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膨大剂事件致多地西瓜滞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5月31日01:55  CCTV《经济半小时》

  5月30日CCTV《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节目《是不是膨大剂惹的祸》,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晚上好,欢迎收看《经济半小时》。夏天到了,眼下正是吃西瓜的好时节,但是近期各地爆出因为使用膨大剂而导致西瓜开裂的消息就让很多人都不敢吃西瓜了。各地西瓜都出现了滞销的现象,让瓜农们叫苦不迭。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我国已经有500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使用当中。究竟哪些植物使用了调节剂,究竟是怎样使用的,安全性如何?如果没有西瓜大量开裂的话,恐怕这个公开的秘密依然只是存在于行业之中。今天的节目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形形色色的生长调节剂。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各地西瓜滞销的现象。

  朱芝友   贵阳西瓜经销商

  朱芝友:我1800元一吨买来的,现在卖800元一吨,你想想降了多少。

  朱芝友是贵州五里庄批发市场的水果批发商,这批西瓜是他一周前运到批发市场的,十多天过去了,还是没有卖完,有些瓜已经烂了,他的心里非常着急。

  朱芝友:现在烂了一万多斤了。

  零售商:前段时间最多两三天就卖一车瓜,现在十多天才卖一车瓜。

  记者在这里询问了好几家水果批发商,他们所出售的西瓜大多是从云南、海南和缅甸等地运过来的,销售也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有人认为是受天气原因影响,但大多数商家都说是膨大剂西瓜的传闻造成了西瓜滞销。

  零售商:买西瓜的人会讲啊,问我的瓜会不会打催熟剂。有的不敢买,怕嘛。

  在重庆市最大市场之一的盘溪水果批发市场,整个市场有三分之一的面积都被来自云南、广西、海南的西瓜销售商所占据。但二十多家销售商中,正在做生意地只有三四家。

  记者:现在卖多少钱一斤?

  西瓜批发商:一块二或者一块三吧,从两块六一直跌到现在。

  记者发现,这种麒麟瓜在市场上还算是价格比较高的,稍微差一点的品种,现在只能卖到每斤七八毛钱。更让经销户担心的是,与价格的下跌相伴随,是销售的急剧下降。

  记者:以前这一车货大概多长时间卖完?

  西瓜批发商:卖得快一天,有时候几个小时。

  记者:现在呢?

  西瓜批发商:现在两三天,慢的卖六七天。

  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的一片西瓜大棚外,记者见到了瓜农刘明锁。不久前,因为他家的西瓜发生爆裂,引起了关于西瓜使用膨大剂的担忧,周围几个村的西瓜开始滞销。

  刘明锁 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 瓜农

  记者:你种了多少?

  刘明锁:30多亩。

  记者:这一亩正常收入的话?

  刘明锁:正常来说是四千五至五千。

  记者:您今年大概种了多少?

  瓜农:47亩。

  记者:投资大概有多少?

  瓜农:26万。

  西瓜卖不出去,瓜农们还是想尽量的挽回一些损失。

  瓜农:当饲料。给鱼给猪给鸡。

  记者:当饲料。

  从出现“炸瓜”到现在,刘明锁的瓜只剩下不到一成,种瓜借的26万元还不上,工人的工资也发布出来。

  刘明锁:这就是膨大剂,这就是改进它的甜味。这个膨大剂就是瓜小的时候,能让瓜长大。

  记者了解到,这种膨大剂的主要成分是氯吡脲,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一种,此类调节剂可以促进或者抑制植物生长发育。像乙烯和脱落酸,能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细胞激动素和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此外,植物生长调节剂还用于促进发芽,抗倒伏,抗旱,矮化株型和产品保鲜等。

  蕉农正在采收的,是只有七成熟的香蕉,是因为到达销售地后,用一种叫做乙烯利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把香蕉很快催熟。

  记者还发现,在网络和媒体引起热议的“顶花带刺”黄瓜是用保鲜类生长调节剂造成的。

  记者:这两根黄瓜的话,你会选哪个?

  市民1:我选这个。

  记者:为什么选这个啊?

  市民1:我看着这个好看。

  市民2:这个花是不好的花,这个花是使什么了。

  市民3:根本就没有不带花的,全都带花。

  市民4:咋不担心,把皮都刮去,用小刷子使劲刷。

  主持人:开裂的西瓜让膨大剂这样的植物生长激素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事实上植物激素早已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添加剂了。不光是西瓜,像在黄瓜、香蕉、西红柿等等很多我们常见的蔬菜水果上使用生长调节剂已经是一件非常常见的事情。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史,可追溯到公元一世纪。那时,人们利用橄榄油里的乙烯成分催熟无花果。上世纪80年代初,单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大市场是美国的棉花脱落剂,其次是乙烯利,用于橡胶割胶及甘蔗催熟。

  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引进2·4-D等生长调节剂,促进温室内西红柿坐果,这种做法成为温室大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四川成都,记者对调节剂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瓜农李双宝正在用一种叫做“氯吡脲”的调节剂,给西瓜点花坐果。

  李双宝   瓜农

  李双宝:它就是一种点花作用,刺激小瓜。这样喷一下,就可以了。

  李双宝说,以前种西瓜,瓜农们大部分是手工点花授粉,后来开始用这种氯吡脲,不但省人工,而且西瓜不长籽,也好卖。

  李双宝:如果你点的话,还要把花揪下来,还要把花翻过来,就是这样,还要找一下这样对一下才行,但如果这个药喷的话,它就直接两下就搞定了,主要起这个作用。如果是人工点的话,大概喷十天都喷不到。

  李双宝给记者算了笔账。他有25亩西瓜地,一年两茬瓜,能省近1万元。

  记者在江苏,四川等地走访了多家农资店,发现几乎每家店里都在出售植物生长调节剂,价格一般在每盒10-30元左右。

  农资经销商:可能就是对于大面积种的地方,可能有人为了追求产量高一点会买。

  记者走访了当地一家调节剂生产企业,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四川省农科院调节剂研究专家侯勇,他曾参与氯吡脲、赤霉素的研发,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这家调节剂生产企业的副总经理。

  侯勇   四川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

  侯勇:用用量相对很少,它的效果往往眼睛看起来很直观。

  侯勇告诉记者,这些调节剂出现后,有些农户甚至用它代替了部分化肥的使用。像他们公司生产的调节剂,不仅在四川,而且东到浙江、西到新疆都有销售网点。

  四川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侯勇 副研究员

  侯勇:比如授粉,就这么左边喷一下,右边喷一下,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就能让这个瓜坐住。这个是采用常规的方法是很难的。所以这个东西带着一种神秘感。

  主持人:尽管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历史悠久,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关注。这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人并不清楚在植物生长中要使用生长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很多人不了解生长剂会对人体产生怎样的影响而心存疑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植物生长调节剂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是否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呢?

  冯双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教授

  冯双庆:能促进追完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那些激素,对于人是没有作用的。

  冯双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教授。冯双庆认为,尽管植物使用膨大剂会迅速膨大,但人体不会产生这样的反应。

  冯双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植物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把光能变成化学能,它可以储存,变成糖,变成淀粉,可是我们人没有这个作用,我们人必须吃东西进去以后,我们经过代谢,我们才能产生能量,所以它完全是两个系统。

  王月丹,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教授,中国免疫学会会员,一直从事肿瘤免疫研究,反对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王月丹   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副教授

  王月丹: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份报告,在活的哺乳动物细胞当中,这个氯吡脲会影响GTP酶的组装。那么从这个图上来看,这是一个狗的正常肾脏上皮细胞,没有加过氯吡脲的正常情况,它是圆的,加过氯吡脲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我们看hela细胞就更清楚了,hela细胞是认得子宫癌病变细胞,没有加过氯吡脲是这个样子,加过氯吡脲就变成了这个样子,改变的是非常明显的。

  王月丹收集了美国近二十年来与生长调节剂,尤其是膨大剂主要原料氯吡脲有关的资料,发现氯吡脲在美国并没有注册,1999年,美国为查出墨西哥产葡萄里是否含有氯吡脲,对从加州入境的29家葡萄企业进行了抽检。这个事件让王月丹发现,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化学物质,对细胞的影响不容忽视。

  王月丹:现在已经看到细胞变长了,是不是细胞本身特性改变了,还是说细胞会有一些损伤,这都是需要试验的研究、数据来支持的,现在我们下结论是太早了。但是至少我们现在确定膨大剂对动物的细胞是有影响的。并不是说植物的激素对于人或者哺乳动物的细胞就根本一点作用都没有。

  王月丹调查发现,不仅是氯吡脲,在美国,还有一种叫B9的调节剂,是上世纪 60 年代筛选出的比较成功的植物生长延缓剂。1987 年前后,一些试验表明B9本身不致癌,但代谢残留物对人类有毒,能致癌。1989 年美国农业部正式禁止使用了这种调节剂。细胞拉长带来的危机感,使王月丹极力反对使用氯吡脲等膨大剂。不过对王月丹的看法,调节剂研发专家侯勇有不同的意见。

  跟王月丹看到的试验数据不同,他们研究的结果是,几种常用调节剂的毒性很低。

  侯勇   四川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侯勇:这是一些数据表,作为一个结论,就是本试验结果表明,氯吡脲可溶性对于SD大鼠的急性经口LD50大于5000mg/kg,属微毒类。

  侯勇介绍说,在毒理学中,常用LD50来表示毒性的高低,也就是小白鼠半数致死量。但实际上,这种微毒是一种化学意义上的说法,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有些物质,LD50数值看起来也不低。

  侯勇   四川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侯勇:它的LD50是大于5000的,而我们食盐的LD50还是3000,所以有毒和没毒,看我们怎么来区分它的。

  侯勇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用在农作物上的量很小,像氯吡脲这样用于加速果实生长的调节剂,要求是在开花期使用一次,最终残留在每公斤果实上的含量可能连0.03个ppm都不到。而王月丹所看到的美国实验报告,使用了16个ppm,试验结果不能简单推导到现实情况中。

  而世界上主要的农业生产大国,虽然出现过禁用某些品种调节剂的现象,但是整体来看,仍然都还在使用调节剂。美国人从1930年就开始广泛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剂与农药、化肥一样,成为美国农业生产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汪良驹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

  汪良驹:在生产调节剂里面的话,都是低毒或者微毒的。它的毒性像食盐,我们多吃了以后可能会发腻,但是呢,对人体来说,睡一觉可能就好了。

  不过,对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持反对意见的专家们并不乐观。王月丹分析,有些微毒性的化学物质,能被人体代谢掉,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有些情况下,微毒物质同样会危及人体健康。

  王月丹:每个人和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比如说我们都很健康。但如果这个人有肾脏的疾病,或者有其他地方的疾病,吃了这个膨大剂以后代谢可能就没有我们快。那可能我们没关系,但是他吃了之后就会有影响。或者说这个人年龄很大了,哥哥器官都不好了,那可能就有很大的问题。

  在王月丹看来,虽然针对调节剂的使用,世界上很多国家没有明确禁止,但是这并不足以论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王月丹告诉我们,很多化学物质是在使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才发现对人体有害,比如,敌敌畏这种剧毒农药最早用于农业生产,因为杀虫效果明显,提高了产量,一度被广泛使用,但是20几年后,被发现对人体具有强烈毒性,被禁止使用。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教授

  郑风田:我觉得对这些各种各样的化学合成品,应该是一个很谨慎的,非施加不可的,然后这样的技术才能有。你为了一个好看,或者是为了一个增产了一点点产量,然后让消费者就承担这样一种,吃了之后承担一个巨大的健康风险的技术,我觉得还是慎用为佳。

  主持人:只要轻轻一喷,就可以完成复杂的授粉,而且又省时间又省钱。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但让农作物高产、上市早而且长相更加漂亮,这意味着可以卖上更好的价钱,这对于辛辛苦苦的农民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 至于生长调节剂是否安全,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那么面对打上了问号的调节剂,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广告之后请继续收看。

  主持人:欢迎回来。在上面的节目中我们看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性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一个言之凿凿的说法,无论是安全还是不安全大都停留在实验和假设阶段,在也就是说,我们既不应该自己吓唬自己,但是也不能盲目乐观。那么,在农业生产中是否一定要使用调节剂呢?不用到底行不行呢?

  侯勇   四川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侯勇:它存在的一个合理性有必然。实际上是我们现在农业生产上需要这个东西,所以它才广泛使用。

  侯勇介绍,目前的调节剂的使用,不排除追求农产品产量和品相这些商业目的,但其实,作为一个研发人员,他本人支持把调节剂应用于农业,是因为很多情况下,需要用调节剂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生产障碍。

  侯勇 四川农科院生物技术核技术研究所 副研究员

  侯勇:大棚里面的时候,它是要昆虫,或者人工进行授粉的,但是这种授粉,受几个原因的影响。大棚温度比较高的情况下,昆虫没办法,或者小蜜蜂不会在这么高的环境里面给它进行授粉,这是一个。 第二个,人工授粉,它还不一定有找那么多合适的粉给它授。这样的话,没有授粉,这个瓜的产量就没什么产量,我想这个调节剂在西瓜上的应用,就是让这个瓜坐稳,不至于掉下来,存在它使用上的一个必然性。而不是说我可用而不是可不用。

  侯勇说农业生产受制于很多环境因素,让农作物的生长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而用常规的栽培手段根本难以解决,这种情况下,不得不使用调节剂。

  侯勇:比如倒伏,比方说坐不出瓜,掉瓜,低温阴雨情况下,没办法授粉,没有昆虫授粉,这些东西都是它的一个生产的障碍。像柳树,生根非常好,本身就有遗传上的决定它生根、发根的能力很好,那我就不需要用,但是像葡萄这,就是说它就不容易生根,这时候我们通过外因的诱导,刺激它生根,这也是属于栽培技术这个里面一个栽培手段。

  瓜农李双宝是从这几年开始使用植物调节剂的,最开始是因为,他发现大棚温度不适合蜜蜂生存,没法自然授粉。

  李双宝:你想外面超过30度的时候,里面大概有40度的温度棚子里面,太热了点花就不起作用了,一般都在25-28度之间。

  李双宝说有时候大鹏温度虽然合适,但是不能保证有花粉可以进行人工授粉。

  李双宝:你要拿花点授粉,只有早上八点到九点钟可以,一般到下午就没有粉上面,没有粉就对不上。

  记者:一般开花的第几天最好。

  李双宝:前一天和后一天,过了这三天就不行了

  李双宝说,现在离开了这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他的生产几乎无法保障。

  侯勇::其实应该这样讲,有更好的解决的技术方法,我是不主张使用调节剂这种东西,如果生产障碍它这种东西解决不了,非要这个东西出现,或者这种东西来用,那是必然的,那是没办法选的。

  冯双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教授

  冯双庆:自从这个生长调节剂问世以来,在农业生产上还是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说,咱们这个葡萄,葡萄长的特别大,而且不会掉粒。

  在侯勇和冯双庆看来,植物生长调剂剂的大量应用,一个主要原因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不过对这个观点,也有业内专家并不赞同。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郑风田:不代表未来的方向,未来的方向应该是生态的,有机的,环保的,这才是方向。而不是片面的为了产量付出生态代价,这哪是现代农业的方向,他们不过这些搞添加剂的人,自己给自己戴了一个大帽子。

  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研究食品安全规范已有20多年,他认为,调节剂的研发专家单方面放大了调节剂使用的必要性。郑风田表示,从他的研究来看,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不光是增加产量等作用,也有想不到的破坏力。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郑风田:实际上我觉得他回避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看西北的猕猴桃,不少地方用膨大剂,有些一线技术人员就发现,用膨大剂的猕猴桃有这样几个症状。第一个特别不耐储藏。第二个口味特别差。第三就是出现大小年这个问题,就是当年使了之后产量比较高,那么对土壤肥力破坏比较大,第二年产量特别低。

  主持人:90年代后期,中国年施用调节剂面积就达到了2000多万公顷,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关于生长调剂剂的安全问题还是一个界定模糊的状态,一个巨大的产业意味着一个巨大的利益冲动在推动着这些添加剂的使用。现代农业越来越多地依赖现代手段,那么如何对这些添加剂进行有效的监管呢?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冯双庆认为,调节剂的存在是必要的,而对生产造成破坏的,多数是因为使用不当。

  冯双庆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教授

  冯双庆:在什么上面用,在哪个时段用,用多大剂量,只能用几次,而且最重要的是农民朋友心理要有个底。

  郑风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

  郑风田:现在这个技术,在我们国家已经用了这么多年了,但是相应的搞卫生搞环境的那些专家没有任何的长时间观察的研究报告。

  郑风田告诉我们,目前,我国现批准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共有540多种,是全世界使用调节剂数量最多,限制最宽泛的国家。但是在日本,调节剂被严格限制使用,目前被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只有87种。

  专家告诉我们,在日本和欧盟的一些国家,虽然允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但是实际上这些国家对于安全性的研究,以及如何使用非常谨慎。

  郑风田:欧洲对各种化学合成品很谨慎,所以现在欧洲很多国家的有机农业已经发展了百分之七八十了,就它保证很多老百姓的,我吃的农产品基本上不含化肥农药,各种各样的化学合成品。那么日本也是,基本上过去是添加剂发明大国。日本人对这个技术类也是调控极严,因为它有一个很严格的,比世界标准要高很多倍的残留标准。

  在日本,植物调节剂的安全性问题,由农林水产省下属的消费安全技术中心负责审查和验证。如果新产品没有定下安全标准值,要在厚生劳动省确认调节剂残留对人体的影响,并在环境省确认调节剂对环境的污染。而后,还需要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将暂定标准值和世界共通的每天容许摄取量进行安全性比较,才能确定最终的标准值。

  内田又左卫门   日本农药工业会 事物局长

  (一项数据的)调查费用从几百万到一亿以上不等,但总体来说一款新药需要50亿到100亿日元。(安全性调查的)费用都是必须的。

  在日本,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投放市场后,企业除了接受农林水产省对生产现场不定期的突击抽查以外,每3年还要到农林水产省重新注册。各地方政府职员和农业协会工作人员会对农户在使用量和使用时间上进行具体指导。2002年,一种国外进口的调节剂没有正式注册,就流入了市场,问题被曝光后,日本方面针对调节剂使用制定了严格的惩罚制度,个人随意贩卖和使用,将处以3年以下监禁或100万日元以下罚款,企业销售将给予1亿日元以下的罚款。

  在美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由美国联邦农业部和各州农业部等相关机构联合认证,生产也都基本集中在大型企业。

  伊丽莎白   路透财经评论员 纽约

  大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由像陶氏化学公司、巴斯夫等大型化学公司研发并生产,小企业也可能生产,但他们一般都是附属于某个大型企业,比如联合利华。因此,不管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用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农业产生中,还是用于个体农民小规模生产,都会经过严格的安全检测。

  半小时观察: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还记得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夏天,因为夏天可以吃西瓜。可是现在我已经没有这样的期盼了,因为就算是在冬天也一样可以买到西瓜。

  不可否认,现代农业丰富了人类的餐桌, 满足了人类的口欲,却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单是这品种繁多的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专家们就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反对者和支持者都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谨慎些使用呢?

  那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呢?为了能在冬天吃到夏天的黄瓜?还是为了吃到更加鲜艳漂亮的西红柿?客观的说,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一个进步,也大大丰富了我们的餐桌,让我们的饮食变得更加愉快,但是我们依然要警惕调节剂的滥用。因为凡事都有一个度。只有科学而恰当的使用,才能真正让植物生长调节剂发挥正面作用。否则的话,即便西瓜长得再大,吃起来再甜,消费者也不会认账,更不会埋单。

  结束语:

  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看。您有什么好的线索和建议可以发至我们栏目的QQ83083,稍后,请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其他节目,再见。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