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传承与融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11日11:30  新民周刊

  18种文化遍布四川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冲击和融合的意义比“湖广填四川”和“三线建设”所带来的冲击和融合更具体、更深远。

  记者/应 琛

  三年过去了。灾区的文化重建显然是四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重建到底给四川留下了什么?

  在走访灾区的过程中,所到之处,记者深切地感受到灾区人民对文化重建、文化生活的企盼,也感受到四川当地文化与援建方地域文化的融合。

  从上海援建的都江堰,山东援建的新北川到广东援建的映秀镇……一座座科学规划、重现风情的新县城生机勃勃。除了“东莞大道”、“锡旺大道”、“飞鸿广场”等地名地标融入了当地百姓对援建省市的感恩之情外,在保留四川当地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对口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无不融入了援建省市的地域文化元素。

  三年后的今天,四川当地民族特色文化在保护中得以传承,在融合中正实现着跨越式发展——截至目前,四川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开工率达99%,重建项目完工率达88%,文化产业项目完工率达90%,文化遗产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项目完工率为74%,文化市场服务网点全部恢复。

  特色羌族文化

  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区,总人口16.9万,其中羌族人口近10万人,占总人口的近六成,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在惨烈的5·12大地震中,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数被毁,且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熟知羌族技艺的传人遇难可能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子从此“断了香火”,中国羌族文化一度面临着绝响的威胁。

  母广元,71岁,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文化传承人。“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母广元在北川县城的家成为废墟,还经历了3位亲人遇难、女婿自杀的多重打击。这位坚强的羌族老汉艰难地从伤痛中站立起来,投身到羌文化的抢救工作中,用他洪亮的歌声和风趣的解说传承着羌文化。

  青峰翠谷,鲜花争艳。一片片果林,一栋栋羌族石砌碉楼,一排排红灯笼掩映其中。伴着和煦的春风,记者日前走进了美丽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北川县曲山镇石椅羌寨。震天的鞭炮和欢快的锣鼓声把记者一行迎到漂亮的山门前。没等进门,记者们的手腕上就被一群热情的主人系上红色的“吉祥带”。

  “远方的贵客呃,欢迎你到羌寨来嘛,请你歇一歇,喝杯甘甜的羌家酒……”远远的就飘来一阵歌声,母广元身着羌族服饰,站在石椅羌寨门口,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石椅村,又称石椅羌寨(羌语称“拿巴日格”),位于北川老县城东,紧挨地震遗址博物馆和唐家山堰塞湖,因这里有一把神奇的天然石椅而得名。震后的石椅村人认识到,必须重振古羌文化雄风,让羌族文化带动旅游事业,以旅游业带动村里经济的发展。在大力打造羌族文化的过程中,石椅村不仅修建了具有羌族特色的建筑房屋,而且还用服饰和歌舞等形式,向游客们展示原汁原味的羌族文化。

  2009年7月,带着用羌文化为群众致富增收的念头,母广元受聘来到了北川曲山镇石椅羌寨,负责传播羌族文化和礼仪,每天过着充实又忙碌的生活。他说:“石椅羌寨成立了文化旅游公司,前来游玩的客人越来越多,像今天就有300多名客人要到羌寨来。我们要用羌族的传统礼仪迎接远方的客人,举行古老隆重的进寨仪式。”

  闲暇之余,母广元最喜欢的便是向姑娘小伙儿讲授羌族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以及礼仪等。此外,他还广泛地搜集整理了羌族民间情歌,并汇集成书。他告诉记者:“羌民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羌族子孙,我有义务将羌文化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如今,这座具有浓郁羌族特色的“石椅羌寨”寨门就是在母广元的指导下修建而成。

  据石椅村村主任陈华全介绍,村民们还在文化广场规划区新建了一栋面积为1000余平方米的羌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中心和羌族文化培训基地,其中有能容纳百人以上的会议厅、羌族歌舞训练厅以及羌绣等非物质文化实物展厅和羌族历史文化讲座室。

  陈华全表示,震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古老的羌文化,“像石椅羌寨这样,发展旅游业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也发扬羌族文化,两者互相促进,何乐而不为呢?”

  暮色将至,炊烟四起。记者了解到,如果晚上有客人留宿的话,寨子里就会是一片欢腾热闹的景象:熊熊的篝火燃烧着,身着羌族服装的姑娘小伙儿们会围着篝火热情起舞,清脆高亢的歌声伴随着原生态的锅庄让人置身于最纯粹的羌风羌韵里。

  18地多元文化

  特色的羌族文化在抢救与保护中继续传承。

  而对口援建,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独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殊机制,也为灾区的文化重建带来特色鲜明的文化融合。

  在无锡援建的汉旺新镇,粉墙黛瓦、马头墙,这加入了江南水乡元素的建筑风格意外地与这片山清水秀相得益彰;“一铺养三代”,本是广东商人的千年商经,但汶川县水磨镇家家有铺面,形成了前店后居的新格局,在藏羌风情流淌的小镇广场上,黄飞鸿的塑像还是让人看到了佛山援建者所特有的汉族文化;由上海援建的“壹街区”里,很多公共设施和居民区都融入融合了上海石库门的设计理念和施工工艺;江油市李白纪念馆、李白故居在地震中受损严重,河南援建者在展示区内新增了“杜甫堂”,续写李杜所代表的源远流长的川豫情谊;在新北川羌族特色商业步行街入口处,山东石敢当与羌族碉楼隔街呼应……

  无疑,援建地各自多元的文化给地震后的四川带来了新的惊喜。来自东部和中部地区的18个省市与四川18个重灾县结成对子,在保留四川当地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对口援建的公共文化设施无不融入了援建省市的地域文化元素,京派文化、海派文化、齐鲁文化、江南文化、燕赵文化、潇湘文化、中原文化等在巴蜀大地开花结果,异彩纷呈。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绵竹年画南派木版年画的发源地——“新年画村”孝德镇大乘村的援建者正是苏州。苏州桃花坞与绵竹同列我国四大年画之乡,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抢救与保护绵竹年画的过程中,四川绵竹和苏州桃花坞两大年画流派的传承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从文化相亲到文化相容,通过“年画上墙”工程的启动,大乘村农居整体进行风貌改造,建筑体现川西民居特色,均为白墙、灰瓦、翘檐,墙面上展示着三国故事、二十四孝等主题的绵竹年画。2009年3月,绵竹年画工作者组团到苏州,与桃花坞年画举行作品联展;2010年2月,7位桃花坞年画艺人带着60余幅苏州年画精品,在第九届“中国·绵竹年画节”上与绵竹年画联袂展出。

  此外,在年画老艺人陈兴才的带领下,年画产业建设开始兴起,年画家庭作坊增至百户,从事年画产业的人员增至200余人。通过将农房重建与乡村旅游、年画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大乘村成为绵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苏州桃花坞和四川绵竹木版年画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绵竹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应光对两种年画有十分深刻的认识,“绵竹年画产品更多地作为礼品和实用品进入了消费市场,绵竹年画产业也已形成多元特色。从这一点上来说,绵竹年画的传承、创新和应用值得苏州桃花坞年画借鉴。但在从业人员的艺术功底、刺绣技艺、年画装裱以及年画产品的品牌和市场意识等方面,桃花坞则发展得更好。”

  18种文化遍布四川灾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冲击和融合的意义比“湖广填四川”和“三线建设”所带来的冲击和融合更具体、更深远。

  正如成都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的一位负责人在与记者聊天时说的那样,这次对口援建中最了不起的就是文化大融合,“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些城镇重建、产业重建,但中华民族其他地域文化几乎都集中地融合到我们灾后重建当中来了,这种对口援建带来的文化影响力,特别是附着在建筑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对四川文化的多样性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2)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