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低价竞争将对电梯使用带来极大隐患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7月16日01:52  CCTV经济半小时

  如何看待今年发生的这些扶梯事故?应该说自动扶梯总体上来说是安全的,公众没有必要过于恐慌,但是从这两次事故的发生有共性的原因,为什么第一次事故发生之后,相似的问题没有在其他运转的扶梯上得到及时的排查和整改呢?各地区、各层次,各公司的管理人员是否应该从已经发生的电梯危机中吸取教训呢?我们的记者就在一些普通的居民小区里对电梯运行进行了一次调查。

  在电梯维护保养方面,深圳市要求维保单位必须每15天进行一次维护保养,并与全市160多家维保单位签订了责任告知承诺书,对维保质量也将进行监督抽查,面对社会公布,对问题严重者将提请吊销维修许可资格。

  张平中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处处长

  张平中:作为使用单位,你应该在电梯的显眼处张贴你的检验合格证还有包括在出现一些紧急情况的时候,拨打值班的电话。

  那么目前电梯维护情况怎样呢?这是位于深圳市罗湖区书城路这家好又多超市。

  这个自动扶梯的从上到下看了一遍,我没有发现贴有绿牌,也就是安全检查合格证。贴的更多的是一些广告用语。发现超市1-3城的自动电扶梯都没有贴有绿色标志的安全检查合格证。

  记者:在扶梯上没有看到怎么回事?

  好又多超市工作人员:我请负责的领导和你接洽一下。

  不一会,这位好又多超市的负责人在现场给电梯维保单位深圳市万众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拨打了电话,索要安全检查合格证但仍然未果。

  而在位于金山大厦的深圳市罗湖书城,记者发现这里的升降电梯虽然贴有安全检查合格证,但当记者拨打了这里公布的固定维修电话竟然无人值守,而是转为了自动传真号码。

  记者了解到住宅电梯的设计使用年限一般在15-20年间,年限最长不超过25年,超过这个年限事故发生率和故障就会成倍增加。

  深圳市丰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固定维修电话

  语音信箱:你好,发传真请按3键如果留言请按8键,你好,发传真请按3键,如果留言请按8键。

  记者首先来到了北京西三环中路附近的这家小区进行了调查。

  走进居民楼,记者发现正对楼道的这台电梯没有在运行,在昏暗的楼道深处,有一台破旧的电梯轰隆隆地运行着。

  记者找遍了电梯的角落,没有找到写有电梯生产日期的标牌。电梯操作面板的下方,几根电线凌乱的暴露在外。

  记者:这楼(建了)多少年了?

  居民:好像是八几年的吧。

  记者:卡在哪儿了?

  小区居民:有时候卡在半截。

  有一次反正呼一下子掉了下来。

  在另外一个小区这栋居民楼里,两台电梯并行排列着。可以看到,右边的一台较为新式一些,正在运行着,而左边的一台显然使用了一些年头,电梯门上的绿漆已经斑驳不堪。

  记者:那个旧的(电梯)是不是废弃不用了?

  小区物业经理:谁说的,那都有合格证呢。

  记者:这个楼是那一年(建成)的?

  小区物业经理: 90年左右的。

  记者:电梯是基本上同时投入使用的?

  小区物业经理:基本上是。

  小区居民:四层的时候停了,门关着。后来找维修人员让他给开开了。

  目前,我国自动扶梯标准采用1995年的欧洲标准,整整落后国际标准10年。近期全国电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表示,我国未来将颁布实施新国标,新标准将按照2009年底欧洲标准进行修改。那么目前的标准和国外现行的标准之间存在的差距在哪里呢?一起来看一下。

  事故发生以后,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表示,经初步调查,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固定零件损坏,扶梯驱动主机发生位移,造成驱动链条脱落,扶梯下滑”。对于这一种调查结果,专家分析,电梯从设计制造到投入使用,包括生产、销售、安装、使用、维保、改造、检验七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电梯安全。

  彭金声 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彭金声:制造、安装,这个是它们只占30%,维保占70%,维得好不好就看你这个维保技术到不到位了。现在你这个4号线,又是质保期,又是新梯,又是大厂家。它为什么出这个问题呢?保养没到位。

  繆步升 北京是电梯商会会长

  据我们整体分析情况来看,应该说是维修保养不到位,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据了解,北京地铁4号线事故电梯仍处于质保期内,6月22日,生产厂家还进行过一次例行的检查及维护保养。但是,专家们对生产厂家的这次检修工作表示怀疑。

  繆步升 北京是电梯商会会长

  繆步升:如果说是22日保养人员到位了,它可能不至于发生这个事情00:32:27如果他们每半个月,就是15天检查一次,这种问题还是避免得了

  根据我国2009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相关规定,电梯属于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一种特殊设备。专家告诉我们,一部电梯一年大概需投入9000元到1万元的维护费,但是目前很多居民区在电梯维保费用上每年投入只有3000元左右。

  彭金生 北京市电梯商会专家委员会

  彭金生:现在为什么有些3000都干着呢,七台电梯一起,300块钱一个月,3000到2100嘛,2100够一个维修工的工资吗。它哪里见呢?质量上见,质量和安全连在一起的,那就安全见了。

  繆步升 北京是电梯商会会长

  繆步升:培训是需要投入的,需要费用的来培训,而这个电梯培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训好

  繆步升认为,目前维保企业之间这种恶性的价格竞争,不仅带来维保质量的大幅下降,维保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更为严重的是,低价竞争将对电梯的使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繆步升 北京是电梯商会会长

  繆步升:目前电梯维保市场价格,政府应该应该干预,不能让低价位就低下去,这样低下去以后,它可能就会使电梯的使用寿命会大大缩短。安全隐患,这个肯定会在一两年,或者两三年之前还要发生。

  对于最近北京、上海、深圳接连发生的地铁电梯事故,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的竹立家教授认为,安全对于公共工程来说是第一重要的。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竹立家:这个就是它的设备进入市场以后,或者进入运转以后,谁来维修,这个维修单位的资质是不是合格,那么政府的相关的对维修单位的监管,是不是到位,这也是我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据了解,7月5日北京地铁事故发生以来,对地铁事故中的伤亡家属是否给予赔偿,如何进行赔偿,有关部门和电梯生厂商一直没有给予明确的答复,对于公共场所中的安全事故应该由谁来进行赔偿,竹立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竹立家:首先公共场所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按规范就应该是政府来买单,你的责任应该说,你首先就是要向公众道歉,发生这样的事故,是我们政府监管各个方面不到位,公共场所发生这样的功过安全事故,是我们政府的问题,至于生产公司他们的就不是买单的问题了,政府肯定罚,绝不能手软,像这样一个大型公司,电梯公司,而且是在国内使用占电梯市场份额还比较高的一个公司,那么我们绝对不能手软,如果我们对它手软的话,它可能对这种严重的这种教训不会吸取。

  那么,在英国和欧洲,谁来为自动扶梯和电梯的安全负责?如果有人违反规章或违法,将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呢?

  路透社财经评论员 金伯丽:

  在英国和欧洲,电梯及扶梯的各种安全管理条例都要受到“电梯安全指导”的监管。这个规章制度是由欧洲委员会建立的。这样,欧洲每个国家都有一套标准的安全条例。目前英国的主要相关管理部门,如电梯扶梯行业协会和英国安全与健康执行局与LSD合作,来监管公司的电梯安全。LEIA的监察员说,如果公司不能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那么会被处以一万英镑的罚款,也可能会被迫暂时关闭建筑,直到必要的修复工作完成。

  路透社财经评论员 康维:

  美国的各个州负责各自的电梯安全。我们咨询了德克萨斯州的经营许可与监管部门,该部门负责德州的电梯安全以及安全投诉。如果你要投诉,可以向该部门反映。在接到投诉后,他们会启动调查,派遣一名专员前往事故发生地进行调查,然后指定一名检察官负责这一事件。

  纽约的建筑部门负责电梯安全。纽约市规定,每年要对电梯检查一次,如有临时需要,也要立即开始复检。至于相关的惩罚措施,纽约市建筑部门的网站上显示,违反电梯安全规定不会受到罚款或罚金处理,但是却可以“成为刑事法院传票与起诉的基础”,从而影响房屋销售。

  在竹立家看来,中国现在正在处在一个大建设,大发展这么一个时期,大建设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的公共基础设施在逐步的形成体系,逐步地完善,但是在这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我国在公共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竹立家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中国现在,一公共财政预算公共透明度不是很高。二,细化程度不够,哪些公共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间,哪些工程是公共工程,哪些不是公共工程,我们老百姓都不知道,你社会舆论也没法监督,只是出了事故以后,这是个公共工程,这是哪个部门负责建的,我们才知道。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电梯数量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这意味着,每年新增电梯的数量在30万台以上,这个数字占到了全球每年新增电梯总量的一半以上。庞大的电梯数量给安全带来诸多挑战。

  公共安全无小事,任何理由的搪塞都是对生命的漠视。要提高安全标准、减少事故发生,需要上至监管部门、下至施工安装单位都明确责任、落实责任,只有监督到位,才能保证给公众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好,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收看。您有什么好的线索和建议可以发至我们栏目的QQ83083,稍后,请继续关注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的其他节目,再见。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电梯 事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