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迎向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日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01日12:08  瞭望

  《瞭望》文章:迎向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日出

  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了28年时间完成救亡使命,用了60多年时间致力于发展使命,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前路依然艰巨

  文/严书翰

  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面临两大历史使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即救亡;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发展。救亡与发展这两大使命是两个历史阶段的奋斗纲领,既有明显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只有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只有真正实现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了28年时间完成救亡使命,用了60多年时间致力于发展使命,并且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前路依然艰巨。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由此到21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将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次壮丽的日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探索

  发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既体现在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对发展不断认识和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又体现为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对发展进行艰苦探索并形成了宝贵的认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长期只能在几乎完全没有现代工业的落后偏僻农村开展活动。但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一定要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始终寄以强烈的希望并对此充满信心。

  1944年5月22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工业化的。”“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敢于这样地欺负中国,就是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工业,它欺辱我们的落后。因此,消灭这种落后,是我们全民族的任务。老百姓拥护共产党,是因为我们代表了民族与人民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经济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建立新式工业,如果我们不能发展生产力,老百姓就不一定拥护我们。”“对于经济工作,尤其是工业,我们还不大懂,可是这一门又是决定一切的,是决定军事、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宗教这一切东西的,是决定社会变化的。”

  1944年8月31日,毛泽东在给博古的信中指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信中还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与合作社,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即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

  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的近代化而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年通过的并起着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制定了要把中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建国纲领。

  从今天的眼光看,当年中国共产党把发展理解为现代化,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或工业社会等,这些认识当然要与时俱进,但这些宝贵认识体现了当时的水平,是实事求是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在工人阶级还未夺取政权时就指出,“任何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使用蒸汽发动机的机器工业,自己不能满足(哪怕是大部分)自身对工业品的需要,那末,它现在在各文明民族中就不可能占据应有的地位。”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他深有体会地指出,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新中国成立后的奠基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把中国共产党比喻成“像一个人一样,有他的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他意在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事物生存和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要经历一个过程。同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尤其是对发展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全国和全世界发出豪言壮语:“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他还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

  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时期党仍然清醒地认识到中心任务是发展。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1956年的八大预备会上,毛泽东讲了一段令人警醒的话,“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等十大关系,也就是要遵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

  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较少经验到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

  在上述正确发展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用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在我国就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和文化基础,这在世界的发展史上是罕见的。正如党的十七大指出的,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由于在我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搞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实践,这时期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还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加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对现代化发展的认识发生了曲折,特别是后来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长时间的严重错误,毛泽东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思想没有得到贯彻。但是,毛泽东上述正确思想仍是今天中国共产党形成关于科学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渊源和宝贵思想资料。

  改革开放至今的新境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相同步,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历史上第二次伟大转折。这一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在发展问题上拨乱反正解放思想,由此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总结新中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面经验和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基础上,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新的概括,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的历史使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论述。江泽民十分明确地强调,对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一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二要“全面执行,一以贯之”。江泽民还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决定人心向背,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要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尤其是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十七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全面总结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全面总结了在全党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从五个方面进一步发展了科学发展观:一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得到了充分彰显;二是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三是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四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把社会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五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表明我们党对科学发展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伟大复兴的新起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锐意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折;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不断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等等。

  这些成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精神支撑,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努力奋斗的新的历史起点。

  在举世瞩目的成就面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头脑是清醒的。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取得的成就已载入史册,新的更加艰巨繁重的任务正摆在我们面前。”中国共产党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目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程已经过半,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离我们又近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提出并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如今迈向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道路已经越来越清晰,这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抓住发展的本质就是科学发展,把握进一步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是科学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全面准确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加以落实。在坚定不移推动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和谐发展。就是要在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利益要求。只有做到了和谐发展,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强大力量。

  坚持和平发展。就是指要始终不渝地走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和平发展之路。当今中国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样化背景下不断发展的,新中国60多年来走过的和平发展道路已经为社会主义赢得了好形象、亲和力。对于今后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大力宣传。要继续抓住世界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期发展自己,通过自身持续健康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是在回顾和总结90年来党为实现两大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后得出的又一规律性的结论。对此,需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一是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已经为一百多年来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所证明。二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实现第二大历史使命极其艰巨,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是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这对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为主线的党的建设总体部署,这是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根本保证。□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

(编辑:SN02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