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转型期共产党员须垂范于民
与时俱进,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在当今经济社会双转型时期,共产党员须在道德重建等方面做出表率
文/杨桃源
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双转型时期。值此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日益多样化的千古未有之变局,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须按党章的要求严于律己,在道德重建、诚信建设、核心价值观构建等方面垂范于民。
转型期的社会特征有哪些,转型风险何在,如何把握这些特征,规避和化解转型风险,是对全体中国人民,更是对建党90年、执政62年的中国共产党的严峻挑战。与时俱进,永远走在时代前列,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品质。在当今经济社会双转型时期,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须在下述方面做出表率。
做道德重建的表率。毋庸讳言,在双转型期,巨量的财富积累和丰富的物质建设成果,令有些人目迷五色,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滑坡与道德失范。有的人道德沦丧,贪图享乐,拜金主义、骄奢淫逸,养“小蜜”、包“二奶”、捧“坤角”;有的人官德无存,肆意索贿受贿,大搞权钱交易,卖官鬻爵,鲸吞公款,为自己和家属及特定关系人谋取私利。这些现象和行为,在有些党员甚至相当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身上也有体现。
党章要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落实这些公认的要求,需要每个党员身体力行。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更需要谨守为官之德,常思为官之道,真正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做诚信建设的表率。诚实守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要求,也是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同时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我们所追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社会。
经过近年努力,诚信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离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平有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征诸现实,不难发现,政府诚信、官员诚信、公民诚信、司法诚信、机构诚信、商业诚信,等等,举凡与社会诚信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有的问题严重到令政令不畅,法治不彰,制度失效,市场失灵,为此付出的巨大社会成本和机会成本,已阻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
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诚信的楷模,就要杜绝注水政绩、注水文凭、注水履历,就要言必信,行必果,以自己的言行取信于民,不开空头支票,不做无法兑现的承诺。对那些失信的党员干部,既要在档案中有失信记录,还要依法依规问责。不搞下不为例,不搞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搞异地做官。
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党章指出,共产党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努力使我国人民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民。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揭示社会主义最本质的永恒的精神要素,建立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上;是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基础上提出来的,本质上既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机环节,又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伟大工程和目标指向。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能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决定共产党员能否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共产党员应当更加清楚,“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春秋责备贤者”。在机遇和风险并存,希望和欲望齐飞的经济社会双转型期,我们的7800万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各方面率先垂范,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