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央视《今日观察》专题 > 正文
CCTV2《今日观察》--《三评房价调控》
房价调控:要听社会意见 广纳民意
按照房地产调控新国八条规定,3月31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日子,因为这是各地出台房价调控目标的最后期限。据初步统计,差不多有50个左右的城市房价调控目标出台亮相。除了北京提出房价稳中有降之外,其余的城市大多都提出与GDP增速或者是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挂钩,有这样一个软目标。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新通知,要求各地要听取社会的意见,根据各地社会的意见来酌情调整已经发布的调控目标。那么各地的房价调控目标,大家是否认同?社会意见应该如何参与其中?怎样让目标制定的更具科学性?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刘戈共同评论。
各地房价调控目标扎堆亮相,住房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听取社会意见。各地限价令,民众是否认同,如何才能广纳民意?
刘戈:住建部的通知强调目标要科学合理 应该征求民意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在交卷时,已经接近最后时间,这个时候,监考老师一看,很多人还没答完,也不准备交卷子,从已经交上来的卷子来看,老师是非常不满意。一方面,除了北京以外,大多数交上来的卷子都是雷同的,就是把自己房价的增长幅度和GDP以及人均收入绑在了一起。所以在这个时候,也就是3月29日,住建部发出了这样一个通知。这个通知强调目标要科学合理,那么怎么样做到科学合理,你应该去征求民意,要通过对老百姓、对社会各方面的调查,最后来得到一个数据。
马光远:通知本身还是在往好的方向改进 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没有交卷,所以我们不知道他们的答案最终是什么,但是交上卷子的只有两个答案,第一个是比较独特的北京,是稳中有降。据我所知,房地产调控政策这么多年以来,在政策层面上,第一次出现“降”字的是北京,第二点是涨,而且涨幅比较统一,是10%。大家对此的反响也比较一致,争议比较大,认为这么一个目标距离我们对它的期待,距离国八条的整个政策的系统设计来看,也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到29日的时候,住建部发出了一个通知。
事实上,这个通知第一个是对没有交卷的,要求他一定要听取社会的意见,要制定一个比较合理的目标。也就是说你在制定房价控制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把社会上的意见吸纳在里面,要听取,要吸纳。第二个,对已经交卷的,你还得回去再听听社会的意见,如果社会反响比较大,你应该回去再听一下意见,然后酌情进行调整。
住建部的这个通知发出来以后,我们看到有两种反应。有一个城市明确说我不会调整。还有一个城市是吉林榆树,因为去年他的房价涨了50%多,所以他制定的房价控制目标是不高于去年,不高于去年意味着只要不高于50%就可以。住建部的通知发了以后,第二天,榆树就做了纠正,说以前是文件表述有误,我们的调控目标仍然是不高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就是不高于10%。这说明这个通知本身还是在往好的方向改进,还是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深圳视频网友:我所关注的是具体的调控数据 而不是笼统的挂钩
(深圳视频网友)
我们普通民众所关注的是具体的调控数据,而不是笼统的挂钩,这是我基本的观点。其实我也看到了北京有稳中有降的趋势,我觉得深圳也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讲,不应该是涨,而应该是降,而且应该降到我们普通老百姓都有购买力。
刘戈:调价目标和预期有差距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我们理解的所谓目标,应该能摸得到的一个目标。各个城市公布的10%左右的上涨比例,这个调整的幅度相对增长的比例还是有一些下降的。其实不是,我们看一下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以上海为例,只有在2009年的这一年,商品房的价格涨幅是9.2%,那么它的GDP是8.2%,他们的人均收入涨幅是8.1%,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一年的时候,房价的上涨超过了GDP和超过了人均收入,那么在其他这年往后看,2010年房价的上涨是7.6%,然后GDP是10.62%,人均收入是10.4%。2008年,房价的涨幅是5.7%,GDP的增幅是9.7%,人均收入的涨幅更达到12.9%,这意味着这个目标其实根本不需要定。
马光远:应与居民的支付能力挂钩 居民能不能买得起房是最主要指标
(《今日观察》评论员)
这么多年,我们都在调控房价,有两个理由:第一,是房价涨的太快,叫过快上涨;第二,房价脱离了居民的支付能力,叫房价不合理。国八条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目标,第二个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水平,第三个是支付能力,这三个三位一体,也就是总体衡量指标是否合理的一个最主要的标准,就是跟居民的支付能力是否挂钩。
真正的我们衡量房价本身的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我能不能买得起房,这是一个最主要的指标,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现在出台的所有的城市,100%都忽略了居民的支付能力,只有吉林长春在3月30日的时候,用房价收入比来确定自己的房价控制目标,把房价收入比确定在5.8%,这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城市用居民的支付能力来衡量的。
无论从房价上涨的速度来看,还是从房价是否合理来看,现在确立的目标都跟我们的期待有距离。如果房价上涨10%,以上海为例,上海的房价,每一套房去年2010年的时候,根据统计是260万,那么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32000块钱,如果涨10%的话,居民涨3200块钱,房价如果涨10%的话,涨了26块,不同基数的东西放在一块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是违背比较学基本原理的,所以目前大家认为不合理,是因为第一,指标完成太容易了;第二,你根本没有考虑有些城市的房价是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房价就肯定是要降的,要以降作为控制目标,如果合理的城市,就要控制它的增速。
房价目标制定如何充分体现科学、合理?数字的落实怎样才能彰显承诺和责任?
叶檀:跟现有GDP挂钩
事实上会进一步扩大泡沫
(央视财经频道评论员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如果房价跟现有GDP挂钩,那么事实上泡沫会进一步扩大,而不是缩小,因为GDP往往是高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如果房价跟GDP挂钩,事实上是允许房价在国民收入的增长的真实财富的增长背景下,继续进一步上升。跟GDP挂钩,那么一些地方的GDP将达到两位数的增长,未来几年,房地产会有70%到80%左右的上升,这对于中国未来的房价的上升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即便是跟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挂钩,同样也会扩大泡沫,因为人均可支配收入里,我们并没有刨除掉通胀的影响。
刘戈:现在相当于给出房价可以涨10%的明确信号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建设部发出这样一个通知,让大家听取社会的意见,因为整个进程中,没有任何城市进行过入户调查,进行过听证会。那么这个环节没有,这个目标数字到底是怎么定出来的,这个数字是不是只关照到了某一些利益群体,比如政府的财政收入,比如房地产商的利益等等。现在实际上相当于给房地产商和整个利益相关方一个明确的信号,就是我这个城市房价是可以涨10%的。
马光远:要强调调控的执行力
问责非常重要
(《今日观察》评论员)
在整个答卷的过程中,有几种情况应该区别来对待:第一,对于那些延长了时间以后,仍然不交卷的,要一定按照国八条来的要求约谈,来问责,让问责落到实处。第二,对那些制定目标非常不靠谱的,也就是没有取得社会意见认同和支持的,那么一定要在一定时间里,让他们去纠正,如果不纠正,事实上等于我们前面做的最严的信贷政策、最严的限购令等等一系列措施都白费了;第三,如果在整个执行的过程中,我们有目标,也有具体的措施去执行,但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它的执行力,尤其是问责非常重要。
刘戈:建议改变规则重来一次
(《今日观察》评论员)
如现在完全改变规则,可能对于某一些已经先交卷的或者后交卷的城市来说是不公平的,所以与其这样,还不如重新进行一次全面的考试,就是重来一次。让大家更认真的对待这个事情,然后拿出来一个更为妥善的办法,改变一些规则,可能最后的结果会不一样。
马光远:规则无需改变
可提出其他指标以供选择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不觉得存在改变规则问题,规则里要考虑问支付能力,所以如果现在大家都在探讨,既然你反对跟GDP挂钩,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挂钩,那么提出你的指标,最好是有两个指标,可以进行选择。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