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专家谈云南溜索行医28年医生:扶贫需社会动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2日01:19  央视《新闻1+1》

  在我们国家偏远的农村,如何与外界解决交通问题,一直是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拉马底村溜索过江的状况,近期因乡村医生邓前堆的事迹受到关注。我国GDP已经世界第二,但是一些地方还很贫穷,如何应对?2011年3月1日央视《新闻1+1》播出《再见,“溜索过江”》,以下是节目实录:

  主持人 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在我们国家偏远的农村,如何与外界解决交通问题,一直是个比较让人头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关注在云南怒江边上一个贫困的山村,多少年了,这里跟外界交通的方式竟然一直是最原始的这种溜索的方式,好在这种状况马上就要改变了,我们去看一下。

  字幕提示: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拉马底村

  解说:

  一条充满了危险的溜索横跨怒江,它是老者的记忆,它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眼前的生活。到东岸去,尽管每个村都有怒江落难的村民,但是这一条钢索却仍然是无数人通往外界的必须。

  记者:

  大爷您好,您多大年纪了?

  福贡县瓦娃村村民:

  62(岁)。

  记者:

  现在再过这个溜索体力上还行吗?

  福贡县瓦娃村村民:

  可以的。

  记者:

  还可以。

  福贡县瓦娃村村民:

  还可以。

  记者:

  不累啊?

  福贡县瓦娃村村民:

  不累,过了就到了嘛。

  记者:

  害怕吗自己过?

  福贡县瓦娃村村民1:

  害怕。

  记者:

  为什么不去绕山路走桥呢,为什么还走这个索呢?

  福贡县瓦娃村村民1:

  因为那是很远。

  解说:

  35万元,孩子们就可以远离危险,150万元,村民们就可以赶着马车横过怒江,当然如果有700万,汽车就可以开进这些偏远的山区。修一座桥是每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一个想也不敢想的梦。如今一个调研组给他们带来了希望,他们来自于北京的交通运输部,村民们得到的回答是:桥可以修,而且马上就可以修。

  工作人员:

  拉马底村的交通出行问题是我们怒江上比较典型的出行难的一个村。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翁孟勇:

  中央领导同志对解决云南边境地区的民族群众交通出行非常关心,我们来调研,同时看望你,不光是你们村,包括整个将来怒江地区,所有溜索过江的问题,我们尽快要把它解决好。

  字幕提示:拉马底村交通规划图

  解说:

  中央关心,省里关心,为了解决过江难,县里的交通局已经制订了具体的规划。计划投资765万,建一座汽车吊桥,计划投资150万元,改建一座人行吊桥。还有925万元投资3条沙石公路、2座钢筋混凝土河桥。福贡县的拉马底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拉马底村村民:

  想买的东西还挺多。

  拉马底村村民1:

  想买的电视机、沙发。

  解说:

  改变离不开一个名字,他就是这个春天传遍大江南北的乡村医生邓前堆,46岁的他在这条危险的钢索上已经坚守了28年,溜索行医,救治伤病,风雨无阻。

  拉马底村乡村医生 邓前堆:

  以前是用木头做的滑板比现在更危险,拴不紧的话会掉进怒江沟里面,特别是溜索旧的时候是磨烂的嘛,铁索上有刺,刹车是手来刹嘛,刺着手心上出血,皮肤都刺烂了。

  解说:

  邓前堆告诉每一个外边来的人,他有个愿望,那就是希望村子里修一条能通车的桥,他的故事被无数人所知后,他的愿望已经近在眼前。

  翁孟勇:

  确实我是很有感慨,尽管这个情况我们知道,这些年也做了许多努力,但是到了实地一看以后,我们更感觉到一种责任。

  解说:

  一个朴实的愿望,一座可以通行汽车的吊桥,邓前堆给拉马底村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古老的出行方式的告别,而我们听到的好消息是:整个云南省怒江州现存的42对溜索除了10对将保留作为旅游体验项目和古老交通工具的实物展示外,其它32对溜索都将被拆除。云南省交通部门表示,两南内怒江州境内现有的溜索将全部被改造。

  本台记者 乔亚美:

  目前在怒江境内的江面上共有105座各类桥梁,相当于平均每5公里就会有一座江面吊桥。目前在怒江州连接两岸除了这种桥之外,还有汽车吊桥、拖拉机吊桥、农用车吊桥、人行便桥,还有溜索,他们的造价差别很大,像这样的人马便桥的造价在120万,而一座汽车吊桥的造价则需700万。

  翁孟勇:

  这些问题呢我们希望结合着我们国家的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道路的建设,在“十二五”期间有一个彻底的改观。

  解说:

  溜索改造,公路建设,隧道修建,交通运输部和云南省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彻底改变村民出行难,到那时这些怒江峡谷中的溜索将只是一个历史变迁的见证。

  主持人:

  王教授,我不知道您怎么看,我觉得看完这个短片,当地人应当感谢邓前堆,因为由于他大家对这个地方有了一个新的了解和认识,然后加速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进程。

  特约评论员 王锡锌:

  我觉得首先感谢这位邓前堆乡村医生,毫无疑问我觉得是有道理的。因为他这种敬业的精神,他这种人格的形象,可以说是带给我们某种震动,我有心灵的感动,所以很多人来关注这些,我觉得是一种新的共鸣。那另外一方面,您刚才提到这个事情报道出来以后,有这么快的跟进、落实中央领导同事的重视,各级政府的反映,我觉得也反映出现在政府和民众需求之间比较快速的反映能力和对接,快速的回应性,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可能构成了这样一种快速见效的情形。

  主持人:

  刚才您说到一个词“震动”,我想一方面大家是震动于邓前堆的职业操守,另外一方面大家也震动,就是震动于我们国家的GDP已经整个在全世界排到第二了,结果我们现在国家还存在有这么偏僻、这么需要帮助的地区。

  王锡锌:

  其实在整个报道中,我们所看到的的确就像你刚刚说的,我觉得就是一个双重的震撼。第一个震撼,前面已经说了,片子也已经播了很多了。那就是一个人他对职业,他对这种当地民众的服务,他的人格形象。那另外一方面,在他生活的这种背景中,那种环境可能原来也许我们看到有很多地方都会这样,但是在今天我们国家经过三十年这种高速地发展,GDP已经成为全球第二,超过40万亿的这种时候,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国家已经富了。那事实上整个邓前堆所生活的场景,他让我们看到我们还有很多地方,民生的这种问题还比较严峻,我们还面临很多挑战,所以这个可能既是一种震动,对我们来说在“十二五”整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需要我们的眼睛和心灵都要去聚焦的地方。

  主持人:

  关键刚刚我们通过短片看到,说这种通过绳索去交通的方式这是一个非常原始,而且一代人一代人就这么传下来的。

  王锡锌:

  对,如果说从当地的情况来看,你刚刚片子里看到有些人已经习惯了通过绳索,而且你表面看好像他们觉得这个不累、很轻松,但实际上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现在已经有更加安全的、更加高效的、更加便利的交通。因此,传统的许多东西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是需要通过关注,通过心动和行动去改变,去让这种发展的均衡性、公平性能够展现出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央视新闻1+1

更多关于 邓前堆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