校或者公共图书馆查书,“立人”也提供了中图分类法与立人分类法的对照查询。
读者的意见也直接影响图书馆的购书计划。比如,教师们多希望增加教育类读本。图书馆便陆续购置《夏山学校》《论语别裁》和《中国新教育风暴》等。
但即便是同一人群,喜好也会有很大差别。如第一分馆的青年教师们爱看《胡适日记》和《林徽因传》,年纪大一些的喜欢读传统文化;来第四分馆借书的老师则喜欢易中天,大概是可以应用在课堂上;第二分馆的张老师只爱看中国人物传记。图书馆曾尝试向他推荐《马丁·路德·金传》,但一节课后他就来还书了,因为“离自己生活有些远”。
倒是学生们喜欢“离自己生活有些远”的书。他们常常挤在靠窗的桌子前,翻阅童话、科幻小说,或是韩寒、费正清、唐德刚、史景迁⋯⋯
“立人”当然不会要求学生在短期内阅读整个知识谱系,但这里的任何一本书都有惠泽,甚至是启蒙之门。青石中学的蔡伟是“立人”的第一批读者。老师曾提醒这个17岁的孩子:“你们这个年纪世界观开始形成了”。但蔡伟的世界观似乎正在摇摆,“每读一本书,世界观都会有所改变”。他爱读林达,也有一个梦想:多读书,看自己会变成怎样。
当了一年“立人”读者后,蔡伟于2008年考入蕲春一中,节假日才回青石镇。但很快,他就和几个高中生成为立人第一分馆的 “背包图书馆”。他们每次借走几十本书,背到县城,在蕲春一中、三中、实验中学、益才中学、理工中专等校,在同学间传阅。
这正是李英强所设想的“立人”:不仅立足于乡镇,还是沟通城市与乡村、覆盖全县的公共图书馆网络。2010年底,五个“立人”分馆先后建立了流动图书站,图书开始“流”向县里,或村里。第二分馆设置的流动图书站就在三个村小学里,一位小学校长高兴得不得了,催过好几次,还自己找车到图书馆拉书。
义工
有书,也要有人。
“立人”馆员都是专职义工,而且是自己找上门来的“理想主义”青年:受过高等教育,为推进自己的信念,甘居乡镇,每月只拿千元左右的补贴。
“立人”创办者李英强,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第六分馆馆员魏佳羽,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博士生;第七分馆的袁志涛,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目前,全馆已有专职义工18人。
第一分馆的专职义工王一夏,25岁。2010年5月16日,她冒着雨,扛着大学宿舍里的席子,有些落魄地走进青石镇中学,以至于校长以为“这孩子有些事没想通”。
她确实想了很长时间,才做出加入“立人”的决定。2008年,王一夏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读硕士研究生时,从网上得知“立人”。她先报名做第二年的短期志愿者,5个月后,又给李英强发电邮,询问“如果条件允许,我是否能够得到毕业后(2010年)担当专职义工的机会?”
李英强问了她很多问题:为什么想来“立人”?如何胜任?能做多久?父母是否支持?有没有男朋友?如有,他是否支持你?对收入的预期如何?⋯⋯
这些问题看似琐碎,却对“立人”十分重要。李英强希望找到“在县镇地区坚持十年以上的义工”,但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在乡镇长期从事义务工作。此前三年,已先后有三名义工离开第一分馆。目前,全馆工作时间最长的专职义工也只有两年。
专职义工不仅负责日常借阅,还定期更新本馆博客,报道近期活动,发布需要捐赠和已经购买的书单。2009年5起,他们还成了当地学校的“兼职教师”,因为一些分馆每周开设阅读课,学校则把课程纳入初中一、二年级的教学计划。专职义工在课上推荐新上架的书目,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以及如何通过阅读去学习。
2010年4月起,各分馆出版《立人小报》,设置好书推荐、公民常识、随笔等栏目。各馆义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投稿,并把小报发放给语文老师。
王一夏自己也喜欢在小报上写随笔。迎接2011年的一期中,她在一篇描述图书馆员生活的文章中引用学者崔卫平的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
“立人”也有兼职义工和志愿者,平时通过互联网联系,各分馆开办夏、冬令营,或是邀请大学教授到镇上做讲座时,他们就自掏腰包,跑到各馆予以支持。
夏、冬令营经过精心安排,为小学生们安排互动游戏,高中生则有诗歌朗诵、辩论赛和话剧排演。“立人”辩论赛的辩题都是现实中的话题,如“政府是否应该控制房价”“政府是否该管制互联网”等。第四分馆2009年夏令营,演出了话剧《绿野仙踪》,志愿者和孩子们自演自导,他们饰演了女孩、巫婆、笑声甚至风和雨。
我们
“立人”是完全依靠捐款、捐赠建立的图书馆。三年间,立人的社会捐助者已达三百余人,他们都被亲切地称为“立人之友”,每月会收到“立人”寄来的电子杂志,告知工作总结和财务报表。
捐助人也有读者自己。读者吴凯鹏就把17岁的生日礼物送给了第一分馆:一本《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书里有一张韩寒的海报。吴凯鹏在空白处写上:“我是中国公民”,然后贴在藏书室门口。这个蕲春一中的高三学生,自认有些“小愤青”,他说,他也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为什么你有这么多规则,为什么我不能做想做的事,不能说想说的话。”
蕲春实验中学的蔡海也是“立人”常客,他和几个高中生成立了“海鸥小组”,想要办自己的读书小报,他们独立写稿、约稿、编辑、排版,还四处寻找找便宜的印刷厂。
“立人”鼓励孩子们自己办报。蔡海喜欢经济学家茅于轼,想转载他的文章,李英强便为他找到茅于轼的电话。蔡海打过去,描绘自己的想法,茅于轼不只答应转载,还为他们的报纸捐款500元。
2010年3月,这份中学生自己的读书小报正式出版,取名《一代人》。“海鸥小组”在题注中写道:“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份不定期的报纸已经出版四期,每期12版,在蕲春县高中生中传阅。
本地
“立人”起步时,李英强和朋友们都很忐忑。往来的几十封邮件,谈的多是没钱,没人,可能做不大。
最初的确艰难,前几个分馆多是通过理事的“私交”建立的。第一分馆设在李英强的母校青石镇中学,第二分馆设在理事张大军的家乡淮滨县固城乡。第三、四分馆在理事袁万明的家乡四川巴中。
李英强也提醒自己,中国有2000多个县,“立人”做不到这个数。但他心中的“立人”不只是图书馆,更是教育和文化平台:“不是挨家挨户去普及照明,而是建设灯塔,为那些在夜间航行的船只指引方向。”
2007年底,李英强、余世存、张大军等人组成了立人乡村图书馆理事会。现在,理事会成员已由当时的10名发展为22名,他们都抱有这样的信念:各县域都有一批有识之士热心公益,“立人”的最终目标,是将这些有识之士构建成图书馆的本地支持网络,实现“立人”的本地化。
随着社会认可度的提高,到目前,“立人”已经收到20余个建馆邀请。但“立人”对新开分馆有严苛的要求:由本地邀请,成立“本地理事会”,提供初始资金和后续专职义工补贴,并面向本地社会开展文化教育服务。理事会认为:一个分馆的长期投入需几百万,倘若不能依靠激活当地的资本和社会支持,便不可持续。2010年9月,第九分馆在重庆忠县成立,专职义工的部分补贴也开始由本地理事会筹资。
这或许是“立人”本地化的开端。在李英强的希望中,“立人”的未来应该是:乡镇也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公共财政,支持图书馆成为本地的公共服务。而到那时,“立人”的接管者或许就是现在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