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要以“文化GDP”挖掘幸福
珠三角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战略不能局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小文化”范畴,而要着眼于一个“大文化”格局,以文化为灵魂,实现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社会共生共荣,培育文化增长型城市。
文/邓伟根
“文化”是今年全国两会的一个热词,政府工作报告中,文化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深刻领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并创造性地实践于发展中,是当前地方政府迫切弥补的新课题。
跳出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小文化”视角,以文化引领产业、城市、环境、社会和公民素质综合发展,培育文化增长型城市,是“大文化”的概念,也是珠三角后工业化时代的不二选择。
以“文化GDP” 挖掘“幸福”
村在城中,城在村中;走完一城又一村,走完一村又一城。这是珠三角地区城乡形态的真实乱象。珠三角在成功实现农村工业化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异化所引发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户籍鸿沟、收入差距、文化荒漠、综治维稳⋯⋯已成为阻碍珠三角地区科学发展的绊脚石。
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近1800亿元,人均已超一万美元大关,步入后工业化时期,正迈向全面城市化阶段。然而上述绊脚石令这种转型举步维艰,归根结底是民众缺乏文化认知度和归属感,缺失城市精神。也就是说,缺少统筹经济、社会各项发展的灵魂。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那么也应该是一个地区的精神和灵魂。
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也印证了文化的重要性。其在20世纪中叶陆续开始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使许多城市显露经济的震荡,也直接显现在了城市面貌上—— 荒废的工业区、废弃的老城区,并由此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这使得政府当局意识到要想在新的全球经济秩序中立于不败之地,城市就必须塑造高品质的文化环境和优越的生活环境,成为宜居宜商的社会。于是,“文化”成为一种新的资源要素,“文化规划”成为北美、西欧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大热门词汇。
南海自秦朝设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我们对岭南文化的历史追根溯源,就会发现广东历史的很大一部分和南海的关系密不可分,特别是广东早期的社会生活,主要是南海的历史。南海的西樵山,有“珠江文明灯塔”的美誉;这里还先后诞生出康有为、黄飞鸿、陈启沅、詹天佑、叶问等一批影响中国的人物。
应该说,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城市并不缺乏文化精神元素,只是过去“GDP唯上”的思维让我们很少将这些元素挖掘出来,弘扬起来,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而今,幸福社会被提到很高的层面,文化也成为构建幸福社会的重点工程之一。过去,我们从“经济GDP”到提倡“绿色GDP”,现在可能还要加个“文化GDP”。
“大文化”格局
珠三角后工业化时代的文化战略不能局限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小文化”范畴,而要着眼于一个“大文化”格局,以文化为灵魂,实现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社会共生共荣,培育文化增长型城市。
其一,以文化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珠三角既有庞大的产业集群,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何实现文化产业化和产业文化化,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例如,南海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引进了央视股份、中华网、广东原创动力、中凯文化等国内文化龙头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初具规模。又如中国(南海)平洲玉文化特色产业,通过注入岭南文化元素,引入国家级雕刻大师,让玉石产业有了文化生命力;同时鼓励和扶持工业设计、文化创意作品与企业的对接,带动纺织、家电、五金等传统优势产业由“制造”向“智造”升级,蒙娜丽莎、九江酒厂等企业还建起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增加企业文化味和历史感。
其二,以文化培育城市转型发展。规划让城市壮大,文化让城市伟大。珠三角正从工业增长型向文化增长型城市转变,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注重文化要素和文化理念的先导性,着力打造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现代都市,提升城市的品位,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以南海为例,去年,南海确立“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新战略,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打造“潮涌灯湖”广佛都市文化高地、“文翰樵山”岭南旅游文化高地、“动感狮城”现代产业文化高地“三张区域名片”,并在“城市更新计划”中注入历史文化元素。
其三,以文化旅游促进环境再造。南海是岭南水乡文化主要发源地之一,在珠三角很有代表性。面对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污染问题,南海投入过百亿元实施节能减排治污,启动“绿色美丽家园”计划,并充分挖掘南海龙舟文化、10万亩连片桑基鱼塘等水文化资源,提升南海水乡文化品位。还引入了投资60亿元的中旅西岸旅游产业园区,香港投资商的西樵“梦工场”主题公园等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启动创建西樵山5A景区工作,通过“和谐文明村”“生态示范村”提升民众环境意识,实现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双丰收。
其四,以文化构建和谐幸福社会。南海在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上,以“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一个文化驿站、一个群众文化广场、一名文体辅导员、一支文化义工分队、一个以上特色群众文化活动项目”等“六个一”为标准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并通过“村改居”工程,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统筹发展“城乡十分钟文化服务圈”。通过全民讨论确立了新时期的“南海精神”,培育弘扬“关爱文化”和“孝德文化”,增强民众凝聚力和创造力。
用“两只手”长效融合“传统”与“现代”
文化与产业、城市、环境、社会共生共荣,发展文化增长型城市,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地去做。在实施过程中,需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认识到位、统筹发展。认识深度、战略高度和执行力度决定了文化增长型城市发展的成功与否,因此必须认识到位、统筹发展。首要的是必须牢牢树立以文化为灵魂的发展理念,在城市战略规划,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都融入文化元素,用精品意识去统筹发展。
二是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文化增长型城市必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既不拘泥于挖掘传统文化元素,又不偏重于“拿来主义”的现代文化元素,两手都要抓,使城市既现代化又不失独特个性。
三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地方政府发展文化很容易陷入“自产自销”、“自娱自乐”的窠臼,政府干预过多,市场参与过少,这样一来,就满足不了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因此,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概而言之,文化政策、公共文化和核心要素可由政府主导。
四是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从南海的实践而言,南海已出台了《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试行办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扶持办法》、《文化事业发展扶持措施》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还将通过建立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平台,扩大城市建设项目规划评审中文化指标比重等举措,让“文化灵魂”入心入脑,科学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增长型城市不仅是个将文化发展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统筹考虑的战略过程,同时还是一套实施性很强的行动纲领。
整个规划过程,从规划伊始至政策实施,都需要所有相关利益主体(政府部门、机构组织、公众代表等)的广泛参与和合作,通过沟通协商达成一致的目标共识。■
(作者系佛山市南海区委书记、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