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科学巨星朱光亚陨落 81岁才从科研岗位正式退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09:10  瞭望

  《瞭望》文章:朱光亚:一颗不落的星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孙英兰

  2月26日上午,一场不期而至的春雪笼罩着京城,在一片庄重圣洁的银色中,一代科学大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朱光亚院士走完了他87岁的传奇人生,驾鹤远行。

  “朱光亚先生长期致力于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由于工作性质,他做过的很多工作至今仍不能公开,但历史不会忘记。他既是对中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国防科技事业作出重大和开创性贡献的战略科学家,又是一个品德高尚、虚怀若谷的科学大家、一个大写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新型激光武器研究开拓者之一、应用物理学家杜祥琬院士2月27日在与《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交谈时说。

  杜祥琬与朱光亚共事46年,视朱光亚为师长,“我一直在光亚先生的领导下工作,光亚先生学识渊博,他睿智、谦和、平易近人、淡泊名利、默默奉献的精神、学风、品格,令我受益匪浅。光亚先生的离去是中国科技界的损失,他的治学为人风范对今天的科技界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拥有一大批像朱光亚这样的人。”

  特殊生涯绝口不提

  与国内许多声名显赫的科学家不同,“朱光亚”三个字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几乎绝迹于媒体报端,直到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这位为共和国核事业发展默默奉献智慧和赤诚的核物理学家才算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世人瞩目的“公众人物”。在他为数不多的几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活动中,本刊记者有幸两次与这位科学大师面对面。他身边工作人员说,“首长几乎不接受媒体采访,更多的是‘隐姓埋名’默默工作。《瞭望》杂志是他接受的有数的几次媒体采访之一。”

  几十年来,我国的核技术研究和科技发展举世瞩目,但朱光亚始终在这辉煌成就的幕后默默耕耘。历史资料显示,在我国“两弹”研发、地下核试验、核电站建设等核科技事业发展中,朱光亚一直处于高层决策的中心,无论是后期的发展战略,还是许多技术关键,都起着决策领导人的作用,对我国核武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在采访中,他只字不谈自己。他几次说过,“核武器事业是集体的事业,所有的一切荣誉都是集体的。我仅仅是其中的一员,是一个代表。”

  中国工程院第一任秘书长、《钱三强》传作者葛能全告诉本刊记者,2001年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要为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出一本传记作为建校重点图书送给校友,该书由原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主编。“钱学森等23位科学家都写了传记(有的是别人代笔、有的自撰),有的甚至写了8万多字,唯独光亚院长亲笔写了一篇关于发展原子弹的综述,客观地写当年中央怎么决策、科学家怎么攻关,没有一个地方专门写他自己,全文不到6000字。”

  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后,朱光亚接受了《瞭望》的独家专访和拍照,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谈得最多的是如何加强工程院和科学院“两院”院士的合作交流、如何开展重大咨询工作,如何注意将工程技术与科学密切配合以体现现代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的特点等,尤其强调工程院在评选院士时一定要重质量,要让院士队伍保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水平。而对他那富有传奇色彩的特殊生涯却绝口不提。从1950年代末投身核武器研制到仍在担任的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华发早生的他只是感慨:“整整35年了!我的半生都投身在这一神圣事业中。”

  1996年10月7日,《瞭望》新闻周刊以《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中国暂停核试验的前后》为题刊发报道,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可又有谁知道,这篇3100字的文章是由朱光亚这位科学大师字斟句酌、把关定稿的。

  “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

  生于湖北宜昌的朱光亚,1945年从西南联大物理系毕业并留校担任助教,次年9月经吴大猷教授推荐前往美国密执安大学,作为吴先生的助手一边做理论物理课题,一边在研究生院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进行实验核物理的学习研究。1949年秋,25岁的朱光亚通过了博士学位答辩。

  在新中国的召唤下,1950年2月朱光亚取道香港回国。途中,他与同时回国的51名留美同学联名发出《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

  在朱光亚看来,“只有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祖国,个人的人生价值和理想才能实现。”

  这封公开信后来刊登在《留美学生通讯》1950年3月18日第三卷第八期上,它像一个号召令,让更多海外学子受到感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建设新中国的栋梁。

  1950年3月朱光亚回到国内,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核物理专业人才。与此同时,他没有忘记研制原子弹的志向。1951年5月,他撰写的《原子能和原子武器》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书中介绍了原子能发展、原子弹研制、氢弹秘密等内容,是我国系统介绍核武器的早期著作之一。

  1952年春,朱光亚作为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的翻译之一,参与了朝鲜停战谈判。朝鲜战场上残酷的战争场面、敌我双方武器装备的差距、美国的核威胁和恐吓,使朱光亚深深认识到,年轻的共和国要想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受外侮,就必须拥有自己强大的现代化国防。

  年底,刚从朝鲜战场归来的朱光亚被直接调到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任物理系教授,陈佳洱、宋家树、王世绩院士等都是朱光亚教过的学生。

  从北京大学到朝鲜战场再到东北人民大学,朱光亚在回国后短短2年的时间里,工作三易其地,此后又多次调动工作,但他从未有半句怨言,在他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他将随时服从国家需要、听从组织安排。

  潸然泪下

  1955年,中共中央作出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战略决策。朱光亚奉调回京筹建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现技术物理系),为核科研培养专门人才。次年9月,他调任中科院物理所中子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在所长钱三强的领导下,带领年轻人从事中子物理和反应堆物理研究。此间他参与了苏联援建的核反应堆建设和启动工作,发表了《研究性重水反应堆物理参数的测定》等论文;领导设计、建成了轻水零功率装置并开展堆物理试验,跨出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核反应堆的第一步。

  1957年朱光亚被调进原子能研究所,不久,他再次奉调到新组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副所长,和先期到来的邓稼先等人共同筹办核武器研制工作。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中国被迫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事业。年仅35岁的朱光亚被任命为中国核武器研制的科学技术领导人,肩负起中国核武器研制总指挥的重任。

  核武器研制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大科学研究工程,朱光亚亲自参加领导、指导了研制任务的分解、确定应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选择解决问题的技术途径,设立课题并制订重要攻关课题的实施方案等,并在原子弹研制的关键时刻,出任4个技术委员会之一的中子点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主任委员彭桓武等一起指导关键技术的攻关。他亲自撰写的《原子弹装置科研、设计、制造与试验计划纲要及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原子弹装置国家试验项目与准备工作的初步建议与原子弹装置塔上爆炸试验大纲》,被誉为“纲领性”的文件,对中央正确决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朵巨大的黄褐色蘑菇云在西北大漠上空升腾,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看到那惊心动魄的壮景,看到自己18年前漂洋过海去追求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在试验场撤离途中的朱光亚不禁潸然泪下。

  “科技众帅之帅”

  在朱光亚、郭永怀等人的领导组织下,1965年5月14日,我国又成功进行了核航弹空爆试验。1966年10月27日9时,我国第一次核导弹(原子弹与导弹“两弹”结合而成)发射爆炸试验成功,中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比核航弹更为先进的核武器。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核航弹、导弹核武器的成功,我国仅用了两年时间就顺利完成原子弹研制的“三级跳”计划,快速实现了原子弹的武器化。

  为落实中央“一鼓作气,拿下氢弹”的指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核武器研究院全面转向氢弹的理论研究。此时已是研究院副院长的朱光亚和彭桓武一起,组织制定了加速突破氢弹技术的科研工作大纲,他还组织起草了《关于突破氢弹技术关键问题上的工作安排》,对必须重点解决的理论方案和热核材料制备两个关键问题,尤其是氢弹原理的突破,作了统筹安排部署。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强烈的冲击波再次震撼了世界。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朱光亚作为主要领导者之一,亲自组织参与了“两弹”研制成功的全过程。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核武器。”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2004年10月曾撰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杰出的科技帅才——有感于朱光亚在中国“两弹”事业中的贡献》,文中说,“光亚身上的优秀品质,可以说是现代科学精神与传统美德的结合。他有高水平的现代科技知识,又具有民主、协作、求实、创新、谦虚的作风,对于形成科学家团队的强大凝聚力、创造力是很重要的。”“他十分精心地组织了王淦昌、彭桓武、郭永怀、程开甲、邓稼先、陈能宽、周光召、于敏、黄祖洽、陆祖荫等等成千上万的祖国杰出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两弹研制。他在两弹的研制中是科技众帅之帅。”

  81岁正式退休

  1970年,朱光亚从原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调任国防科委副主任。在继续负责核武技术研究的同时,参与组织了中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筹建、核燃料加工和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民用项目的研发。

  曾参加了历次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工作的朱光亚,80年代中后期,作为国务院高技术协调指导小组成员,又参与了国家“863”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2003年,已是79岁高龄的朱光亚又以他渊博的知识、前瞻睿智的战略眼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毫无争议地成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总体战略专家顾问组总召集人之一,为国家未来15年科技发展方向掌舵、把关。

  1980年代末,朱光亚开始参与有关军控问题的研究与对外学术交流。他在和杜祥琬等人合写的《浅谈军备控制中的物理学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军备控制物理学作为物理学应用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他为能亲自参与这一关系祖国安全和人民幸福的研究工作而感到欣慰。

  朱光亚曾多次荣获国家大奖和有关奖励。1999年朱光亚与其他22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这位81岁才从科研岗位上正式退休的科学大师,一直信守着“三老、四严”的格言,即“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和“严肃、严格、严谨、严密”,并用自己的一生秉持、践行着这些信念。

  2004年12月25日,朱光亚80华诞之际,为表彰他对我国科技事业特别是原子能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将我国国家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388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朱光亚星”。

  如今,一代科学巨星就此陨落,但苍穹之上那颗“朱光亚星”将永远星光闪耀。□

(编辑:SN01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瞭望

更多关于 朱光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