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通过照片分析和近年来中国军工水平推断,中国改造后的“瓦良格”号武器系统已经彻底变样,将全面升级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严岳发自北京7月27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在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航空母舰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
耿雁生说,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认真研究航空母舰的发展问题。目前改造的这艘航母出海试验的具体时间,要根据整个改造工程进度来确定。同时,主要依靠我们自己力量培训舰载机飞行员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
这是6月份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确认中国正在建造航母后,中国军方关于航母问题的最新表态。外电认为,这意味着中国航母的建造工作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出海试验。
借壳“瓦良格”号
改造中的“瓦良格”号是一艘常规动力航母,由苏联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建造。苏联解体后,建造工程被迫下马。1998年,废旧的“瓦良格”号被中国公司购买,2002年3月抵达中国大连港。
这艘设计300余米长、满载排水量67000吨的中型航母在建造时生逢前苏联解体。由于投入不足、原有配套生产衔接不上等原因,“瓦良格”号进展大半后长时间在乌克兰的造船厂里搁置。
上世纪末,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决心把“瓦良格”号买来变为娱乐设施,使它成为豪华游轮和赌船。2002年3月3日,遭途经国家土耳其阻挠的“瓦良格”号,几经周折后终于抵达大连。
此后“瓦良格”号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展开商业运行,一度像废铁一样停在大连的海边。外电注意到,2005年4月“瓦良格”号开始进入船坞整修。当年8月外媒发现“瓦良格”号以标准的中国海军涂装出现在船坞泊船码头,改头换面究竟是为军事主题公园作准备还是重新整修为航母?由于舰体内的工作外界无法观察到,人们只是猜测。
这一时期关于中国首艘航母有可能面世的传闻不断出现。中国网民一度很热衷于在网上讨论首艘航母叫什么。有人按中国海军军舰以地区冠名的习惯,认为叫“北京”号;有人按美国航母以伟人命名惯例推测中国首艘航母叫“毛泽东”号。此后渐渐有许多人认为中国会以清初收复台湾的名将施琅为首艘航母命名。猜名称的游戏至今仍在进行着。
2009年,关注“瓦良格”号的军迷和媒体陆续发现一些变化:先是“瓦良格”号上前苏联海军的标志与名称陆续消失,舰岛开始出现脚手架,10月份“瓦良格”号出现了相控阵雷达的安装基座,12月份舰岛上开始吊装塔状桅杆。工程仍在继续,外媒、网民爆料不断。
武器配置全面升级
“瓦良格”号原来的武器配置是继承前苏联“武库舰”风格,在航母上集成尽可能多的作战武器。前苏联原来设想的舰载武器是12单元SS-N-19反舰导弹垂直发射装置、4座六联SA-N-9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8座“栗树”弹炮合一近防系统、6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2座10管RBU-12000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最大可载50架各类飞机,主要有苏-33(苏-27K)和米格-29K战斗机、苏-25教练机、卡-27反潜直升机、卡-31预警直升机。相应雷达和电子战系统也都是上世纪80年代产品。
外媒通过照片分析和近年来中国军工水平推断,中国改造后的“瓦良格”号武器系统已经彻底变样。从此前人们拍到的改装外观照片看,中国首艘航母已安装了两个重要的舰载武器系统,即FL-3000N反导系统和AK-1030全自动多管近防炮,作为拦截导弹的中坚力量,包括新型相控阵雷达在内的各种电子设备共同担负起舰队防空以及末端反导防御。这些比“瓦良格”号原来的武器配置更强,提升了航母的生存能力。美国军事专家认为,中国配备这些武器“可用于纵深防御反舰巡航导弹”。
航母最重要的作战武器是舰载机。一些热心军迷出于对国产武器的喜爱,认为首舰的舰载机应该是歼-10改进版,甚至为第五代机版本,具备隐形和三军通用等能力,令人联想起美国F-35的角色。外电分析认为,远期中国航母搭载隐形通用战机的可能性是有的,但在可见的未来,长期陪伴中国首艘航母的可能是歼-15舰载机。但歼-15的量产要慢于“瓦良格”出海试验。中国海军可能先把“飞豹”上舰,用于训练和执勤。
据外媒报道,歼-15继承“瓦良格”原来想配备的苏-33战斗机,具有双发、高可靠性、结构坚固、挂载能力强、航程远、适应高湿高盐环境等优点。而“飞豹”也具备上述特点,且在中国海军航空兵已经服役多年,改进型不断提升性能,在“歼-15”到位前上舰是可行的。
首艘航母战训合一
作为中国首艘航母,除拥有必要战斗力外,它必然还带有摸索经验、检验装备、训练人员等功能,是战训合一的。7月3日,外媒发现一艘舷号为“88”的训练舰紧邻中国航母停靠。有分析据此认为,中国首艘航母服役初期将担负大量试航、训练任务,“88”舰很有可能作为搭档的角色伴随左右。比较详细的推测是,未来海试中除训练舰外,还会有其他力量组成编队,如补给舰、潜艇等。编队中很有可能“一岗双人”,分组轮流上航母实习训练。
外电认为中国近年来被公开披露出的飞行员舰长班、航母飞行员班等,培训人数远超首艘所需。除留作师资等必要人员,可能还有为其他航母准备人才的考虑。
美《华盛顿邮报》旗下的《艾弗雷特先驱者报》7月9号报道称,除“瓦良格”改装外,中国完全国产的新航母已经开始建造。该报道作者认为中国新航母建造地点在上海的长兴岛,今年以来该地区造船厂安全警戒骤然提升,有消息称原因是该地区正在造航母。该报援引消息人士分析称这艘航母与“瓦良格”号大小、结构相似,预计仍使用歼-15战机,战机仍使用滑跃起飞。以美国造航母进度估算,中国第二艘航母有望在未来7-8年内服役。
“我们对航母未来风险有准备”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陈万军、白瑞雪、李宣良、吴登峰发自北京中国宣布利用废旧航母平台进行改造之际,海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尹卓少将、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大校接受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专访,对这艘航母的用途、影响及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形成战斗力还有一段时间
《国际先驱导报》:这艘航母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尹卓:主要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中国要掌握建造航母的全过程,必须从科研试验开始,主动力、管路设计、材料、电子等一个装备一个装备地解决技术问题。此外,这也是培训人员的平台。比如,舰载机飞行员的培训,以前只能在陆上进行,今后可以到航母上训练起降。
Q:为什么改建废旧航母而不是建造一艘全新的航母?
尹卓:我国从改造一艘废旧航母平台开始,选择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这是一条中国特色的航母发展之路。
曹卫东:节省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是根据我们的国情作出的决定。
Q:完成改建和入役之后,这艘航母将对中国海军的战斗力提升发挥什么作用?
尹卓:拥有航母,海军将逐步建立起初步信息化、完善机械化的力量体系,固定翼舰载机的建设与运用将填补海军建设的重大缺项。
曹卫东:这将是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提高海军完成使命任务的能力。
Q:从改建到形成战斗力有多远?
曹卫东:有两个阶段,一是在造船厂里建造,二是在达到设计要求后交付军队进行训练。目前这艘航母处于第一阶段,距离将来的实际使用还有相当长的时间。
尹卓:美国建造“尼米兹”级航母,周期大约为4到5年,其他国家时间更长。法国的“戴高乐”号航母从开始服役到形成编队作战能力用了近10年。我们的航母虽然是改建的,但舰上所有设备都是新的,跟船体存在兼容性的问题,所以周期也会比较长。
Q:航母形成战斗力的标志是什么?
尹卓:航母的适航性问题解决;各种作战设备和电子设备等正常使用;舰载机能够平稳起降;航母能对舰载机起降和各类作战行动实施指挥;护航舰艇编队能够对航母有效实施支持。
舰上新设备可靠性还需检验
Q:就武器本身而言,航母属于进攻性还是防御性武器?
曹卫东:航母属于进攻性武器,因为它的作战平台主要是飞机,以夺取海上制空权、制海权为目的,并作为整个编队的核心和指挥平台发挥作用。但是,武器用于进攻还是防御,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国防政策。
Q:拥有航母之后,中国海军的近海防御战略是否即将转变?
曹卫东:不会转变。武器装备的建设服从服务于国防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我国海军不会因为拥有航母而改变近海防御的战略,我国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也不会改变。
尹卓:防御性的国防政策是符合中国利益的。作为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倡导构建“和谐海洋”、反对霸权主义,因此改建航母增强的是亚太地区的和平力量,不会打乱地区平衡。随着国家海洋利益的拓展,中国海军在发展远海合作、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Q:在将来的科研和训练使用中,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难点?
尹卓:任何装备的发展都是有困难、有风险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就曾多次在跑道、螺旋桨、动力等部位发生故障。我们的舰上设备是全新的,可靠性有待检验,人员训练也可能会有失误。我们对这些困难和风险有技术和心理准备。
《国际先驱导报》法律声明:本报记者及特约撰稿人授权本报声明:本报所刊其撰写的稿件和提供的图片,未经本报许可,不得转载、摘编(有需转载者请致电至010—63073377或发邮件至ihl-market@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