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滁州的“大滁城”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7日15:36  《小康》杂志

  滁州的“大滁城”梦想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批复后,皖江城市带起飞在即,苏北发展快上加快,皖北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面对机遇与挑战,滁州是按部就班,还是撑杆起跳?

  文|《小康》记者 孙晓青 滁州报道

  滁州,安徽省的东大门,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襟江带淮,资源丰富,是古都金陵的江北屏障,素有“开天首郡,金陵锁钥”之称。吴风汉韵与秀美的琅琊山赋予了这座城市独有的灵气,从城南新区一路走来,已经成型的高楼大厦和仍旧繁忙的工地则显现出这座城市不断变化的活力。

  很多人用“敢为人先”四个字来形容这里的人,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鲜红的手印,实行农业“大包干”,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由此揭开。随后,农村税费改革、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农村综合改革等都把滁州当作“试验田”。

  而今,滁州又赶上新一轮历史性转折。2010年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确立了以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的“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布局。

  滁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韩先聪认为,滁州在这一历史机遇下已经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理应成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和首选地。当前,滁州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着力打好区位、资源、环境三张牌,建设区域性新型中心城市,努力打造紧靠南京的城市新家园、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吸引东部的魅力后花园。

  在大跨步发展“大滁城”的过程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都在为各种各样的变化而惊叹和欢心,而摆在城市决策者面前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挑战。

  “留人”比“招人”更重要2011年2月10日,春节假期刚刚结束,滁州市人才市场举办的首场招聘会就吸引了80多家企业参与。在广东打工的王红决定利用回家过年的机会去招聘会现场看看,她原来在广东的一家电子厂做工人,工资是2000元,春节前辞了工作。

  在招聘会上,她发现每家企业招聘的人数都不少,招20人以上的企业比比皆是,超1/4企业招聘信息显示缺工达50人以上。有的企业不仅在展位上进行招聘,还派出工作人员在市场各个出入口和市场内主动出击;有的企业利用笔记本电脑不间断向求职者播放宣传片,详细介绍企业软硬条件和自身企业文化;还有的企业老总亲自当起了“猎头”,在市场内主动“觅才”。

  一家电子公司的老总听说王红有在同类公司打工的经验,就主动和她谈了起来,这让王红更坚定了留下来的信心,“没想到家乡的企业这么好,工资是2000元,待遇也很不错,而且我不用再去外地打工了。” 

  实际上,这场“招工战”在兔年新春尚未来到之时就已经打响了。安徽是农民工输出地,但据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底,安徽全省缺工超过50人的企业竟达2300余家,缺工总数达到25万人。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用工缺口也已超万人。

  在很多业内人士和专家看来,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系列政策的刺激下,这种区位、资源优势加快了国内外大企业到这里的投资规模和速度,随着滁州工业强市战略的不断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抢滩”效应不断显现,也让人力缺失的现状在时下愈发凸显。

  目前,格兰仕电器、长电科技、凯迪、霍尼韦尔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天长中粮粮食加工、天帝塑机、明光栖凤湖旅游开发、龙利得包装等一批亿元以上项目也入驻滁州。而这一态势在今年还将持续快速发展。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一两年来最明显的感受是,家里在职校念书的孩子不再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了,往往还没毕业就被本地企业直接吸纳工作了。高俊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学生,虽然还没毕业,但工作早已有了着落,因为他所在的班级和滁州富达机械电子有限公司签订了定向培养协议,“以前学校门口经常挂着印有‘热烈欢迎上海企业来我校招人’的横幅,而现在几乎看不到这种情况了,因为我们根本不愁就业。”高俊笑着说。

  尽管已经有了定向培养的人才输送管道,但滁州富达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订单执行处处长杨恢桥仍要面对缺工压力。公司正面临着自身规模的增长,二期厂房预期4月投产使用,而这一次的用工量将比现有的200名工人数量翻一倍。

  为了有效缓解因过快发展而带来的缺工现状,滁州市采取了“三步走”战略: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加强与用工企业的对接,定向输送人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培养企业所需的各项技能工种;吸引外地务工者回来工作。

  在滁州市的决策者们看来,在当前用工出现结构性短缺的大环境下,滁州企业不能局限于“招人”,更关键的是要“留住人”。

  “大滁城”战略在城南新区,政务中心、滁州中学高中部、初中部,以及实验小学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一幢幢安置房陆续竣工,建成道路园林绿化均已完成,龙蟠河公园、同乐苑小区、发能国际城等仍在加紧建设。昔日里城市的最边缘如今即将成为未来滁州的政务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这样的发展速度让很多滁州本地人也难以想象。

  81岁的李鹏飞身体健朗,听儿女们都在谈论城南发展得好,自己也想亲眼去看看,“五六年前我还来过一次,什么都没有,很荒凉,没想到现在这么发达。”李鹏飞骑着自行车转来转去,竟然迷了路,这里的一切已然变得陌生而新奇。

  在新的政府办公大楼旁边的楼盘,如今的房价已经涨到每平米五六千元左右。陈斌每次经过这里都后悔当初没有“发展的眼光”,2009年这些楼盘刚刚启动时对外售价是每平米3500元。

  据了解,除了滁州本地人外,很多南京人也开始选择“在滁州买房、在南京工作”的生活方式,南京人王业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在滁州买的房子价格为每平米4429元,他为此算过一笔账,在滁州买房比在南京买房的总房款能够省50多万元,即使每月花费1600元的交通费,一年也不会超过两万元,而省下的钱至少可以承担将近30年的交通费。“我买了一辆车,目前滁州市境内已有合宁、蚌宁、宁淮、合徐四条高速公路,每天上下班走高速非常方便,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王业说。

  滁州与南京隔江相望,全椒县紧邻南京浦口区,来安县与南京六合区交界,打造和南京同城发展的城市新家园正是滁州大滁城建设的目标之一。滁州融入泛长三角,首先要融入南京核心区,要提高到南京的交通等级,加快建设滁宁快速通道,形成45分钟的快速通道。两地时空距离正在不断缩短。

  滁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江山说,“大滁城”建设在过去一年大跨步发展起来,无论是市政建设、人民生活改善,还是招商力度和工业发展,我们都在不断加大力度。“十二五”是滁州追赶跨越、奋力“双超”、转型升级、富民强市的重要时期。2011年,滁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以上,财政收入增长2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招商与安商并重去年11月,长电科技半导体封装项目正式落户滁州。该项目位于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北新区,总投资21.5亿元,年产分立器件240亿只,有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分立器件生产基地。

  从去年开始,滁州就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坚持高位推进、加强合作共建,坚持招大引强、深化央企合作,一大批投资规模大、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滁州,长电科技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据招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在最初的招商谈判中,长电科技在滁州和苏北某市之间选择了许久。

  最终长电科技选择了滁州,该公司负责人说,是因为滁州得天独厚的区域位置、政府部门高效积极的态度和淳朴深厚的人文环境吸引了他们。

  滁州的招商环境好一直“名声在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滁州“安家”,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深港企业投资潜力城市……为何滁州能获得如此多的殊荣?滁州的决策者们认为,秘诀除了自身区位的优势外,就是招商和安商并重的举措。

  在滁州城内,常会看到工地和企业在醒目位置竖起的蓝色帮办责任公示牌,上面明确标明了帮办责任单位、帮办目标、帮办责任人联系电话、投诉电话等信息,列出项目序时节点、竣工期限,便于现场督查、考核,也便于接受社会监督。这是滁州市在安商环节上的重要举措。

  滁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树这样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滁州市成立了市招商项目信息处理中心、市招商引资洽谈中心、市直企业帮办服务中心、市直企业帮扶中心,与市行政服务中心、招标投标中心无缝对接,形成“六位一体”的招商工作运行机制,为前来投资的企业开通项目入驻的“黄金通道”,并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小康》记者发现,很多相关负责人都对政府这种“保姆式”服务赞不绝口。很多对口的帮办干部经常不打招呼就直接走访企业,深入项目建设工地,现场办公,逐个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用电、用水、用地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到帮助企业落地,小到招工,滁州市政府的服务做得非常好。很多城市都在谈安商,但是像滁州这样真正把安商做到实处的城市并不多见。”康佳集团的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

  韩先聪在分析目前滁州所处的发展空间时指出,现在皖江城市带起飞在即,苏北发展快上加快,皖北大有后来居上之势,他们“十二五”提出了翻番倍增的高目标,我们怎么办?是按部就班,还是撑杆起跳?这是需要鲜明回答的现实课题。

  “‘十二五’将进入区域竞争的决战决胜阶段,绝不是小组的循环赛,而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一旦出局,满盘皆输。我们必须增强现实的忧患意识,看到潜在的风险挑战。如果不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大有作为,我们在区域竞争中将陷入空心化;如果不在转型升级上大有作为,我们的产业将长期处于低端化;如果不在新型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上大有作为,滁州就会被边缘化。”韩先聪坚定地表示。在他看来,滁州人秉承着“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大包干”的胆魄,只要抓住“皖江城市带”的历史机遇,必将会展翅高飞。

  “十二五”将进入区域竞争的决战决胜阶段,这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一旦出局,满盘皆输。而滁州在这一历史机遇下理应成为安徽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承接产业转移的第一站和首选地。

(编辑:SN01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