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CRI《透视中国》栏目专题 > 正文
为期两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10日在华盛顿闭幕。根据会后双方发表的声明,本轮对话共达成48项成果,涉及经贸、能源、科技、环境等诸多领域。专家分析认为,本轮对话充分展现了双方的合作诚意,以此次对话为契机,未来两国将开展更广领域、更大规模的合作。
对话机制展现合作诚意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2009年4月共同倡导建立的。第一轮和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先后在华盛顿和北京举行。此次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和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先生认为,跟前两轮对话相比,本轮会谈体现了两国的合作诚意。
“如果说第一轮是一个开场,第二轮还有一些博弈的层次在里面,第三轮双方都是本着解决问题的态度。会谈还在彼此关心的领域给出了具体的回复,比如美方比较关心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问题,中方关心的在美投资问题和美国对华高新技术转让问题,在对话后发表的文件中都有了比较明确的回应。从这个角度来讲,此次对话的成果应该说是比较丰富的。”
《全面框架》成为最大亮点
袁鹏认为,本轮对话签署的《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以下简称全面框架),是经济方面最大的亮点。全面框架明确了两国将深化宏观经济合作,承诺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深化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并加强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
“以框架协议的方式把两国的经贸关系的原则和内容都进行了具体的确认。我觉得这个框架协议的签署对于规避双方的经济摩擦和风险、扩大双方经贸合作、深化两国经贸互信都有积极意义。”
对于特别引人关注的“美方承诺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并将迅速、全面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表态,袁鹏表示,在前两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方也对上述问题有过类似表态,但一直没有就这两个问题制定具体的时间表。美国的姿态能否转化为具体行动,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增进互信至关重要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美双边关系对亚太地区乃至国际事务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副所长牛新春先生认为,在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增强中美两国之间的互信和理解更具有现实性,他说:“战略上不信任是中美关系发展上的一个重大障碍。而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增强中美双方的互信和理解,因此是非常有意义的。”
正如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美国和中国已通过战略与经济对话,建立起信任并加深了对彼此观点的了解。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两国的了解和沟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平台,继续用好这一机制,推进中美之间更广领域、更大规模的合作,进而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更好地发展,对中美双方来说都至关重要。
记者魏郁 编辑台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