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两会议案提案酝酿过程:西部争取区域发展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8日10:36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瞭望东方周刊2011008期封面:两会前传 瞭望东方周刊2011008期封面:两会前传

  两会前传

  当两会大幕拉开之时,一个气氛热烈的“舆论场”,必然将围绕着大会堂内的建言议政而层层推展、辐射能量。来自不同地方、各个界别的代表委员,从不同角度提出议案提案,探讨激辩;而在会场之外,更多的人期待着国家最高议事殿堂内的讨论能让自己的梦想和诉求更多地变成现实。

  本刊追踪了几份议案提案的酝酿过程,涉及西部省份争取区域发展政策、医药行业合纵连横,民营油企通过商会发出诉求之声。在全国两会召开之前,各方对于议案提案的精心准备,犹如一场紧张精彩而又意味深长的“前传”。

  当代表委员们怀揣建言踏上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那宽阔的台阶,千万颗充满期待的心都在随着他们的脚步砰然跳动。

  “西三角”构想

  省委书记批示说,这一建议作为长期战略构想,可先通过政协和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央反映,以待条件成熟时能够纳入国家规划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葛江涛 | 北京报道

  从青海来到北京的张周平信心十足。

  和一年前参加全国两会时一样,他手里有一份区域发展提案,一样有地方省级领导的支持,一样期望获得国家层面的认可。

  在2010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青海省委主委、青海省政协副秘书长张周平提交了《关于规划建设兰州西宁经济区的建议》,即后来被称为“西三角”的区域发展规划。

  当年7月,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子,中央同意建立兰州、西宁、格尔木经济区,并要求以重要经济区为发展引擎,提高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效益。

  “‘兰西格’得到了中央的肯定,我非常高兴。这个建议实现以后,作为参政议政的一员,我也增加了信心,就想到了更大范围的黄河上游经济带。”张周平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黄河上游经济带包括黄河上游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较快、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青海东、西部地区,甘肃中部地区,宁夏中北部地区。

  从2008年开始,区域发展就成为全国两会的重要话题,其背景是国家性区域经济规划连番出台。根据记者粗略统计,2009年以来有超过25个区域性规划及类似计划得到国务院批复。这些区域规划或由一省自发,或覆盖数省,虽然名称各异,类型不同,但一般由地方发动、再进入相关国家部委的规划,最终纳入国家布局。

  而随着2010年“十二五”规划最后定调以及2011年“十二五”开局,区域规划能否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关系着地方未来5年的发展前景。

  “全国的发展形势就是搞区域经济,各种经济区、经济带。”张周平认为,全国“两会”为地方提供了这样一个公开竞争的平台。

  而他自己,再次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瞄准国家战略

  按照张周平的说法,“西三角”运作了9个月。

  其实最早的“西三角”并非指青海、甘肃和宁夏三地。早在2004年,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学者刘斌夫在其著作《中国城市走向》中就提到“西三角”这个概念。他设想,以西部三个中心城市成都、重庆、西安为支撑点,形成连接大西部南北的经济合作区域,并预言那里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经济重心。

  张周平说,他自己的“西三角”则在2008年底开始孕育。当时基于宁夏经济条件好的现实情况,首先提出了兰州和西宁的共同发展。2009年6月,张周平与青海省委党校有关专家座谈时,首先提出了《规划建设兰州西宁经济区》课题。

  “兰宁经济区”指兰青铁路沿线地带。作为经济区中心地带的西宁、兰州之间的青海海东地区,自2004年至2008年连续五年工业经济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自然成为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榜样。

  这一设想立即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支持。随后的3个月里,张周平等人奔赴海东地区以及青海、甘肃的其他相关地区进行调研。

  “有些对宏观经济不太了解的地方领导就不是太欢迎,有人担心经济区建立不起来,有些人担心作为两个资源省份,建立经济区是赔本赚吆喝。但绝大多数地方都非常支持。”张周平回忆说,特别是海东地区的一位常务副书记十分高兴,认为这将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机会和潜力,特意陪同调研人员吃饭,共同商量。

  当年12月,在张周平的主持下,专家学者们很快完成调研报告《关于规划建设兰州西宁经济区的建议》,并通过农工党青海省委上报到中共青海省委,“选择这个时间也是有讲究的,就是想赶在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之前提出来,能搭上国家战略的机遇。”

  不久就是青海省两会,张周平进行了主题发言,“这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宣传,当时也接受了很多新闻媒体的采访。”发言结束后,旁边就有人告诉他,肯定会成为热点提案。

  提案在当地电视新闻中播放后,张周平正读高中的女儿到肯德基吃饭时,听见周围人谈论西宁兰州经济区一事,就跑过去跟人家说提案者就是她爸爸,“她非常得意,也很关心这些事情,现在我有什么想法都会跟她沟通。”

  “西三角”很热闹

  2010年初,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对调研报告进行批示,称这一建议作为长期战略构想,可先通过政协和民主党派中央向中央反映,以待条件成熟时能够纳入国家规划。“近期我们一要积极研究推动以西宁为中心的城镇集群建设和发展。二是主动积极加强与甘肃省的沟通联系,增进合作意愿,尤其是在当前一些重大项目上双方加强配合,找时间我们去一趟兰州。”

  彼时,强卫自北京调任青海已将近3年。他到青海后,曾经提过“四区两带一线”的规划,将青海分为三江源地区、柴达木地区、青海湖地区以及东部地区。

  “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三江源以及青海湖生态保护区都先后上升到国家战略,而人口最多的东部地区却没有同步进入国家战略。”张周平说,如何让东部地区进入国家层面的规划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

  当年的青海两会后,张周平的提案被青海省政协列为重点提案和主席一号督办提案。

  接下来3月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张周平也提交了相关提案。

  提案在两会之前的农工党中央全委会上得到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向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当面汇报时,陈宗兴提出将银川也纳入经济区内,并要求他回去进行更加充分的调研,“这样经济总量更大,而且地方文化氛围相似。”这样,“西三角”彻底成型。

  继而,甘肃省政协负责人将该提案也报送甘肃省委书记陆浩。陆浩批示说,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设想,兰宁经济区的建设如能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区域发展规划,给予政策倾斜,将对甘、青两省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对青海省的同志提出的这一建议我们应积极回应。”

  于是,青海省委政策研究室、省社科院等部门纷纷参与进来。

  不过,提出“西三角”的也并非只此一家。2009年的全国两会上,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就提交了关于成都、重庆、西安“西三角”经济圈发展的提案。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对此曾表示:“胡总书记要求重庆建成西部重要的增长极,但单靠重庆总量不足,势单力微,希望延续国务院提出的成渝经济区概念,在西部打造一个三角经济区。”这番话,进一步道出重庆打造“西三角”的期待。

  2010年全国两会,重庆、陕西等地的代表、委员也纷纷提及这一设想,并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其势头甚至大大超过兰西银经济区。

  张周平则认为,这一“大西三角”加上兰西银经济区更为合适:因为重庆和成都均地处西南,北边的西安经济区则在地理位置上明显偏东,“中国大陆版图的中心位置在青海的民和县和甘肃的海石湾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西三角不能没有兰西银的位置。”

  最后,农工民主党中央也提出建议,将西部以重庆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城市群构成的“大西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

  自治区书记的批示

  2010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关于“西三角”的提案转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月我就接到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的电话沟通,称完全支持我们的提案,并建议将格尔木替代银川放进去进行发展。”张周平说,对方还提到,准备将他的提议列入国家发改委的调研项目,并表示等调研结束以后,将可能纳入西部大开发第二轮规划或者“十二五”规划,“具体将根据调研的情况,看能放到哪边去就放到哪边去。”

  而据本刊记者了解,由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牵头的“十二五”区域规划在2010年夏季前结束了基层调研。而根据中央领导的意见,中西部地区的区域规划被纳入优先考虑之列。

  其中,主要包括广西“西江黄金水道”、河南“中原经济区”以及内蒙古等地的计划。即使在西北五省区中,新疆、陕西也有自己的区域设想。种种竞争之中,兰西格经济区至少在提出时间上并不占优势。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发言中提到:“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

  至此,“西三角”尘埃落定。“作为参政议政的一员,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张周平说,通过相关各省政协以及相关人员的努力,兰西格经济区最终被中央采纳,对实现黄河上游经济带的目标奠定了进一步的基础。

  “第一阶段提出的范围后来觉得有点小,如果把银川也拉进来,兰西格,以及呼和浩特、包头、银川和陕甘宁,就能形成黄河上游经济带。”他信心十足地说,“西北的东部面积不小,但在国家层面上不太重要。怎么让它上升到国家战略,单枪匹马肯定不行。我们想要跟银川结合起来,让整个区域都上升到国家战略,这样青海四区就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兰西格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一些原来不太看好它的地方官员也开始转变态度,认为黄河上游经济区肯定蕴藏着更大的潜力和机会,再下去调研就得到地方更普遍的热情欢迎。

  2010年7月,新一轮调研启动,“这时候整个规划就由青海省政协主席白玛牵头,青海省政协跟青海省农工民主党委组成联合调研组。”张周平说,有了在当地德高望重的白玛主席的牵头,这个规划的工作往下更加顺利。

  “白玛主席来宁夏调研的时候,自治区陈建国书记刚从北京开会回来,还是见面接待,我们也很看好这个项目。”宁夏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兴华觉得,今年两会的这个提案,肯定可以帮助黄河上游经济带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很快,调研结果《关于规划建设黄河上游经济带的调研报告(初稿)》得到陈建国的批示:这是推进黄河上游三省区合作的积极尝试,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际举措,我们要积极响应。“请自治区政协积极参与有关调研和会商,争取取得实质性进展。”

  在得到各地负责人的支持后,甘肃、青海以及宁夏三省区政协的热情更加高涨。目前,整体调研报告已上报全国政协。

  经过几个月的奔波调研,张周平现在已经集中精神准备即将开幕的全国两会。“我今年的提案主要讨论黄河上游经济带,希望能搞一个多民族的经济区。”张周平说,“大西三角”经济圈,将成为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对于加快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而在那些从各个西部省区飞往北京的航班上,来自不同地方的代表、委员们也会带来自己的梦想。黄河上游经济带能否最终胜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东方周刊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两会前传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