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论:少年《新周刊》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18日20:31  新周刊

  社论

  少年《新周刊》

  我们好在有你们——亲爱的读者,及所有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参与《新周刊》的人。

  我们不成熟地行走了15年,为你们测量这个时代的体温。

  8月18日是我们的生日,《新周刊》满15周岁了。

  除了出版353期杂志,除了出版近百本书,除了举办几十项活动,除了颁发一千多个奖项,除了记者和摄影师走遍中国留下的万篇报道和数万图片,除了与几十万读者因缘而聚,我们什么也没干。

  我们没有全媒体,小小的@新周刊只是140个字的问候。我们没有成为大集团,每期杂志背后是60位各司其职的手工匠人。我们没有上市,没有风险投资,没有多元化发展,甚至连发展扩张的野心都没有;但好在我们有你们——亲爱的读者,及所有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参与《新周刊》的人。

  你们在中国的各省各市各行各业成长、思考和阅读,你们造就了我们。你们与《新周刊》情投意合,投的是对中国的情,合的是公民社会的意。在同一片土地上,大家同呼吸、共命运,而《新周刊》为你们测量一个时代的体温。

  我们为你们测量中国15年的体温。我们努力听时代的心跳、把社会的脉。我们注视政府的作为、观察国民的表情。我们采访官员、企业家、专业人士和普通人,我们还原社会的演变、时事的波澜和趋势的流行。我们盘点,我们造榜,我们命名,我们记录大国的崛起,我们描写众生的悲喜。

  往高里说,《新周刊》是传媒百花齐放中的花一朵,时事百家争鸣中的一家言。但我们就像你们内心期许的那个热血少年,总是希望自己少年而老成:既有激情而性感的语言,又有开放而睿智的观念;既对创意创新矢志追求,又对传统和经典心怀乡愁;既批判流俗,又表彰先锋;既为民鼓与呼,又为国赞与叹;既揭微显隐,又正本清源;既清醒又乐观,既锐利又充满善意。

  我们不成熟地行走了15年。我们在中国本土行走,历史观是我们的指南针,社会学是我们的眼镜,而世道人心,就是我们的地图。循着这张地图,我们走到众声喧哗之处也走到灵魂孤独之所,体察明暗善恶所影响的世态炎凉,捕捉四面八方所潜藏的失望与希望,写在纸上,汇成时代的体温和刻度。

  中国的节奏,在“急之国”里;中国人的困惑,在“谁告诉我怎么活”里。“围观改变中国”里蕴藏着新媒体的力量,“新世纪十年回望”启发着未来的道路。面对灾难,我们看见了“活着”和“忐忑”;面对城市化的巨铲,我们轻唱起“故乡”的歌谣。说出“什么写在中国的脸上”之后,又告诉世人“中国怎么想”。质问“做一个怎样的既得利益者?”之后,又提供“低成本生活指南”。解答“中国人为什么爱说谎”之后,又着力推荐“友善经济”。久远的“民国范儿”,不远的“始于1980”,偏僻的“大时代的边上”,“愤怒的房子”,“危险的餐桌”,农民,小众,中产,“穷忙族”,“飘一代”,“她世纪”,“世纪沟”,“同学会”,“食脑时代”,“钝感的力量”,“新新中国”,我们都与你们共同关注和体会。

  我们与你们都有“中国梦”,虽然各人的“我梦见”不同;“闭上眼,许个愿”,没人想要“我们时代的100怕”,人人乐见“伟大的透明和一个国家的成人礼”。

  我们也乐见国民的成人礼,你们的成人礼。我们乐见国家有愿景、社会有共识、个人有希望。当全社会都遵崇法律、规则、常识,就不再需要反复讨论道德、底线、尊严。

  我们也乐见《新周刊》的成人礼,报道更深入,观点更新锐,发现更独到,命名更出彩,能量更正面,对这个时代的体温测量更精准。这一天还未到来。只要有你们,这一天一定会来。(执笔/何树青)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3)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