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中央号令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专家称应引导放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8日10:54  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中央为何号令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一定要防止把管理变成一种管制,应该引导服务、放权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芦 | 北京报道

  2月19日,位于北京市西北五环附近的中共中央党校比以往更加警备森严。

  这天上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在此召开,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和各省主要领导齐聚一堂。

  此次研讨班的题目是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在开班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称此次专题研讨班“目的是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当前社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着重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思路和举措,为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凝聚强大力量”。

  除此之外,胡锦涛具体提出了要抓好此项工作的8点意见,包括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等。

  对各个时期中央文件都颇为熟悉的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告诉《望东方周刊》:“关于社会管理,中央还没有过一次全面系统的单独叙述。此次会议,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带有重要的方向性的会议。”

  大年初二下通知

  据参与此次会议前期准备的人员透露,在农历大年初二,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的学者便接到通知,为领导干部提供些学习参考资料。

  2月6日,年初四,国务院有关部门召集学者们开会,并布置任务,准备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国外的社会管理情况、中国历史上的社会管理情况、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管理情况。各单位资料准备完毕后,统一交予国务院。

  “研讨班也不能说得太专业了,当作纯学术会议。实际上还是党内高级干部统一认识的问题。” 叶笃初告诉本刊。

  他解释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的形式有别于传统的工作会议:“这个班要展开研讨,可以发表想法、建议甚至不同的意见,在统一认识、统一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行动。不是中央说方向,各地就马上回去干。”

  各地亦有自己的材料,主要是当地的突出问题,如住房、养老、医疗等老大难。“过去开会只是中央提要求,现在更多地进行上下沟通,有利于对各种问题区别对待。”

  他预计,在此次会议后,热潮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使省部级干部们在认识上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会议精神将由各省市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传达。随后,估计还会有一些专业会议和具体措施负责落实。

  中央会议文件的“常用词汇”

  在此次专题研讨会之前,经过约10年的发展,社会管理一词已经逐渐成为中央会议与文件中的“常用词汇”。

  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社会管理便被明确为政府的四项主要职能之一。这份报告中,在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题目之下,社会管理被涵盖在子题目“维护社会稳定”中,具体表述为“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这一定程度代表了早期社会管理的思路。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张林江告诉《 望东方周刊》:“没有放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高度考虑,而多是从单纯追求社会秩序出发,目的是要控制和管制社会。管的成分多,服务的成分少;控制的成分多,鼓励社会自治、自律、自我服务的成分少。”

  2004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描绘了新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提出了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这被学者们视为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

  “由于社会建设和管理是放在一起提出的,从当时的文件内容以及上面所提到的理论研究来看,人们关注更多的是社会管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龚维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可以看出,社会管理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在固有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等论述之前,文件将完善社会管理的内容首先列为“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与十六大报告不同,十七大报告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为单独一个部分阐述,其中包括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等内容。社会管理成为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手段,亦有专门论述。

  进入2010年,中央关于社会管理的表述前所未有地频繁。

  2010年3月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合理调节社会利益关系”。

  随后,在5月的新疆工作座谈会、7月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和9月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社会管理都成为领导人发言不可或缺的内容。9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23次集体学习,主题便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

  而在2010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也被单列论述,成为2011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非管控的成分在增加

  叶笃初认为,如果要为此次研讨班找一个主题词,无疑是社会管理的“科学化”。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对本刊解释,所谓科学化,就是尊重客观规律,符合实际状况。

  “过去,我们只是把社会管理看做治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是针对‘相对负面’的做法。事实上,社会发展带来多样化,比如社会组织和利益诉求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不一定是负面的,社会管理要应对这些趋势。”吴忠民说。

  将社会管理创新纳入中央议程,便是应客观现实之需。

  就在此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会议举办之前一天,《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的文章,称“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

  李培林在文中写道:基层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无法解决在基层,导致上访案件增多;在一些地方,有些社会问题由于多年积累,形成民怨,很容易因意外事件造成群体性事件。因此,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纵观近年来中央在社会管理上的表述变化,亦体现了科学化的方向。

  张林江说,虽然目前关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边界、关系仍比较含糊,但是总体趋势是,社会建设的内容越来越多,社会管理逐渐成为社会建设的一个方面,“非管控的成分在增加,促进社会发育的成分在增加”。

  “中央已经注意到,社会管理只能解决一部分社会问题,大量的社会问题要通过社会建设来解决。而在做好当前社会管理的8点意见中,也有不少社会建设的内容。”

  在8点意见中,胡锦涛提到,要“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在此之外,他强调,“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吴忠民说,“一定要防止把管理变成一种管制,应该引导服务、放权。以前是把民众放在被动的位置,现在要倒过来,党和政府的决策去适应民众的需要。”

  2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研讨班上发表讲话,称“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在发言中,周永康同时强调:“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

  叶笃初说,“西方是把服务放在前面,而我们把服务当做一个子题目。实际上,现在党已经把服务放在前面,但是总的讲法,暂时还是叫做‘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没有一个正确的秩序制度和运作程序,服务就很难正确开展,所以观念上还有个过程。”

  在此次研讨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指出:“我国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在具体的内容上,此次讲话仍然沿袭了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再造“基层社会”

  叶笃初说,相比提出“和谐社会”这个较为抽象的概念,这次胡锦涛讲话提出的8个要求是刚性的要求,除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之外,其他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次的研讨班要付诸实施,各地的做法就不能提得太抽象,必须要有指标”。

  而在这8点要求之中,张林江认为,最大的亮点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

  学界的一种主流观点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社会的基层基础和社会底层受到很大破坏。工业文明使得传统的乡土社会瓦解。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曾通过人民公社和单位制等方式把社会主体归位、管控,并用计划经济的资源配置方式加以固化。改革开放大大加强了社会流动,社会结构重新排列组织,传统的社会管理基础逐步销蚀,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巨大变化。如今,在城市总人口中,传统意义的“单位人”由过去占95%以上下降到现在只占25%左右。

  张林江说,“单位放弃了对人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社区又没能及时有效地接纳过来。由于政府不掌握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和基本信息,对人的管理越来越难,同时对个人的服务也很难实现。

  比如,2亿多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既增加了社会活力,创造了社会财富,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交通、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这些人的基本情况不能准确、及时、全面了解,连2亿多这个总数也是估算的。要谈到对他们管理和服务就更难了。”

  “强调基层社会管理,既包括政法机关为主的维稳、治安等方面基层管理,更应当强调以社区为主的基层自治、基层服务和基层治理的基础建设,”张林江说,“胡锦涛同志在论述党的建设时有个观点,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个话在社会管理中同样适用,社会结构出了问题,最底层的东西是松散的,在上面盖楼必然是不牢靠的。”

  李培林在《人民日报》的撰文同样指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建设就包含着两个基本目标,即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加快社会的自我发育,增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扩大社会自我管理的范围。鉴于目前我国社会的发育和发展明显滞后的现实状况,第二个目标的确立和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