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新汶川,我决定每天去画一些新景
画春天的汶川,她街角的新轮廓
房屋与马路,或是校园里那呀呀的学语
……”
——凹凸:《新汶川,用一颗幸福的心去跑动》
感悟新汶川,对话青理东
◎文_孟盛
时值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诗人凹凸的笔尖,弯曲与走向,停在了新汶川充满生命张力的走调上。
震后第三个春天,记者一行前往汶川。汽车飞驰于都汶路,渔子溪河水声潺潺;驶入宽阔的入城大道,领略岷江河谷两岸锦绣画卷,水墨中蕴藏着诗意,汶川的一切都透着春天:藏羌碉楼气势雄浑,风情小镇与特色街区,民族与时尚交融;山岗起伏,两岸山花烂漫,绿意盎然;广场上,藏羌老人晒着太阳,即兴歌舞;一座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现代化城市生机勃发。
汶川,从生命救援到物质重建再到产业起跳、文化恢复,无数奇迹建筑了身与心的家园,震撼访者心灵。
感悟新汶川,一个绕不过去的人,无疑是县委书记青理东。
高地汶川
汶川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没有围墙,紧邻街道。青理东的办公室设在3楼,房间不大,陈设简朴,推开窗,正对着一座山丘。比起两年前,青理东明显苍老了,精神却更见饱满。他指着山丘上巨大的网状物说,那是他请来的美国专家带来的全球最先进的治荒技术。
“县委大院为什么没有围墙?”
“为什么要有?”
亲民、实干、高效——一直以来,青理东给外界如是印象,这正是他主导下汶川县委、县政府的执政理念。
众所周知,汶川是座高地——重建高地、政治高地、精神高地。2008年11月“临危受命”,而今震后三年,一个崭新的汶川却向世界掀起了盖头。
两年多来,汶川给青理东打上了烙印,让他成为了一个地道的汶川人,青理东也为汶川勾勒了美丽蓝图,并一一付诸实现。作为县委书记,他率领全县完成了时间紧压力大任务重、“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灾后重建目标;作为个体,他与汶川实现了生命的交融。
记者:您如何评价汶川的灾后重建?
青理东:我可以用四个典范来形容:科学规划的典范、防灾减灾的典范、生态宜居的典范和产业重建的典范。
记者:规划的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青理东: 169个国内外规划设计团队,1200多名规划大师,全域规划。从城乡住房重建到城镇体系布局、从交通枢纽规划到通道经济发展、从新型工业转化提升到生态休闲农业振兴、从教育资源优化到卫生资源整合、从民族遗产保护到文化旅游复兴,可谓全覆盖,甚至每一个乡镇都由一个全国乃至世界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担任主规划单位并成立规划团队。
记者:我们看见原来阿坝师专的位置变成了阳光家园小区,这种规划基于什么理念?
青理东:我们的规划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践行”。这是一种“腾笼换鸟”,但与传统意义上的“腾”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变“搬迁老百姓以发展产业”为“搬迁产业适应民生工程”。阳光家园是广州对口援建的总投资8亿元的群众安置房,阿坝师专把这个好口岸让了出来,整体搬迁水墨镇。
我们要把最安全、最宽敞的地方留给人最集中、人最多的去居住,方便孩子上学、老百姓生活;你沿岷江走走看,以前沿河分布的高耗能企业退出了,换之而来的是新建设的保障性住房。
记者:重建中如何体现防灾减灾与生态宜居的兼顾?
青理东:我们在县乡两级建立了10万平方米“三避”场所;我们在全县,尤其是映秀、威州、水墨等地,广泛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让每个房子遇到大灾大难都能保持安全,每个小区都可以成为抗震救灾的场所。
另一方面,县乡镇建设也要充分体现功能性、安全性、民族性、差异性与地标性,说直白点,就是要引水进城,引绿进城,引亮进城,让河留住水,让山留住树,让城留住人,修通老百姓门前路,点亮老百姓窗前灯。
记者:汶川基础设施建设一下子跨越了几十年,与之配套的产业重建如何跟进?
青理东:我们打出了“调结构、拓市场、求高效、创品牌”的产业发展牌,使三大产业互为支撑、相互促进。
工业方面,搬迁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产业,按照一体两翼思路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工业,推动汶川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农业方面,我们要建设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的“三高”农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震前,汶川农业增加值仅3个亿,而去年达到了34个亿,占GDP5%。
第三产业方面,我们提出打造精品景观、精美村寨、精致农庄,今年将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映秀看大爱,水磨看文化,三江看风景。
记者:这一路感受新汶川,青山绿水,这既是转变发展方式的成果,也是大力加强生态建设的结果。
青理东:是啊,汶川绝大部分属于干旱河谷,风大雨少,加之地震给地表造成“粉碎性骨折”,地质灾害隐患多,生态极其脆弱。我们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进行不同的森林恢复,根据不同的灾害隐患制定了不同的治理方法,发动群众参与。
一路走来
从南充、巴中到阿坝,从南充市财政局、高坪区委副书记、南充市商业银行行长,到巴中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南江县委书记,再到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南充人青理东一路走来。
一路考验,他认为,自己始终保持着农民儿子的本色。
他身材并不魁梧,瘦小中透出干练,“啃书”是繁重公务之余最大的爱好;他喜欢调研,笔耕不辍,长期致力于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他主编的《县域发展研究》被中央党校出版社集结出版;他3年前撰写的《民主是有边界的》至今挂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一年前,他获封人民网“年度最受关注地方领导”。
不设围墙,不打官腔,不摆架子。这是青理东的理念。他说,他不愿与老百姓隔一层。
在县委办,记者找到了两封信。
一封是汶川漩口镇水田坪村三组王一忠写给青理东的,因其认为在水库移民搬迁中赔偿不公,上访6年未果。地震中,“自建房又被拆掉,期间几次经历生死,问题依旧未解决”,直到青理东“任职以来,几次抽空来我家,想方设法……最终拖了几年的问题如愿解决”。
第二封是兔年春节青理东写给网民的:“回首过去,我们遇艰险而拼搏,原地起立基本实现;展望未来,我们承关怀而奋起,发展起跳正在起航……”此信文笔优美,“感恩”是主线。
也许,用一幅画可以理解这两封信的渊源。
县委办挂着一幅罗中立的《父亲》,工作人员说,是青书记刚来时挂的。青理东说,不同的人看到这幅画感受是不同的,他看到的是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围白帕子,穿烂衣服,喝着不干净的水。所以作为县委书记,他思考的是老百姓饮水安全,穿衣住房,上学就医。
中午,青理东邀请记者就餐。伙食团设在县委大楼背后一栋旧居民楼一楼的小一套三内,人未至,回锅肉满楼飘香。“我们中午一般都在这儿凑合,有客人来,添两个菜,师傅手艺好,味道家常,相比大餐厅,又是另一种感觉。你们别见笑啊!”青理东一边笑着说,一边给我们递碗筷、盛饭。
一盆红薯端了上来,他向记者大力推荐,“这可是南江的红薯,有老乡来汶川,就爱给我带这个。”他开玩笑道,“古话云‘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是南江的老百姓在勉励我。”
务实的工作作风由来已久。2008年,在他刚刚得到调令后,立即赶赴汶川暗访,不带车,不带人,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在他刚刚上任的第一个月,90%的时间保持“在路上”的状态,甚至在老百姓家住了4晚。
第一次踏上汶川,青理东看到的是山河破碎,他的心中充满了悲壮;而今,两年半过去了,汶川已然春回大地,生机勃发。
2011年清明,映秀遇难者公墓举行了清明公祭活动。人们穆然肃立,哀乐声中,枝枝黄菊,祭奠逝者。“走进汶川,最漂亮的是民房,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在公祭文中用“四最”告慰同胞。
从渔子溪祭台望去,漩口中学遗址的断壁残垣依然震撼人心,一旁新建的美丽村庄鳞次栉比。
“尽管灾难如此沉重,但汶川人将永远坚强……”青理东语落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