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告别皇宫的地位已逾八十年,但似乎并没有找到博物院的感觉,反而保留着紫禁城的傲慢。“失窃门”“会所门”“瓷器门”“拍卖门”……这里发生的些许事,公众不知道、上级不知道,除了神奇的“网友曝”,阳光始终徘徊在深宫大院之外。
故宫有理由感到尴尬,一个丑闻不断的事业单位,必然在运行制度上存在着严重的弊病;但故宫也应感到庆幸,这些弊病,必然会随着公民意识的增加与社会的发展进步暴露出来,暴露得越早,酿成更大祸事的机会越少。
故宫注定不会再成为只为少数人服务的紫禁城,而是一个现代文明语境下的公共文化机构,一个由公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从某种意义讲,公众对故宫的连续质疑,不只是针对故宫,还包括所有犯了错误、急于封锁消息、忙着无力辩解的某些事业单位。
谁的文物?
一方面它是对公众开放的游览展示场所,另一方面它始终是一个神秘且封闭的副部级文物机构,两个有些矛盾的身份之间,故宫的文物作为其最为价值和关注度的内容,它该归属何方?对故宫中文物的管理和展出,到底谁说了算?
本刊记者/杨时旸
“如果是谈这次盘子损坏的这个事情,我是一句都不会说的。因为我也不了解。”高和坐在自家狭小的客厅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作为故宫原文物保管部主任,高和1993年退休后继续被返聘,1998年正式离开工作了40余年的故宫。
这40多年间,北京故宫经历数次文物盘点、建造地库、与海外机构合作巡展,它一直以一种近乎封闭的姿态默默运行,即使激起涟漪,也都被淹没在文物圈内部,外界人士似乎无从关心。直至最近,故宫接连发生的失窃事件、私建高端会所、文物损毁等“丑闻”,把这个昔日的皇宫、如今的博物院推至风口浪尖,公众开始对这个副部级的博物馆产生疑问:一方面它是对公众开放的游览展示场所,另一方面它始终是一个神秘且封闭的副部级文物机构,两个有些矛盾的身份之间,故宫的文物作为其最为价值和关注度的内容,它该归属何方?对故宫中文物的管理和展出,到底谁说了算?
价值连城的文物该为谁服务?
“把大多数藏品都展出来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收藏就是为了展览。这个话也对也不对。”高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有时候观众对关闭的屋子扒着窗户往里看,觉得你越关着越有宝贝不让我们看。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不是这么回事。”
按照故宫博物院最近的统计数字,北京故宫馆藏文物已经达到180余万件。之前的媒体报道称,目前故宫地面展厅展出的文物尚不足馆藏的1%。关于故宫馆藏文物秘不示人的抱怨一直充斥坊间。
“1%这个数字也不见得就不对。因为展览不是摆古董摊儿,把所有东西都摆在那给大家看,说明什么也不管。”高和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解释,“展览得有主题思想,根据构思再去选文物。”
他解释说,因为北京故宫曾经的皇家属性,所有建筑本身就是一组巨大的陈列展示。很多游客游览故宫的目的仍是为一睹昔日皇帝生活的奢靡。观众的需要和建筑意义的客观现实让故宫管理者从1949年之后,对这座庞大宫殿的定义逐渐分成两支——一条线索为宫廷历史,另一条线索为古代艺术。
这座拥有8700多个房间、占地15.5万平方米的宫殿中,有很多房子仍保持着最初的原状。1950年代初,新政权开始打扫这个代表着封建主义的宅院,在清除了25万立方米的垃圾之后,人们开始重新考虑故宫内文物的展览。少许文物被重新摆进各个宫殿大堂之后,有些观众开始提出意见。
“像太和殿那么大地方,将近2000平米,都保持原状,不能开辟陈列啊。解放初期,我们摆过一段艺术品陈列,观众有意见。说你摆上古代艺术,把原状破坏了,我们看不到皇宫原貌了。”高和回忆。1952年,他刚刚从部队转业至故宫工作。
就在不久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也对媒体解释,目前北京故宫的展陈面积实际上是2.7万平方米。
在现有展陈条件下,如果举办一个展览,需要先由陈列部门列出展览思路大纲,上交故宫博物院,经批准后,以此大纲为据到文物保管部门提取文物。“这就涉及一个问题,有些藏品是重复的,比如一种瓷器有上百件重复品,没必要都拿出来,就要挑选其中一两件。比如铜钱有成千上万,也没必要都展出来。”高和说,“还有一些藏品作为博物馆收藏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从品貌上讲,这一件不如那一件,那么陈列人员不愿意去选那个不好的,这样的东西就会长期拿不出来。”
除了展览人员主观挑选和藏品重复外,还有一个更实际的问题——藏品的易损。1980年,高和参与了一次故宫丝织品文物赴美巡展。在出发前,他们将展出的丝织品送往中国人民大学监测颜色数据。两个月后,展览结束回国,再次送检,色差已达数十倍。“肉眼都能看到颜色变化了。”高和仍感到十分惋惜,“再有一些瓷器,表皮都酥了,修也不好修,还能往外拿吗?但是还是有收藏价值。如果拿出来我们饱了眼福,但是一个早晨就毁了。那是绝对错误的。”
这些造成众多文物难以与观众见面的原因,故宫管理者一直疏于解释。而这些有实际困难和理由的藏品占了99%,深藏地下的文物中的比例又是多少?大家也无从得知。公众只知道,他们能看到的展品只占全部馆藏的极少部分。而大部分文物都秘藏于不知处于何处的地库。
“没有绝对化地分哪些文物要进地库”
故宫建立地库的设想始于1982年。在那之前,故宫所藏文物都放置于地上库房。那些库房基本属于古建利用,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经过多年风吹日晒,门窗开裂,夏潮冬干。对于防盗的要求都很难满足,更奢谈对文物本身的保护。为此,故宫先对地面仓库进行过整修。例如,将地面砖下和部分墙壁内侧铺上沥青隔潮,再配以抽湿机。“甚至考虑过在景山里头解决库房的问题。但是最后还是觉得在紫禁城里比较稳妥,放在外面,安全系数得不到保证。”高和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
之后,经过数年的专家论证后,终于决定于1987年动工兴建故宫地库五千平米首期工程。一万七千平米的二期工程于1994年动工,三年后完工。这期间的地质勘探基本打破了故宫地基为“一块整玉”和“七横八竖”结构的猜测。“皇帝怕死,地基确实很厚,但不是像传说的那样。”高和笑着回忆。
根据故宫博物院对外公布的消息称,地库地下三层为全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底板和四周采取双层围护,以确保地面水和潮气不侵入库内。其主体按照三级人防标准设防,具有战争防护和抗震能力。内部温湿度常年设定为14.5到16.5摄氏度,根据文物需求设定恒温恒湿,并配以熏蒸消毒设施,库房24小时人员值守。“当时我们还讨论地库能不能接水建厕所。”高和说,“最终决定不设厕所,因为一旦出差错就会造成文物损坏。”
地库竣工后,大量储藏于地面房间内的文物开始向地下转移。“我在职的时候,文物还没完全进地库,大概进了30%,后来我听说进地库的文物应该占全部的将近60%。”高和回忆,“没有绝对化地分哪些文物要进地库。就是考虑宫廷历史部分能在地面保存的就没必要下地库。地库里主要是纺织品、书画、碑帖,还有青铜器、玉器、工艺品。”
在公众看来,一旦文物进入地库似乎意味着很难再见天日。很长一段时间内,包括马未都等专业收藏人士都在抱怨故宫展出的文物过少。在缺乏透明公开的制度、更缺乏公众参与和质询程序的情况下,公众开始怀疑故宫博物院会不会更加减少展览次数以求得文物稳妥。
对于这样的质疑和不满,故宫管理层始终未曾公布未来的长期展览计划。其副院长陈丽华只曾对媒体表示“会不断地提供各种各样的展览给公众”。
“其实每年都做展览计划,不然的话文物保管部门也不好配合工作。一个单位有一个单位的规范,总不能在那呆着吧。”高和这么解释。
实际上,公众对于展览偏少的印象没有变化,那些存于地库的文物,只能默默等待陈列部人员的“临幸”。而与此同时,与普通观众不同,专业研究人员则有着另一条接触文物的渠道。
相关文物研究学术团体、大学以及兄弟博物院都可以到故宫地库一探究竟。“经过申请,可以去地库看,想看青铜就去青铜库,想看瓷器到瓷器库。所以说,故宫不是光靠陈列的。”高和说。但是普通公众提出申请,却不会被允许。“不是研究这个的,没有目的,你看这个干吗?”高和反问。
“对内不对外”的做法,使公众不但无法看到更多的文物,更不知道偌大的故宫中到底存放着哪些国宝。
地下文物或拟网上公布
实际上,1949年之后新政权接收故宫博物院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相关管理人员也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件国宝存放在故宫之内。
1934年,故宫博物院第三任院长马衡在呈行政院及本院理事会的报告中即曾明确指出,文物藏品整理“非有根本改进之决心,难树永久不拔之基础”。所以,针对文物的统计整理一直未停。在此之前,1930年3月曾进行过一次清查,当时编纂的6编28册《故宫物品点查报告》中,共登记117万余件物品,但这份报告比较简单,只陈述了各间房屋均存放了哪些文物。后来,因工作浩繁、政治动荡,清点工作一直未能实际统计出确切的数据。
1954年至1971年,故宫开始又一次清点文物。“吴仲超院长来了以后,开始清点、分类,立文物总账。我插手管这个事是在1963年以后,那时候分类完成了,不踏实的部分再核对一遍,没卡片的补卡片。”高和回忆。
那次清点,故宫处理了一批包括茶叶、箭杆在内的不被认为是文物的物品。有一些重复的馆藏,抽取一部分计入总账,其他都挂为重复品账。最终得出了文物90余万件的数字。并未立即对外公布。1978年,文革结束后,故宫再次进行文物核对,保管部重新恢复。7年后,1985年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之际,宣布经过核对的文物共1052653件。
在这之后的两次清点中,故宫所藏文物的数量再次升级为150余万件和180余万件。这其中有因故宫大修而新发掘出的埋藏文物,也有因对文物认识的扩展将以前不算做文物的物品归入文物类别的原因。
故宫博物院现任院长郑欣淼接受媒体采访时说,“13万件清代钱币、2万余件帝后书画,过去既不算文物,也不算资料,从未进行过系统整理。这次清理中,不仅对这类遗物进行了系统整理,而且对所有资料藏品进行了重新的鉴定。图书馆所辖大量的古籍善本特藏、20万余件书版,古建部所辖大量建筑构件、“样式雷”烫样等也首次纳入文物账进行管理。”在郑欣淼的计划中,未来,全部文物应以《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总目》方式向社会公布。观众也可在网上查到文物信息,甚至包括“以前的保密藏品”。
据故宫相关人士介绍,所谓保密藏品,一是涉及色情的文物,例如春宫图;二是涉及敏感政治话题的物品,例如曾经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文物。但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政治局势的改变,此类文物渐渐失去保密意义。
面对数量庞大的文物和严重不足的展览面积,故宫曾考虑是否可以设置地下展厅。但在一系列的争论与研讨之后,终因安全疑问和对故宫是否产生破坏等问题搁置。而陆续有人提出的在其他城市设立分馆的想法,也终因无法确保文物安全而陷入僵局。公众在一段时间内,仍然不得不面对明知有海量文物藏于故宫但始终无法亲见的现实。 ★
(实习生孔令钰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