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文章:丰产涨价折射粮市新“暗流”
长期来看,随着我国持续深层次融入全球经济,国内粮食市场不大可能独善其身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舵王仁贵
6月底,随着夏粮增产已成定局,我国夏粮生产的“八连丰”也创下半个世纪以来的纪录。得益于夏粮的“八连丰”,与近期的国际粮价大幅上涨形成对比,国内粮食市场相对稳定。但采访中,相关权威部门粮食安全政策研究人士向《瞭望》新闻周刊指出,与以往“粮食丰收-谷贱伤农”的粮价“定律”相反,近年来出现了粮食丰收与粮价同步攀升的新现象。
“粮食增产,价格上涨,就国内市场来说,根本原因还在于国内粮食需求持续增加,供求关系仍然维持紧平衡状态。”在这位政策人士看来,从长期看,受需求等硬压力的推动,全球粮价上涨趋势明显,再加上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市场影响的加深,未来国内粮价受国际因素连锁反应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宜密切关注并及早防范。
粮价上涨的硬需求推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朱信凯向本刊记者分析,随着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粮食相对需求呈刚性增长。与此同时,缘于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以及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粮食供给面临的制约因素越来越多。
粮食硬需求带动粮价上涨的市场逻辑,同样突出反映在国际市场,其表现更为明显。在部分受访专家看来,全球人口过快增长带来需求增长,是国际粮价长期上涨的主要诱因。联合国报告预计,世界人口2011年将突破70亿,2050年将增至93亿。全球粮食增速已不能抵消人口膨胀速度。
因此,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继续扩大,粮食的供需随着人口过快增长和资源供应不足的矛盾将继续扩大,粮食的供需随着人口总数成倍增长日趋紧张,进而推动粮价持续上涨。
受访专家分析,粮食能源化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也是推动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重要因素。在发展低碳经济目标下,各国鼓励采用生物能源技术,粮食能源化趋势增强。特别是,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由此带来的土地减少趋势,将给增加粮食供给带来压力。
当然,国内粮价上涨也有我国粮价调控政策的因素。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本刊记者,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托市收购价格连续抬升,客观上也促使粮价上涨,“国家的托市收购价不断抬升粮食价格运行的底座,粮价自然水涨船高。”
不确定性因素加大
专家普遍认为,我国历来对粮食进出口实行严格控制措施,同时我国粮食自给率较高,因此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目前对国内粮价影响不突出。未来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国际因素在三个环节将对国内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首先,进口农产品增加带动国内粮价上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大幅增加。2010年,我国谷物进口额同比增长70.1%,其中进口玉米157万吨,是2009年的18倍;进口小麦120万吨,同比增长36%;进口大米37万吨,比2009年增加2.9万吨。大豆的国际依赖度则超过70%。预计2011年我国玉米、小麦等农产品进口还将保持较高水平。
其次,外资扩张将增加调控难度。2008年我国关于限制外资企业进入粮食流通领域的WTO过渡期结束后,跨国公司开始正式进入中国粮食流通领域。外资纷纷看好我国市场,以四大国际粮商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已经控制我国近60%的油脂企业。外资的介入加剧了我国粮食市场复杂化,增大了政府及时准确掌握粮食库存和购销状况、调控我国粮食市场的难度。
其三,国际游资介入可能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稳定。在国际流动性泛滥和国内通胀预期下,国际粮价上涨将使国际热钱大量进入我国粮食市场,囤积粮食,炒高粮价,使国内资本不断介入农产品市场,从而对我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产生影响。
完善粮价稳定机制
研究人士认为,宜积极部署,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形势的维护粮价稳定机制体系,形成立足自我、有效应对外界影响的粮价保障能力,并提出四方面建议:
继续坚决实施和健全基本农田政策和耕地保护制度。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潜力,利用耕地、水域和山地等增产更多粮食和其他动植物性食品。大力提高农业和粮食等主要食物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和其他主要食物的单产量和优质率。
加强和规范粮食宏观调控,适度允许粮价上涨。采取必要的宏观调控措施,确保国家对粮食的主动权。特别是密切监管国际资本垄断和操纵国内粮食市场的行为,继续健全粮食价格体系,增加国内市场粮食供应,稳定市场预期。
建立健全农产品和粮食预警机制。宜切实加强准确、全面的市场价格信息收集、加工、综合与分析,特别是解决国际与国内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建立健全粮食和其他主要食物总量供求平衡的预警系统。
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调剂功能,逐步形成安全有效的粮食贸易机制。应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的总量和结构调剂功能,尽量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粮食自给率。同时,可调整完善粮食进出口贸易管理措施,在进口层面更多强调粮食生产和加工的技术进口,逐渐淡化粮食实物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