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战地记者讲述利比亚采访经历 称西方加入致灾难

邱永峥在利比亚采访。邱永峥提供 邱永峥在利比亚采访。邱永峥提供

  我个人很不喜欢战争,但是战争发生时不应该缺少中国人的声音,中国记者不能缺席。

  说实在的,战地报道我已经做两年了。至于这回备受关注,只不过因为是在全球热点地区,其他真没有什么。

  ——邱永峥

  回国后,邱永峥依旧很忙。

  4月7日上午接受本报采访期间,他连续接到几个电话,有约稿的,有约采访的……

  今年3月,邱永峥和搭档郝洲去了利比亚。在那里,他们见证了一场场的战事,采写了大量一手新闻,并几经生死考验。

  如何进入现场

  抛弃“赛义夫朋友”身份,选择到危险的东部去

  过完春节,邱永峥到印度出差期间,报社领导即和他沟通,计划派记者前往利比亚。“我还没去过这一地区,决定要去。”同行的,是老搭档——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郝洲。

  他们想办签证直接去利比亚,被告知“不可能了,”于是转道第三国埃及。在开罗,看似只有一个选择:以卡扎菲儿子赛义夫“私人朋友”身份,前往政府军控制的利比亚西部。

  “这种方式,只能每天听一场新闻发布会,或者被带着去菜市场参观,见见卡扎菲的支持者。”邱永峥说,“而了解战争,需要到双方交火的第一线。”

  后来,他通过个人特殊关系,在没有利比亚签证情况下,获得了自由往返埃利两国的机会。3月11日,过塞卢姆口岸,然后花400美元,租了一辆破旧的中巴,经过十几个小时颠簸,于次日凌晨抵达班加西城——利比亚反对派武装总部所在地。

  在反对派政府新闻中心,邱永峥做了身份登记,领到一张纸片,被告知,“这就是采访证,你走吧。”而后,记者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想前往哪里,一概没人来问。

  12日晚,苦寻住处的邱永峥,遇到马来西亚星报华裔女记者艾米。她帮他们找到了宾馆。整个城市只有3家旅馆,住着的1000多名记者中,只有邱永峥和郝洲是中国人。准备回国的艾米,后来将自己的阿拉伯语翻译介绍给了邱永峥。

  翻译叫哈里发,曾是利比亚阿拉伯海湾石油公司的中层职员,受过高等教育,战前过着不错的生活,人脉很广。“在后来整个26天的采访中,他起了很大作用。”

  偶遇反政府武装头号人物

  反政府军司令尤尼斯将军价值40万美元

  在反政府武装总部——班加西刑事法庭大楼,邱永峥通过卫星电话上网,梳理多天来的新闻报道——知道了反政府武装的两个核心人物、13名行政人员的名字。“首先得搞清楚谁是谁。”

  13日,邱永峥去了卜雷加,利比亚北部石油重镇,也是战火密集地区。在那里,反政府武装给邱永峥留下的第一印象是:混乱。

  他看到士兵们有的上身迷彩,下身百姓服装,武器弹药放得到处都是,许多人坐在炸弹上,有的还在吸烟。“稍微职业化的人,就不会这么干。”他想采访指挥官,士兵们竟然大都不知道谁是他们的领导。

  半个小时后,一个自称指挥官的人出现了。聊了10分钟后,邱永峥得知,这里没有班排连营团建制。这个指挥官曾是一名医生,战前没摸过枪。听说要打仗,他们邻里几个人,去政府军仓库里抢了一批武器,然后,开着私家车,带着毯子、锅碗瓢盆就到了所谓的前线。

  “无组织,无纪律,无战术,有些人甚至不会打枪。”在政府军面前,反政府军一度毫无反手之力。

  当日,在艾季达比耶当地医院,邱永峥奇迹般地偶遇前来视察的反政府武装司令——尤尼斯少将。

  哈里发首先发现了尤尼斯:“哇,天哪,我们太幸运了。”通过哈里发,邱永峥和郝洲获得了一个独家专访机会。“后来才知道,采访尤尼斯基本不可能。全球只有4家媒体采访过他。”

  尤尼斯是卡扎菲前内政部长、特种部队司令,更是卡扎菲30多年的老朋友。他告诉邱永峥和郝洲,卡扎菲正悬赏40万美元要他的脑袋,自己已被暗杀三次。

  曾经距离死亡四五米远

  被采访的指挥官10分钟后被狙击手打死

  在血与火的战场,比关注战争每一步进展更为重要的是,记者要确保自身安全。

  邱永峥与郝洲是一对极为默契的搭档。在前线,他们相互掩护。“一个人采访时,另一个人观察周围动静。”邱永峥说,一旦发现问题,立马要跳上车。

  “和司机约好了,车门始终打开,一旦有情况,立马跳上车就跑。”尽管如此,危险依旧无处不在,有时死神就在几米远的地方。

  有一次,在被反政府武装占领的一处地方附近,郝洲正在打卫星电话,突然一枚火箭弹从天而降。四五米远外的两辆皮卡车,连同十几个人,瞬间被炸飞。跳进汽车后,郝洲才发现,电源线和卫星电话包全丢了。敏捷的司机,则以200公里左右的时速驱车狂奔,在车里依旧能听到身后的轰炸声。

  房间位于宾馆二层, 3月19日夜,有人竟在阳台下扔了一枚手榴弹。一声巨响之后,凭着多年战地经验,邱永峥和郝洲蹦下床,滚到地下。“确实很吓人,但比起此前一晚,手榴弹就不算什么了。”

  18日晚,邱永峥和郝洲经历了最危险的一夜。当晚,班加西被利比亚政府军猛攻。宾馆窗外流弹满天飞,枪声、炮轰声不绝于耳。后来,他们看到了被空袭摧毁的坦克和皮卡车里被烧焦的尸体。

  “这是此行利比亚最难忘的一幕,战争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创伤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来愈合。”

  有一回采访后,一个士兵告诉邱永峥,10分钟前接受采访的指挥官,刚刚被狙击手一枪打中。“采访过的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人员中,当场被狙击手打死的有7个,打伤的有二十几个。”

  希望双方尽早停火

  西方加入导致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

  不管战争与和平,所有人都需要生活。出人意料的是,邱永峥发现,利比亚物价没有出现飞涨情况,比较平稳,油价甚至还有小幅的降落。在那儿,他们的食物主要是米饭和肉,蔬菜和水果在战事不紧时会有供应。有时,在预知战事的情况下,需要抢购罐头等食品。

  在利比亚东部,邱永峥和郝洲用镜头,记录下了很多极不协调的一幕幕——如站在被炸得面目全非的美军F-15战机残骸前,笑颜如花的利比亚青少年,打着V字手势。若没战争,他们本该在学校读书。

  随着战事升级,北约的空袭出现误炸,伤及平民。邱永峥亲眼看到了战争带来的人道主义灾难。“有讽刺意味的是,法国等国家打着防止人道灾难发生的旗号,却导致更大的人道灾难发生。”回国前,过塞卢姆口岸的时候,邱永峥看到了大量的各国难民。

  虽是一名战地记者,邱永峥其实很不喜欢战争,并希望利比亚战争早日结束。“和平方式才是解决分歧的唯一合适手段”。

  由于进行报道轮换,邱永峥和郝洲暂时回国。他们的同事程刚、谷棣则已前往利比亚,接替他们。

  “在国内时间大约也就是半个月,要随时准备再赴北非进行报道。”邱永峥说。

  邱永峥

  1970年生,福建三明市人,毕业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英国语言文学专业,现为《环球时报》记者。

  主要从事战争与冲突报道。其采访生涯中,报道过缅甸果敢地区冲突;四次追随巴基斯坦军队深入部族区目击打击塔利班行动;前往也门对话拉登大保镖;三次前往阿富汗,采访塔利班高级战地指挥官,并嵌入美军作战部队,近距离目睹美军与塔利班武装的战斗。

  今年3月,进入利比亚东部反政府武装控制区进行采访。

(编辑:SN009)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利比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