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从细微处观察中国众生群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22日11:18  中国经济周刊

  微观中国

  “草根”阶层见闻

  我们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普通百姓、偏远的市井乡村、在风中慢慢变老的城市……

  一路看过去,眼前的风景变得更加微观、感性、立体、饱满。从百姓的衣食住行,到区域经济发展——我们试着从细微处观察中国,并将这点点滴滴汇集起来,勾勒出“微观”中国的众生群像。

  毫无疑问,中国民生的发展与改善, 凝聚了亿万中国百姓的期待,而一个国家的发展,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人。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1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支出将达到10510亿元,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水利、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支出也有大幅度增加。民生支出合计将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一支出比例表明,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重视程度,超出了以往任何时候。

  面对新旧问题交杂的中国民生现状,改善民生,破解难题,不仅需要坚定的国家意志,更需要科学的实施方案和有力的现实行动。

  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村民老王的话语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伟

  和往年相比,我的中原老家的村子似乎没什么变化,不过多了一个高音喇叭。

  高音喇叭是50多岁的老王头买的,就架在自家二层小楼的楼顶上。

  从我记事起,村里就只有一个高音喇叭,在大队(现在叫村委会)的屋顶上。村领导时不时地用它“宣布个事儿”,召集村民开个会,喊某某某来大队取信,或者告诉大家“某某某家杀了一头猪,现在还剩两个后腿,想买的赶紧去”(这种商业信息是收费的,目前的价格是一次一元)等等。而“×××,你妈喊你回家吃饭”,更是在大队的高音喇叭中无数次地真实发生。

  高音喇叭,在村民心中,那就是村里的“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没想到,老王头竟然买了一个。

  老王头的话语权

  老王头屋顶的高音喇叭,在功能上类似于互联网的微博。老王家的大事小情、喜怒哀乐,每天都通过高音喇叭走进每家每户。

  老王头心情好时,高音喇叭里永远播放着《朝阳沟》等豫剧选段;心情不好时,老王头会厉声地在全村人耳朵里拿自己的老婆出气:“你个傻娘们,又跑哪里浪去了!都几点了,还不回家做饭!还想不想过了!”

  刚开始,村民们还觉得新鲜好玩,把它当个乐子看。不时还有人请老王头帮忙发布个卖肉卖菜的商业信息,老王头通常会乐呵呵地照办,不仅嗓门比村干部的大,而且还不收费。

  但时间长了,许多人开始不满意了。一来,爱听豫剧和老王头家八卦信息的实在不多;二来,太吵;三来,找的人多了,老王头也不太爱帮着广播了。于是,就有人提出了抗议,结果,受到了老王头当面或者当众(在高音喇叭里)愤怒的反击:“有些人就爱多管闲事!哪个法律规定我不能在自己家里装喇叭!有本事你也装一个!”

  时间久了,用村里人的话说,也就没人和他一般见识了;用老王头上中学的小女儿的话说,没人能随意剥夺别人的话语权。

  其实,老王头的底气不在高音喇叭和话语权上,而在于“自己有钱”。

  几年前,老王头的大女儿高中毕业后去了南方打工,据老王头说,现在开了一家大公司,很有钱。大女儿不经常回家,但经常往家寄钱。

  普通村民老王头盖起了村里少见的二层小楼,架起了高音喇叭,拥有了话语权。老王头还多了一个绰号:方便面。因为他经常炫耀自己经常吃方便面,而且“吃多了也不觉得怎么好吃”。而在这个普通的村庄,方便面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日常消费品。

  老王头的话语权先是在家族内部展现。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家闹个家庭纠纷,办个红白喜事时,大半辈子没出过风头的老王头开始变得喜欢主持个局面,发表个意见。每当有人反对时,老王头都会正色呵斥:“你看看你这个样子,天天不知道好好赚钱,就知道瞎闹!”时间久了,亲戚们也不和他“瞎闹”了。

  后来,老王头的话语权开始在村里展现。尽管大部分村民对他不以为然,但据老王头公开表示,通过“活动”,当上了村委委员。

  成为村干部以后,老王头开始对村务发表意见。但在这个村支书都不爱发表意见的村庄,老王头的意见也就是发表一下而已。

  唯一的变化,是每逢国庆、春节,老王头都会穿着大女儿给他的“警服”(其实是保安服),晚上在村里村外巡逻一圈,用老王头的话说,这叫站岗,是要保证村里的节日安全。

  许多村民都把老王头当笑话看,“村支书啥都不管,你逞什么能!”

  谁也不服谁

  现任村支书是乡上干部兼任的。据村民们讲,因为前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干了几年,村里的事什么都不管,只知道自己捞钱,后来被大家告了,县上乡上也来人调查过,不知道什么结果,反正现在都不干了,村支书在县城买了房子,全家搬走了”,前任村主任在家接着当农民。

  但留下的是村里的烂摊子。村里的街道是30多年前修的,现在大坑连小坑,下雨下雪满地泥。村头的一些农田据说被卖给了附近的企业,协议签了一二十年,但承包的农户说自己毫不知情,天天闹着要赔偿……多年的矛盾积累使得大部分村民很不满意,少数村民变得极端。

  只要是在村庄范围内发生任何“和公家有关的事”,比如农网改造架电线杆,比如为改善水源新修的水塔,少数极端的村民都会跑来阻挠,有的甚至拿着菜刀。他们的条件只有一个:先把我的事解决了再说。

  而村子里大多数有威望、有能力的人,这些年都陆陆续续到县里、市里工作、生活了。留在村子里的,要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谁也不服谁。

  所以,这个村子,除了老王头,几乎没人主动愿意当村干部。用村民的话说,该卖的早卖光了,该捞的早捞完了,谁愿意管这烂事。

  所以,村支书是由乡上干部兼任的,没什么事一般不过来。村主任至今空缺,村里的日常事务,由另一名村委委员代管着,不过,他的家人和朋友们经常告诫他:少管闲事,少惹麻烦。

  所以,这个照常运转的村庄充满了个性:“有钱人”老王头依旧在高音喇叭里讲述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坑坑洼洼的街道上有时会突然冒出一段新修的路面,但只限于修路者自家门前;极少数人不时拿着菜刀,愤怒地冲向任何一个可能或正在发生公共事务的现场……

  春节期间,村里的大街小巷挂满了彩灯和灯笼。每当夜色降临时,古老、偏僻的村庄流光溢彩,精神焕发。每一个村民都很高兴,经常指着灯笼说:“你看,真好看。”

  而这次整个村庄的张灯结彩,缘于腊月里某天晚上几个村民酒后的闲聊,起初不过是想凑钱在自家门口的巷子里热闹一下,好看一下。没想到,一传十,十传百,最后,绝大多数村民自发凑钱完成了这场“亮化工程”。

  于是,这个村庄几年以来不可思议地“漂亮”了一次,连路面上的大坑小坑仿佛也变成了笑脸。

  当然,由于这次纯属村民的自发行为,所以没人阻挠,甚至连那些爱拎着菜刀拼命的,大部分也高高兴兴地掏了钱。

  回到老家的当天晚上,妈妈逼着我出门看了一眼满街通红的灯笼,然后对我说:“多漂亮!像不像北京?”

  他们都是“过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周海滨  ●周共和

  一条小小的“村村通”公路,竟会有那么多汽车在跑,显然,这条路修得太窄了。

  兔年春节期间,在安徽省东至县的一条“村村通”公路上,由于道路过于狭窄,两车会车时,经常会有汽车滑下马路,跌入路边的油菜地。

  这条路经过的一个村子,叫姜东村,是由原来的卫东村、姜坝村合并而来。村子紧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世界稀有珍禽丹顶鹤、白枕鹤的冬春栖息之地。

  走进姜东村的姜坝街,一排排整齐的楼房,一条条水泥路延伸着。不远处的升金湖,湖面上鹤群飞翔、游艇飞驰,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近年来,姜东村按照新农村建设规划,以姜坝街为中心向周边延伸,一个村子,已渐现城市雏形。

  年轻人:咱也是“有车一族”

  新的一年,一个最显著的变化是,姜东村的小汽车越来越多了。

  2011年2月3日,正月初一。姜坝文化室内人声鼎沸,二楼是一年一度的姜坝文化室年度理事会议,一楼的图书室里,不少年轻人在翻阅图书。

  “平常来这里读书的都是学生和老人,这段时间不少返乡农民工也来这里看书读报,不过,平时门口可没那么多车。” 姜坝文化室常务理事周凤炳说。

  文化室的外面是一个广场,逢年过节,这广场总会有黄梅戏的演出,而此时,广场停满了汽车。

  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正月初五,这天,姜坝文化室组织中小学生象棋、乒乓球、篮球等比赛,不少家长或亲戚都开着自家的小汽车来观战。

  “我们没有专门去统计过年期间多了多少辆轿车,但是粗略地估算,光姜坝应该有100多辆吧。”姜东村党总支书记周俱乐对记者说。

  周俱乐告诉记者,姜东村每年有800多人在外务工,这几年日子好过了,购买小轿车也不再是农村的新鲜事,每年春节期间,开新轿车回家乡过年的人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0年春节,外出务工的姜东村民共买轿车约80辆,而2011年春节则飙升至160辆,平均近25人拥有一辆汽车,汽车保有量不亚于地级市池州。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8辆,而我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是37辆。如果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汽车保有量应该是1.7亿辆,姜东村的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40余辆,超出了平均水平。

  留守老人:他们只是“过客”

  但是,这些汽车只是这个村庄的“过客”。

  疾驰的汽车、欢腾的人群和火热的消费只出现在每年腊月二十四到正月初九。正月初十开始,这些汽车的主人就要驾驶着它们奔赴中国东部的“上、中、下”三个方向,指向沈阳、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州、深圳,也有为数不多的汽车驶向合肥、安庆。

  离土不离乡,是这个村子外出打工者的共同信念。因而,这些人务工致富不忘家乡,每年都会捐款建设家乡,如修路、架桥、文化娱乐设施建设、资助女童,乃至在家乡创办企业。

  因为,这个村庄依然保持着古老的“聚族而居”的形式。

  据资料记载,在600多年前的明初,朱元璋的一纸“移民”政策,让当时瓦屑坝周边的几十万人背井离乡北迁到池州、安庆、合肥一带。有资料显示,现今安徽人的先祖,60%以上都来自江西。

  或许与当年的移民路线有关,在这个隶属安徽池州市东至县的村落,与别处不同,它的方言与安庆市对岸的大渡口镇同属皖中江淮官话区。但是,由于发音和赣方言相近,有学者认为可划归赣方言。

  因而,在共同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大背景下,无论多远,外出务工者都要回家过年。于是,就出现了汽车“扎堆”的场面。

  但是,这些汽车不属于这个村庄。

  姜东村街西组的周东升老人告诉记者:“也就是这几天车子比较多,平时别说是车子了,大白天都见不到几个人影。20年前的热闹村子我做梦都想看到。” 周东升家正对着公路,去年,他的老伴还被一位村民“车主”给撞了,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

  当年轻人陆续外出离开这个村庄的时候,这个村子就会寂静下来。不幸的是,外来的新生事物、观念在短暂的停留后又随他们离开了,对于只有老人和孩子的姜东村来说,需要的只是一日三餐和完成家庭作业,因为这些现实安稳。

  政府:要把“汽车”留住

  一边是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一边是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江南示范区。姜东村一个紧挨,一个近在60公里内,这个行政村并不是没有发展潜力。

  村民周翠林,1986年开始在深圳和广州等地打工,2009年春节,回家过年的周翠林选择留在家乡,和她一起回来的,还有在深圳购买的私家车。她说:“现在打工不需要出去了,在家里也可以找到工作,从楼阁到胜利一路上都是服装厂。”楼阁和胜利是国道上的地名,离姜东村不超过10公里。

  周翠林现在在胜利一家服装厂担任产品总监,“每月能挣3000多元工资,比外面也少不了多少。”对于现在的收入,周翠林很知足,“最主要的是,我的孩子告别了留守儿童的日子。”

  2月8日,在东至开往合肥机场的大巴上,记者见到一位在深圳创办公司的周兰英。她说:“我曾经在家里考察过,也想过买地建厂房,但是发现这边的环境还是不行,我还下不了决心。”

  对此,姜东村党总支书记周俱乐表示:“回乡创业虽然还没成大气候,但是相比从前,情况好了很多,相信随着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大雁’飞回故乡。”

  池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吕宗健对记者表示:“目前,回乡创业和就业是一个大趋势,随着池州的发展,在家乡就业将不逊色在沿海城市。”

  由于池州尚属欠发达地区,其辖内的不少乡镇,经济状况并不乐观,有的地方,连起码的产业结构都尚未搭建完成,交通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招商和就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显然,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姜东村和当地的其他村子,要想召回远行的游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编辑:SN02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